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依托南京大学丰富的民国文献收藏,依照突出南京大学办学特色,兼顾历史文献性、稀见性与艺术性的原则,收入民国文献 257 种,分为革命文献、南大校史、南大学术和稀见期刊四个部分,精选高清书影,并由专业研究人员精心撰写介绍文字与人物小传,书末附有《书名索引》和《人名机构索引》,方便使用。


此次出版的《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是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整理南京大学所藏民国文献的开始。今后还将陆续推出珍贵民国文献的影印本,以期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文献支持。



《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


《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

程章灿 史梅 主编



-   序   -

民国时期(1911—1949)是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政治风云变幻,思想文化激荡,内忧外患迭起,整个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新文化、新思想、新技术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形式主要为图书、期刊、报纸、手稿等,内容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这些文献不仅记录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也记录了民族自立的进程。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翻译与传播,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直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爆发和社会巨变。


肇始于 1902 年的南京大学,其前身三江师范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 1950 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 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 1888 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在南京大学所藏历史文献中,除古籍外,民国文献的收藏也十分丰富。据统计,南京大学图书馆合订本民国期刊有20000 余册,单本期刊 4600 多册,馆藏民国报纸合订本 5400 多本,民国图书数量更是惊人。这些民国文献与古籍一样,与学校一起历经战乱、兵燹,幸得图书馆前辈不畏艰辛,冒死守护,才得以完整留存。民国时期是中国机器造纸的初级阶段,纸张酸性强,不易保存,现存民国文献大多破损严重。2012 年,仙林校区新图书馆专设民国文献书库,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将民国书刊、报纸集中存放。2015 年,又成立了民国文献整理中心,规范整理馆藏民国文献,并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专门整理与南京大学发展历史相关的重要文献。







今年,是南京大学建校 120 周年,我们精选民国珍本文献,以图录的形式出版。由于民国文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目前没有一个通行的选择标准,因此《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依照突出南大办学特色,兼顾历史文献性、稀见性与艺术性的原则,共收录民国文献 257种,分成四个部分:革命文献、南大校史、南大学术和稀见期刊。


革命文献指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图书、报刊、文件、图片等各种文献资料,包括民国时期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早期译本以及宣传马列主义的文献资料,共产党在国统区和解放区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期间的革命进步书刊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收录了一些进步团体及个人出版物。


本图录选择了 53 种革命文献。如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翻译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马格斯”即“马克思”,这本书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的第一本系统介绍马克思《资本论》的译著,被毛泽东列为“书之重要者”。1938 年出版的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三卷本,是中国最早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由已故南京大学法学院王毓骅教授捐赠,他在三册书的题名页上都写着“王毓骅一九三九年购于麦伦中学”“曾躲过日军搜检”,由此可知该书不平凡的收藏经历。王老一生珍爱此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捐赠给南京大学法学院,继而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的协调下,转赠图书馆。1938 年 6 月出版的《鲁迅全集》,是第一部收录鲁迅著译较完整的全集,包括著作、翻译和辑校古籍三部分。

在革命文献中,还有两种刊物非常特殊:《反日特刊》和《国难特刊》。东北沦陷后,金陵大学师生创办了这两种抗战期刊,其中《国难特刊》由国学大师胡小石题写刊名。这两种期刊旨在揭露日军暴行,主张抗日救亡,体现了金陵大学师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怀。


滑动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在民国时期均为人文荟萃、声誉显赫的一流学府,研究成果累累,学术出版繁荣。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央大学、金陵大学自行出版的学术文献就达 800 余种。本图录选择重点即为校史文献和南大学人的学术著作。校史文献包括学校概况、大学章程、院系概览、学生社团刊物、同学录、毕业纪念册等,大部分是内部资料,流布不广,较为稀见。如创刊于 1909 年的《金陵光》,是金陵大学第一种全校性刊物;创办于1918 年的《南京高等师范日刊》,也是南京大学早期珍贵的期刊。这两种刊物记录了学校初创时期的办学理念、校园生活等。《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暑期学校概况》和《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暑校日刊》是对在国内首开的暑期学校的详细记载,史料价值颇高。罗家伦的《中央大学之回顾与前瞻》,收录了他执掌中央大学十年中最重要的四篇演讲稿,集中体现了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治校理念、方针和举措。


南大学术著作方面,我们选取的多为学科创建者的代表性著作。如 1927 年胡先骕、陈焕镛编纂的《中国植物图谱》两卷,共收录 100 种植物,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植物图谱;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专著;倪尚达的《无线电学》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学专著;柯象峰的《社会救济》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社会救济的专著;《中国农书目录汇编》是我国首部对古代农书进行系统编目分类的著作,编者毛雝为金陵大学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合作部副主任。在学术期刊方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艺研究会第一期会刊》开中国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工科之先河;《电影与播音》是我国电影事业发展过程中最早的高校学术刊物;《农林新报》是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农林刊物;而东南大学创办的《学衡》、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主持的《金陵学报》,都是当时引领中国学术方向的重要刊物。另外,我们还特别收录了胡小石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汪东的《梦秋词》、商承祚的《十家彝器图录考释》、唐圭璋的《〈三百篇〉倒文述例》四部珍贵的手稿本,透过他们的翰墨手泽,可以感受到这些文史大家的治学风范。本图录还收录了有“民国第一善本”之称的《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郭葆昌校注,金陵大学的创始人福开森参订。这部书内容颇多争论,但印制极为精美讲究,纸色斑斓,令人赏心悦目。


南京大学民国期刊收藏丰富,对照《1833—1949 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及增订本,我们从中选取了一批较为罕见的珍贵期刊。


此次出版的《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是我们系统整理南京大学所藏民国文献的开始。今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珍稀民国文献的影印本,方便学界使用。


天开教泽,道启南雍。我们在编纂《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的过程中,深深地被南京大学的前辈开疆拓土、坚守学术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不畏强权、坚守初心的行为所打动。无论是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还是战火硝烟下的颠沛流离,南大先贤始终坚持真理,弦歌不辍。他们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们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南大人,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南京大学图书馆

2022.5.20

你可能还会喜欢:


深入发掘楚辞文献,拓展楚辞研究新空间

宇文所安:金陵的烟雾

《南京大学古籍善本图录》| 精选书目、精华呈现、精印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