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5年学会16种语言,她的经验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读完了 The Power of Language,我想到手头还有本一直想看没看的书——Polyglot: How I Learn Languages
作者是匈牙利翻译家 Kató Lomb。
她会 16 国语言(有 5 种可以自由切换,其他也都达到了能翻译的水平),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同声传译译者之一。
这本书 1970 年出版,1982 年有了译本,叫《我是怎样学外语的:二十五年学用十六种外语经验谈》。
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没有读过,也不知道 Kató Lomb,希望这篇笔记让更多人知道她和她的外语学习方法。
1.
Kató Lomb 并不是从小就有语言天赋,她最大的特点是有兴趣就去学。维基百科上这样介绍她,内容也是来自她的这本书:
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她的学习方法。
一是从感兴趣的阅读素材入手,读,读完。重点是有兴趣,也有恒心毅力。
二是 Docendo discimus(拉丁语,表示 we learn by teaching)。以教为学,水平不够,用快速学习来凑。
这样一来,内有兴趣,外有需求,一次双向奔赴的学习之旅就开始了。
这也呼应了我们学语言的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看人家学啥就学啥,没主见没兴趣。
Kató Lomb 说自己对语言学习有兴趣,同时自己得挣钱养活自己,所以开始学。后面机缘巧合,因为工作、某个人、某本书,决定多学一门语言。
另一个问题是心里总想,学到了某个水平才能用,经常说「虽然我的英语还不是那么好,但……」
她的心态是不需要等到到了什么水平才能用,用起来才能快速提升水平呀。她说当时也接了一些翻译的活,经常被退稿,还被评价就这水平还来翻译,真是胆大包天呀!(Whoever did this must have been one gutsy person!)
她也提到一个她学习语言的窍门:
Sign up for a level much higher than what you are entitled to by your actual knowledge.
她要学波兰语时,零基础,但直接报了高级班。老师要测试她的语言水平,她说没必要,我啥也不会。
老师蒙圈了,说那你为啥要报名高级班呀?她说无知者无畏,差得越多进步也越快呀。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学习不能太按部就班,要有刺激,要有点难,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如果一直给自己设定是初学者,对自己的要求可能会自动降低。如果是初学者,那至少要用中级水平要求自己,这样进步才能快一些。
放在具体学习上,我也分享一个窍门:别问这个难不难、适不适合自己,人家学了你也去学,只有学了才知道差距,才能有收获。这个太难、那个不喜欢,这个不适合,那个等有空了再学……这样是学不好语言的。
2.
她说她的方法不是反对传统教学,而是补充。
所有的方法都有功效,也都有局限性。我们要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上,找到一些更针对自己的方法,优化自己的学习模式。
学语言需要 Being interesting 和 Self-effort。
也就是好奇「我为什么这样说?」「他为什么那样说?」「还能怎样说呢?」这些问题冒出来,不是光瞎瞎想,要自己动手去解决。
我们也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我们没有时间学外语呀,怎么办?她说把语言学习和工作、休闲娱乐联系在一起。工作需要查资料、找信息吧?把外语用上。
3.
关于阅读,她说:
第一,在刚开始学外语时就要开始阅读;
第二,主动阅读,在阅读中遇到各种语言现象,要在奇奇怪怪山路十八弯中读出一条路,让自己更熟悉这门外语。
刚开书阅读,由于词汇量不够,语法知识不多,很难一开始就产生乐趣。这时候我们需要兴趣陪我们度过这段孤独之旅,从自己最感兴趣最好奇的话题读起。有趣,不是话题本身如何,有趣是对自己的探索。
刚开始,别那么较真,别苦苦坚持,否则一开始很积极,但很快就耗尽了力气。要学会不垂头丧气,学会对自己感到满意,一次次的「我猜对了」「我竟然读懂了」让一切疲劳变得不值一提。
Conscientiousness is a nice virtue, but at the beginning of language learning, it is more of a brake than an engine. 
她还说阅读要更关注「我会什么」,而不是一直盯着自己不会什么。该记住的词会反复出现的,上下文一定也会有解释,可以忽略一些没有立刻理解的地方。
这样做的核心是让阅读有成就感,让自己获得正向反馈。
这让我想到之前和大家分享的一个阅读方法:读两遍。
第一遍就是 ignore what you can't immediately understand,只做标记即可,很多地方读完整篇整章,自然就懂了。有些语言细节,不查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样做可以保持阅读节奏,让自己尝到甜头。
第二遍再查一查语言点,弄清楚没读懂的句子,也不是每个都查都弄懂,重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学能力,顺便学一些自己最想学的英文表达。只要保持输入,这些词一定会反复出现。
完成了开始的阶段,能读懂了,下一个阶段就要多怀疑、多学习。
Let’s be sly and suspicious ourselves, too, in this second stage. Let’s regard words and sentences as touchstones to see if the writer breaks any rules.
不懂就查,觉得奇怪就去找证据验证。在这样怀疑和查证的过程中,我们自己观察总结了这个语言的特点,也在「找茬」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这门语言的理解。
4.
书中有一章她分享了她会如何学习语言。
她说她会先观察这个语言的特点。通过词典发音特点、构词特点,然后买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感兴趣的读物,直接开始学习、阅读。
教科书是枯燥的,做题过程中也常会苛责自己,于是要读课外书愉悦自己,要在练习中学会原谅自己。
她还分享了 10 条学习语言的经验,我把它总结为:
1. 每天都要学,10 分钟总是有的吧?我想现在可以加上一条和 AI 机器人聊 10 分钟,或者用 ChatGPT 练习写好一个句子。
2)一种方式学累了就换个学法;
3)一定要在上下文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语法;
4)随手背那些能用的上的词句(prefabricated elements),找机会用;
5)随手译,抬头看到的路标、低头看见的包装纸,都可以作为翻译练习的素材;
6)只记正确的句子,要确保学习的句子是准确的;
7)用第一人称记习语表达,比如 I am only pulling your leg,让表达和自己发生关系;
8)多角度学习,听说读写,报刊电影,都了解了解;
9)不怕犯错,但要知道自己错哪了,要敢于寻求反馈;
10)要无比坚定地相信自己是位语言天才。
Be firmly convinced that you are a linguistic genius. If the facts demonstrate otherwise, heap blame on the pesky language you aim to master, on the dictionaries, or on this book, not on yourself.
学语言不需要什么天赋,有兴趣、好奇、付诸努力,人人都能学会外语。即使没有学成,也别因为学了一门语言变得更不自信,觉得自己做啥啥不行——你可能只是没有找到适合你的方法,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发现兴趣、尝到甜头、有正反馈。
我们为什么学语言?
她说:We should learn languages because language is the only thing worth knowing even poorly.
许多事情都要求一定从业水平。而学习语言,性价比更高,只会那么一两句就能派上用场。学习语言的旅途本身就是喜悦。学习不是紧张的追逐,而是愉快的精神体操,体会思考的乐趣。

5.
推荐英语老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所有的 linguaphiles 读一读。
在书中你可以感受到她学习语言的快乐,她的自信和幽默。书中一些内容不好懂,不过至少可以读读 Introduction 和 How to Study Languages 这两章,顺便还能学点英语。
我把这本书的中文译本、英文版放在这里,有兴趣自己读一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8EIGEkIhqhOn3ZXPgX0xw  密码:52xp
一个小技巧:中文译本是扫描版 PDF,你可以把它放到「微信读书」里阅读,系统会自动把它文本化,读起来更方便。
二月和我一起读5本英文书📚

猜你还想读:

· 中国人怎么学英语?

· 葛传椝先生是如何练习写作的?

· 中国英语最牛的那些人是怎么学的英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