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晶科能源新招15447人,人均薪酬20万!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晶科能源是上海的新能源大厂。

1、收入情况
22年,收入827亿,21年是406亿,直接翻一倍,增长104%,利润增长157%!
知道新能源行业增长很猛,没想到这么炸裂!‍‍‍‍‍‍

可以对比一下连续三年的增长,不是22年才这么增长的。

2、员工情况‍

21年,员工3.1万人,22年是4.6万,相当于帮助社会新增就业15447!

国内3.8万人,海外有8千多人,典型全球化公司。‍‍‍‍‍‍‍‍‍‍‍‍‍‍‍‍‍‍‍

30岁以下2.2万,30岁以上有2.3万人,看来对中年人还是挺包容的。

3、主要产品

这个新能源公司,主要都生产什么?

一是太阳能板

打眼一看,感觉越来越像手机、家电等电子消费品,特斯拉也是这样宣传的。

二是储能设备

这明显属于是工业品,给发电厂、工厂做储能解决方案的。

4、业务结构

可以从收入角度来了解。‍‍‍

22年,国内收入300多亿,还处于高增长阶段,其余500多亿都是境外收入。

而且,境外产品毛利率都比国内高,应该是国内价格拼得太狠吧。

再看这个图,很清晰的看到他们的全球布局。

    

4、研发投入‍‍‍‍‍‍

先看研发成果。

截止22年,晶科能源转换效率最高记录是26.4%。

西安光伏同行 隆基绿能最新记录是26.8%,这个行业真的都在拼。

再看研发费用。

22年,晶科能源研发投入56亿隆基绿能研发投入是71亿

5、人工成本

接下来就是大家关心的薪酬情况。

该公司直接披露:22年研发人员薪酬20.3万

人均薪酬20.3万怎么来的?

前面讲到,他们研发投入是56亿,直接跟研发人员相关的薪酬是3.86亿。

多说两句。

新能源行业跟互联网行业不一样,互联网公司研发费用80%左右都是人员薪酬。

新能源、实体制造业的研发费用,有大量设备与硬件折旧、原材料、试验等费用。

晶科能源是这样解释“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的统计差异”问题:

公司的研发投入包括各类新技术、 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研发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为满足相关技术产业化运用涉及的中试等成本费用。而财务报表中的研发费用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的,包括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不满足资本化部分的支出。


6、员工管理

看看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

建立“阳光般的信心”,这句话很有能量。

核心价值观,你会发现,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复刻“华为”。

再看一下员工培训体系,朴实无华。

22年的培训活动,务实笃行。

最后,放两张办公图,有一种朝气蓬勃感。

你感觉这个公司怎么样?

注:以上数据、图片均来自公司官方报告。

相关文章
声学大厂歌尔股份,人均薪酬20万
光伏大厂隆基绿能,人均薪酬22万
电子大厂立讯精密,人均薪酬23万
制药大厂药明康德,人均薪酬21万
医疗器械大厂迈瑞,人均薪酬49万
屏幕大厂京东方,研发人均22万
芯片大厂中芯国际,研发人均45万
AI大厂科大讯飞,研发人均28万
安防大厂海康/大华,研发人均28万
电池大厂宁德时代,研发人均38万
新药大厂百济神州,研发人均54万
家电大厂海尔/美的,整体人均20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