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公达家书》第40封

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创建支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携手《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胡适《致毕业生》

2021届各位毕业生同学:

大家好!毕业快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2017级本科生同学和2018级研究生同学又要毕业了。作为“铁打的营盘”上的一个全日制老兵,总得给我们“流水的兵”说些什么?由于疫情的缘故,在此透过《公达家书》送给毕业同学们三句话。这三句话虽然老生常谈,尽管我也未必能做到,但还是以此为警句时时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期待与诸君共勉!

 

看远,看宽,看淡

在我们学院学的专业是公共管理和社会学,每天都跟“国家”、“民族”、“政府”、“社会”、“阶层”、“治理”这些大概念打交道,念的都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治国理政、强国利民的学问,课堂所学都教会了我们如何“看远”、如何“看宽”,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广大学得到”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的东西是“广大学不到”的,需要自己在未来的工作、生活和人生中去体验、体悟和体会。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在无锡梅园有个题词“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向高处立、寻平处住、从宽处行”,很值得我们一生借鉴,据说这句话也是香港富豪李嘉诚先生办公室里挂的唯一一副书法作品。所谓的“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应该是说人生具有远大抱负、拥有中等缘分、享有凡人生活就知足了,所谓的“向高处立、寻平处住、从宽处行”则要求看问题高瞻远瞩、做人低调处世、做事留有余地。

好水成瀑,鹰击长空,高度决定视野。风物长宜放眼量,风景的好坏,取决于你站的位置,取决于目光所及之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一书》坦诚地说:“我活了89岁,一生所有的经验总结就是‘敬天爱人’这4个字”。按照他的意思,所谓的“敬天”就是“秉持信仰做正确的事情”,所谓的“爱人”就是“关爱众人”。由此,“敬天”则高,“爱人”则宽。他说,我站在一楼有人骂我,我听到了很生气;我站在10楼有人骂我,我听不太清楚,我还以为他在跟我打招呼;我站在100楼有人骂我,我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他说,一个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他没有高度。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看得远,看得宽,看得淡,人生知足即可,知足常乐。看得不“远”,容易短视;看得不“宽”,落得心塞;看得不“淡”,陷入苦闷。我们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纠结而郁闷,有的时候一时冲动会酿造一些更大的不快来,这是不值得的。实际上,我们的一生都在为自己曾经的自私、任性、狭隘、傲慢、骄纵、浅薄不断买单,但我们绝对不能用一生的时间去买单。想开点,看淡点,毕竟有舍有得才是人生。有句话说得好,“路,在不通时,选择转弯。心,在失意时,选择看淡。情,在不爱时,选择随缘。”路走不通的时候,或许还有桥可以过。

最近大家都亲身经历过了新冠病毒的“阴魂不散”和“缠缠绵绵”,这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不开心”的问题。但是,大疫和苦难对于人生来说,也是一笔重要的生命财富,我们已经拥有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大的防疫抗疫的智慧和经验。过去只想仗剑走天涯,现在只想拥有一个健康码。往后余生,以健康为基础,尽心对待生活,尽力面对挫折,尽己所能寻觅每一份幸福。对待任何事情,成之坦然,败之淡然,无论春暖花开冰霜雨雪,都应学会积极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或许,人的一生不在看清多少事,而在看轻多少事。人生皆过客,路过即精彩,健康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容言,容事,容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当然需要有“取”,取之有道,取之心安,取之理得,但绝对不能没有“容”、没有“让”、没有“舍”。近观社会诸多悲剧性事件,肇因很多,但绝大部分都与悲剧制造者的“容”缺失和“容”不足相关。容言、容事、容人是视野开阔、心胸豁达的表现。心若大,万事可容;心若小,痛苦则溢。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有云“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老人们常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话说得好,有助于成功,而话说不好的话,不但容易伤人,也容易致祸。不说谎话,不说胡话,不说闲话,不说怨话,学会说话是一门学问,而学会闭嘴则是一门艺术。言多必失,行多必过,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有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显然这是人品和情商的涵养和概括。有人说,人往往都是花一年的时间学会说话,花一生的时间学会闭嘴。本人在这方面向来胸无城府、心直口快,吃亏不少,这是情商不高的表现,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学会容言,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通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在工作中,接受批评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我们的正确工作方式。

“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一个人容得下世间的千姿百态,便能经得起命运的跌宕起伏。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曾左”二人,朝廷多将曾国藩排在左宗棠前面,为此左宗棠非常不满,这与我们前述左宗棠的“24字箴言”是有距离的。一天,他问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侍从直言:“曾公心里常有左公,而左公并无曾公。” 对于左宗棠的傲气,曾国藩从来就没有在意,对左宗棠依然是信任与合作。而左宗棠的起步和发达离不开曾国藩的大力举荐,左宗棠也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为官的哲学。曾国藩去世时,左宗棠派人送去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公共管理和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基本上是与人打交道的学问,不是与机器、与动植物打交道的学问。我们想通了,就是运用了。但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技术科学,都是源自于人的学问,都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学问。人不是生活在荒岛野岭里,更不是一个人活。辈子活着,我们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既会经历多个“小肚鸡肠”者,也经历多个“容不得人”者,实际上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设定生活世界的自私主义者。这样的人没有利他,没有人品,没有朋友,结局都不好。很多人可能听闻过佛教史上两位著名诗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一天,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该如何处置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常言道,世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世界上90%以上的人都是普通人,谁都不是在不断试错中成长的?善于与别人和解,善于与自己和解,才是我们给予生活最大的诚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会慢慢明白,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己所愿。宽容是一种美德,包容是一种胸怀,懂得宽容、学会包容是一种豁达、一种老练、一种成熟。

立德,立功,立言

众所周知,我们常常耳熟能详出自《左传》的“立德,立功,立言”之句为后人为人处世提出了最高的标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国的叔孙豹出使晋国时,与晋国的范宣子就何为“死而不朽”展开讨论。范宣子不无得意地说,他的祖先自虞、夏、商、周以来就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只能叫世禄,而非“不朽”。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德”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就是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就是文化的言说与传承。三“立”之中,立德有如树干,立功有如花果,立言就如种子。树干粗壮,自然花果繁茂,良种孕育。高尚的道德是一座丰碑,是一块基石,是前进道路上的灯塔,是灿烂人生的标尺。道德的善念从来就发自于人的内心,以其温情脉脉的魅力缓慢而有力地滋养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尚道德让人赢得社会的尊重,充满着强大的道义力量。孔子说,君子有“仁、智、勇”三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无惧”。

“立功”需要有志气、骨气、勇气,需要有恒心、耐心、决心。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要“立功”,要成事,就要有所规划。我在短视频里听了马云的一个演讲,觉得很有道理。他说,20岁到30岁的时候跟一个好老板、加入一个好单位学点东西很重要,30岁到40岁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40岁到50岁的时候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50岁到60岁把所有精力培养年轻人,60岁以后花在自己孙子身上,70岁以后晒晒太阳、在村子里转转走走。要“立功”,要成事,也要善于利用时间,尤其需要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在1932年7月3日出版的《独立评论》第7号里,胡适在《致毕业生》里说了,“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在胡适看来,一个人的业余时间利用比他的职业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成就怎样,往往是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的。

立大德,立大功,立大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追求。然而,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虽然立不了大德,但是尊老爱幼、友爱他人、做事诚信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虽然立不了大功,但是遵纪守法、履职尽责、做事努力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虽然立不了大言,但是说话诚恳、言而有据、言而有信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踏遍苍穹依远,星河点点,银河渊渊,素心未眠!野草尘埃,星空大海,皆是世之所选,但于天下有为者而言,择己之所能,方成我之大我。纵使低落到尘埃里,我们仍要有飘扬于惊波骇浪之间的士人之气;即使身为野草,亦有仰望于茫茫未知星空的书生之格。眼望苍穹,心有日月,GUPA的这段岁月,可能并非所有人都练就了一身无往不胜的本领,但我想,在这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大家必有散发过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光芒。愿大家心中时时有日月,以“看远,看宽,看淡;容言,容事,容人;立德,立功,立言”为星火,点亮藏在内心的热情,让自我之光长明


陈潭

2021年6月26日


【致信人】陈潭,广州大学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收信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届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关于我们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线选择:从一线出发,和我们一起创造一线历史

志愿填报思维导图:如何科学填报高考志愿

致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的十大误区

化溥岭南,润物无声:GUPA专业领学者群像

行政管理:厚德博学,笃行理政

社会学:格物致知,达世济民

CCTV《我们的大学》:广州大学

《广州GO》:4分08秒折叠广州

党史课堂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读什么?怎么读?

党史课堂||如何学“四史”?习近平总书记提要求

谷琶特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由数字看“关键点”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100个党史知识点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19-1949)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49-1978)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 (1978-2020)

党史课堂||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党史课堂||石仲泉:从百年党史看自我革命

党史课堂||谢春涛:百年大党何以永远年轻

党史课堂||中国共产党在广东100年的光辉实践

党史课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广州大学在行动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开班

党史课堂||学百年党史,育世纪新人:GUPA在行动

党史课堂||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聂贵新来院开讲党课

党史课堂||我院党委书记刘向晖主讲中国共产党党史

党史课堂||我院副书记万朝春为2019级本科生讲党课

党建事务||样板支部结对建,凝聚合力共提升

党建事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事迹引强烈反响

党建事务||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红色精神传承主题活动

党建事务||学院行政党支部赴两塘公祠参观学习

党建事务||政府管理系党支部赴荔湾博物馆参观学习

党建事务||社会学系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主题活动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