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到四十,发现未来以尤为宽广的态度在欢迎我

Huiyu 三明治 2021-09-06



文|Huiyu



收到短故事学院负责人胖粒的邀约,想让我写写这九个月来在三明治写下九个故事的感想。


我问她是不是要我夸夸平台的好呢?胖粒说不必,就从自己的角度写感想就好。这是我欣赏三明治的地方,有很多思想的碰撞,有很多意见的冲突,但又有许多的接纳甚至有点悲悯的味道。看到了很多的人来人往,流水般的大众写作者铁打的编辑班子,你方下台我登场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在这里被梳理和书写下来。想起林语堂评价莎翁以一种不参与的方式观察他笔下的人来人往。而这种书写,即便是书写自己,又何尝不是以一种不参与的方式观察自我呢。用文字将自己的哀乐写下,便是与自己的一种和解了,然后和自己约定好耐心地把日子过下去。


若写出生命中的那些故事,像是孙悟空灵魂出窍从高空鸟瞰自己的话,那么此刻再回头去看那些故事,是不是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做一种回顾、反省甚至欣赏呢?


所以也十分愿意去回顾、反省甚至欣赏曾经写下的文字和走过的心路。

 



01


2020年9月 带了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闯入了三明治的写作班,对何为“非虚构”毫无概念,用第三人称写了自己糟糕的高中生活。后来我对二维酱说,我不想修改了,特别享受这种文字自然流出的状态。那时的我有多么自以为是啊。


不过温柔的二维酱没有强迫我,还说这种状态特别好。

 

2020年10月的时候,决定写写自己的母亲。书写和阅读如果可以让我原谅那么多人事,难道我不应该给自己的母亲一次机会么?或者说,我不应该再给自己对于母亲的怨恨一次机会么?那个月的故事是《此生我不愿做缺席的女儿》


现在看来,题目虽真实反映了我当时的愿望,但真的太煽情了,乍一看以为是鸡汤文。


胖粒经常让学员在书写的时候要学会克制地表达情绪。这个题目显然不合格。对了,这次的编辑是胖粒。胖粒的每次点评都带着她的风格——果断直接火辣辣。发表出来的文章,过分煽情的内容已经给她删掉了,但我当时还挺舍不得,认为删去的内容正是点睛之笔。但现在知道克制的表达是必要的。克制与否冷静与否,是作者能否将有将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的能力。只是此能力非初学者从三言两语中能学会,必是在经历经百战中练就的。


写下这篇文章,真就如同我在后记中所说,成了我和我母亲和解的开始。


2020年11月写下了《20后,我第一次与母亲单独相处一日》


我感谢自己的决定,愿意放下自我,作为一个观察者和陪伴者,与母亲度过一个周末。后来,我又单独回去陪了她几次,终于能坦然地不带芥蒂地听她说说年轻时的经历,听她说说最近又学了什么新戏。感觉真好。


这次的编辑是依蔓,同样指出我的问题是用词过于强烈,不知克制。

 

重读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木心的文字,作为枕头之书在睡前翻一翻有种翻阅圣经般返璞归真的感觉。当月重游乌镇。于是2020年12月,写了《褶皱中的自由》,有感于乌镇之行和木心美术馆当时的木心和米修的作品共展。编辑是三明治编辑的童言老师。我自以为语言还不错的一篇文章,立意也深——毕竟谁不是在褶皱中寻找自由呢——却被编辑认为不是一个故事该有的样子。


所以当胖粒看到我又报了1月的短故事班时,下巴掉到了地上。我和她说,其他我不擅长,但特别擅长坚持,所以又来了。




02

 

读沈从文的《边城》。他文字营造出的湘西的景与人事,既纯净无染又珠圆玉润。在黄永玉的《沈从文与我》中,他写到:“从文表叔的书里从来没有——美丽呀!雄伟呀!壮观呀!幽雅呀!悲伤呀!……这些辞藻的泛滥,但在他的文章里,你都能感受到它们恰如其分地存在。”


我突然领悟到了“克制”的另一种表达。于是疯狂地将沈从文所有的作品都读了一遍。并也在写文章的时候思考如何不写悲伤而让人读出悲伤,不写热泪盈眶而让人读得热泪盈眶。


2021年1月,我写下了《我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现在在英国开着货车流浪》,编辑是万千。


万千给了我很多鼓励和肯定,还给了改文章切实可行的意见。她看见了我的写作热情,让我认真思考除了在三明治写作外,还要制定更长远的“写作大计”。她的建议以及后来耐心真诚的回答,让我内心大受震动并且……热泪盈眶(抱歉,情绪激烈的词汇又来了)。


开始读陈映真的小说。如果说沈从文的小说写的是湘西最普通和底层的人民,有沉重也有欢喜,让人欣赏生命的各种形态的美的话,那么陈映真的文字下那些边缘的族群,看让人透不过气,也产生深深的悲悯。怎么能够既拥有那样一颗温柔善感的心灵又有那么厚重的视角和表达呢?一口气把在大陆出版的三本看完了。看多了,讲故事的形式和文字都不免受其影响。


2021年3月,写下了《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一个上海家庭的选择》,4月写下了《窥视一位普通上班族的一日》,其故事结构上都受陈作品的影响。


《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一个上海家庭的亲历》


《窥视一位普通上班族的一日》


两篇均被选做头条发表。我并不十分看得懂三明治选头条二条的标准。于是猜想是不是平台建立的初衷和陈映真的文章一样,是要将人苦难的一面以好的形式展示出来呢?终究不大喜欢这种苦砸砸的表达方式。毕竟我所理解的生活,有苦更有乐,有哀伤更有喜悦。在读完李娟全集后,我心有戚戚。将生活中的小事以独特的视角和优美轻松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才是我要探索的写作的可能性。


2021年5月,我写下《深入草原腹地,我们在牧场上骑马,夕阳下的啤酒不限量》。这个故事是我在三明治写作来写得最酣畅和喜欢的故事,但……并不代表编辑满意(苦笑)。


挑战来了,依蔓希望我将三个独立又交错的个人故事改成一个家庭故事。重塑素材对我来讲十分困难,写作就像绘画一样,灵感来了就能一气呵成。一气呵成的文章往往灵性有余而难经推敲,所以我尝试过一次后就放弃了。后来编辑的版本,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但写作重要的在于过程,结果就不十分介意了。

 

读格非的《江南》,三部只喜欢第一部。意境和文采都好,只是故事的发展有点造作和离奇。自打去年9月开始写故事以来,我的读书领域终于拓展到了小说界。前后看了几十本,不仅领略到了小说的魅力,又生了能辩好坏的慧眼。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江南》中营造的桃红柳绿朱丹明红的村庄,让人萌生对乡野的无限向往。所以在6月又写下了山中野营的故事《如果酒店住腻了就住帐篷吧》。编辑是能走进各种文字,极富同理心的恕行。恕行不仅在结构上给与指导,细到某句某词的用法,都和我一起推敲。承蒙悉心指导,十分感谢。

 

最后我将陈映真的这段话送给即将三十的胖粒和即将四十的自己。


“其实不一定非要写。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不一定非要写。写作本身不必然是一个“志业”。我们必须先要有困扰、感动、愤怒、怜悯、痛感、喜悦、荒谬……各种真实的感情,我们才开始去写。”


向下滑动查看Huiyu写过的故事



✏️✏️✏️



#来自胖粒

Huiyu在短故事写下了很多故事,她连报了两次季卡,为她的坚持和进步感到惊讶,每次她来参加我们都很好奇她会写一个怎样的故事,而她的确也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每次都给编辑们带来惊喜,她的进步特别大,我个人最喜欢那篇《窥视一位普通上班族的一日》,我认为这篇文章是真正写出了复杂性的,把工作内部的无奈、自我游说表达得无比细腻,普通的日常能写好是难的,但是Huiyu做到了。


这篇文章的编辑恕行在导语中写道:“Huiyu一开始就提出,在看到很多年轻朋友讨论裸辞、自由职业时,她也不禁开始思考,到底自己何以能不间断地上了十几年班——她想要分享自己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对工作的意义、自由、个人爱好与理想的理解。我马上很期待读到她的作品,因为这也是我非常好奇,想要知道的。”


确实,这篇文章在这个“说走就走”、“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时代,也许我们更应该好好思考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思考追寻自由或者热爱,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在短故事学院做了差不多三年多的编辑。最开始这个项目叫七日书,那个时候我们是按照“特稿”这种第三人称叙事去定调的,后来又慢慢改进、磨合,成为以第一人称叙事进行书写的写作项目。


所有编辑都曾经在课件把握、指导方法、编辑与修改技巧上交流沟通过多次。我说过,短故事的课程可能并不是它最珍贵的地方,而是编辑与学员一对一的交流。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看一篇文章时只看到了作者的名字,但实际上在媒体操作中,一篇不错的稿子里编辑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当然短故事并不是完全按照媒体的操作方法来运转,毕竟在短故事的写作不是特别公共性的写作。但一名编辑,对文章的选题、结构、语言等等方面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惜很多时候编辑的贡献没有被看见。


这里还要回复一下Huiyu在上面提出的质疑,认为似乎只有“苦哈哈”的文章才能被发表。我想,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发表的是复杂性足够强的文章。哪怕是写“苦哈哈”的文章也不要写单一的苦,苦中是不是还有些乐观和坚韧,苦中是不是还可以看到人性本身的力量,或者其背后公共性有一定的凸显。


个人认为好的文章一定是要传递复杂性,就好像写人物,是要把这个人塑造得非常“不食人间烟火”、很纯粹,还是写出Ta复杂的一面?如果你写了Ta非常热爱自由不工作,每天养花养草对世界没有欲望,那你就要交代Ta的生存如何维系,Ta的钱从什么地方来。而不是写Ta“与世无争,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真实被遮蔽了,剩下的是“套路”,是堆砌辞藻,是自我感动。


这不仅是在抒无关紧要的情,并且是连基本的事实都没搞清楚。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来“短故事”写还是自己私下写,先把事情写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去形成自己的独特判断。当然对于个人体验类的文章,要求没有这么高,但要有读者意识,写给自己看的话,怎么写都没有问题,但要是想着要发表的话,就要考虑一下读者为何要看我们写的。


对于每个人而言,写作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如果认为自己所写可以让自己快乐,那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也别理会他人如何看。但想获得专业上的进步,获得认同,那么就对自己狠心一点,听听不同的意见。


这也是说给我自己听,我曾经也喜欢煽情,现在变得警惕些了。共同进步吧。


我们在“短故事”陪伴过上千的学员书写他们的故事,作为具备书写经验的写作者,有足够的信心去启发你,和你去交流,去看待那些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我们不关注流量,不会去猎奇,仅仅关注发生在你身上的那个故事和你本身,也不会咄咄逼人,更不会去轻易地评判某一个故事、某一件事情。


基于对世界与人理解,一种真诚(如果这不是自夸)以及我们的经验构成了你来短故事写作的理由,而且这里会有很多坦诚而勇敢的写作学员和你一起写作。我们会一起见证一篇文章从构思到最后成文的过程,会看到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身上的质朴而真诚的的故事,我们不是简单地交流,而是有意义有深度的对话与陪伴。


还有谢谢huiyu的祝福,我想这句话可以送给我们每个人,再重读一次:


“其实不一定非要写。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不一定非要写。写作本身不必然是一个‘志业’。我们必须先要有困扰、感动、愤怒、怜悯、痛感、喜悦、荒谬……各种真实的感情,我们才开始去写。”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7月写作课程,7月16号-7月29号,14天时间帮助你去寻找并写出你的故事。资深编辑将和你一对一交流沟通,不是冰冷的“指导”,而是有情感的连接。导师将结合案例与经验,指导你如何去挖掘被忽略的故事,如何在故事背后提炼初人文意义和公共价值,如何将故事写成一篇优秀的作品。你的作品将有机会被发表在三明治,与数十万人分享你的故事。


快戳下方小程序报名吧!






什么是短故事学院?


“短故事” 不只是个人回忆录,也包括个人经历过的某个事件的描述,是真实的生活写作。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值得书写的故事。报名参加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可以获得三明治编辑们精心准备的推荐阅读材料包,启发你的写作思路。而且,在正式写作的过程中,你将拥有一位尽职的“编辑”、“老师”的陪伴,一对一地和你保持沟通,为你的写作提供详尽的修改意见,帮助你写下并完善一个好故事。



01


『 全网唯一 』

手把手指导非虚构写作的在线课程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的编辑将全程指导你的写作,从你的主题到开头的撰写,爬升与故事高潮的进行,直至最后的结尾,都会一字一句与你沟通提出意见,每一句甚至每个标点都会和你探讨。相信我,编辑的用心程度不会比作者低。你将拥有一个专属石墨写作页面,和编辑进行交流互动。


02


『 课程全面升级 』

写作课程重新改版升级

带你拆解优秀故事文本


短故事学院的8堂写课全面升级,不仅会更有针对性地教授如何确定选题,如何收集素材,如何写好文章的每个部分如开头、高潮、结尾,还引入“文本拆解”的新主题,带你更深入地解密一个好故事是如何被讲述的。以及面对写作压力时如何自处等课程。我们还特别请来了有海外社科背景的“观察员”,从你的故事中寻找与社会相勾连的公共性。


03


『 优秀作品头条发表 』

作者可免费参加价值699的短故事一期


在这次的写作课程中,你将去寻找那些留在你脑中的记忆,试图把它们变成文字,进行加工。你的故事还有可能被发表在三明治的微信公众平台上,让更多读者看见,与更多人分享它。头条发表,可享受优惠继续参加非虚构短故事学院或每日书(点击了解详情)。三明治编辑会与你讨论选题、指导你独立完成完整的长文章。



被发表的作品还有机会被收入三明治的出版物中或《故事通讯》中,抵达全国近百家书店、咖啡馆、文创空间,和更多的读者见面。



04


『 短故事让你不拖延 』

有故事想写但是一直没有写出来?


在短故事学院里,我们每天都为你制定了写作的计划,而且会督促你的写作进度。不要让你脑海里的好故事因为拖延而消失。



三明治编辑介绍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现居伦敦。近20年经验传媒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本科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硕士。曾任《外滩画报》主笔等职务。


胖粒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项目负责人,三明治作者及编辑。来自湖北恩施。


主要作品:《春去春会来》《张定浩:现在对所谓的年青一代写作者越来越宽容》《Don’t cry,girl》《县城里出去的记者和嘻哈歌手》




依蔓


三明治主理人。做了七年的哲学学生,相信时代洪流之下个体命运的记述包含着大部分重要的人类母题。采访是我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在和不同的人真诚、坦荡的对话和连接中,总是能获得许多能量。我用文字和他们交换故事。


主要作品:《刘子超:中国人如何观察世界,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题材》《杨潇:写字的人一定要靠写作养活自己吗?》《厦门沙坡尾的渔民,在失去他们的船之后》


恕行


短故事学院的漂流渔民,旺季撒网捞故事,淡季休渔补自己的网。创意写作项目毕业,致力于在写作中犯错。写作不是一种愿望,而是命运灌入了笔,只能书写。喜爱发现和再次发现平凡中的新奇。


主要作品:《疫情结束后,你会考虑离婚吗?》《大流行病下,生活的幻象逐渐退去》《我在美国为武汉患者整理求救信息》



童言


三明治专栏作家、签约作者,曾参与出版《破茧001:你未曾体会过的人生》、《我们与我们的城市》等书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专业,瑞典Uppsala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硕士。


主要作品:《和好朋友一起做生意的结果,一定是分道扬镳吗?》《除夕夜,我在新加坡的佛堂里度过》《童言:第三个本命年,我的人生变化》《确诊阿尔兹海默症的第八年,婆婆 Vera 搬进了老年公寓》。




7月三明治“短故事学院”


开始时间7月16日

报名方式扫码进入小程序► 活动一旦开始,不予退费;►在活动开始之前,如退费,需扣除 20% 的手续费
非虚构短故事学院每月月中开班,7月短故事7月16日开始,欢迎你来写下自己的故事。





 
三明治 x 钱佳楠小说创作工作坊
7.17-8.14邀请你来打开视角
书写无限的世界




 加入我们,成为看见“人”的写作者
 三明治招聘进行中 



把生活变成写作,把写作变成生活
三明治是一个鼓励你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