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荐书 | 城市中有什么地方使你享受孤独

里斯本 城市中国杂志 2022-05-14

《地方与无地方》

[加]爱德华·雷尔夫 著,刘苏、相欣奕 译,

商务印书馆,2021年2月,68元。

“地方”,是我们现在特别喜欢思考的一个问题。从规模空前大的流动,到资本主导的城市更新,无论城市人自身还是城市作为外在环境,对人的主观体验来说,“地方”的衰落与重塑之争,都是一个极有切身感的问题。加拿大人本主义地理学家雷尔夫在1970年代撰写了这本《地方与无地方》,他在近期中译本出版的序言中谈到,当时写作的时候“欧洲与北美的地方独特性正被城市的发展急剧吞没,而当时的城市发展完全采用了现代性的规划模型与建筑风格。现代性在拥抱未来的同时,也拒斥着过去的一切,并为随处可见的规划设计体现出来的高效率而欢欣鼓舞。”五十年过去了,这句话对我们现在所在的中国城市还有效。这是该庆祝还是该哭泣啊?“地方与无地方在今天呈现出的张力,比七十年代的更为复杂”,新的形势把城市发展的时间界面拉长了,很古老和很未来的街道景观都被我们拍成小视频分享到朋友圈。为了回应现实变化带来的挑战,作者从各方面对地方进行分析,试图从理论层面抓住其变化,并关照居民真实主观体验的方方面面。要知道城市之间的比较,场景之间的比较,还是同一位置或类别的地点不同时间的比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要在其中分析有什么东西在流动,难度更大。作者通过超出传统规划和地理学知识系统范围的广泛观察,援引各种社会科学家的观点等等,引入了对人的情感更加重视的视角,这使人在阅读中不时觉得这不像一本聚焦于理论的学术著作。而对现实热潮而言,地方性该如何去营造,又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更难回答,作者倒是真不紧不慢,先谈了前人是怎么干的,并指出长期以来“社区层面上表现得越来越弱,到如今仿佛成为了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表达”。随着对“无地方”的冷静研究,作者最终谈到,现在的景观趋于“普遍舒适和高效”,真是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啊。

《造桥的人:华盛顿·罗布林传》

[美]艾丽卡·瓦格纳 著,刘巍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88元。

这本书出自一个专门写传记的作家之手,这类的传记,都会有一定的戏剧性和代表性,传主往往有业绩而未能得到足够大的影响,他们需要故事,公众也需要经由故事才能了解他们。作者为传主罗布林选择了“为自己代言”的故事,从自己的经历开始打造链条,为传主展现出他应有的“桥性”,也就是严谨、稳固、持久,并且乐于起到连接作用,给人以真实的体验。华盛顿·罗布林生于1837年,活了90岁,是一位工程师。他的父亲约翰·罗布林也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设计了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也是铁缆的专利所有人。华盛顿·罗布林将父亲的设计方案实施,完成了布鲁克林大桥的建造工作。刘易斯·芒福德对这座大桥有一句评价,说走在上面能得到“纯粹的狂喜”。作家亨利·詹姆斯则说“城市好比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个人好比在这个生命体中分散的成员;大桥则是一条粗犷的纽带,与其他纽带一起,穿过水面,把这些分散的成员连接了起来。”1898年,布鲁克林并入纽约,成为后者的一个区。在大桥建成之前,两个城市有各自的繁荣。1869年,布鲁克林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国会批准了造桥计划。7月,因父亲约翰·罗布林死于建筑工地事故造成的伤病,华盛顿·罗布林继承父亲遗志督办大桥建造工程,时年32岁。书中的最初记述了这个交接班的过程,随后转回到罗布林家族最初的生活,包括美国19世纪初期桥梁建造业的情况,以及中西部的开发状态、家庭生活方式等等。书的中段插入了华盛顿·罗布林参加南北战争的回忆,并最终以上校军衔退役。书的后半部从他退役之后接管家族的铁缆生意讲起,该物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建筑用材。书的后部详细记录了华盛顿·罗布林在介入布鲁克林大桥工程前的各种职业准备,直到1883年大桥建成的十多年中做的工作,以及大桥建成之后围绕这个地标发生的种种事情。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 著,张畅 译,

译林出版社,2021年5月,68元。

孤独是一种生活形态,所以孤独对当代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虽然城市是一个聚集体,但很显然,你随时都能看到人堆里有孤独的人。作者在序言里写了一句很厉害的话:“孤独的成本不菲,这就是它引起政府密切关注的原因。”“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没错,高度发展的社会才有高级孤独的土壤,当然,也对真实的孤独有侵蚀,有培育。作为一本为孤独而写的传记,医学出身的作者可说是很有野心,纵横N个学科,从古到今全覆盖。具体来说,作者写了9种孤独,展示了既来自个体又来自社会的孤独现象有哪些层面,不同类型的孤独又有什么特征,需要个人和社会都做些什么,或不做些什么。当今孤独已经深刻影响了城市空间。但是也很奇怪,真正地想独处却不是很容易,这到底怪谁?也许在精神、身体、社会属性之间,有更多种状态存在。这也是作者想在书中举例分析的。孤独是很难描述的,独居就相对容易说清楚一些。那么“空巢青年”又为何被视为一种不大好的现象?作者认为,工业革命算是现代孤独的起点,无论生产力的变化还是文学中人物的涌现,社会的历史性变化让出了一条路,可以通向识别出孤独的那个方向。从诗人、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研究中,作者引出了童年影响与孤独的关系。随后直接引出的是爱情和家庭,并导向现在很受关注的养老问题。在第五章,作者介入了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在赛博视野里,社群的出现是在定义孤独的关键要素。作者由此提出,“个体以社交为代价的商业化过程”是导致孤独产生与发展的实质动力。在书的后部,作者还分析了迁移、欲望、饥饿、浪漫等对孤独的影响。

《城市更新要义》

《中国投资》杂志2021年7月号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的《中国投资》杂志也来关注城市更新问题了。这期专题囊括了梁鹤年、肖金成两位资深学者的观点。梁鹤年的观点分成了3篇文章。关于城市更新的动力,他认为,“推动存量发展应该因地制宜,更应该因时制宜,因为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想让地方政府对存量发展重视,“不再发建设用地指标就成了”。梁鹤年认为城市更新必须重视住房的更新,“存量发展代表土地供给会持续‘短缺’,房价会更高,资产升值也就会更高。这批既得利益者自然会支持存量发展。”“如果存量发展能提供大量的50到100平米房子,他们就肯定会大力支持。”他还指出,“开发商肯定是增量发展的得益者”,为此,要想办法吸引开发商参与,使之认为有利可图。他建议把存量发展与增量发展用指标比例挂钩的方式联系起来,形成制度,并以此激励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存量地块的更新。肖金成也认为,城市更新或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发挥房地产商的作用,“要研究解决建设机制问题,正确处理政府、房地产商、当地居民的关系。”他还强调了规划引领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注重城市的总体性要求,根据功能分工、城市总体风貌进行城市设计,既要搞平面规划,又要搞立体设计。既要搞地上规划,也要搞地下规划。”梁鹤年在另一篇文章中还谈到,存量更新要活用旧基础设施地块的更新,释放“最值钱”的潜能。

《给城市一个数字孪生兄弟》

《半月谈内部版》2021年7月号

号称“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由新华社主办,其附属刊《半月谈内部版》作为一本时评类月刊,以封面专题的形式关注近期火热全国的“数字孪生城市”话题。在编者按中,该刊指出,“数字孪生城市正在成为智慧城市的升级版和必选项”,“业内人士把2020年称为数字孪生城市元年”,并指出“在数字城市规划落地实施过程中”各地也遇到了一些不规范、不明确的情况。着眼于这些问题,该刊在封面专题中安排了上中下三篇长文,分别讨论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关系、城市治理数字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城市的网络空间化需要注意补足哪些短板等等。该刊指出,数字孪生“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转型路径”,并以上海南京路精细化治理中应用的数字孪生系统为例,指出在城市运行领域,数字孪生的应用价值很大。随后该刊报道了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进展。该刊认为,当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从治理走向“智”理从而体现人民城市理念,是数字孪生的三大最新特征。中篇中,该刊引出了杭州市余杭区、杭州湖滨步行街、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等案例,并提到了科大讯飞的“城市超脑计划”。在下篇,该刊提示了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中,需要注意数字安全问题、数据孤岛问题、实际操作环境问题、持续运营问题、算力不足问题等,并指出未来促进产业生态合作还是很有必要。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下载APP


或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