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研究教材使用与编写?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6-25

第95期iResearch“我来读文献”活动第二阶段线上论坛于3月11日19:00举行。本期活动关注《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一书。


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第一阶段线上论坛干货汇总:英语教材研究问题面面观


“我来读文献”第96、97期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关注!

第96期我来读文献 | 《新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

第97期我来读文献 | 《空间》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共读老师

李会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参与策划《新未来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第四版)》《新标准大学英语》《新一代大学英语》《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等大型教材,有多年教材策划、出版、教师培训经验。


冯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参与策划《现代大学英语》《新时代核心英语教程》《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新交际英语》等大型教材,有多年教材策划、出版经验。


葛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大学英语二部副主任、香港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学术写作、语言教育。曾在Publications、Writing & Pedagogy等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参与策划《英语(新标准)》《新未来大学英语》等大型教材,有多年教材策划、出版经验。


毕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学术出版部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材研究、教师发展。曾在《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现代外语》等期刊发表教材研究相关论文。


思考题


1. 本书第五章“教师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看法与使用”选题价值和研究设计上的亮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选题方面,关于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使用教材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二语语境下和专门用途英语语境下的教材使用研究。本研究考察专门用途英语教师对教材的看法以及其在课堂上使用教材的情况,弥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缺。


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研究多使用教师访谈,而本研究采用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它可以揭示教师对教材使用的信念与实际的教材使用行为是否一致;另一方面,不同来源的数据也可以相互验证,增强结论的信度。

2. 您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有哪些?您是如何应对的?


感谢老师们之前在群里的分享!归纳起来,大家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情境方面:课时紧,无法完成教材中所有内容的教学;考试的反拨作用。2)教师方面:不确定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确定如何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利用。3)学生方面: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于课时问题,贾老师认为,老师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完成不了教材中所有内容的教学是正常的;教师要重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上课下的学习内容,课上检测课下学习成效;利用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提高效率。的确,混合式教学目前已成为一种趋势,老师们需要思考把哪些内容放在课上,哪些放在课下,理据是什么,也可以尝试进行行动研究,探索如何优化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关于教师方面,黄老师提到,要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材,以及如何基于教材挖掘和利用课程思政元素。在这两个方面,外研社每年会举办相关研修班,也针对不同教材建立了课程思政资源库以及虚拟教研室,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关注。


针对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李老师建议,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做一些运用多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把要学习的语言文化知识融在里面,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成就感。


关于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刘老师向冯涛老师提了一个具体的问题:

在一阶段讨论答疑中冯涛老师提到:“综合英语课重技能综合,但却是以读为主,很多学校会开成精读课,无论是语言学习、文化知识点学习和讲解,都以精细阅读为前提,且大部分精读课题材偏人文类。”那是否还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呢?

冯老师对此回应如下:

我觉得不能说综合英语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只能说阅读语篇是很多综合英语课或者精读课最主要的输入形式,所以综合英语课和精读课的输入是以读为主,正因如此,很多学校确实比较注重阅读能力培养。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培养阅读能力或者阅读策略属于综合英语教材的编写目的之一,但也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注重语言培养的教材会重视教材语言难度梯度,选择体现更多语言现象的篇章;体现思维训练的教材会选取更多论说文,并且在练习中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评价甚至反驳作者观点。

3. 您觉得第六章“熟手教师在学术英语课程中教材使用的个案研究” 在设计方面有何优点?


1)本研究最大的优势是基于真实的课堂观察,且研究持续时间长。课堂使用教材的实证研究很少,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研究的难度大,展开如此跨度的研究并不容易。本研究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2)作为一个历时性研究,本研究运用的重复周期的课堂观察和前后访谈,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十分科学。课前课后的对比有利于通过分析变量,更加有针对性地分析出影响教学材料使用的因素。


3)作为一个典型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本研究用一个极具特殊性的个案验证了主流教材研究的结论,也为进一步研究尤其是评估性研究提出了很多思路。

4. 第六章“熟手教师在学术英语课程中教材使用的个案研究”提供了哪些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其实在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中已详细列出,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本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此处不再赘述。群里的老师非常认真,这里援引刘素芳老师的笔记,非常详细、有条理:

感谢刘老师!作者提出的后续研究思路是很具启发性的。在国内外语教学中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影响国内教师教材使用的因素有哪些,都可以基于这些研究思路进行本地化思考。

5. 在第七章“国际教材在本土环境中使用的实效性研究”中,支持与反对使用国际教材(Global Textbook,简称GT)的社会政治因素分别是什么?作者持何种观点?


作者认为GT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1)高校的公司化管理。三四十年前美国高校的管理开始效仿工业和服务业中大公司的管理模式。公司化管理推崇经济全球化,经营目标、利益最大化,等等,很快这种管理文化和模式也影响了中学和其他国家的高校。


2)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是在校生人数增加、班级规模变大、教师人员不足、教学工作量较大等问题。


3)文化的解构。冷战时期苏联和西方国家均以高等教材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外语教材强调国家、民族、本土文化和身份;但是冷战结束后,在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教材中本土文化的地位逐渐削弱,而全球化、公司化管理的概念(诸如质量、卓越等)融入愈来愈多且不断加强。


以上三点催生并发展了GT,学校公司化管理模式要求效率和效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增加了教学负担和难度,全球化的文化消弭了各国别文化的差异,这些都是GT生长的土壤。


反对者认为,公司化管理模式和高等教育本应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前沿科学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矛盾的,程式化、标准化的教学材料和方式与教育的本质也是冲突的;另外他们对推广全球功利化的价值观念也持反对态度,所以反对使用GT。


而作者本人虽然也承认GT的诸多缺陷,但总体上还是支持GT的使用的,并以在日本做的为期6年的研究为支撑。

6. 您如何评价第七章“国际教材在本土环境中使用的实效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一般分为质性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混合式研究方法三类。每类研究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场景。


本章的研究问题是“GT能否促进有效的二语学习?如能,是在何种情况下?如不能,为什么?”从研究问题可以看出,研究者既要判断“是否”有效促进二语学习,又要进一步“解释”何况或何因。


初看研究问题,第一个子问题应用量化方法来回应,第二个子问题应用质性方法来解决;但再看研究问题可以发现,如果第二个子问题的答案是“能有效促进”,那么就不需要再追寻原因,仅描述教学的情境就可以了,本研究也正是这样做的。所以说,这个研究采用的是量化研究方法,只是作者先对教学环境、材料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加之作者在Summary中说到研究做了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可能会让读者误以为这是一个混合式研究。

7. 在第九章“一个跨学科教材研发项目:过程记录”中,Write Like a Chemist (WLAC) 这一教材最显著的特色是什么?教材是如何提升使用者的分析与写作能力的?


Write Like a Chemist (WLAC) 最显著的特色应该在于重视写作从目的、任务到文本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真实的学科文本探究化学学科的写作特点与规范,继而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研究者(1)使用了话语分析方法(Paltridge, 2006)和语料库工具(Biber, Connor & Upton, 2007);(2)创建并应用了“阅读分析写作”模式;(3)在体裁分析中关注了“五大要素”,即读者与目的、结构、写作规范、语法与规则、学科内容。


其中,“阅读–分析–写作”这一模式体现了很多化学领域专业人士真实的写作过程,也是研究者提升读者分析与写作能力的关键路径;即通过在教材各个模块中设计guided exercises,研究者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真实语料,发现其特征与规范,并将发现应用于自己的写作;通过多个模块的反复练习,学生逐渐掌握包含“五大要素”的体裁分析方法,并有可能在未来将其应用于更多学科体裁的分析与写作。


以下信息供感兴趣的老师参考:


1)Write Like a Chemist (WLAC) 教材信息

Robinson, M.S., Stoller, F.L., Costanza-Robinson, M.S., and Jones, J.K. (2008). Write like a chemist: A guide and resour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Write Like a Chemist (WLAC) 教材网站

https://global.oup.com/us/companion.websites/9780195305074/


3)相关文献

Biber, D., Connor, U., and Upton, T.A. (2007). Discourse on the move: Using corpus analysis to describe discourse structure.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Charles, M, and Pecorari, D. (2022). 学术英语导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前沿丛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altridge, B. (2006). Discourse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Continuum.


Swales, 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第九章中Stoller与Robinson所记录的教材研发过程对您的教学/研究/教材编写工作有哪些启示?


首先与大家分享一下刘素芳老师在读友群中发表的她的感受,主要是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提出的:

的确,本章研究数据非常丰富,充分展现出了教材研发工作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关于教材编写的启示。


就我个人而言,主要从Stoller与Robinson所记录的教材研发过程中得到三点启示:


首先,不同学科的从业者往往被视为占据不同“领地”的不同“族群”。因此,无论是开展研究还是编写教材,跨学科合作的挑战性都是巨大的(在语言专家和学科专家之间可能尤甚)。而Stoller与Robinson的成功合作表明,跨学科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同时,此类合作成功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双方均能看到合作项目的价值所在。


其次,Stoller与Robinson用她们的实践表明,教材编写与学术研究可以是相辅相成的。Write Like a Chemist (WLAC) 一书的研发历时8年之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研究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和相关思考发表了一批研究文章。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与研究的大背景下,把教材编写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对于老师们而言应该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最后,针对学术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或者是在更广泛意义上的语言教学,本章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或“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具体而言,Stoller与Robinson 在教材中贯彻的“阅读分析写作”模式不是简单地把学科写作的特点和规范传授给学生,而是在真正意义上培养了他们可以迁移的分析与写作能力,这或许也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和日常教学中应当尝试去做的。

读者提问


1. P171 第六点提到“Here are metaphors teachers have used to describe the textbook”:

这里用隐喻来做调查工具是比较新颖有趣的,但同时也存在难以处理、不够严谨的问题。个人觉得,如果真用隐喻来调查老师们对教材的看法,是否可以用开放式的问题如 “What metaphor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the textbook? and why?” ,或许可能比勾选列表中的隐喻可以揭示更多的发现?


贾蕃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复,我觉得很好,转给大家:


“我觉得这取决于作者的研究思路和写作风格。目前的设计相对闭合,有点类似问卷里面开放程度较低的题项。另外,也有可能作者做了前期的文献阅读和预试验,根据研究假设提出了这些隐喻,这样被试回答时更有针对性。以我自己的访谈经验看,稍微闭合一点的问题效率会更高,被试更容易答到点上,否则会经常乱七八糟说了很多,但都不是我们想要搜集的数据。这里面涉及可行性问题,比如如果作者不给隐喻的选项,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被试要先想一下什么是隐喻,因为每个人对隐喻的理解不太一样,这样会浪费时间;2)被试回答的隐喻作者不大理解,需要更多时间去核对,可能会影响数据效度。”


我也曾用过隐喻这种方法来调查教师对教材的看法。我的体会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比较形象生动,弊端是有时会比较抽象,不易解读。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建议大家在被试选出或自己给出隐喻之后,一定要请被试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解释给出这种比喻的原因,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有抽象的比喻而没有原因,解读时非常容易出现偏差,会造成结论的可信度不高的问题。


以下是McGrath(2006)使用隐喻调查教师和学生对教材态度的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老师可以阅读。McGrath, I. (2006). Teachers’ and learners’ images for course books. ELT Journal, 60, 171-180.

2. 可否推荐一些质性研究方法方面的图书?


这里向大家推荐4本书:


1)《应用语言学中的质性研究与分析》(杨鲁新)。这本书讲解了访谈、观察、反省、书面文档及影像资料等多种质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辅以研究案例,简明易懂。


2)《应用语言学中的个案研究方法》(Patricia Duff)。这本书讲解了质性研究中很常用的个案研究方法,包括个案研究的定义、步骤和案例,以及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3)《第二语言中的数据收集方法》(Susan Guess、Alison Mackey)。这本书介绍了二语研究常用的数据类型与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质性和量化的,比较全面。


4)《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这本书非常全面系统,想深入学习的老师们可以阅读。


另外,今年5月份外研社将举办“质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修班,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登录网站teacher.unipus.cn查询。

3. P199第二段中提到 “… enable them to expose trainees to examples of effective/ineffective textbook use” ,那怎样才算是effective/ineffective textbook use?衡量标准是什么? fidelity 是不是呢?


推荐阅读《“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文秋芳)。这篇文章提出了教材使用的过程以及评价标准和指标,虽然是针对“产出导向法”教材而写,但对其他教材的使用也具有借鉴意义。


这篇文章发表于2017年《中国外语教育》期刊“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专栏”。除了文老师这篇文章之外,专栏中的其他4篇文章也是探讨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的,感兴趣的老师可以阅读。


相关阅读

“外语教材研究丛书”新书出版

新书速递 | 《英语教材与教师角色:理论与实践》(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新书速递 | 《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新书速递 | 《英语教材研究:国际视角》(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新书速递 | 《英语教材研发:创新设计》(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新书速递 |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一):内容研究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二):使用研究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三):国际教材与本地教材

热点聚焦 | 外语教材研究(四):出版研究

第93期我来读文献 |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第一阶段线上论坛答疑活动干货汇总

第93期我来读文献 | 《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第二阶段线上论坛答疑活动干货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