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 | 理论】杭间:“设计史”的本质——从工具理性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

2018-01-04 杭间 设计史论

文章来源: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杭间


每日知识点

设计史论全文字数:4459  | 阅读 时长:12分钟


引言


20世纪以来,“设计”日显重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而设计史的产生是“设计”在这个时间遭遇现代性和后现代思潮等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的批判,对现代设计发展和设计史的描述构成了自我认识的新阶段,设计史的写作为此有了许多艰难和令人尊敬的回应,但相较其他传统人文学科来说,设计史的诞生仍然时间过短。当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后现代的语境中,设计作为既得利益者,成为必然、重要的逻辑时,设计史有责任和义务提醒当代设计回归本质。

 

“设计”不仅视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被屡屡提起,而且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消费、时尚等产生密切关系的词汇,成为一种强势的文化现象。

广义上的“设计史”,指的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在面向生活的物质制造方面的“进步”历史,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欧洲中心文化的产物。今天,无论在西方还是亚洲,包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我们似乎都在各个领域遭遇“被设计”。“设计”不仅视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被屡屡提起,而且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消费、时尚等产生密切关系的词汇,成为一种强势的文化现象。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设计越来越被主流视为是“文化创意产业”和“中国制造到创造”的良药,甚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秘方,“设计的历史”正代表为一种已经被西方证明了的、进步的、不容置疑的、必然的逻辑关系,用一位中国著名设计家的话说,“设计师要做上帝没有做过的事情”。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Nikolaus Pevsner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1902—1983)爵士很可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他在移居英国之前就职于德累顿美术馆和哥廷根大学。到英国后任过伦敦学院大学博克贝克艺术历教授和剑桥大学斯莱德(Slade)纪念讲座美术教授。他是《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Review)的编辑,《鹈鹕艺术史》(Pelican History of Art)《英格兰建筑》系列丛书的创刊编辑。尼古拉斯爵士任多种出版物的作者,其中有《现代设计的先驱》《英国艺术的英国性》(The Englishnessof English Art)(雷斯讲座,1955年)以及《欧洲建筑概要》(1942年)。1967年他获得RIBA的皇家金质奖章。

理清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史中如何从“设计”的产生到对设计发展进程的肯定过程,是评价“设计至上”论的前提。以英国艺术理论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Pevsner Nikolaus)出版于1936年的著作《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作为分水岭, 1936年以前几乎没有“设计史”,只有包含在艺术史中的“工艺史”,它的重点是关注装饰艺术,而显然,当时的装饰艺术仅仅被视为是建筑的分支。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著的《世界工艺史》(The Story of Craft)中基本的格局是陶器、金银器、家具、玻璃和其他器具的演变史,这其中,主要分析的是装饰纹样的演变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如此的线索中,作为造物主体的人的设计行为在装饰艺术历史中———从工具理性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几乎被忽略了。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

随着工业革命的机械生产在生活领域的影响逐渐加深,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在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中的主张,成为设计主体觉醒的最初声音,

尽管威廉·莫里斯深感以机器为特征和标志的变革力量,将艺术置于危险境地……但他总能迅速恢复信心。他清楚地预见到在一种不可抗拒的新力量面前所形成的大片美术空白,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填补这种空白的工作中,他再次将曾经的艺术之美带入我们的生活,从而使即将出现的新艺术不只过于粗制滥造。


——佩夫斯纳

莫里斯以中世纪美学为朴素的标准,并通过家具、陈设等设计实践,为大工业时代开启了主体设计的先河;也因此,佩夫斯纳那本书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

佩夫斯纳的《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将设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位置:

他认为现代世界的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和重要性,设计活动在这个新兴世界里所采用的形式具有社会重要性和本体论重要性。但同时,他又表现出对现代世界出现的大规模设计的憎恶。

佩夫斯纳正是从机械生产的历史中找到艺术改变技术的有力思想线索,同时又对设计的未来怀着理性的忧惧,确立了设计史在现代主义初期的地位。1930年代,正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社会思潮对人类文明所出现的黑暗面和以马克思总结的“异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与人的关系有着普遍共鸣的时刻,因此,“二战”以后的设计虽然没有马上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但却为60年代后的勃兴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消费革命时代的到来显现了设计的作用,设计教育的飞速扩展,设计的制度化建设从英国、德国、美国以及日本开始影响到全世界,并成为文化生产的一种新的体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艺术流派的发展中,波普艺术第一次走出艺术本身,以“设计”的方式与大众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机械复制时代到来,凭着与社会、消费产生越来越多的形而上的关系,设计的独立本质也受到了后现代思想家的注意。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为例,这所因维多利亚时期伦敦博览会的筹办而成立的“设计学校”(最早称为Government School of Design)(英国最早的设计院校,何人可的工业设计史中出现过:政府政府学校),此时已有了极大的发展,有完整的设计学科建制和适应科技发展的机制和创新的条件,教育过程中对学理问题思考的深入,要求发展出一种不以美术史建筑史为主要对象的设计史,因为这是职业设计体现设计自觉的有效途径。而随着大工业与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设计组织、技术以及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设计与商业、市场以及流行品味的关系等等,成为新的社会舆论重点。曾经在赖特设计事务所工作过,后来成为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的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 Papanek, 1927—1998)在1975年发表的《教育图解》(Edugraphology)中,曾十分形象地概括说,

20多年前,设计师基本上把他们自己看作是艺术家,能够通过他们对于形式、功能、颜色、质地、和谐和比例的把握,弥合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裂痕。对于一个工业设计师或建筑师来说,它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就是花哨、便利和“趣味”。但不到10年,设计师的交涉就扩大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方法,表现出对生产、分配、市场检验和销售的巨大兴趣。这为团队设计打通了门径,尽管团队大都由技术统治者、营销专家和时髦的“说客”组成。

实际上,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在从“制造物品”到“设计物品”的大约二百五十年的历史中,设计确实进展神速。1902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是继威廉·莫里斯后的对于技术的进步催生设计发展提出新的主张的设计团体,“标准化”是一个设计理性服务现实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民主”倾向的思想的体现。标准化把设计的功能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但方便使用和技术与零件的更新,形成更广地域的服务和支持系统,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成本,使得人人均可平等享受新技术的成果。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的三任校长中有两任出自“制造联盟”———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格罗皮乌斯将设计扩大到更大的领域,他在1924年写的《国立包豪斯的观念与发展》中承认,

包豪斯是博取众家之长的产物,其中有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开始的关于工艺和工业化、艺术家和公家之间的全面讨论,还有更具体的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众多的小型艺术学校的改革以及德意志制造联盟、彼得·贝伦斯、亨利·范·德·维尔德等机构和个人的思想,他们全都“苦心探求,并且最先找到了一些方法,重新把劳作的世界与艺术家们的创造结合起来。”


包豪斯的几个时期分别有不同的主张,但总的思想线索是希望通过艺术与传统技术现代技术的结合,所产生的“设计”能够改造社会,改变世界。第二任校长、瑞士建筑师汉斯·迈耶(Hannes Meyer)则更为极端,这位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位激进的功能主义反美学分子,他相信决定文明程度的是构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因此必须使建筑和设计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服务,以无条件考虑需求为前提,强调低廉造价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实用主义设计原则。而到了密斯·凡德罗任校长的最后三年,把包豪斯扩大到社会意识形态的设计还原为纯粹从技术角度出发的设计风格,至此,包豪斯日后为思想界诟病的“功能主义”的局限性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包豪斯的“雄心”在工业与手工、标准化与艺术自由之间注定要遭遇现实困难,这个困难实际上也正是后来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

杭间


1961年生于浙江省义乌。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国美美术馆馆长,中国美院包豪斯研究院院长。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筹备组副组长清华大学教授评议会成员等职。2006年教育部公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绘画与城市规划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文物与博物馆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职。

杭间长期致力于工艺与文化研究,是中国工艺美学史系统性研究的开创者,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理论批评的方式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90年代以来,他的研究转向设计历史和理论,提出重视“设计与民主”的关系和发起“中国设计史体系的研究与写作”,并着力通过策划国际国内重要设计展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2010年后,从北京到杭州,转向从事包豪斯与中国关系研究,并投身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和民艺博物馆建设。

作者介绍
推荐阅读回顾

朱大可:转型中国的设计逻辑

龙永图:中国经济转型必须依赖设计产业

路甬祥:创新中国设计,创造美好未来

童慧明:下一个风口BDD之创新设计制高点

柳冠中:设计: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

设计史论资料册2.0开始预定
搜索


经过设计史论资料册1.0之后,设计史论公众号打算重新修订一本更为全面,更丰富的设计史论资料册2.0。本次资料册的编辑修订时间为1个月。需要预定的资料册2.0的小伙伴可以添加设计史论君微信预定。

ID:SuJAY_StuDIO


iPhone 用户专属打赏通道感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