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酸围城:暴富、血亏、被捕,一本“念歪”的生意经

Kathy E药经理人 2022-08-08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的最新核酸检测全国指导价已在6月10日执行,这是国内第五次启动核酸检测价格全国联动调整,更有多个省市在“国家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调核酸检测价格。
水分已经被挤得差不多了。这是核酸检测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
这会是今年核酸检测政府限价的触底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一批最早吃到红利的人已赚得盆满钵满,或功成身退,或还在寻求产业中新的出路。而一些还没捞到金的人,正冒着牢底坐穿的风险在这个千亿市场中铤而走险……
当地方财政与医保开始“扯皮”,谁该为这笔天价账单买单?

01

饭还香吗?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用来形容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再合适不过。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各种手段与措施中,核酸检测是能够迅速发现传染源、锁定管控目标,进而采取隔离、消杀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有效手段,这也给原本不景气的医学检验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并使其成为一台名副其实的造富机器。
2020年被视为核酸检测企业的高光之年。当年A股“净利之王”花落圣湘生物,营收从2019年的3.65亿元暴增至47亿元,净利润从0.39亿元涨至26亿元,增速达65倍。这一年,核酸检测相关业绩占圣湘生物整体业绩的77%,仅核酸试剂一项业务就为公司带来了20亿元净利润,其创始人兼董事长更是跻身当年的福布斯亿万富豪榜。
但是这种躺着赚钱的日子,来得快去得也快。
2021年A股核酸检测概念股的年报中,一些企业的增长乏力现象已开始显现。如,之江生物2021年实现营收20亿元,虽然与2020年持平,但净利润却下滑18.6%;圣湘生物2021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22%与14.29%。
到了今年一季度,盈利下滑的情况则更为明显。之江生物2022年一季度营收虽同比增长23%,但净利润下滑12.9%;华大基因2022年一季度营收出现同比8.52%的下降,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37.06%。
“尽管现下核酸检测行业的体量足够大,但降价幅度越来越大,加之检测试剂集采,净利早就不如以前了。”一家2021年中才成立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负责人王伟明直言。
的确,从第五次全国范围内调价来看,核酸单检及混检价格分别降至16元、5元之内,这次的降幅,明显高于前四次。
回溯过往四次调价,有三次发生在2021年。分别是价格从120元将至不高于80元、从80元降至60元、从60元降到不高于40元。今年4月开始的第四次调价,将核酸单采价格降至了不高于28元,混检每人份不高于8元。如果从降幅来看,前四次调价降幅最高的一次为33.3%,最低的一次为25%。而第五次调价的降幅,单采与混检的降幅分别为42.9%与37.5%。
虽然如今这种仍旧不断反复、散点爆发的疫情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依然是红利期,但几乎被挤干水分的价格与头部公司出现的明显放缓的业绩增速,似乎宣告着,风口过去的日子不远了。核酸检测这碗饭,“晚入局的人只能‘喝汤’了,有的甚至连‘汤’都喝不上。”王伟明“抱怨”自己来的太晚。
一些早早享受到红利的人,已经在寻找新的出路。
较早布局的华大基因、明德生物等公司正在从核酸检测试剂产品转向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不仅在国内获批,并且获得了产品海外上市资质。而上半年在A股诞生的“大妖股”九安医疗的意外成功,让“抗原检测”被贴上了核酸检测后下一个造富机器的标签。
也有人选择回归主业。达安基因此前在投资互动平台上透露出公司回归原有主业的消息。该公司表示,将聚焦于临床诊断技术和产品,做大做强PCR技术、产品和市场领域,推进发展分子诊断及其他先进诊断技术、产品和市场领域。
更有如圣湘生物、东方生物、迪安诊断等企业,开始通过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布局新的业绩增长点。圣湘生物自2021年5月起通过并购、投资、设立子公司等方式,布局体外诊断领域;迪安诊断则是通过收购渠道资源,切入体检业务和线上to C居家检测。
大公司还有谋求转型的机会,而成立时间短且体量较小的公司,经营压力陡增。据天眼查数据,国内现有医学检测相关企业1702家,自疫情爆发以来,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新增301家,同比增长20.4%;2022年前五个月已新增145家,已超过去年的单月平均增幅。
医学检验实验室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暴增,背后是利益的驱动。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以商业利益驱动的第三方机构,如今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营成本已是不易,先行垫付资金等待漫长回款的事情也是司空见惯。”即使艰难,王伟明也还在坚持,“但是如果未来即使通过成本控制也无法实现相对可观的盈利,被迫退出这个行业也是在所难免的。”

02

信任危机

“在核酸检测需求整体增长的过程中,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浙江宁波某三甲医院检验科负责人张毅看来,作为民营的商业化机构,第三方机构改善了公立医疗机构物资及检测能力匮乏的窘境,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国内新冠检测的能力。
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工信部数据显示,至2020年7月末,我国核酸日检测能力为484万份,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4946家,检测技术人员3.8万余人。
疫情爆发的第三年,截至今年5月中旬,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平台数据显示,全国已有1.31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全国拥有15.3万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技术工作,核酸检测能力已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
不到两年,这种检测能力的实现,是具备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了大量公立医疗机构检测工作的成果。
公立医疗机构能够投入核酸检测的人力与物力是有限的,民营机构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力。张毅表示,以他所在的医院为例,能够承担核酸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已经趋近饱和,同时还要进行院内其他医学检测工作,“医院首先要保证诊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遇到大筛需求时,第三方机构是主力军。”张毅举例道,比如近来上海的疫情,我们看到各省市医疗机构都派出了医疗队支援上海的核酸检测,同时,大量来自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力量,也扛起了重担。上海市松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一工作人员向E药经理人透露,以上海为例,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在核酸检测中的业务占比大约为70%,另外30%为公立医疗机构与疾控中心。
作为商业化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逐利性无可厚非。但是,当利润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增加时,有人选择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有人选择及时止损理性退出,但有人,却走上了“富贵险中求”的不归路……
面对可能到来的万亿规模市场,第三方检测机构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8天的时间,北京有三家核酸检测公司接连被查,而此时,正是北京与大规模突发疫情战斗的焦灼之际。
5月21日,北京朴石医学实验室因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6人被拘。
5月27日,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被通报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存在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17人被拘。
5月28日,北京警方对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立案侦查,严重违反了新冠病毒检验操作规范,8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
朴石、金准与中同蓝博并非无资质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它们均为北京市批准准入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正因为他们正规,民众对他们的行为更加气愤。”王伟明坦言。
乱象也不只发生在北京,今年4月,安徽合肥通报两家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甚至出具“假阳性”报告。
根据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核酸检测实验室合格率达到99.7%。看似成绩优异,但这一调查的样本量为3.5万家核酸检测实验室。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0.3%的不合格率,也有超过100家核酸检测实验室不合格。不论是送检不及时、还是报告不准确、或者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的不合规操作,都将成为疫情防控莫大的漏洞。
“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着被绞刑的危险。”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当前核酸检测行业“野蛮生长”的乱象之下,都指向一个根源:非法牟利。
作为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的主力军,频繁爆雷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已经陷入了信用危机,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被踢出了局。
国内一连锁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位于深圳的实验室负责人金成告诉E药经理人,“从2021年的河南金域事件到4月份上海出现的假阳性,再到北京最近连续出现的几次违规,不仅是民众从舆论上给我们的专业性画上问号,原本To G的业务也在受到影响。”据金成透露,已经有二三线城市的部分地区提前结束了与规模较小的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并将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重新交回到当地公立医疗机构的手中。
“虽然无奈,但可以理解。”身处其中的金成透露,现在把核酸检测业务收回国有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被解约的目前来看都是正规经营的单位,但这无非是防止未来出现爆雷的情况。”
作为这场防疫阻击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的名声正在被个别无良机构带坏。“如果进入这个行业只是想着‘捞一笔就走’,那基本的职业规范与操守在他们眼里可能形同虚设。”金成表示。
所幸,为规范第三方机构的准入,监管部门也在提高门槛。
国家卫健委日前明确,“对核酸检测机构已经设立了‘红绿灯’制度。”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对依法准入符合条件的主体进行绿灯审批的同时,坚决落实黄灯整改,红灯退出的机制,加大监管的力度,确保核酸检测的质量。
据了解,在审批准入方面,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要求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每一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准入监管,严格检测资质的审批管理,确保检测机构、实验室和人员都具备合法的资格。

03

谁在买单?

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织密疫情监测网,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更好落实“四早”要求;同时,有利于为“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人群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核酸检测服务。
目前,已有十余个省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频率为48小时-72小时不等,同时,国家卫健委出台了“在人口千万级别城市及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建立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等政策,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多家券商机构预测,核酸检测产业的规模最高可至万亿级。
据浙商证券计算,若实现15分钟核酸采样圈,全国要设置32万个检测点(含已有医院等);而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将会让全国的核酸检测量会暴涨至8300万人份/天。东吴证券的计算则更“极端”一些,但似乎也预示着当前常态化核酸检测市场的天花板所在:“如果中国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按每48小时一次核酸计算,每个月费用约为1436亿元,一年的成本是1.7万亿。”
面对可能高达万亿元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市场,谁在为这笔天价账单付钱?
有券商算过这样一笔账:当前全国医保仍有 3.6 万亿“余粮”,足够支撑全民核酸检测按照2天一测的间隔,进行三年半的时间。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笔引起轩然大波账单的争议核心是,动辄耗资千亿元的常态化核酸,究竟该由谁买单?医保?财政?还是个人自付?
其实对于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该由谁来支付这件事,早有定论。根据2020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常态化核酸属于“应检尽检”范畴,但财政收入来自于税收,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与支付能力天壤之别。5月28日,四川阆中发布消息,自5月30日起,当地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居民自觉自费进行每周一次核酸检测,费用为3.5元/次。常态化核酸由个人支付引发了激烈争论,该市也在次日宣布自费核酸将改为自愿核酸。“这也无可厚非,阆中在2019年底才实现脱贫。全域常态化核酸对当地财政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负担。”有医药行业观察家这样认为。
从目前来看,有部分地区使用地方医保基金临时支付了当地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费用。“必须明确的是,医保基金是参保人的专项交款,医保基金有规定的用途,包括门诊或者住院看病的费用。使用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检测费用这件事是绝对不允许的。”该行业观察家表示。
针对部分地区违规使用医保资金支付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的情况,全国多地的医保部门在5月下旬陆续收到了国家医保局抄送的一份函件,其中明确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不符合现行医保政策规定,要求相关地区立即整改。“国家和各地医保部门的职责是降低核酸检测费用,而非支付核酸检测费用。”
此外,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 2022 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医保函》,再次将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检测一事推到风口浪尖。
针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飞行检查并不罕见,但此番飞检,时间范围为 2020 年 1 月 1 日至今,并加入了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两项,不禁让人“警觉”起来,是否真的存在挪用医保基金进行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支付的情况发生?
当我们守住了医保基金的钱袋子,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全民常态化核酸费用全部由财政支付,同样是一笔巨额开销。“或许,未来我们需要在高效的疫情防控政策与财政支出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有观点认为。
(注:文中张毅、金成、王伟明均为化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