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葛姆雷:雕塑强调生命第一手经验

魏娜 99艺术网 2023-06-21


99艺术网征稿啦,点击查看👈





西海美术馆于2023年4月27日呈现英国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大展“有生之时”(Living Time)。这是迄今为止安东尼·葛姆雷在亚洲最为全面的创作呈现,展览围绕其“将身体作为转化与交流之所”而展开的探索,贯穿了艺术家近40年的创作生涯。运用“人的体形”进行创作并将作品置于公共空间与自然环境中,探索意识与身体、人体与空间的关系,是他近年来的主要创作主题。此次展览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以接触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是直接和强烈的“沉浸式”体验,让观者进行身体与空间关系的思考。

针对本次最新于青岛西海美术馆的展览,99艺术网采访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并分享现场嘉宾的观点,为展览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观看视角。





展览信息


安东尼·葛姆雷:有生之时

展期:2023年4月28日- 12月10日

策展人:范迪安

出品人:孟宪伟

地址:西海美术馆,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银沙滩路1111号




展览现场


“有生之时”开幕式现场TAG • 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摄影师©晁启轩,开幕式现场嘉宾:西海美术馆创始人孟宪伟、策展人范迪安、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翻译张征、常青画廊创始人之一马里奥 • 克里斯蒂阿尼(由左至右)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 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 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 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西海美术馆创始人、此次展览出品人孟宪伟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展览是西海美术馆举办的首场西方艺术大师个展,也是开馆以来举办的第九场当代艺术展,此次重量级的展览,将为美术馆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和公众对国际当代艺术的认知发挥积极的作用。




激活现实的

物理空间



真人比例的铸铁人体雕塑曾是安东尼·葛姆雷为人所熟知的标志性作品,然而无论是后来用方块、球体、线条等几何元素重构的像素化人体,亦或是变形的、突破传统人体边界的物质存在,那些被放置于密闭空间、公共空间或是自然环境中的身体是葛姆雷艺术世界中的基本元素,是度量自己与外界的尺度,也是链接个体与世界的桥梁。



安东尼·葛姆雷

《隔膜》, 1995

铅,玻璃纤维和空气

190 x 49 x 30cm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雕塑有着本质不同,葛姆雷的人体不需要拥有理想主义的完美造型,或是栩栩如生的身段,而是将古典人体雕塑的静穆与崇高转向平实与朴素,走向你我的生命周遭。他认为西方现代的雕塑史是到罗丹为止的,罗丹代表着雕塑传统的集大成者,是巅峰也是终点。对于自己的作品,葛姆雷使用索引 (Indexical)一词来描述:这些人体雕塑是索引,不是象征,不具有代表性,更不是标志,它们就像指纹一样,记录着一个活化的痕迹。


正如本次策展人范迪安先生所言:安东尼·葛姆雷从雕塑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语言里起步,通过他不断的艺术实践,实现了雕塑从传统经典到现代,再到当代的转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补充或延续了雕塑的发展历史,这使得他的作品唤起我们关于雕塑的认知,从新的角度来认识雕塑发展的各种可行性。


安东尼·葛姆雷

《主题II》, 2019年

10毫米见方的低碳钢条

189 x 51.5 x 37.5厘米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激发投射的

精神空间



在葛姆雷的作品中,人体化为一个个高浓度物质团、物质转化为能量、能量打通开放式的精神空间。某种意义上来说,葛姆雷单个的雕塑人体是空洞的,既无象征意义,也无叙述功能,但它们的核心意义是让观者成为永恒的主题,一个或一组人体雕塑成为“激发投射的工具”,串联了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它们不仅与空间中其他物质存在关联,还与超越感知界限之外的精神存在相连。



安东尼·葛姆雷

《卷》,2010

铸铁

183 x 242 x 48.8cm

摄影:Stephen White & Co.,伦敦

©艺术家


安东尼·葛姆雷

《推XIII》, 2015

铸铁

162.5 x 45.5 x 44.5厘米

摄影:Stephen White & Co.,伦敦

©艺术家



以身体为媒介不断地挖掘我们对周遭空间和自身的感知,这是西方雕塑史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对物质边界的挑战,更是直指我们的精神存在。作品将我们从具体的物质环境中解放出来,重新感知自我的存在,他曾强调自己雕塑作品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它增强了观者的存在感,诱发观者打开自己的感知系统。这种基于体验而非观看的作品,受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极少主义的影响。其对于观众参与性的重视,对物、空间与参与者形成“剧场化”的重视,在葛姆雷的作品中有明确的回响。



安东尼·葛姆雷

《大地》,1991/93

铸铁和空气

260 x 230 x 290厘米

©艺术家



于葛姆雷而言,雕塑是关于我们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理解我们自己的存在与呈现。他的作品早已不是身体雕塑本身,雕塑成为拓展人类感知的通道与临界体,成为参与空间构造的元素,具有不同外形与姿势暗示且链接着周遭巨大而不可见的空间,并且形成新的空间语境,让观众在这样被构建出的环境空间中,与雕塑发生直接联系。此时的雕塑不再是传统意义中充满秩序感的、严肃且依赖底座的纪念碑,而是给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经验的能量场。被抽走了底座、与观众平视的雕塑成为激活现实物理空间的钥匙,让观者在这样的空间中感知自己、成为自己。葛姆雷的作品让我们意识到:艺术品不再需要画框、底座与惯例,艺术家创造出的作品成为纯粹自身的同时,直指我们当下的生存境遇。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策展人范迪安先生表示:安东尼·葛姆雷创作的主题始终是关注人的身体和生命本身,在他的作品面前,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跨文化的力量,关于人与生命的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同时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形态,可以让我们来思考当代艺术如何把握一些重要的时代命题,又如何用创新的形式语言来展示艺术的观念,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认知。



安东尼·葛姆雷

《茎II》,2019

铸铁

62.7 x 38.9 x 59厘米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打破未知界限

感知自我存在



在葛姆雷看来,创作的过程中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基于身体之内的想象空间与外在的空间相融。知觉的空间与物理的空间,二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和解。“我如何感受自我的存在?”这样的提问与葛姆雷于1971-1974 年期间在印度的游历经验有着密切关系。在他的作品中,身体不再是叙事、解释、宣传或表述历史的工具,而是经验,正如印度佛教中“将身体看做场所”。此时人体的衣物与外在的皮肤充满了不确定性,稳固的是存于内部的精神空间,而这也正于葛姆雷的作品相呼应:伴随着不断被解构与变形的身体和逐渐模糊的外在轮廓,作品的内在精神核心却日益稳固与持久。


安东尼·葛姆雷

《状态X》, 2013

铸铁

189.5 x 45 x 35.5cm

摄影:Stephen White & Co.

©艺术家



在葛姆雷的作品中,我们意识到:艺术并非单纯的人类创作出的美丽物品,也不是简单的观念的传达,而是和那些我们从前未能意识到,甚至永远不能遇见事物的交流,与某些我们无法想象、难以触及、无以言喻、无从比较的些处于我们感知界限之外事物交流的向往。通过葛姆雷的作品,观者学会专注自我的意识与存在,关注到的不仅仅是现实的物质空间,还有无可言说的精神空间,亦即,学会让灵魂脱离肉体的束缚,获得前所未有的、绝对自由。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支持本次展览的常青画廊创始人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表示:艺术以它的存在积极影响着人们的生命与生活,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希望更多人能够有机会以同样的方式获益。艺术理应服务更多位于中心城市之外的人们,就像西海美术馆处于山水之间,成为当地社区居民了解当代艺术的舞台。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Q&A

99艺术网采访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


安东尼·葛姆雷在“有生之时”展览现场, TAG·西海美术馆 摄影师©晁启轩



Q:过去您的很多作品被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中,或在自然环境中的山海之间,这次在中国青岛这座面朝大海的美术馆的展览中,将作品全部放置于美术馆空间内,您认为在自然空间和美术馆空间展示的区别?我们看到作品与阳光透过美术馆天窗而形成的光影形成了绝美的呼应。


安东尼·葛姆雷:我的确很喜欢在自然空间中展示作品,能够令人感受到身处自然的那种静谧平和之美,以及在浩瀚宇宙之中凝固的时间,但在人造空间展示作品与在自然空间有着全然不同的感受。首先美术馆能为作品提供了一层重要的保护,同时在这样人为创造的空间中有着可以把控的光线与空间,也为观者提供自省与思考的空间。有意思的是,阳光好的时候,能看到我的作品与西海美术馆中的光影形成了某种对话,这并非提前预设,但的确很美妙。


“有生之时”展览现场,摄影:长林



Q:我们在5号展厅中看到的《膨胀》系列作品中,看到极度变形的人体,以及愈加模糊的皮肤边界,能与中国观众分享下这样“封闭爆炸”的形态意在何为?


安东尼·葛姆雷:这样的膨胀的形态在我看来,是一种史前生命的状态,这种没有明确形状的巨大生命体,承载着空间、能量与记忆,让我们去思考自身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展览现场,“有生之时”TAG·西海美术馆,青岛,2023 ©艺术家 摄影师©黄少丽




Q:您的作品以一种发人深省的方式处理人体与空间的关系,与其说是雕塑或装置不如说是其暗示或创造的空间成为您作品的核心,本次在西海美术馆,4号展厅时以网格形式展出,35件雕塑被整齐划一的排列在一起,就像一只严整的部队,为什么选择这样呈现作品的方式?


安东尼·葛姆雷:是的,这次在4号展厅是以一种颇为正式的网格形式展出,每件雕塑都被严格控制在其下的网格之间。这关乎纪律或控制。如果把它们形容为军队的话,恐怕是一支非常不守纪律的军队。我想我用“控制”本身来释放“控制”,因为这其中并不成“系统”,我用“系统”本身来表明没有“系统”(I think I I used the the language of control to release control, because there is no system. I use the system to show there is no system)。


我想让它们变得完全客观,每件作品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每一件都是以整体真实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具体关联毫无疑问是存在的,但这取决于观者自身,需要观者自己去构建。并且我认为以这样的方式,能防止作品被固化的定义所阐释,你会发现每件作品是没有贴标签的,观者自身的感知成为定义作品含义的方式。



Q:当下科技正以超乎人类想象的速度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您在谈及本次展览时,曾表示“这次展览反映了人类如何日益被人造环境情境化”,在您看来,生态世界与赛博世界的之间怎样达到微妙的平衡?


安东尼·葛姆雷: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我们如何不断在扩展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应当利用它来更多的了解我们周围的自然系统。我最近读了英国生物学家梅林·谢德瑞克(Merlin Sheldrake)的著作《纠缠的生活》,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植物学家,毕生致力于研究真菌。在真菌的世界中,这些生命能够在没有真菌菌丝的情况下从海洋转移到陆地,但藻类就无法从海洋转移到陆地并进行光合作用。这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人类对其他生命形式的依赖性。如果没有我们的星球上的生命体在最初30亿年所产生的氧气,人类根本无法存在。


Q:关于本次展览,与我们分享三个关键词?


安东尼·葛姆雷:物质、空间、时间。


Q:我们知道中国与佛教的关系源远流长,过去人们在探讨您的作品时,时常会提及在印度的游历对您的影响,跟我们谈谈佛教思想如何影响到您对宇宙的观念?印度佛教中“将身体看做场所”,是否至今仍对您有启发?


安东尼·葛姆雷:当我在剑桥完成艺术史学习时,我并没有信心认为我可以成为一名艺术家。但我不想成为一名学者。我前往印度,并在一位缅甸冥想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近一年时间的佛法课程。就在同一时间我对人类的直接体验愈加感兴趣,我认为无常,即变化,是所有物体存在的基本形态。当然这是一种哲学观念,而非概念,是一种关于经验的哲学。这与从书本上学习知识非常不同,说起来似乎简单,但实践很难。佛教帮助我们明白:即使自己的身体也是未知的。


比如这次的展览名为Living Time,我所感兴趣的是观者自身所处的生活的时间,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观者在这样抽象的维度中度过自己的生命与时间,这段时间是必须被真实度过的时间,而不是被动的被利用。我们经常说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好像时间就是你准备花掉的钱一样。


在我看来,时间不是仅仅是生命体验,时间就是当下,就是Living Time。我认为雕塑是作为不断呈现当下的存在,而不是用来保存记忆,虽然在历史中,大部分雕塑被权力利用来制作一个真实或神话中的人、神或者国王将军的形象,但在我看来,雕塑强调的是人的第一手经验。因此在我作品的空间中,观者需要提问自己,我同我自己的关系是什么?我在这里能找到什么?作品的阐释源于观者内心。


Q:本次展览距离您首次到访中国已有近三十年的时间,当时您在中国并与我们合作的《亚洲土地》至今仍影响深远。之后您多次在中国举办展览,从艺术家的角度谈谈对于中国的感受?


安东尼·葛姆雷:毫无疑问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被周围平地而起的高楼所包围,能感受到物质与能量愈加在大型城市中心聚集。我们能在全球各地看到求学的中国年轻人。在自然生态日益遭到破坏的当下,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举办展览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很多执着于艺术本身、有艺术理想、真诚而有趣的人。比如这次展览的主办方西海美术馆创始人孟宪伟先生,在这样山海环抱的美术馆之中,我能看到中国还具有更多可能性。





编           辑

人           员

_

Editorial   Board


撰文、编辑

魏娜


版式设计

Alien


图片致谢

长林



_

本文为《99艺术网》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北京当代”不够看?这些同期展览可以安排上了

被知识“附体”后,如何看一个简约的展览?

书荒了吗?请查收这份来自艺术圈人士的书单

百年欧洲艺术巡礼| 2023瑞⼠巴塞尔之⾏ 正式招募

上海明轩十周年庆典,哪些当代艺术作品走进“一间屋”?

蓬皮杜拓展亚洲版图预示着什么?

抓马派对!专属日内瓦·费吉斯的“黑色幽默”

王春辰:美学化不是双年展的主旨和目的

王易罡: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市场| 艺术家作品价格飘红背后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

王旭: 在小县城里画画孤独是难免的,但也是最好的享受

消费至上的时代,当代艺术还需要精神性吗?


 
             

点击图片关注 @ 99 ART 公众号

获取更多当代艺术

资讯&观点&收藏知识

[ 商业合作,请联系 ]

99BJ@99ys.com


Copyright © 2023 99AR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