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5)

前言

2022年,历史人类学公众号推出固定栏目“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推介国内外历史学最新著作。介绍中文世界的历史学研究的同时,还适当关注非汉语世界的历史学著作。欢迎各位读者提供资讯和投稿,投稿邮箱:history202201@163.com。本期为2022年第5期,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探掘梵迹:中国佛教美术考古概说

作者: 杨泓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32

定价: 128.00元

ISBN: 9787108072740

内容简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历时千年兴灭,在中华大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寺、佛寺等遗迹,创造出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壁画等文物,成为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一项专门分支,成果显著。除了敦煌莫高窟、法门寺地宫等s界级的考古发现,云冈、龙门、炳灵寺、麦积山等闻名于世的石窟群,近些年在山东青州,河北曲阳、邺城等地出土的造像窖藏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藏阿里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也陆续清理出多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更新了世人对于佛教传播历史的认识。凡此种种,于普通读者可能缺乏一个清晰系统的认知。本书通过石窟寺、窟前建筑、佛教寺院、地下窖藏、佛塔舍利几项专题,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我国佛教考古事业的全貌,使读者对于中国佛教美术遗迹的时空分布了然于胸。

作者简介

杨泓,1935年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物》月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考古月刊编辑委员会顾问。并被聘为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考古。先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等书的撰写工作。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古代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等。并与李力合著《华夏之美——中围艺术图鉴》(香港中华书局,1993)和《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三联书店,2008)。


祖先的风景:商代晚期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约公元前1200—前1045年)

作者: 吉德炜,[David,N.,Keightley]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原作名: The Ancestral Landscape : Time, Space, and Community in Late Shang China (ca. 1200-1045 B.C.)

译者: 陈嘉礼

出版年: 2022-1

页数: 114

定价: 56.00

ISBN: 9787573201188

内容简介

本书分“气候”、“农业”、“时间:白天、黑夜、太阳”、“时间:历法构造”、“空间:中央与边界”、“空间:宇宙与方向”、“社会:土地及其人口”、“宇宙观和遗产:商代的‘风’”这八章介绍了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证全面,既有学术上的严谨性,而且写法比较大众化,可以作为商史入门的书籍,读者面相对较广。

作者简介

吉德炜(David N. Keightley)1932年出生于伦敦,后移居美国。他是西方学界甲骨文研究的先锋,在商周两朝历史研究领域亦是西方汉学界的巨擘。吉德炜对中国古代占卜术中的“习卜”与“三卜”制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撰写的享有盛名的甲骨学专著《商代史料》一书中的见解对研究甲骨学殷商史学科具有特殊的贡献。



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

作者: 吴方基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1-12

定价: 80.00元

ISBN: 9787101154603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出秦简与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6CZS029)的结项成果。近年刊布的里耶秦简等档案文书所载政务文书运行程式及其处理规程,为分析秦代县级政务运行机制提供了条件。从政务运行机制切入,动态地考察制度综合运作及所体现的权力关系,成为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前沿话题。这本书侧重日常县级政务运行,考察“关系”与“过程”交融运作的“活的制度史”;进而从“制度性权力”分析视角揭示秦代法律制度与实际政务运行过程的互动机制“内生”的行政权力关系(主要是行政权力配置及其运行关系)的动态性与矛盾性,思考秦代“以法治国”理念下地方治理背后的制度性理论问题,拓展传统的地方制度史研究。

作者简介

吴方基(1984- ),男,历史学博士,2015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师从熊铁基先生;现为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出土简牍与秦汉史研究;2017年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青年博士,2019年入选广东省梅州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中国史研究》《档案学通讯》《宗教学研究》《史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古代文明》《简帛研究》《简帛》《出土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尧风舜雨: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上下)(精)

作者: 王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

出版年: 2022-1

定价: 288.00元

ISBN: 9787108070982

内容简介

尧风舜雨,代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而古代中国的营建与规划,其思想正在于达致这一理想。本书以中国古代典籍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天文考古学为研究方法,从元大都齐政楼溯源中国文明创制时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渊源与承续。全书分两篇,甲篇为《齐政楼名称方位考》,对齐政楼的名称、方位、中轴线制度加以考证,揭示了其取义《尚书·尧典》的意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继道统而新治统”的包容性与稳定性,其思想支撑了中国多元文化与民族的融合;乙篇为《元大都规划的阴阳法式》,结合古代天文律历数术之学,说明元大都作为古代中国营建制度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呈现了其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典型意义。忽必烈的元大都,以一座城市的建造,证明了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渊源以及重大意义,以不朽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晚明江南社会治安研究

作者: 吕杨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2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8219570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晚明时期江南社会治安问题的厘定,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挖掘与梳理,系统地考察了晚明时期江南治安状况及管控措施。内容涉及晚明江南从南京中枢机构到地方火甲、保甲等基层组织的治安管理权限及职能;晚明江南的贼盗、地痞流氓及其构成的团伙问题;晚明江南商业秩序的牙行、歇家、脚夫、水手、车夫五个社会群体相关的社会治安问题;及官府对各群体的管控措施;等等。由于社会治安是历代政府均高度重视的政治问题,因此本书的研究成果亦可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吕杨,辽宁鞍山人,求学于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常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制度史、法制史。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


作者: 邱澎生 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

定价: 72.00元

丛书: 论世衡史丛书

ISBN: 9787220121340

内容简介

十八世纪以后,大批工商业团体在苏州以及其他大城镇里出现,这些工商团体的称谓不像以前那般统一,例如“会馆”“公所”“公堂”“公局”等。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工商业团体,然而相对于十八世纪以前的种种传统工商业团体,“会馆”“公所”这些工商团体却又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质,所以也不再是那么传统,毋宁说是一种新兴工商业团体。

作者之所以选择苏州城的工商团体为讨论对象,一是苏州是明清时代人文和经济先进的长江下游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苏州的工商团体代表著明清时代同类团体最先进的型态。二是苏州地区保留有相当丰富的工商业碑刻资料,可供研究者參考与取撷。清代的苏州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苏州府九县,狭义指同属吴、长洲、元和三县的苏州城,本书以狭义的苏州城为研究地区。

本书通过研究苏州新兴工商团体的历史现象、组织发展和权力运作,将传统工商团体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表达出來,还原了一个更全面且更细密的面貌。唯有认识传统社会结构里各类工商团体的详实面貌和作用后,才能对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市场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更可信的判断;也可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里的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复杂竞合关系,得到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简介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1996-2018年曾任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2002-2003年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研究明清经济法制与物质文化史,并受到制度经济史与经济人类学影响,希望能藉由探究明清市场演化与商业法律等课题,更细致地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变迁及其在全球史的意义。已出版《当法律遇上经济:明清中国的商业法律》、《当经济遇上法律: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两书,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1807~1851)

作者: 吴义雄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64

ISBN: 9787520186940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807~1851年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活动,内容上涵盖了这段历史的各个方面。新教传教士的宗教活动,他们在中外关系中的作用,他们从事的医疗和教育活动,传教士与西学的传播,传教士与近代西方的中国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都在本书中得到了专门而深入的探讨。

作者简介

吴义雄,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著有《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 世纪30 年代中英关系研究》《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开端与进展:华南基督教史论集》《大变局下的文化相遇——晚清中西交流史论》等著作多部。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作者: 赵世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 99.00元

丛书: 鸣沙

ISBN: 9787520189057

内容简介

所谓“刘猛将”,是今苏州太湖洞庭地区自宋元以来几乎村村户户供奉的神祇,在每年的正月或七月,各村或单独,或联合,都要举行“抬猛将”的活动。在近代及以前,有很多沿海、沿湖生活的人,他们不住在陆地上,而是住在船上。他们多无籍贯,也居无定所,随着船到处游走,往往处在“编户齐民”的体制外。他们是“天然”的商人。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元明以来国家在赋役方面的需要,这些人不断上岸,变成了定居人群。他们在编撰族谱以及修地方志时,由于不想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水上人”(因为身份低贱),故往往附会为宋以来随宋室南迁。而负载这个历史故事的神话,就是“刘猛将”的历史传说。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



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

作者: 黄克武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3

页数: 332

定价: 89.00元

ISBN: 9787559847089

内容简介

严复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本书以“笔醒山河”为名正是要凸显严复在启蒙方面的重要性。本书围绕两条轴线展开,第一条轴线是严复的历史处境与人际关系;从他生长环境、个性特质、婚姻家庭、师友关系等来看他的生命历程,并反映他所身处的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第二条轴线则是关注严复的思想内涵,尤其透过严复翻译作品的分析,展现他的政治和经济思想特点。本书试图从学术普及的角度,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描述严复“走向世界”的挑战、成就与挫折。

作者简介 

黄克武,1957年生,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著有《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等。



天津卍字会及其慈善事业研究

作者: 侯亚伟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1

页数: 317

定价: 128.00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ISBN: 9787030697431

内容简介

《天津“卍”字会及其慈善事业研究》利用档案、报刊、文集、日记、回忆录、文史资料等多种史料,深入考察、勾勒、分析民国时期天津“卍”字会的变化历程,并对它们办理的慈善事业进行全方位考察,以期丰富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知,寻求其背后发展变化的原因,充分展示历史叙事的主观性、时代性与历史叙事、历史研究和历史编纂的复杂关系,丰富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慈善史、社会史的研究。



国民革命前后的阶级观念研究

作者:张文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定价:98.00

ISBN:9787010232386

内容简介

通过对中国近代阶级观念形成的思想脉络、国民革命前后主要政派阶级观念之异同以及阶级观念对国人思想世界的普遍影响等内容的考察,本书揭示出一个理解国民革命前后历史变动的内在视角。首先,突破以往研究中分门别类的专史现状,在观念层面上给予各方对阶级问题的认识以平等地位,从而解释国民革命前后国人阶级观念的丰富性。其次,突破以往研究中就阶级而言阶级的研究取向,通过对与阶级观念相关之思潮、政策、事件等的具体互动关系,以及阶级观念作用于政治思想变化的动态考察,呈现出一个丰满的国民革命前后阶级观念的图景。最后,通过对阶级观念的理解和考察,在现有政治史、思想史、口号史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国民革命前后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近代中国命运前途的理解。

作者简介

张文涛,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等。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资料汇编

作者: 李彬彬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2033991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处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均发生了剧烈变动。随着西俗东渐和城市化的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丧葬制度和习俗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墓地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嬗变,西式公墓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上海是中国西式公墓的发源地,公墓在近代上海城市变迁的历程中有着多重的标本意义。本书以1909一1937年的上海华人公墓为考察对象,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揭示近代上海公墓发展演变的轨迹,以及围绕公墓建设与管理出现的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分析特定时代背景下公墓象征性空间的构建;探寻公墓建设对于近代上海丧葬文化变迁及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彬彬,女,1978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为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上海史。在《史学月刊》《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安徽史学》《民国档案》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



走私:七个世纪的非法捷运

作者: [挪] 西蒙·哈维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李阳

出版年: 2022-1

定价: 59.00元

丛书: 新知文库(新版)

ISBN: 9787108072795

内容简介

一扇地下室的门在半夜里吱吱作响,或者一只手快速地溜进一件风衣——最引人注目的交易肯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走私可以使人联想到流行文化中的冒险和反叛,但正如这本引人入胜的书所显示的那样,它也对世界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照亮了七个世纪黑暗的历史,照亮了一个充满阴谋和财富的世界,这些阴谋和财富取决于鬼鬼祟祟的欲望和那些愿意实现它们的人。改变世界的违禁品从探索时代的丝绸、香料和白银,到帝国时代的黄金、鸦片、茶叶和橡胶,以及今天的毒品、人口和滴血钻石。枪支、文物和艺术品一直被走私,最危险的违禁品——思想——也是如此。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并非总是)声名狼藉的“合法势力”——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西班牙帝国的显赫人物、拿破仑·波拿巴、纳粹当局、苏联战利品部队和美国中情局,他们都把走私作为自己生意的一部分。而在较小范围内,我们看到无处不在的微观经济在日常货物、贵重物品和人口的走私中蔓延,作者将这些故事绘制成了一幅地下世界地图,上面走私者的路径纵横交错。总之,这是一个关于市场颠覆法律的不懈努力,以及将全球缝合在一起的不见缝隙的故事。



懶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紀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於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的功能

出版日期:2022/02

作者:賽胡先・阿拉塔斯(Syed Hussein Alatas)

頁數:400

ISBN/ISSN:9789865470197

出版單位: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價格:定價$480

内容简介

《懶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紀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下的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形象研究》一書是討論去殖民東南亞研究和亞際研究的經典社會科學著作。該書探討16世紀至20世紀間,西方殖民者將殖民地土著視為懶惰民族的意識形態建構。阿拉塔斯以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的知識社會學研究為方法,分析西方殖民者如何構建殖民地土著形象,以及這些迷思的塑造如何加強殖民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本書的討論對象涵蓋馬來半島、菲律賓和印尼,超越現代民族國家界限和藩籬,思考群島(nusantara)共有的豐富多元文化、思想和傳統,以及這些文化如何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後遭到扭曲。同時,阿拉塔斯也歸咎後殖民知識分子的怠惰和愚昧,不加以思考和反駁就繼承了殖民者對「懶惰土著」形象建構的意識。

作者简介

賽胡先·阿拉塔斯 Syed Hussein Alatas,已故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曾任新加坡大學馬來研究系創系教授、馬來亞大學校長、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首席研究員。也是馬來西亞多元族群政黨民政黨的創黨主席。長期關注殖民主義、貪腐社會學、伊斯蘭思想、發展中國家知識狀況等問題。著作多本,包括《貪腐社會學》(1968)、《東南亞的現代化與社會變遷》(1972)、《伊斯蘭與社會主義》(1976)、《懶惰土著的迷思》(1977)、《發展中社會的知識分子》(1977)、《貪腐的問題》(1986)等。



Ghosts and Religious Life in Early China

作者: Mu-Chou Poo(蒲慕洲)

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22-1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316514672

内容简介

For modern people, ghost stories are no more than thrilling entertainment. For those living in antiquity, ghosts were far more serious beings, as they could affect the life and death of people and cause endless fear and anxiety. How did ancient societies imagine what ghosts looked like, what they could do, and how people could deal with them?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modernity,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an obscure, but no less important aspect of an ancient culture? In this volume, Mu-chou Poo explores the ghosts of ancient China, the ideas that they nurtured, and their role in its culture. His study provides fascinating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dea of ghosts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social life devoted to them. Comparing Chinese ghosts with those of ancient Egypt, Mesopotamia, Greece, and Rome, Poo also offers a wider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of ghosts in human history.

作者简介

Mu-Chou Poo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is the author of Wine and Wine Offering in the Religion of Ancient Egypt (2014), In search of Personal Welfare: A View of Ancient Chinese Religion, and Daily Life in Ancient China (1998).



Yangzi Waters: Transforming the Water Regime of the Jianghan Plai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作者: Yan Gao

出版社: Brill

出版年: 2022-1-6

定价: EUR 121.00

ISBN: 9789004505278

内容简介

This book centers on the changes of polders and investigates the complex hydro-social relationships of the Jianghan Plai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Once a “hydraulic frontier” where local communities managed the polders, the Jianghan Plain became a state-led hydro-electric powerhouse by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rough meticulous historical analysis, this book shows how water politics, cultural practice, and ecology interplayed and transformed the landscape and waterscape of the plain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By touching on topics such as religious beliefs, ethnic tension and militarization, the author reveals a plain in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that has never been fully examined before.

作者简介

Yan Gao, Ph.D., teaches in the Department of World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She specializes i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central Yangzi valley, water history, and Asian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


Huizhou: Local Identity and Mercantile Lineage Culture in Ming China

作者: Qitao Guo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出版年: 2022-3

页数: 303

ISBN: 9780520385214

内容简介

Huizhou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identity through kinship in the prefecture of Huizhou, the most prominent merchant stronghold of Ming China. Employing an array of untapped genealogies and other sources, Qitao Guo explores how developments in the sociocultural, religious, and gender realms from the fifteenth to sixteenth centuries intertwined to shape Huizhou identity as a land of “prominent lineages.” This gentrified self-image both sheltered and guided the development of mercantile lineages, which were further bolstered by the gender regime and the local religious order. As Guo demonstrates,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helps explain Huizhou’s triumphs. The more active the economy became, the more those central to its commercialization embraced conservative sociocultural norms. Home lineages embraced neo-Confucian orthodoxy even as they provided the financial and logistical support to assure the success of Huizhou merchants. The end result was not “capitalism” but a gentrified mercantile lineage culture with Chinese—or Huizhou—characteristics.

作者简介

Qitao Guo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and author of Exorcism and Money: The Symbolic World of the Five-Fury Spirit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nd Ritual Opera and Mercantile Lineage: The Confucian Trans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Huizhou.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4)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3)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2)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推荐(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