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娱乐圈欠你一个亲戚:亲哥粉/妹妹粉...新一代造星瞄准的是独生子女的孤独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19-03-28

九岁的阿里在五千米的马拉松比赛中得到了第一名,只因为想为妹妹赢一双运动鞋。九岁的阿里也会把心爱的自动铅笔送给妹妹,会在妹妹握不住短小的铅笔时,把自己的那支放到妹妹面前。

 

一场电影落幕后,没有人不为这样的兄妹情动容,但成长于“一家三口,手足缺失”的时代,独生子女们容易感动,却太难共情,现实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张力带来了更多的落寞与孤独。


电影《小鞋子》

 

不过,另一方面,提供想象和寄托愿望也正是文艺作品的职责,娱乐圈一向是现实生活的造梦工场,温柔的兄长、善解人意的姐姐、调皮的弟弟和激发保护欲的妹妹,它都可以给你。全媒派(ID:quanmeipai)今日带你一起探讨通过打造弟弟妹妹偶像,造星产业如何戳中独生子女的痛点。

 

粉圈新时尚:呵护式追星

 

女友粉、男友粉已经没什么市场了,姐姐粉、亲哥粉才是王道。

 

星粉互动新模式

 

看到偶像拍写真第一反应不是“好帅”而是想冲进屏幕把弟弟衣服穿好,偶像通告繁忙除了欣喜还有一份怕他考不好试的担忧……追逐偶像,本质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成长于独生子女的一代,对于偶像,姐姐们多的是无处安放的宠爱。

 

但姐姐粉也绝非什么新鲜事物。在欧美,青少年偶像们不乏年长女性观众的青睐,在粉丝文化高度发达的韩国,“Nunhwa”(意为“男性的大姐”)群体有着数量不少的组成者……别具一格的是日益崛起的妹妹粉、哥哥粉,似乎要为这一代独生子女弥补成长的缺憾。


但孩子们都会长大,姐姐粉们已经开始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了

 

随着互联网的原住民们00后登上了舞台,妹妹粉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如今,在TFBOYS三人的微博评论区,“哥哥”的称呼频率陡然升高,而姐姐粉已经更多地退居幕后。

 


女性亲属粉丝已成规模,哥哥粉们也不甘示弱。曾经与杨超越一起走上舆论风口浪尖的,是她独特而庞大的男粉丝群体,在这些男粉丝中,以男友粉自居者寥寥无几,反而是哥哥粉占据绝大多数。


虎扑上“超越妹妹的卖萌,什么水平?”一帖的回复

 

杨超越天真直率、爱哭鼻子,打破了人们业已固定的女团想象,俨然是一幅没长大的妹妹样子,而这样的小孩子偏偏要早于同龄人体验社会的艰辛,即使跳出了成长的小圈子,也躲不开苛刻的舆论,这在哥哥粉的眼里是自家妹妹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由此,“养成感”和“呵护欲望”的标签围绕着超越妹妹茁壮成长。

 

真爱就是力量,为了保护惨遭黑粉攻击的超越妹妹,直男们披上战袍,登录微博,即使不会换头像、不会改昵称的操作多次被误认为是网络水军而沦为粉圈笑点,也依然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粉圈从来就是各种亚文化交汇融合之处,但目前,70后、80后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他们所代表的“崇拜式追星”也渐渐呈现出疲态的趋势,伴随着千禧一代的崛起,一种新型星粉互动方式逐渐成为了粉圈的新时尚:粉丝以关爱、包容为核心,从生活到事业的方方面面来呵护偶像的成长,明星则走下神坛,拉近了与粉丝的距离。


因爱而相遇,为亲情团结

 

人人都知,爱会生占有欲、嫉妒,但除非这种爱是慈爱。



女友只能有一个,但哥哥姐姐却可以有千千万万个。为争正牌地位而头破血流的场景大抵只是宫斗剧中的奇观,现实生活中的姐姐粉们相处起来大体上则是一派祥和。

 

粉丝们因对偶像共同的爱而相遇,因“不争抢”的长辈之爱来保持和谐与团结,互相支持,相亲相爱,围绕着亲情这一关键内核,粉丝群体逐渐凝聚起了关于“家”的想象,这种想象又在多次应对外部危机与混乱中不断加强。

 


《新约·哥林多前书》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可以说,姐姐粉、哥哥粉对偶像的爱已然达到了爱的最高境界。

 

造星产业:走向低龄化

 

手足情粉丝正流行不是一种偶然,它离不开整个造星链条的催化。

 

或被动无奈,或主动出击,偶像产业正逐渐走向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加速了娱乐圈明星的迭代速度,这固然契合了观众求新、求快的心理,为这一代独生子女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一波又一波的弟弟妹妹,但也给艺人们埋下了“红颜未老恩先断”的危机感。


数量众多且还在每年出新的男团

 

在互联网尚未实现全民普及的年代,从青涩走向成熟,一个明星长达数年的成长周期合乎情理,而放在当下,这段生长期在“颜值即正义”的娱乐圈则相当危险,“青春就是一切”的大旗之下,明星的每一根细纹都会被放大,这当然残忍,但人们想要的的确是永不变老的英雄和美人。

 

重重机遇交汇,低龄化、养成式的偶像成为造星业突破危机的新方向——培养明星从娃娃抓起。尽管这也意味着漫长的等待期,毕竟低龄偶像总归难以胜任过多的通告任务,但不同于成熟明星的成长,这种成长距离边际效益递减仍有相当长的距离,粉丝有足够的发酵期。更重要的是,由于投注了许多成长陪伴的情感、不断再塑偶像形象以契合自身需求的努力,粉丝更换偶像的成本更加高昂,也就更不容易脱粉。

 


人类畏惧死亡的天性所致,无论何时,年龄焦虑的阴云都一直笼罩在天空之上,“青春易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人们的头顶,造星产业正是抓住这一痛点,通过提取偶像身上的某种特性并转化为萌属性,不断输出低龄化偶像和人设,“青春”二字如今已经成为偶像不可或缺的注脚。

 

偶像是“贩卖梦想的人”,是粉丝内心感情的投射。明星对萌、少年感、少女感的追求无非也是年龄焦虑外化的体现,不带一丝年龄感的脸蛋、天真不世故的笑容,从外表到性格,越向孩童靠近,便越受欢迎。

 

拟态式亲人,想象型慰藉

 

姐姐粉、哥哥粉,乃至妹妹粉的盛行,从为追星行为不断正名,再到人设的打造与输出,造星产业功不可没,但也始终脱离不开独生子女对于成长过程中一份缺失的亲密关系的强烈想象。

 

孤独患者的情感投射

 

《独生小孩TheOnly Child》(作者:郭婧)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15全球年度十佳儿童绘本

 

纵然在物种进化的亘古长河中,孤独本就是人类的天性,但由于缺少同龄人陪伴却集所有长辈的疼爱和期望于一身,这一代独生子女们的确承受着更高的孤独感。

 

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尽管学校和社会的交往都不断或幻化或成为家庭谱系中想象的兄弟姐妹,但乡土中国的血脉却总是隐隐发作,时不时地提醒着朋友间的DNA总归有着万般的不相似。

 


人类会倾向于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内容投放到客观世界中,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即是所谓的投射(Projection)。内心感到孤独,便会寻求依赖,年轻、精致的明星们着实不失为一个好的对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说:“爱是一个人的事。”我关心你呵护你,但确实与你无关。姐姐粉、哥哥粉们单方面向偶像发出亲情邀请,却并不太在意对方是否有应答,进而建立了一种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s),在偶像身上投射原本无处安置的兄长关怀和依赖。


近些年,偶像产业不断努力,拟社会关系实现了去病理化的转变,粉丝和偶像之间想象的亲密关系从被污名化的角落重回大众视野,星粉互动更加频繁密切。同时,借助于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的便利,在大脑尚未识别出这种模拟沟通之前,虚拟的手足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真实。



完美的兄弟姐妹想象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近期上映的影片《快把我哥带走》中,饱受哥哥耍贱整蛊折磨的时秒许了“希望哥哥消失”的生日愿望,而愿望成真后,时秒却只感到落寞和懊恼。

 

或许令许多独生子女不解,但这种相互矛盾而又真情实感的相处模式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爱相杀兄妹情

 

完美哥哥、完美姐姐的形象都经过了择其一隅的取景框的处理,方能完美契合独生子女对兄弟姐妹的想象。试想成年人的爱情婚姻尚且充满对抗,更何况是心智不成熟时便要每日共起居的兄弟姐妹,现实人生中的手足相处,可能更多的就是“相爱相杀”。

 

真相确实残酷,可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做梦”。娱乐圈的聚光灯照到哪里,我们便看向哪里,倒也省去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娱乐圈生存不易,能为偶像创造一方净土是手足情粉丝的目标,相应地,偶像们也有回报,在拟社会关系中,粉丝们获得了一份想象性的亲密关系,满足了一代独生子女的情感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孤单的心能够得到慰藉,那不如就在渐冷的夜里相拥取暖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