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专辑】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专栏(地理科学)

区域经济 2022-07-17

1.特约组稿召集人简介


苗长虹,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区域发展与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黄河分会主任,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第一、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地理学河南省A类优势学科牵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和青年项目5项,专著20余部,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文章15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社科成果奖等多项。



赵宏波,博士,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居环境与居民福祉,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等研究。发表SCI/SSCI/CSSCI等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委托项目10余项,获中国地理学会“抗疫防疫先进个人”、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科技成果奖等奖励多项。



2.专栏缘起与导读引言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召开座谈会,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两年来,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深入持续开展,而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前沿探索显为滞后。鉴于此,本专栏特邀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苗长虹教授和赵宏波副教授组织“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专栏,同时得到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河南省地理学会及广大国内同行的大力支持!历时一年琢磨锤炼,“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专栏终于见刊。

城市作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对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与带动作用。《地理科学》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专栏聚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时空格局与障碍因子、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多尺度空间格局以及县域碳排放的空间效应机制等议题,作者们尝试进行理论构建与方法前沿探索,以期达到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学术探讨与争鸣的意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期待更多的地理学者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构建与方法创新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封面图片来源:转自网络













专栏文章核心观点


01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

赵宏波,岳丽,刘雅馨,董冠鹏,苗长虹


在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成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将黄河流域社会经济条件与生态环境特征相结合综合评价黄河流域不同尺度下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时空特征,总体上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存在局部非均衡性,上中下游城市间差异是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空间非均衡性产生的重要来源,左右岸城市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水资源利用量、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居民收入等方面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入主观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居民生活质量的主客观综合分析;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居民生活质量较低地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机制,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02

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曾刚,胡森林

曾刚,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二级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校智库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曾刚工作室首席专家,《经济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编委,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及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德国地理学家协会亚洲组委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经济地理专业委会副主任、长江分会副主任等职务。


胡森林,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创新、绿色发展与区域转型发展的研究。主持华东师大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相关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等国内外期刊上,曾获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以及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春芬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关系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论文构建了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2006—2018 年黄河流域79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综合指数法、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刻画了黄河流域城市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时空特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发现:2006—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总体的绿色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黄河流域城市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即技术创新先抑制后促进城市绿色发展,验证了技术的“回弹效应”假说;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彰显,而直接、间接两种方式的影响和效应正好相反;中心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创新的影响呈现倒“U”字型关系,而目前黄河流域约90% 的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已经跨过临界值,进入倒“U”型的右侧即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阶段。因此,重视绿色技术研究和转化利用,建立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良性互动关系;防止中心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科创资源的“袭夺”,重视发挥中心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目标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03

黄河流域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空间效应机制

莫惠斌,王少剑

王少剑,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低碳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研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强调黄河流域碳排放治理的重要性,开展黄河流域碳排放空间效应机制研究既能提供碳排放跨区域治理的理论基础与重要抓手,更能为以点带面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益、促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绿色转型建立基础。本文创新性构建以区域背景与最近邻状况为空间滞后的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结合考虑邻域影响的空间杜宾模型,从县域尺度发现了高碳溢出效应与低碳锁定效应是塑造2000—2017年黄河流域碳排放时空格局的重要作用力,更好地揭示了区域背景和最近邻状况对县域碳排放及其空间效应机制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年轻人口结构、大经济规模、二产为主产业结构、高生活水平和高公共支出促进了黄河流域碳排放量增加。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要支点的关键时期,未来研究可耦合其它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时空加权回归等方法增强空间效应机制研究的系统性与精度,深化黄河流域多要素协同治理机制研究并推动生态环境质变。




04

黄河流域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多尺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梁流涛,杨泞溪,区志源,王森,史茵茵,陈笑,孙玙璠

梁流涛,河南杞县人,现为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城乡发展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在多尺度黄河流域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探等方法探讨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如下:①黄河流域城镇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不高,在县区尺度上 68.3% 的县区土地经济密度低于平均水平,在市级尺度上,57.5% 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低于平均值。② 黄河流域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在地市尺度和县区尺度都表现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其中高值集聚区(HH)集中在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低值集聚区(LL)集中在青、陕、甘等西部地区,低值异质区镶嵌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周围。不同尺度上的空间集聚区的空间分布范围也表现一定的差异,在县区尺度表现出了局部性和分散性特征。③人均 GDP、人口规模、地方财政科技教育投入、二三产业劳动力密度、区位质量指数等对黄河流域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影响较大。同时在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表现一定的差异性,总体来说,资本投入强度、人均 GDP 和区位质量指数对于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城镇土地经济密度都有较高的解释能力。



来源:地理科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