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ay2|轨道人的盛会,精彩纷呈,看看新时代大咖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世界轨道交通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2022-06-03

  导  语  


天的开幕式、主旨报告、行业创新报告、电气化大会盛况空前、气氛高涨。针对“新时代、新智慧、新发展”的主题群策群力,成果显著。

今天上午大会精彩继续,“年会创新报告”、“电气化专题会议”也将本届大会推向了高潮,此外还举行了优秀论文、技术创新奖颁奖仪式和车模抽奖活动。




大 会 议 程 


行 业 创 新 报 告


张素燕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

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制度发展思考 


  我国目前实行的安全控制体制为节点安全控制,即安全评价。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制度发展建议:一是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法治框架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的专门法,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制度作为颁发安全许可证的前提。

  二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制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察体制的组成部分,应完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中各方的职责及工作关系,并建立专门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资质,对其进行审核。

  三是建立安全评价制度的配套制度,如相对独立的事故调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以取得客观、真实、翔实和连续性的基础数据,为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以提高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四是控制安全评价报告等安全文件的批准、评审和审核、更新和作废等程序,以提供符合要求和安全控制过程实施效果的证据。



杜运国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温州市域铁路探索与思考


  温州以市域(郊)铁路为引领,大力推进沿线“TOD”开发,打造“珍珠链”式的交通线、经济带和活力走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升级。通过市域铁路沿线城市综合体和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助推城市繁荣、发展。还通过轨道站点周边新城、未来社区打造,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助力城市扩容发展。

  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方面,建议加强TOD综合开发,把“轨道建设”与“物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沿线物业开发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成本,带动轨道交通车辆、通讯、维保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强化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的政策支持,赋予轨道交通建设、经营主体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上盖开发一定的优先权,争取实现轨道交通建设与物业开发“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



丁叁叁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兼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研制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研制项目是科技部“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最大项目,总经费32.21亿,专项4.33亿。目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已形成顶层指标和集总成-车辆-牵引供电-运控通信-线路轨道于一体的成套解决方案,技术成熟先进,工程化研发顺利。研发系统经过系列仿真及试验验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分析,可按计划完成样机系统的研制,具备了启动高速试验线建设和产业落地基础。

  后续工作将基于试验样车,完成自主化部件的验证及优化,车辆—牵引—运控—通信系统间静态及低速联调与优化。完成5编组列车及各系统的成套工程化样机研制及调试线动态集成与验证工作。全力推动高速试验线建设,完成高速段试验验证和运用考核。



李昱见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副部长


图形化智能资产建设移交系统


  国家发改委2019年3月批复郑州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共7个项目总长159.6公里。目前郑州地铁总长约326.54公里,在建9条线路。已开通运营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一期和城郊铁路一期、5号线、市民文化服务区地下交通市政工程等4条线路,日均客流超120万人次。

  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地铁资产建设移交的基础目标为在单位工程验收、综合联调联试等线路开通准备工作基础上,随着三权移交,将工程基建期形成的资产安全、完整的移交至运营分公司。在实物端,形成移交方和接管方签认的《新线资产移交表》,实现实物与电子移交表一致,实物与合同一致。在财务端,汇总形成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中的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汇总表,确保账实相符。

  而图形化资产移交则有即时生成树状结构、图形界面直观准确、相同设备跨站批量复制建模、数据差异一目了然等相关特点。




张衡

北京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北京地铁运营创新技术探索与实践


  截止到2019年9月26日,大兴机场线一期开始运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24条,运营里程676.164公里,413个车站,34座车辆段/停车场,日均客流量1300万人次。主要包括:地铁、城轨磁悬浮和有轨电车四种制式。

  北京地铁在营创新技术探索:通信信号方面,采用专用通信综合网、转辙机控制电路监测、全电子联锁等技术。供电方面,采用供电系统运行数据仿真、供电智能设备检测、飞轮储能等技术。线路方面,采用轨道状态监测系统对传感器、数据采集、调理设备、主控计算机、电源供电系统、辅助系统和现场数据处理及管理、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终端数据回放和管理进行监测。土建方面,采用桥梁运营安全动态监测与状态评价、分布式光纤在线监控等系统。客流监测方面,采用客流感知识别系统,进行客流状态监控、客流实时预测、辅助决策和协同调控等技术操作。




徐寅翔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经理


5G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杭州地铁从6号线开始5G公网的覆盖。地铁的5G定标站在6号线双浦站,计划2019年12月底完成施工调试并作为标准推广。

  5G可以提供更低的传输时延,更好的·安全性能,能够实现人类万物互联的梦想。但目前轨道交通信号领域并未提供专网的5G频段,因此推荐自建核心网共享基站的方案,由地铁用户共享运营商建设的5GNR基站。同时自建5G核心网(物理隔离,自我管理,安全等级高),组成完整的SA架构5G网络,可支持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海量接入等增强能力。另外地铁作为业主方可以自主放号,在使用灵活性上比较高。

  通过5G技术,将包括列车信息、信号系统、车站FAS、BAS、CCTV、人脸识别闸机、隧道压力、渗漏水检测、机器人等设备互联。再结合边缘计算、深度学习、AR、云计算等技术,为下一步智慧轨道打下基础。



邵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博士


国外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铁路,总营业里程约120万公里,电气化里程超过30万公里。全球运营时速25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有15个,总里程约1.26万公里,占全部高速铁路的81%左右。日本、西班牙、法国时速25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里程超过2000公里,德国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里程超过1500公里。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铁路未来发展方向,加快新技术与铁路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促进大量项目的立项与推进。如,欧盟在交通方面提倡建立一体化、可持续的综合交通;法国国家铁路公司(法铁)推出“数字化法铁”项目;德国为铁路数字化建立一个联合创新的平台。英国在2018年发布数字铁路战略勾勒出数字化铁路三阶段发展蓝图;美国提出未来交通运输业将呈现更绿色、经济、便捷、智能和共享的发展趋势等。

戚亮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分析报告


  在建设立体、融合、新业态路网方面,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构造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的综合交通网络运输体系,具备覆盖国土、连通全球的能力。

  在城市群建设方面,“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即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在以新科技建设智慧交通方面,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

  实现3万吨级重载列车、时速250公里级高速轮轨货运列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含可变轨距)客运列车系统、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技术储备研发。

  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主体,推进与周边国家铁路、公路、航道、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铁路国际班列,推进跨境道路运输便利化,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枢纽,构建国际寄递物流供应链体系,打造陆海新通道。


第九届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与装备交流大会

邓云川

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化院总工程师


川藏铁路电气化工程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川藏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面临极端复杂系统性难点叠加对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挑战、牵引供电负荷特征对牵引供电系统适应性的挑战、外部电源系统对牵引供电系统特殊需求适应性的挑战、长大坡道电分相问题对现有牵引供电系统技术提出的挑战。对策思考:新型牵引供电系统的拓扑结构,采用网格化拓扑结构,打通供电孤岛间的绝缘分割,实现牵引负荷的多源供电,利用先进的保护、测控技术,实现网格单元故障情况下的判断和定位,切除故障单元,保留并维持非故障单元正常供电。新型牵引供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能够构建网格化的多源牵引供电系统,极大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互联互通的网格间负荷的调整和补充,能够提高整个牵引供电系统的利用率;大量减少了电分相,消除了牵引供电系统上重要的薄弱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张宝奇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电检测所副主任


《列车过分相系统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TB/T3197-2018)实施存在问题的探讨


  《列车过分相系统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TB/T3197-2018)2018年4月12日发布,2018年11月1日实施。主要变化点:(1)将电气化铁路分为货运专线和其他线路两类,适用速度为10-250km/h线路。(2)统一规定了断合标与地面磁感应器的位置。(3)明确了地面磁感应器车载信号接收装置在机车或动车组上的安装位置。

  问题探讨和建议:标准执行不到位,建议严格标准的执行,相关专业尽快按标准将各自专业工作到位。相关专业职责不清,建议:1.各专业严格执行GBT36981-2018,实现动车组车头在断标前断电,通过合标后才能合电。2.在各专业按新标准整改到位基础上,机务部门明确要求动车组司机在车头越过断标时主断路器还未断电,应果断人工断开主断路器。确保高铁运行安全。充分发挥动车组司机保安全最后一道关作用。目前分相断合标志繁杂,建议:按照电力牵引车辆分为动车组、电力机车两类设置机车合、动车合两种合电标志。取消T断标。考虑取消普铁设置的禁止双弓标。取消地面磁感应器控制方式是最终目标,建议:全面推进列车C2模式下使用地面应答器存储分相数据来控制列车过分相自动断合操作(同C3模式)。从而取消高铁线路地面磁感应器。各专业部门应有完成新标准落实时间表。




刘金朝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基础所副总工程师、主任研究员


基于受电弓动态响应接触网硬点动态检测模型和方法研究


  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表征弓网相互作用的受电弓垂向加速度“硬点”数值显著增加,这将直接造成弓网接触压力剧烈变化,加剧磨损或导致离线产生拉弧。这些病害一般会使得受电弓出现高频冲击性振动,并且对应的波长通常在1米以下,所以又可以称为短波冲击。长期的短波冲击会导致接触线的弯曲应力增大,造成接触线疲劳甚至断裂,影响车辆正常运行。

  借鉴轨道短波状态评判方法的研究方法,我们提出了利用带通滤波后的受电弓加速度的接触网冲击指数(CII)评判接触网短波不平顺对受电弓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相对加速度幅值指标,新的评判指标能有效减少各种随机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响。

  同时,开展更多的现场复核,并结合大量的检测数据和现场复核数据,推进接触网冲击指数(CII)评判指标和方法在接触网硬点动态检测中工程应用。



郭德龙

上海申通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总经理


  创新驱动,地铁智能运维新征程

  ——上海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运维平台汇报


供电系统智能运维平台四个体系功能:设备状态实时感知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IOT物联网技术,在感知、传输、数据的运用,建立感知层设备的数据采集,实现负荷监测、视频、安防、环境、设备状态监测;设备全寿命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LSPA设备结构树、FAT故障结构树模型,建立了覆盖设备投运、运维、检修、退役等各环节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设备部件履历管理及寿命可视的管控;生产业务流程管控系统,该系统采用PDCA循环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设备运维过程中,由计划、执行、检验、改进等循环持续改进的各业务环节的信息系统集约及模块间的数据联动贯通;专家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理论和基于大数据分析工具,执行业务分析、数据分析及设备分析的专家管控系统。



于天宇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宜昌综合维修段工程师


关于宜万线综合维修生产模式的研讨


  宜万线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铁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宜万线综合维修生产模式改革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规章制度的不统一。解决办法:对综合维修车间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应急管理等各个方面,梳理规范,统一标准,正逐步完善基础管理。

  生产组织对接、作业卡控的不规范。解决办法:制定周计划了,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不一致。解决办法:铁科院专门负责在原工务专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进行了改进,将信号、供电、通信专业的人员、设备、生产组织程序植入进来,并且从组织部门上建立了综合维修车间、综合工区,促进综合组织生产的步伐。

  台账管理未融合。解决办法:段业务科室牵头组织对宜万线综合维修车间、工区台账管理模式进行了统一梳理、规划,整合出了一套适合当前综合生产的台账管理模式,综合台账统一建立、专业台账分类存放。



李志锋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机械设备处处长


会议总结


  两天的大会,大家集思广益、分享和交流汇编工作成果,畅谈新时代铁路共建发展的新要求,展示了创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商讨了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体系,探讨了满足各方融合发展要求的方法,并针对建、管、运的全新思维理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应该说本次大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到了会议预期的效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山区到平原,从低吨位到重载,从普速到高速的探索创新之路。今天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到今年底,也就是再过几天,我们国家铁路的营业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复兴号成功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要有大格局和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及时了解把握科技创新发展大势,最终把握世界发展前沿,把握铁路工程技术创新趋势。新时代铁路供电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历史性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要积极参与《汇编》工作,积极参加研究会主办的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与装备交流大会,利用好这个沟通交流平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新时代铁路供电和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颁 奖 仪 式


 2019优秀论文 


了配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铁路供电运营创新工作的需要,依据2014版、2016版的评选工作经验,我们组织了专家对2018版的《汇编》论文评选出,具有技术含量和在运营维护中有实际应用效果的论文作为“优秀论文”,共25篇,以此鼓励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应用研究。 




 2019技术创新 


了表彰企业在科技技术的创新实践应用以及在技术产品创新领域的突破,大会颁发2019年度铁路电气化“技术创新奖”。 




大 会 主 持


谭伟强

香港铁道学会国内事务秘书



侯文凯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供电段总工程师



车 模 抽 奖 活 动

看这里




企 业 展 览


现 场 花 絮

















结 语

至此,“2019第十六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和“第九届中国铁路电气化技术与装备交流大会”圆满结束。“新时代、新智慧、新发展”给了轨道人深刻的思考。交流行业发展动态、展示技术成果、聚会新老朋友、共商合作发展、同飨建设成果……我们收获满满。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智慧和创新屹立轨道交通新时代发展的新风口!

   

明年见。

重磅!轨道交通年终盛会隆重召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