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本书,我希望自己早点读到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成长经历比较特别,直到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发现那些自卑与超越是有参考答案的。于是几年前写了篇《给20多岁的你,推荐一本书)。
如果经常看的文章和朋友圈,会发现我的思考套路:
1)事件发生,描述情绪和想法;
2)看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以及还能怎么想?
3)我可以怎么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太敏感,所以什么事情都会想太多,直到我读到这本 Change Your Thinking(中译版是《思维改变生活》),发现我的思考方式就是 CBT 的基本方法。
Change Your Thinking 结构清晰,语言平实,举例简洁。感受一下:

核心内容是先阐述 Emotions/Behaviors/Cognitions 是什么、如何相互作用,然后列举 irrational beliefs 和应对方案。
比如:
这本书读起来会觉得「我都懂啊」「就这?」
我们确实本来都懂,只是现在信息太多、噪音太多,总是自动选择和被推着走。我们的问题不是「想得太多」,往往是想得太少、想得不够认真科学,然后就会陷在情绪中打滚儿。我们需要这些常识和基本思考框架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CBT 不是鸡汤、口号、正能量,是帮我们从认知出发理解行为和情绪,这恰恰也是英语学习者们最需要、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除了了解什么是 CBT、如何应用,我们还可以把 CBT 应用到语言学习上,让自己通过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发现更大的问题,继而能从底层校正认知、解决问题。
比如这张 thought-monitoring form 能帮我们更客观看待问题:

面对问题,我们可以用逻辑把它想清楚,用行为实验去验证假设,也可以简单粗暴的利用 goal-focused thinking:


课上我说,拿英语学习举例。我们给自己贴过于宽泛的标签,比如「我很懒」,这对我们取得目标有帮助吗?我们总是想知道学多久能看到成效?每天学多长时间才有效?评价自己太笨、学习太难?这些想法底层的 beliefs 是什么?是不是 faulty thinking?
问过自己这些问题,我们会多接受自己一些,那些 common sense 也都回来了。我们总说要爱自己,怎么爱呢?我想第一步要重置那些底层认知,比如幸福来自 cognitive flexbility,我们必须学会与 uncertainty 相处。

最后一起做一个学以致用。
这篇标题《这本书,我希望自己早点读到》自带一些 irrational beliefs。把刚刚学到的表格用起来:

这样的想法,可能是 overgeneralisation,以为只有早读到这本书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否则就注定会错过很多机会;也有 shouldsblaming,认为这本书非读不可,现在的许多问题都来自没早点读到这本书。
看到这些可能的 thinking errors,我们就能选择对我们身心健康更有帮助的行动,比如:

这本书有些地方过于照顾读者,一些概念重复出现,早几年读到,我可能并没有耐心阅读,更不会学以致用。没有什么「错过一个亿」,没有什么「非读不可」。

审视脑中冒出的念头,主动问自己几个问题,让「没办法」「只能这样做」有更多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念之间,我们可以有更多选择。
我会把这本书列为 2024 年社群会员推荐书目。无论是英语学习问题还是人生问题,先用 CBT 看到问题、尝试解决,然后我们再一起试试还能怎么想、还能怎么做。
如果你常为犯错感到悔恨懊恼,常告诉自己「别生气」,这本书会帮助你更深入地观察、应对这些想法。点开篇读到了这里,说明书跟你有缘,读起来吧。中文、英文都行,先看一遍——降低期待,别指望有什么「神书」;同时也允许自己被影响、允许自己想改变

猜你还想读:

· “太贵了”

· 给20多岁的你,推荐一本书

· 祝你快乐,也愿你放过自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