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州表示汲取沉痛教训!

横贯线 横贯线 2024-04-11
| ◎横贯线   | ◎作者 李不是
天原本写了两篇兰州的稿子,但无奈都发不出来。
愤慨之中,好歹还是看到兰州的回应了。“兰州发布”官方微信公号通报了整件事的过程。通报内容较为详尽,字数不少,但整体看下来,别说当事人会在事件过程中抓狂,就是正常人读这份通报过程,都会觉得如百爪挠心。
1:12时15分到18分,孩子的父亲连续4次拨打120,但前3次都没接通,没接通的原因说是时长不足。
(任何人应该都知道,时长不足大多源于接线员不够,那为何人手不够,都去哪了呢?)
2:12时18分,第四次接通后,120调度员向其了解核酸、抗原情况,说高风险区域需要协调并安排线上诊疗。于是,调度员向兰州市医管中心工作人员发微信,请求线上医务人员来问诊,随后,相关信息被转至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12时28分,七里河卫健委工作人员将相关信息发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安排医生联系处置。
(看到了吗,在需要急救的人面前,10分钟的时间就这么悄然之间划过去了,就这个转来转去的过程,光看文字都觉得累得慌,更觉这个时间浪费得紧。另外,急救情况居然是安排线上诊疗。不知道不懂急救的当事人,会是怎样的一脸懵逼?)
3:12时32分,医生接到信息后,于12时32分至13时06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13时07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13时19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悄然之间,半个多小时又过去了,既然相关信息都有,那为何非得等到接通电话才能沟通?为何不能直接派120前往,毕竟当事人的第一诉求就是120,而且当事人才是对自己情况最了解的人。另外,你打给我我打给你的流程,不该是急救操作规范吧?情急之下,当事人一时接不到电话,势必会想办法自救,比如跑出去找车。事实也是如此,或许正因为此,当事人错过了医生的电话。)
4:13时32分、13时34分,又接到另外2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2分59秒。13时36分,120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时44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从最开始12时15分打120开始,到最后派出120,居然耗时1个半小时。无论这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自定义的“程序正当性”,它都实实在在的过去了1个半小时,而且是在需要急救的人面前,浪费了救援的黄金时间。此外,也正如大家所言,防疫期间,医护力量都扑到了防疫上面。)
5:13时15分,妥某磊出店门(手拿电话未戴口罩)走到物资储备帐篷旁边求助,遇到前来取物资的3名七里河区城管队员(其中1名为司机未下车),2名城管队员见其未戴口罩,仅劝其佩戴口罩,妥某磊随即返回店内,城管队员取物资后驾车离开。
(这段过程应该就是当事人说的借车没给借的经历,在城管队员眼里,戴没戴口罩更重要,借车应急嘛,似乎不是他们该负责的事。)
根据通报的总体内容,与此前孩子父亲在网上表述的经历过程,几乎没啥出入。
通报的结尾,兰州市疫情防控七里河区督导组还表示:
对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救助机制不畅通、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工作僵化刻板的单位和干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沉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于今后工作全过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保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广大媒体和网民的批评监督,我们诚恳接受,坚决予以整改。
只希望这样的话说到要做到,比如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单位和干部,那就请尽快处理,并通告给公众。比如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那就请重新拟定急救过程,将那些繁琐的流程去掉。
兰州只有真的痛了,也为之付出代价了,才有可能真的放在心上。
人命大于天,急救的职责就是争分夺秒,不要什么事一遇到防疫,就完全变了样。
正如此前吉林长春那名4岁女孩,在急性喉炎下,竟然在医院内一会儿被要求办手续,一会儿要求去过渡病房,一会儿要等核酸结果。来来回回的折腾下,抢救的黄金时间也错过了。
还是那句话,防疫绝不是大于一切,至少它大不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八个大字。

往日好文

他们向“一刀切”说不!
郑州卫健委喊话“别惊慌”!
过度防疫是不有点肆虐了?
我们不配当李宁的用户!


长按二维码,关注“横贯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