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英语,不需要讲太多道理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10


以下是我在朋友圈/微博上发过的一些心得感悟,写给自己也分享给你。


1. 

学英语,要少动脑筋少讲道理


金克木先生在《书读完了》中回顾了自己教英语的经历。他在《谈外语课本时》提到了自己遇到的难题:让学生适应课本呢?还是让课本适应学生?


接下来他说学语言是不需要过于钻研,以学生为主,让教学有趣,不要求讲道理。非常同意这一点,学英语第一要义就是把英语当英语,用大量输入输出让自己习惯外语的习惯,而不是死学语法死背单词。懂点道理,然后就把自己扔到语言中浸泡就是了。


金先生下面这段话很有意思,供参考:


学外国语是学第二语言,又和小孩子学第一语言不同。当然都有共同点,但就不同点说,学语言不是靠讲道理,不能处处都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语言本身是回答不出来的。语言自然有道理,讲道理是语言学的事。学了语言道理不一定学会了语言,会了语言未必讲得出道理,讲出来也未必对。


为什么要译成“反馈”而不用“回喂”呢?为什么译“情报”不如译“信息”好呢?为什么这在外国语中可以用一个词而汉语要分成两个呢?为什么“科学”一词英、法文都用从拉丁文来的词而德、俄文偏偏不用呢?汉语为什么不能通行自己的“格致”而要用外来的日文汉字“科学”呢?语言是有道理的,但学语言似乎是不必讲很多道理的。

金克木《书读完了》


2.

读《翻译研究》



早上读了本小书,思果先生的《翻译研究》。查了下作者的背景,初一便辍学,语言靠自修而成,着实叫人佩服。



从他的文字可以看出他治学严谨,谦逊好学。翻译这事真是批评起来容易,自己动手才知道有多难。他说:“翻译不像洗一件衬衫,可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翻译像琢玉,可以琢磨个不停。”


印象最深的是他谈白话文的节奏。古文讲究平仄,白话文的节奏自然也受影响。有时候一句话读起来就是不顺耳,这时可能就是平仄的问题,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要有意识地注意“用耳朵写作/阅读”。


他还有一本《翻译新究》,可以一起读。

3.

读董桥要趁早


这本《文字是肉做的》竟让我看了一整夜… 边读边列书单,查资料补课,兴奋地停不下来。



一直很喜欢董桥的散文,随处透露着一股闲趣。再加上他中英文书都读了不少,他的作品也是列书单学语言 的优质参考。这本是他在香港报纸上写的《英华浮沉录》专栏精选集,从古今中外的文化趣事出发,落足于文化和语言现象。


书中引用了许多好玩英文,比如马克吐温调侃经典作品:A classic is something that everyone wants to have read and nobody wants to read. 说到语言的优雅和体面时,他引用英国中产家庭妈妈常对女儿的教导:Pigs sweat, darling-ladies perspire。还有温情的“第一只凤凰的啼声”和”零的故事“:



书中也提到了许多大佬的英文。董桥对陆谷孙、乔志高非常尊敬,对他们的英文水平评价也很高。他还说温源宁和钱钟书的英文,一位有英国散文家的传统风范,一位是“伦敦古屋里的炉边焙出来的”。他说叶公超“中英新旧文学根柢深厚,英文讲得极漂亮”;评老舍的英文有不少瑕疵,“可是他为人厚道,有情义,是重要的中国作家”。在书中还见到了胡适先生的英文:



书中有这样几处赏析语言的地方对我们的语言学习也会有启发。他说想学好英文,除了掌握词汇语法外,要注意洞悉英文里的幽默文化。比如萧伯纳讥讽男女搂搂抱抱跳交际舞,说这种舞是 a perpendicular expression of a horizontal desire,字面意思是“水平线的欲望,垂直线的情态”,也就是“站着流露卧着的欲念”。


古今中外好文章都简洁,董桥说:


简洁的英文,大半吝啬形容词,that、which 也用得小心,可免则免。听说法国人有一句老话说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The adjective is the enemy of the noun”),的确是内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给中国人带来了几百年的启示;珠玉在前,下笔用形容词岂甘落入俗套?


读完这本我最大的感受是:读董桥,要趁早。品读文字和文化,通过英文多一双眼睛、一份闲趣。前段时间在模范书局新开的“诗空间”逛,里面有一排香港牛津出版的董桥文集,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4.

在语词的密林里


睡前读《在语词的密林里》,这原本是陈原先生于80年代写的札记体闲文合集,我是在读董桥时发现的。和董桥一样,他对文字也非常敏感,喜欢观察研究语言和其中的文化,比如他说“约定俗成然后加人工调节就是语言规范的过程”。文字幽默有趣,难得的是作者的思考和见地。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看朋友圈也能学英文系列”要继续写下去,争取日后也能集结出版。



最后贴一张昨晚在成都省图书馆线下分享会的照片,作为纪念。再次感谢省图书馆提供场地,感谢嘉宾 RicePanda 和泥巴叔叔的精彩分享,感谢各位读者的参与和交流。我们下次再会。



以上就是本期“看朋友圈学英文”系列的内容,也欢迎你把你最近的所学、所读、所悟分享给我。



朋友圈学英文系列: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9)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8)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7)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6)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5)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4)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3)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2)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