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本中文书,几点小感悟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最近读了几本中文书,也有一些碎碎念,也记录在这里分享给你。

1.

前几天感觉自己悟到了自己读书和写作的核心理念,脑中出现这几个字:重要的是你,不是它。然后我总结了心态上要做一个 Active Me-focused Reader,行动上是 Output-driven Explorer


刚刚想也要看看别人的阅读方法,几年前我刚开始读书,我就买了市面上所有阅读方法相关的书。我下载了「得到」,然后搜关键词「读书」「阅读方法」,光看搜索结果就学到了很多。然后发现罗振宇有一本书叫《阅读的方法》


他的核心理念是「为自己负责」「在乎人的感受」,用玩的心态阅读,心想:我还在这瞎琢磨呢,人家早就想通了,而且说的还这么好。


这种以人为本的愉快阅读有一个问题。学习者会担心这是不是偷工减料的欺骗?这样读怎么能让心静下来有耐力去读经典读大部头?

这种担心是正常的,但两条路并不矛盾,能综合使用最佳。拿英文阅读来说,一开始就是要先让自己爱上阅读,或者说至少不抗拒。等到自己读懂了、有收获、还能学英文,你自然会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拿我来说,刚读书的时候我就做读书会,由于要分享笔记和答疑,我逼着自己认认真真读,从语言到内容都不放过,生怕被人「抓包」。后来我发现,随着我阅读和英文能力的提升,我这种做法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阅读和英文学习需求。于是我开始「读书,顺便学英语」,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目的调节读书和语言学习的比例。如果说我有什么资格教大家如何阅读,那就是我从阅读中学到了英文、得到了启发,我成为了一个自信的主动的阅读者。我可以玩阅读,也可以做研究,当你感觉自己是自由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快乐。

读完了这本《阅读的方法》,很开心地备受打击。打击是深感自己的阅读量那么少,偶尔读过书中提到的几本书的英文原著,我早就不记得读书时的触动(可能光顾着学英语了)。开心是因为,收获了一长串书单,知道那么多阅读的乐趣和大脑的触动在等着我呢!

2.

ChatGPT 于学习而言,比如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意义是它在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一个模糊的想法,就在一问一答中变得更清晰,由于是聊天模式,使用者会用更轻松的方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思考问题。本质上这样的问答是一个写作过程。

当你发现你从一个问题发现了更深一层的问题,你感到兴奋也感到思考上的自由。如果只是把 ChatGPT 当做一个「省事儿的工具」,自己的审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学习的角度看挺没劲的。

3.


行动本身就是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行动本身需要你做出「行动」这个决定,做决定那一刻你的身心就在这了,看的到了可能的成功,也准备好了应对挑战。行动本身就是方法,你只有在做中才能学,多做多学,通过行动,那些真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感到自己可以掌控生活,知道失控了也没关系呀。

4.

在「得到」上读了这位日本作家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法》


他的核心理念是要以输出为目的读书,利用社交媒体让自己更主动。读书的速度数量不重要,主要是质量——通过读书实现个人成长,提升汲取知识的能力,让自己更好奇更愉悦。相比「精读」「速读」,我们要练习「深读」。


如果这几年我读书写笔记有什么方法论的话,这本书全都讲到了。稍有不同是我读的是英文书,读英文书还涉及英文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明确你读英文书是主要读书还是主要学英语,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新的组合拳就有了。

5.

早上读了脱不花的这本《沟通的方法》,建议所有大学生、职场新人读一读:


除了学到一些立刻就能用起来的沟通思路和技巧(比如别问「你听明白了吗?」而是「我讲清楚了吗?」),更大的启发是如何总结归纳、如何「教」。

把这一套思考和表达放在英语教学上,既然认为总结归纳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那自己要多践行,摸索出一套方法论。从这个角度看,写语言学习类的文章多了一个思路,接下来要有意识地模仿。「教」这件事情,还是要把自己的 ego 降一降,多读书学习,多在做中学,把自己作为方法,也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系统。

6. 

3 年前写过一篇反省小文《坚持做90%的人没做的重要小事》:

「我深信这样一条简单的成长策略:做好分内之事,然后争取每天都做一些 90% 的同行/同学/同事/同龄人并不会做的事。」

如果你只是做了大多数人都做了的事情,你也只能成为大多数人。如果过你觉得自己值得更自由更幸福,那你要为梦想买单、付出。不知道做什么,就去健身、学英语、读书写作,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道理一说就懂——大多数人都觉得懂。

7.

可能是最近读书比较多,而我又是那种推崇以写作输出辅助思考的类型,看我微博/朋友圈的读者会觉得我很高效、很会管理时间之类……


你关注我这么久,一定知道我不是那种「卷」的类型。你可以从我身上看到「享受学习」是怎样一种状态,也能看到「通过不断做事养成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强大。我如果觉得辛苦我就不学了,恰恰相反,学习让我无比快乐,尤其是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更开心——说明我又要进步了。

相比前几年,如今我不在在乎那些「坚持了xx天」的数字,试图向更多人证明什么。每个星期每个月我都有不同的兴趣,也有不同的状态,这些动态变化的根本还是那些不变的好奇心求知欲。

昨晚是十点多睡,今早九点多醒。也不是我有多少时间,主要还是你想做什么、如何平衡生活。我给自己工作,家庭和睦,没有无效社交和 FOMO 噪音。做自己想做的事,少了一些内耗和觉得无意义的工作,效率自然更高,状态也会不错。

别急着「羡慕」,我很幸运,但我也很努力呀。写出来是想说,你也可以的

猜你还想读:

· 读了3本英文小书

· 聊一聊我的时间管理

· 4月,和我一起读3本英文原版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