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注的力量-聊聊得到阅读器

最近几年,我阅读了一些牛人的传记,比如马斯克,乔布斯,周鸿祎,查理芒格,巴菲特,毛主席,发现他们成功的路径各不相同,相同的却都有一点是肯定的:极度喜欢阅读

马斯克,from《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

埃隆性格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他对读书如饥似渴。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似乎就书不离手。“他每天读书 10 个小时是家常便饭,”金巴尔说,“如果是周末,他可以一天读完两本书。”全家人去购物的时候,经常发现埃隆中途不见了,梅耶和金巴尔就跑到最近的书店去找,总能看见埃隆坐在地板上全神贯注地看书。

乔布斯,from《史蒂夫乔布斯传》:

高中的最后两年,乔布斯的心智也快速发展,他发现自己既沉浸在极客的电子世界中,又喜欢文学和创造性的尝试。“我开始听很多音乐,阅读科技以外的书,例如莎士比亚、柏拉图的作品。我爱看《李尔王》。”

周鸿祎,from《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从认大字报开始,我的阅读能力得到了飞速提高。后来我爸又教会了我查字典,这让我的阅读能力如虎添翼。很快,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儿童读物,我只能把大人的书从书架上取下来读。因此,小小年纪,我读的是《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这种革命书籍,心里装的都是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除此之外,《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我也读得昏天黑地。那个时候我年纪太小,不是每个字都能认识,但是我太好奇书里的内容,就连蒙带猜地去读,也能把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无意中练就了我“快速阅读”的童子功。

查理芒格,from《穷查理宝典》:

他喜欢用通过阅读各种图书(尤其是传记)所获得的与日俱增的知识来质疑老师和同学们的世俗智慧。如今,他已想不起最早接触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那些格言警句是在什么时候,但它们让查理对这位兼收并蓄的古怪政治家和发明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崇拜之情。查理的双亲埃尔·芒格和弗罗伦斯·芒格夫妇鼓励阅读,圣诞节会给每个孩子送几本书当礼物;那些书通常在当天晚上就被狼吞虎咽地看完。

巴菲特,from《做你最仰慕的人 格雷厄姆的幸运》

做投资,就必须熟悉各种金融业务。那时候的信息传递并没有现在这般发达、便捷,想要更多学习和了解行情,最好的途径就是大量阅读金融方面的书籍。在霍德华的公司担任投资业务员的那几年,巴菲特时常跑到内州首府林肯区,查阅保险公司统计史及其他相关资料。巴菲特珍惜每一次搜寻到的文字信息,他会非常认真地阅读所有文字,仿佛这些说辞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一般。

实际上,我能接触的牛人里,大多都极度喜欢阅读,这几乎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对于阅读,我之前系统的梳理了一篇文章:《87.6的人读书是白读的》,都是我整理的阅读技巧干货,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海量阅读前,了解阅读的方式方法很有必要。

1


   

我的阅读经历

具体地说,在 2016 年底之前,我的阅读速度、质量都少得可怜,属于偶尔会读一本,读完也没什么收获的那种,直到 16 年底,负责的产品线很稳定之后,有了大量空余的时间,基本是做些关键判断后就交给下面的产品执行就 OK 了

稳定的环境,相对牢固的职场结构,我就试图努力寻找突破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大量阅读,我翻了下豆瓣,3 个月我读了 18 本书,结网、社交红利、浪潮之巅、影响力、用户力、了凡四训讲记、周鸿祎自述、乔布斯传、产品的视角、参与感、很毒很毒的病毒营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等,那是我近几年每年阅读 40-60 本的起点。

大多从网上找的盗版,实在找不到的就买纸书

纸书有两个最大的问题是:占地不好标注和回溯查找

所以我更多会用各种电子设备来做阅读,尝试了 Kindle、手机、iPad pro、一直到最近的得到阅读器

2


   

得到阅读器的体验

直到购买了得到阅读器,感觉才终于找到了最合适我的设备图片:

注意,我说的是合适我

对于得到阅读器的评测很多,我就不想过多展开讲硬件参数、细节体验这些了

得到阅读器是个安卓墨水屏设备,上面除了预装了定制版的得到 App 外,还可以自己安装其他的阅读产品,比如我额外装了微信读书

得到 App+微信读书墨水屏版,基本覆盖了我阅读 90%的需求,阅读不再额外花钱图片:

加上墨水屏、极其轻巧的机身可以单手握持、长续航,有背光

对眼睛的保护、便携性,都算做的不错

所以,最早我在读者群会分享它的一些缺点,但在这些特性面前,都完全可以忽略

而且,得到阅读器还在更新 ROM,我印象里这两个月起码更新了 2 次。

包括微信读书墨水屏版,也在持续更新

一个自我迭代的阅读器,带来不断进度的阅读体验,加上护眼、轻巧,一机涵盖绝大部分电子书,基本来讲,现阶段完全满足我了。

为什么,我没追求它更多的功能呢?在用户群里,其实很多人都在提各种各样的需求,希望它能满足更多地诉求,在我看来,都没太大必要?

专注,我全文最想突出的是这个词

3


   

什么是场?专注的场

很早之前,我就想写得到阅读器的体验,我也逐渐意识到,专注其实是它对我最大的价值,可似乎这个价值太单点了,写不出更多的东西。

直到昨天和朝珺面基完后,包括他最新的文章,以及和他的当面沟通,我立马买了陈海贤的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并在路上听起来

(chaojun的文章也很棒,推荐阅读:《用发展的视角看待逆境和转折》

其中,07 | “环境场”原理:如何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听完后我立马明白了为什么我觉得得到阅读器是最适合我的阅读设备

这节课里简单来说,就是告诉我们,所谓的“场”,就是我们心中一个关于“功能空间”的假设。

举个例子,去图书馆、自习室就是认真看书的

进入到这个“场”中,大脑会快速适应这一印象,从而更高效的让你变更状态

后面还说到,人可以养一个自己的“场”

比如陈海贤,会有两台电脑,一台普通电脑,一台工作电脑,工作电脑里只有 Office 等一些办公软件,只用来办公。如果想娱乐,不在这台电脑上做。

这样,就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打开工作电脑,就是工作的!

你在这个空间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这个解释解答了我的思考

得到阅读器就是我用于专注于阅读的“场”

我不需要它有更多的功能,拿起它,我就阅读,专注的阅读,别的什么事都不干,也不需要。

4


   

专注,是最重要的特质

专注,是效率最大化的一个方式

我也用 Kindle,也在上面看盗版书,也刷卡买书。Kindle 问题也很明显,翻页刷新感太强,屏幕小,内容封闭,书籍少。

再之前我阅读主力是 iPad pro,还是快刀 16 年底说要大力搞得到 App 的阅读器后推荐时买的。设备挺好的,加上自带的键盘,对于效率来说有明显提高。我现在参会经常带着 iPad pro,用幕布来做会议记录,记得很快,记得半佛内部分享时,我大概 2 小时记了很多关键信息,后来拿给半佛看,问他确认下是否可以对外分享,他的合伙人震惊了,说怎么可以记得这么多这么详细,半佛拿来往下划拉了好久,最后说还是不要对外分享了,顺带指出了几处可以修改的地方。

但是怎么说呢,iPad Pro 恰巧是功能太强大,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导致无法专注:

我用 iPad Pro 能拿来干啥呢:微信聊天、看视频、写字、看书

导致的问题是,阅读时,看几分钟,我就想切到微信,回个信息,又切回来。。。

直接影响了效率

以及,iPad 伤眼睛。看久了眼睛累,看墨水屏眼睛很舒服

说那么多的意思是,回归本质,我每周能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有限,把有限的时间最高效的用好才是我追求的。

5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利益相关,我之前在得到工作。出来后写了几篇得到相关的分析文章,有一些小的影响。

这篇,其实是想抛开这些所有,还原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用得到阅读器的本质。

如果你不在意近 2000 的价格,如果你像我一样,需要一个便携、护眼的阅读设备,那我是蛮推荐你试试的。

今年,因为要保持大量写作,我会收紧关注圈,围绕着“连接+边界”,重点在一些书上做阅读。保持 40 本以上的阅读量,我去规划下春节读哪几本书去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