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的人都不知道的原版书阅读方法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0-01-24

1.


Vivi是我在老书虫书店遇到的一位朋友。那天我们都参加了一个学习中文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聊起了英语学习的话题。Vivi问了我一个我几乎每天都被问到的问题:“怎么读原版书啊?”


我想了想,和从未读过原版书的她分享了这样一个方法:


1. 多数人阅读英文书的问题不是英语水平问题,而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读完一本书。因此首先你要确定你是真的想读完一本原版书,确定你每天会留出时间给阅读,确定你愿意承受行动中的沮丧和折磨。


2. 挑一本你感兴趣的书,不要读名著,不要读20年前出版的作品。


3. 无论如何,把它读完。


我说你先按这个方法读完一本书。不要想什么技巧方法,别找什么借口,先读完你的第一本书,然后我们再想如何兼顾内容和语言,高效阅读。



几天后我组织了线下读书会,Vivi也参加了,还带了一本300多页的英文书, Eat, Pray, Love。这书我三年前买过,读了20多页后就束之高阁,现在已经吃满了灰。


我问她你确定要读这本书吗?可能这本书对你太难了,太长了。她说我之前看过它的同名电影,非常喜欢,我特别特别想读读它的原版书。她说她现在已经读了快10页了,因为看过电影,遇到读不懂的地方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一星期后她兴奋地告诉我:我找到了适合我阅读的好方法!把内容读出来,当我读出来的时候我会变得更加专注。当我读到某一段的时候,那些文字会变成画面,比电影还好看!


昨天,她给我发了条信息:



从读完一本原版书出发,Vivi享受了阅读的乐趣,收获了自信。她没有问“这本书在哪里买?” 没有说“有时间/有机会的话一定读一读”,而是从兴趣出发,立刻行动起来。


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649iemmg&width=500&height=375&auto=0


Simon Sinek在TED中以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为题分享了他的“黄金圈”(Golden Circle),其实就是就是三个关键字:Why, How, What。利用这个理论,他解释了为什么苹果公司、怀特兄弟、马丁路德金可以取得成功的秘密:Start with why


例如苹果公司卖得并不是科技产品,而是一种“挑战现状”(challenge the status quo)的理念,他们只是恰好选择了科技产品来实现这个理念。例如Zappos的目的不是卖鞋,而是Delivering Happiness,为了deliver happiness他们注重企业文化和售后服务,只是恰好选择了卖鞋这种方式。只有Start with why,产品才能有灵魂,消费者才会忠诚。只有Start with why,我们才能影响和吸引他人。




3. 


Start with why的原则也适用于我们的英语学习。Few people know why they do what they do. 在我们行动之前要找到“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原因,如果找准了Why,我们行动起来才会有动力和方向。


拿读原版书来说,你的why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呢?可能你会说因为我想提高英文水平啊。那为什么要提高英文水平?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你会发现“提高英文水平”背后的东西才是真正的WHY,例如“有国际化视野” “了解不同的文化” “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而“提高英文水平”只是一个HOW,“读原版书”只是一个WHAT。


还记得小时候为什么开始读中文书吗?读那些“没用的课外书”?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他人的想法和故事充满兴趣。通过读书提高中文能力只是一个副产品(by-product)。我们读外文书也应该如此,别完全把一本书当作英文学习教材,而是通过文字去体验不同的视角和感受。

找到了Why之后,我们来说说How。任何native speaker写的内容其实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都可以用来练习朗读、积累书面和口语表达、学习语法、拓展阅读、听有声书和相关影音资料练习听力。关键是如何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平衡[精读/泛读]和[内容/语言],这一点需要你自己想清楚。


拿我来说,我读non-fiction,主要是看看别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我会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通过泛读掌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例如Simon Sinek的这本Start with Why我一个小时就可以高质量的看完,因为它的核心内容在他的TED演讲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了更多的例子。


每天早上我会和几位朋友一起共读《小屁孩日记》,我们是想通过这本书练习发音和学习内容,因此这本书的侧重点是精读和语言。在读书会中,因为我要和他人分享我的阅读,于是我会先泛读一遍注重内容,然后再精读侧重语言。


总之,每一个行动的背后都有一个Why。

这时候我们要注意这样几点:


1. 读原版书并不是提高词汇量的好方法。提高词汇量的好方法是狂背单词书,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见到一个词的频率、通过情景学习如何使用这个词。


例如我在“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86个实用表达”中通过一本书整理了86个表达,其实对我来说这里只有4、5个新词而已,我只是通过阅读巩固了我已经掌握的词汇,让它们真正变成我自己的。因此我建议大家阅读时要注意重点学习“熟悉的”、“貌似见到过的”表达。不要过于注意文中的生词,每两页学到1-2个生词就已经很多了。


2. 想要持续读下去,你的行动必须有幸福感。如果你读的东西不能用出来,很快你就会失去动力。那么如何用起来呢?我的方式是写公众号和微博分享给更多人,例如这篇文章中就用到了我刚读完的Start with WhyDelivering Happiness。我还组织线上和线下读书会、晨读会,用这种方式产生“行动的幸福感”。找到你行动的喜悦后,像Vivi一样,你根本停不下来。



4. 


最后给你一个我的阅读配方:


第一个阶段:Get started. 选择一本你特别感兴趣的书,把它读完,关键字:读完。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课出发读英文原版教材(例如《曼昆经济学原理》),可以读已经改编成电影的原著(例如Wonder, Dear John)。


第二个阶段:Read widely. 读你感兴趣的畅销书,以non-fiction为主食(例如得到专栏中大咖们提到的书)。在这个阶段开始加强输出(写读书笔记、讲给别人听),每次读完一本书都要切切实实的收获,例如几十个表达,几个想法。在这个阶段中建议认真读一遍How to Read a Book,并践行。


第三个阶段:天文地理大象蚂蚁,四书五经蜡笔小新,读经典读流行,想读啥就读啥。读书和说英语已经成为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参加或者组织读书会或者相关活动,去分享、交流。



别点赞、收藏,别说“我要试一试”,如果你认为阅读是你想做的事情,那现在就去做。期待两个星期后、一个月后、一年后的你,也可以像Vivi那样发条信息给我,让我也分享你的幸福感。


仿写的正确姿势

“你没时间读书,只是因为你觉得读书没那么重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