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教育

中学生在北航做科研!《焦点访谈》报道“英才计划”!

航小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3-09-25

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专家学者的指导下

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

激发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

这就是“英才计划”

点击下图查看完整报道⬇️

今年是第二十个科普日

也是英才计划实施的第十年

日前

央视《焦点访谈》报道

北航“英才计划”实施情况

每一次的太空课堂,都在一批孩子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这些种子有的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如今正在读高二的张育尔就对十年前看到的那场神奇的太空实验课记忆犹新。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航天员拿针筒把气泡注射到水里,然后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放大镜的视觉效果,看到这个感觉很新鲜、很科幻,一开始是好奇心驱动了,后来就开始了解这方面的东西。

——北京市育英学校学生 张育尔

好奇心驱动了张育尔学物理的兴趣,经过不断努力,今年年初,他被选入了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专为高中生设置的“英才计划”。这是我国科普规划中重要的一项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让他们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实践。经过双向选择,张育尔成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广宏教授研究团队中的一员,用业余时间参与项目研究,为期一年。

我们大约有10个人左右的导师团队,学生可以在这里面自由地选择。可以选择方向,可以选择导师,可以选择做理论,做计算,还是做实验。

——北航物理学院院长 吕广宏

在这里,张育尔和其他同届的三名高中生一块儿,能够聆听导师最前沿的讲座,使用最尖端的实验设备,参与最重大的项目课题。来自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王永淏同学选择了液态金属制备气凝胶作为研究方向,这是在功能材料领域最前沿的课题之一。

让他们去做一些前沿的探索,希望能激发他们对科研的热情,甚至有可能还会考虑在上大学之后接着进行相关的研究。

——北航物理学院副教授 冯海凤

心里特别激动,我之前是没有想过的。当我来到这里,我看了这些东西之后,我对此就有非常强烈的兴趣了,希望还能做出一些属于我的成果。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学生 王永淏

如今,英才计划的实施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在全国培养了7000多名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高等学府输送了一批科研后备力量

当他们直接进到实验室里面,和我们这些老师进行亲密接触,他们就会感觉到到底科研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激发了他们科研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科研的素质。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质,一直到内化成他的这个价值观的这种过程,对他们是非常有帮助的。

——北航物理学院院长 吕广宏

这不是央视第一次

关注北航英才计划

CCTV《新闻直播间》

先后采访了北航

化学学院郭林教授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段海滨教授

2013年起,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这些学生很多现在已经成为各领域重要的科研力量。北京大学博士生陈廷翰在高中时就研制了一款消防用感应控温卫生呼吸器,目前他已经给自己的产品申请了专利,并和消防等部门达成了合作意向。

通过英才计划,陈廷翰认识了他的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林教授,在郭老师的组里,高中生陈廷翰接受了来自大学教授的指导。在郭老师的帮助下,陈廷翰改进了呼吸装置的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更加专业的测试平台。经过测试,他的呼吸器可以将200℃以上的高温火场空气快速冷却到40℃以下,且工作时间超过30分钟。

 

在实验过程中,我又让他结合文献和参考资料,去把制备方法和实验条件进行了调整。让他通过试戴去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对器件的这种结构进行相关的调整。

——北航“英才计划”导师 郭林


陈廷翰通过设计、完善这个装置,不仅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中国科协主席奖,还把相关工作发表了论文。

段海滨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才计划导师之一,他告诉记者,学校为学生开放了图书馆、各类重点实验室等系列资源,在科研方向上,导师们会在学生个人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聚焦国家战略、科学前沿和社会民生。

依托北航的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两个国家级平台,让中学生们探索一些前沿的理论、方法,特别是一些新的创新思维。比如说,模拟大雁行为的这种编队机制,用到无人机编队中去,有的同学模拟郊狼行为的任务分配机制,可以让无人机任务分配更加聪明智慧,更加智慧,通过这些探索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

——北航“英才计划”导师 段海滨

2013年,英才计划成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为全国首批入选试点高校

始终坚守空天报国理想信念

高度重视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工作

汇聚一流师资,探索培养模式

促进科教融通,精心培育学生

一流师资团队

为切实做好培养工作

北航组建了一支覆盖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

汇聚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

等学术大师的一流导师团队

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

全方面资源保障

资源保障方面

为“英才计划”及后备、拔尖计划学生

办理出入证、校园一卡通,免费开通校园网

向学生开放“月宫一号”等实验室

图书馆、博物馆等高校科教场所

科教协同培养

充分发挥科研优势

并转化为育人优势

积极探索将基础学科与前沿学科融合

科学研究与基础教育融合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思考

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

参与科技创新实践

大胆探索基础学科前沿

通过科教协同培养提升科学素养

科教育人体系完善

各导师团队认真开展中期汇报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通过推荐书目、开放课程

组织讲座等方式

科学开展前置培养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

完善科教融合育人体系

有效衔接“英才计划”

北航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参与英才计划项目实施10年来,北航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培养特色,并在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获评“英才计划”全国优秀组织实施单位,是北京市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组织实施单位的高校。已成为北京地区优秀学员最多的培养高校。

北航将努力发挥引领示范性作用

促进优秀经验辐射推广

继续积极探索“英才计划”

“拔尖计划”的有效衔接

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助力培育更多中学生

成长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

向着未来进发!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北航教务部

编辑 | 谢奥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