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斯拉一手花24亿裁员,一手新招2.9万人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1月30日,特斯拉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的10-K报告显示:2022年底,特斯拉员工人数是127855人,比2021年增加29000人

报告还提到,裁员支出3600万美元(约2.4亿人民币),具体裁了多少人没细说。

简单跟大家说一下10-K报告。

如果你想去了解美国上市公司的最新情况(包括中概股,比如拼多多等),最靠谱的方式是,去看10-K报告。

10-K报告,是SEC要求在美股上市公司的必须提交的综合性报告,这个报告通常要比很多公司的年度报告要更规范、更详细。

10-K报告的主要内容结构:

1、业务概述:公司发展简史、主营业务与产品介绍,公司商业模式与核心优势

2、管理层意见:公司最新一年业务回顾与亮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与展望

3、风险因素:公司正在面临主要风险、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

4、财务情况:公司过去一年的财务状况,与上年的营收、成本、费用对比分析

5、财务报表: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非财务出身背景的HR小伙伴,重点推荐大家去认真阅读前面两个内容,特别是“管理层意见”,这些内容的更新度、信息量都比较高。

——如果你想要成为“懂业务”的HR,会读公司财报(美股公司读10-K报告),算是一项基本功。

10-K报告,一般都在上市公司英文网站的投资者页面(Investor Relations),或美国SEC官网(https://www.sec.gov/edgar/search/)按公司名去找。

下图就是特斯拉英文官网IR页面。‍‍


说明一下,10-K报告都是英文版的,需要你借助一些翻译工具或者提高阅读能力。

我们来看看特斯拉在10-K披露的最新信息。

1、特斯拉的HR体系

特斯拉10-k报告是怎么描述它的HR的?挑几个亮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HR篇章的第一句话,特斯拉强调,“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资产……我们会持续给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福利待遇……并提供获得股权的机会,一起分享特斯拉的成功”。

——这种宣言式的表达,上市公司和外企常用。

蓝底文是特斯拉最新员工情况:2022年是12.8万人,2021年是9.9万,净增2.9万人

第二段话,推荐大家读一下。

特斯拉强调,HRBP在公司随处看得见(visible),HRBP会在新员工入职就被介绍到(introduced),以便员工随时联络去解决问题……HRBP要与业务领导一起推动文化(driving cultrue),提高员工敬业度(egagement)

一句话,把HRBP定位和关键任务讲明明白白的。

在特斯拉这类严肃报告,HRBP存在感那么强,侧面说明,HRBP在高科技公司的确是一个标配,童叟无欺。

跟其他高科技公司对比(比如谷歌、苹果),特斯拉有很多工厂一线的员工。特斯拉的HR们,是如何去应对一线员工频繁的沟通需求呢?

在这份报告,特斯拉提到一系列举措:

1、实施“看见啥就说啥”的计划(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HRBP主要负责。

2、工厂设立“HR Answer Bars”坐席,一线HR代表(HR representative)负责。

3、全天候解答员工问题,由HR机器人(HR Chatbot)负责。

如果说,特斯拉全球的智能工厂是汽车界一场革命(人效革命,用更少的人产更多的汽车)。

或许,特斯拉在人力资源领域搞的“HR机器人”模式,没准也是未来人力资源一种发展潮流。

2、特斯拉裁员情况。

特斯拉10-K报告的“费用支出”章节有一行小字提到,“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二季度,我们记录了与员工解雇相关的3600万美元的其他费用。

2022年11-12月,马斯克前脚刚裁完推特3000多名员工,后脚就宣布特斯拉裁员10%。

按特斯拉11-12万员工算,保守算也裁了1万人,裁员费用2.4亿,人均补偿大概2.4万,应该不算多吧。

突然想起,特斯拉前面有句话说到“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资产”,略有打脸。

3、特斯拉最新业务

1月30日,比亚迪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全年营收4200亿元(2021年是2161亿),整整翻了一番,净利润160-170亿元(2021年是30亿),翻了好几倍。

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超过特斯拉131.39万辆的全球销量。

从汽车产销量看,比亚迪稳稳的超过特斯拉,但是,特斯拉营收规模和利润目前还有领先优势。

根据10-K报告披露,2022年特斯拉总营收为814.62亿美元,约人民币5490亿,跟比亚迪4200亿元比,还有1200亿的差距。

而且,特斯拉2022全年净利润是126亿美元,约人民币850亿,而比亚迪净利润还不到200亿,差距还是明显的,

为什么2023年开年以来,特斯拉宣布旗下汽车全球大幅降价?

意味着,特斯拉可以牺牲一部分利润,促销量,抢市场份额。

俗话讲,特斯拉血厚,要跟比亚迪们“血拼”。‍‍‍‍‍‍‍‍‍‍‍‍‍

4、上海特斯拉

国外车企在中国开厂,按以前政策,必须要跟国内车企搞一个中外合资公司。

特斯拉略有点特殊,它是第一家独资的车企,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一直得到相关部门的“关照”。

具体如何关照呢?比如税收优惠,特斯拉在上海享受15%的税率,特斯拉10-K有披露。

对比一下上汽集团旗下的一堆子公司,税率可都是25%的。

又比如费用补贴,2022年,上海方面给特斯拉补贴7600万美元(约5多亿),2021年补贴600万美元,这个补贴或许跟疫情、新能源政策有关。

按国家有关规定,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原来每卖一台补贴一两万块,现在只补几千),2023年彻底取消补贴。

之前,比亚迪和特斯拉都是补贴大户,2021年,比亚迪拿到新能源补贴52亿,特斯拉拿到补贴34亿。‍‍‍‍‍‍

当然,我们对特斯拉的“关照”,特斯拉也是需要对等的。

在10-K报告“未来展望”部分,特斯拉提到,2023年,要在上海追加投足投资130亿。

尽管,特斯拉生产大本营在上海(产能100万以上),而特斯拉市场大本营其实在美国。

如10-K报告所示,特斯拉在美国市场营收占比最高、增幅最大。2022年营收405.53亿美元,同比增长69%,市场占比接近50%

特斯拉,2022年在中国市场营收181.45亿美元,增幅31.07%,2021年市场占比是25%,2022年市场占比下降到22%。‍‍

为什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占比、增长有下滑趋势?

主要原因,一特斯拉自身问题,比如产能与车型问题,二受到中国电动车市场激烈竞争,卷不动。‍‍‍‍‍‍

在中国,特斯拉不仅面临比亚迪的贴脸竞争,还有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前追后堵。

相关文章
独家解密特斯拉HRBP的培养方式
两个OD视角看特斯拉
干货:特斯拉2021影响力报告
新能源汽车HRBP,都有什么特点
做汽车行业HR,要关心什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