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搭便车效应:你的付出,会助长别人的懒惰

汤汤和爆米花 胡慎之 2020-08-22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每周日效应栏目准时等候大家!


这周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偷懒”的效应。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讲诉一下你对这个现象的理解或亲身经历!!


如果有想让我们说的效应或原理也可以留言互动,如果觉得这个效应挺有意思的话,可以给我们点个在看哦!



第三十二期的栏目,介绍一个关于团队中偷懒者的效应——就是搭便车效应


开始今天的栏目之前,先跟各位妈妈说一声,“母亲节快乐!”



现在做很多事情都讲究合作共赢,双方一起努力达成目标,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都会倾向于用小组形式去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我发现在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合作中,总会有一个或几个人永远需要其他成员帮他“擦屁股”


例如:

  • 小组需要共同合作完成一次销售,每次开会讨论或实际推销都看不见那个人,有时甚至会忘了有这个人的存在,但到最后成果汇报时他又会出现。明明他是小组成员,可感觉却没有丝毫的贡献。


  • 学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去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大家都认真去翻阅资料,收集素材,但就是有人手上永远拿不出材料,全程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只会在一旁看着别人工作,最后还要求把他的名字写上去。


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是指,群体内的责任扩散鼓励了个体的懒惰当群体结果无法归因于任何单独个体时,个人的投入与整体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将不明确。


以小组合作的角度来说,就是如果没有把每个人的责任准确落实到各自的身上,那么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投入低于或远低于整体的付出。


搭便车效应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


1. 组内每个人的动机、态度和个性都有明显差异。


通过类似的合作小组大多都不是自愿分组,而是根据某些分组要求决定的。比如,在学校可能是因为位置较近或男女比例要协调,公司就是以某个部门为单位或几个部门一同合作。这就会导致,组内目标不一致,每个人想实现目标的渴望程度也不一致。


2. 任务结果只看整体,不考虑个人。


关于任务的落实情况,更多人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过程中的个人奉献。所以,有些人就会采用消极的合作态度来应对,也就是想尽办法不干活或干少一点活。他们会想着,反正这是团体任务,我不做总有人会去做,我偶尔帮下忙就好了。责任扩散,正是导致搭便车效应出现的关键原因。



那么,搭便车效应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1.  损害组内付出者的利益,同时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吃亏是福”,但如果无论什么事都一直吃亏,只会让自己做事情的积极性慢慢消退。没有人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项目,被强行加上一个没有贡献,只在一旁游手好闲的人的名字,让他跟自己一起共享项目硕果。这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被尊重,不被重视,做事的积极性跟行动力也就会下降。


2. 会助长偷懒者的惰性。


因为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就可以分享最终的成果,这样的好事只会让人越来越上瘾,所以懒惰的人只会更加懒惰,不肯付出。组内不平衡的关系将进一步加剧,导致不良现象的出现,例如:排挤、陷害等。


3. 搭便车效应最终会直接损害到团体利益。


鉴于大部分人都更为关注最终结果,而忽视过程中的个人诉求。因此,搭便车效应的出现,只会令组内的每个人责任感降低,面对困难或挑战更容易产生退缩的想法。最后就会导致,对于任务每个人都相互推脱,没人肯站出来完成任务。



针对搭便车效应会产生的危害,我们可以通常以下几点措施,来尽量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


  • 尽量避免大团体的合作,最好将人数控制在4-6人

  • 把情况大致相同的人分到同一组,或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分配;

  • 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和责任,定向追究

  • 奖励机制上拒绝“平均主义”,视每个人的付出分配;

  •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相互监督


再次祝各位伟大的母亲,节日快乐!!



< the end >

喜欢这篇文章,请给我们一个在看吧。


 作者介绍 


汤汤和爆米花,胡慎之公号电影专栏作者,爱养羊,爱吃爆米花的电影爱好者,公号:胡慎之(hushenzhixl)。


推荐阅读

他出轨,你依然要相信爱


☟ 点击原文链接,可收听情绪管理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