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祥琬:对“双碳”目标的几点认识

远景智库 远景智库 2023-07-0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科学、全面、准确理解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政策要求,探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云南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021年12月11日,由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和远景生态环境研究院主办,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工业园区协会、云南绿色能源行业协会、云南钢铁行业协会和云南化工行业协会协办的“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在昆明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专家委员会主任。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非常高兴有机会和云南省各地方、各部门的相关同志们交换意见。这次会议一方面表达了云南省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体现了在疫情防控形势下,远景规划研究院作为一个社会智库,举办这样的会议很不容易,这需要情怀、需要智慧、需要担当。今天只能在线上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希望美丽的云南能够在“双碳”方面积极做出贡献,下面我就对“双碳目标”给大家汇报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完全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此外,国家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为后续的配套政策、部门和地方的实施方案奠定了基础。国家提出“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它引领我国及时地、有步骤地实施低碳转型,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起到积极作用,使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走向质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时遏制“两高”产业盲目发展,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另外“双碳目标”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同时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同时还会推动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各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工艺创新、节能减排,带来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所以我觉得“双碳目标”是一个深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与碳增长脱钩的拐点


经济发展和碳增长到了一定时候必须要脱钩,脱钩的拐点就是碳达峰。

 


大家看这张图,图中比较的是几个典型的发达国家,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图中横轴是人均GDP,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纵轴是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在发展初期,随着人均GDP增长,人均能耗在同步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增长,但到了一定的时期,增长曲线基本上变平了。也就是说,经济可以继续增长,但是人均的排放不再增加。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现象,对于其中原因我们可以做一点简单的分析:一是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高能耗产业的结构比较优化、产业规模不再继续扩张;二是产业发展需要的能源效率提高。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国家经济继续增长,而人均碳排放不再增加,这个阶段就实现了碳达峰。所以碳达峰是一个规律,经济增长和人均碳排放脱钩是一个拐点。继续再看这个曲线图,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曲线走势非常不一样,美国、加拿大的碳排放量非常高,而欧洲和日本能耗人均碳排放比美国低一倍之多,这一点对我们是很有参考价值,这启示我们高能耗、高排放不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碳达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社会发展进入一定时期都会走到这一步。

 


上面这张图是我们国家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上面的曲线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可以看出本世纪初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速度快,但到2013年以后曲线已经开始趋于平缓。从这个图中能够看出,通过政策引导、各方努力,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的态势正有效减缓。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努力,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的目标是可能的。

需要指出的是,碳达峰并不是让碳排放冲高峰,碳达峰的目标是瞄准碳中和的。为什么这样说?国家在提出2030年碳达峰时还提到其他指标,比如2030年达峰是碳排放的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65%以上等。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逐步降低,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不再增加,而经济继续发展。所以碳达峰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拐点。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


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承诺,更是为了直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彰显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巴黎协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并且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要做,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想结合下面这张图谈谈我的理解。

 


这是中国地图,在我国东部,也就是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以东,国土面积大约是全球陆地面积的1/30,这里聚集了我国94%的人口。我们在这块土地上每年消耗的煤炭数量为全球煤炭的50%,如果换算到单位国土面积上消耗煤炭(可称作“煤耗空间密度”),这一指标为全球平均值的15倍。我国每千人拥有的汽车数量比美国低好几倍,但我国东部的汽车空间密度已经超过了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8倍,如果单独计算京津冀的数据则更为严重。如此高倍数的高碳数据的成因主要由以下的四个因素所致:一是人口密度高;二是单位GDP能耗高;三是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高;四是在煤炭使用当中,非发电燃煤的比例高。

 


这张图是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可以明显看出我们国家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碳排放均比全球的平均值高。在煤炭消耗量较大的阶段,实施低碳转型,可使我国在能效方面获益更多,可以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的安全。把单位GDP能耗降下来是一种进步,也可进一步理解,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要做。


四、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


一提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就会听到“富煤、缺油、少气”,这样的表述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例如云南的资源就不只是煤油气,还有丰富的水能、太阳等、风能等。所以我要强调丰富的非化学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现在已经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的资源量的1/10。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组成。煤炭非常重要,但我国向低碳转型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个转型的资源基础我国是丰厚的,我们需要认识这个前提。

近年来光伏、风电发发展迅速,项目成本快速下降。同时还需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水能、地热等,以及余热废热供暖发展,特别是生物沼气对天然气的补充。在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同时,重视在能源转型工程中的多能互补。先立后破,要在新能源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对传统能源进行替代,要做到协调互补。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使我们能源体系安全、高效、经济、低碳。

如何满足我国中东部电力负荷?大家可能一下就想到了西电东送,现在需要“身边取”和“远方来”相结合一种新思路。中东部如果着眼于自己身边的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包括核电、海上风电等,这些能源都是很丰富的。所以可以身边去取,不够的部分再远方来。同时中东部的电力要分布式跟集中式相结合,西部建设一些大规模集中式的能源基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重视中东部地区自己身边的分布式能源,提高中东部地区能源的自给率。我们也请几个专家组做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电从身边来比电从远方来,同样一度电的成本比较,身边来的一度电比远方来的电更经济、更安全。这些研究都有论文发表,非常的专业。所以电力负荷重的地区可以把身边来和远方来相结合起来,把我们身边来的能源发展起来,自产直消,寓电于民,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培育大批量的产消者,不仅增加了当地的能源自给率、独立性、安全性,而且缓解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大电网的冲击,这样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产消者,不仅是消费者,而且也是生产者,意义是很重大的。


五、实现“双碳目标”的困难和机遇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一般用了少则45年,多则70年,我们国家只预留了30年,所以在碳达峰以后只有通过更加有力度的减排才能实现碳达峰,这显然是有困难的一面,而且富有挑战性,但它更是新型的发展机遇。

我们有哪些困难呢?我想有这几点: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最·近几十年我们发展速度很快,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比较大,我想克服这些困难恰恰是补我国发展的短板,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新的发展。所以可以说碳达峰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碳中和是要通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绝对量的减少,使减排以后的剩余排放量和人类活动增加的碳汇及碳吸收、利用量相平衡要实现这个能源科技就必须要创新,我这里列了十多种,这些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碳中和。

 


我这里想特别强调一点,现在取得进展的是受控核聚变,一旦突破将对国家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的战略和路径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性推动。

实现“双碳目标”,特别强调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政策性很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而又稳妥,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的投资,我们通过这个把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结一下,碳达峰是高质量经济发展同时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碳强度逐步降低实现的达峰;不是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而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而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要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是与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同步的、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深刻进步的里程碑。所以在实现碳达峰的过程当中,就是要努力做好实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路径图。

“双碳目标”是基于我国国情,同时又是对人类文明进程新的觉醒,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碳中和呼唤深度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参与企业。我相信云南的企业家会做出新的贡献。

我想“双碳目标”必然会带来新投资、新技术、新产业、新交通、新建筑、新能源,会带来我们新的发展方式,深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是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的大事。

总而言之,碳达峰碳中和可以说是时代的命题,我们要参与全球的大考,是从工业文明时代逐步走向生态文明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赶考,中国不能落后,历史要我们考出好成绩,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云南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本文经杜祥琬院士审核同意后发布。

如有需要,请联系:0871-63152717


精彩回顾


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昆明举办

立足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2022年新年贺词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ynyjzk

电话|0871-631527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