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楼市也顶不住了!

横贯线 2023-08-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市财经 Author 余飞

‍01

成都,楼市异类

在最近两年的中国房地产史上,成都绝对是个异类。

2022年以来,中国楼市进入了全面盘整阶段。今年一季度,在防疫措施全盘放开的背景下,上演了一波短暂小阳春,但预期没有出现的背景下,市场很快被打回了原形。

然而成都却像一个干劲十足的小伙子,充满了爆发力,二手房成交量在当年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二三月份,成交量刷新了历史纪录。
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更是持续上涨。
从官方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目前90%以上的城市,房价在下跌。但成都却非常玄妙地躲过了盘整,成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
成都房价迷之自信,连续上涨了18个月。
7月份,成都新房与二手房,同比均领涨全国。不过,二手房环比也开始转跌了。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成交量方面,今年上半年成都总共成交新房8.1万套,是去年的1.07倍;二手房上半年的成交套数则达11.9万套,是同期商品住宅成交套数的1.5倍,同比增长65%;成交面积为1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
这样的成交量,令人侧目。
尤其是成都在二三月份持续刷新二手房成交量天际线,2月份成交了19061套,创下历史新高。3月份成交了28189套,更是达到了令其他城市膜拜的巅峰。
哪怕和大多数城市一样,在3月份见顶之后,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一路下滑,但成都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仍保持在1万套与1.5万套之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成都住建局
而同期,其他城市的成交量已经跌得不成样子。深圳的二手房网签量再度跌入3000套以内。南京的新房成交量跌破了3000套。
再看与武汉的成交量,新房成交量已经跌至谷底。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武汉市住建局
成都何以呈现出谜一般的成交量走位?
02
成都为何有不一样的走位
第一,泡沫并没有高到离谱。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过,当下各城市遭遇的楼市困局,都是当年房价拼命上涨造成的。
现在,浪潮褪去之后,才发现,原来房价与民众收入之间的鸿沟,已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成都的房价自然也泡沫较大,但是有别于东部热点城市的过山车房价模式不同,成都和长沙一样,走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温和上涨模式,房价始终保持着小碎步上涨。
这种低调的模式,好处在于,无论外界变化如何,都不会对其走势产生过大影响。
目前,成都的房价相比于北上广深低得多,相比于同级别的杭州、南京等城市也要低很多。
经历了连续18个月上涨,目前成都的均价1.7万元/平方米。与厦门的动辄六七万,杭州、南京、苏州的动辄四五万,宁波、东莞的动辄三四万相比,成都房价绝对量虽然也很高,但相比之下,接受度相对好一些。
其他城市的民众,奋力一跳也没有买的指望。成都普通民众努力一下,还是有购房的希望。这是成都楼市能够做出独立行情的底层逻辑。
第二,人口不断涌入,需求不断增加。
归功于成都近年来的成功宣传,成都近年来名声大噪。再加上四川盆地独特的宜居条件,以及东部城市房价高企的现状,成都过去十年成功收割了一波人口。
七普数据显示,成都过去十年(2010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9万人,增量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居全国第三。去年,在人口增量整体降档换速的背景下,成都依旧增加了24.5万人,位居第二。
在2022年全国人口见顶转向的背景下,成都人口增量从2021年的24.5万下降至7.6万。增量的确跳水了,但依旧保持着人口增量。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人口不断涌入,需求不断增加。
成都商报披露了一组数据,上半年有20万个家庭在成都买房了。
第三,成都刚需和置换需求非常旺盛。
从成都的成交房屋结构来看,卖得最火的是70至90平米二房与三房户型。价格主要集中在200万以内。
尤其是非核心区,基本都在卖低价盘。
同时,成都的二手房挂牌量不断高企,已经冲破了20万套。
这意味着:
一方面,成都当下的解套需求非常强烈。这在所有城市都一样。
另一方面,成都当下的置换需求非常旺盛。很多市民将之前高利率的房子卖掉,换成当下低利率的贷款。
03
成都也躲不过了
不得不承认,去年以来成都是中国城市中的异类,但是在宏观大环境让大家恍然大悟的背景下,哪怕这个异类,也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一方面,成都的二手房价格终于在7月份转跌,环比下跌了0.2%。
另一方面,成都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量都进入了连跌通道。
正如本号多次强调的,这一轮楼市是全面的、整体的,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躲过。成都也不能。
因为这场调整是系统的,是宏观的,不是某个城市微观下跌。
一季度之所以上演小阳春,是因为大家以为在防疫措施大放开之后,经济即便不会筑底反弹,也至少会增强确定性,增强预期。
但是,大半年过去了,数据告诉我们,并不是那么回事。
过去半个月,海关总署公布的出口数据,央行公布的社融、房贷和存款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工业、投资、失业率数据,都在佐证着我们的经济复苏,仍充满着较大不确定性。
宏观环境与数据的不确定,是二季度以来全国楼市再次进入肃杀状态的根本原因。
具体来说,这种环境导致了两种结果:
第一,不想买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信心没有预期,中产以上阶层都在观望。
第二,买不起的人越来越多。收入和就业不确定性加剧,高房价与低收入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善,买不起房的人越来越多,需求断代情况越发严重。
7月份,我们的房贷再次负增长,这意味着,不但买房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提前还贷的人越来越多。
降负债表,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是当下很多人的首要任务。而不是在工作和收入充满各种悬疑的背景下,贸贸然去背负房贷买房。


原创不易,如果觉得文章值得收藏分享,辛苦在文章右下角点个在看、点个赞。你的每一次分享,会有更多的人与你站在一起。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libushi679

日好文
砸碎铁饭碗,开始了!
医院早就烂透了!
石家庄公开嘲笑自己!
楼市大变局,开始了!
厦门,倒数第一!
中央定调:房产过剩了!


关注“横贯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