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朋友,你有多少来自安道尔的微信好友?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张译文

转载请联系微信isocialor

编辑:

阿九


社长说

我真的只是因为懒。

——安道尔刘亦菲


● ● 

你有多少来自安道尔的微信好友?


在设置微信地址时,大部分人会选择自己工作的城市或者出生地,但是在我们的好友列表里,不难发现还有很多人“来自”世界各地,比如安道尔、泽西岛、阿鲁巴等等,有数据显示,微信地址设置为安道尔的女生人数甚至已经超过这个国家的总人数了。每个人都有许多来自社会各地、各阶层的微信好友,如实选择地址明明是最有效率的社交行为,为什么还是有人非要去设置一个假地址呢?


地域阶层引发刻板偏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地域与人的性格联系起来,诸如北方人豪迈、南方人温婉这样的习惯性形容,实际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刻板印象;但若是将负面的刻板印象以偏概全为一个地域的固化标签,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域黑”了。


一开始被黑的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河南、新疆、东北等地都是常被炮轰的众矢之的;随后经济发达地区也会遭到“反击”,比如上海人排外、北京人傲慢这类说法。不止国内,国际上也流行各种地域黑:中国是超市,印度是咖喱,日本是造汽车的,只有自己最先进最民主,这就是美国人眼中的世界。

 

(网络上流传的“地域偏见”地图)


说白了,地域歧视在本质上是一种由地域发展不平衡所引起的阶层矛盾。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区隔》这一著作中提出,个体的生存条件、习性以及所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本总量(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符号资本等)是区隔阶层的条件,社会符号的形式、社会的积累与分化形式参与了社会阶层关系的建构过程。


具体来说,与我国西北部地区相比,东南沿海地区拥有更加优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这是阶层分化与地域歧视的宏观因素;户籍制度的实施更是使得拥处于权力与财富中心的地域形成一种“高人一等”的身份标识,这又强化了地域歧视的心理基础和社会环境。


当地域打上了阶层的烙印,刻板偏见的干扰就更加强烈。为了避免陌生人先入为主的用地域特征来认识和定义自己,很多人会选择随便设置一个地址来隐藏自己的地域信息,这种现象在地域黑集中的省份会更加明显。


但还有一种人会特地利用地域阶层的象征意义来展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青睐将地址设置在发达的欧美城市(比如巴黎、伦敦),从而彰显出一类较富裕的社会阶层。对设置者来说,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不动声色的提高自己的逼格,即使有时候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无论是不想让他人以地域偏见来定义自己,还是想以一个异域地名来标榜自己,这都是在利用地址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来做个人的印象管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在社交媒体上,印象管理会表现为通过碎片化的外显标签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微信地址就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例子。


地址信息暗含个人情结


当然,也有人的地址信息并不是为了对外展示的,这类“假”地址信息也许隐含着只有设置者自己才懂的某种特殊心绪,也就是心理学术语所说的“情结”


情结(complex)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个人童年时期的压抑性与创伤性的不愉快体验”所造成的情结不同,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情结除了造成心理障碍,还可以对人的发展有积极动力。具体到微信地址上来说,它可以是你相隔千里、日思夜想的故乡,也可以是你心心念念、万分向往的远方;它可以是你曾邂逅浪漫故事的过去,也可以是你倾心之人所在的未来。


荣格指出,情结是有关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就像电影里主人公小心珍藏的一张照片、随时哼起的一首歌谣或绣着特殊字母的一张手帕,小小的微信地址里也会隐藏着有心人们不便言说的情绪,成为生活中的一丝慰藉。只是这样深沉的心思,是任凭他人怎样“视奸”也猜不透的。


假地址避免自我暴露


此外,在微信好友充斥了越来越多陌生人的当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设置假地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过度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就是一个人自发地、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一种行为,其深度和广度可作为鉴定亲密关系的标准之一。对于亲朋好友,我们的地址甚至门牌号都早已不是秘密;可对于未曾谋面的陌生人,我们是没有信任感的,因此也不会想主动向其展示自己的任何信息,即不想将自己暴露出去。


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暴露的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由低水平的自我暴露和信任开始,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作出反应是接受信任的标志;这种自我暴露往复交换,当双方达到满意的水平时,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就逐步形成了。这是一个有来有往双向互动的过程,但对于个人来说,地域信息的暴露仅仅是一种单向展示,未必能得到相应的信息回报,因此很多人就干脆不对外展示自己的地域。


“懒人”都爱安道尔


分析了这么多可能的心理,其实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很多人纯粹因为懒,不想在一个个地址中挑来挑去,就索性选择了最容易选的地址,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投射。作为微信地址栏的第一个选择,安道尔就是这样从一个仅有八万人的欧洲小国变成了社交媒体上的“懒人大国”,还趁机赚了一把知名度呢。


一个小小的微信地址也能藏着人们心里的小九九,这就是社交网络的有趣之处。快打开你的列表,数数你有几个来自安道尔的好友吧~


参考文献:

1.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2.Mark R Leary, Robin M Kowalski.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component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7(1): 34-47

3.V S de Laszlo. The Basic Writings of C. G. Jung[Z]. The Modern Library: V. S. de Laszlo ,1959.

4.Sprecher Susan, Susan Hendrick. Self-Disclosur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Individual and Relationship Characteristics Over Time[J].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6(23): 857-877

5.Amanda Carpenter, Kathryn Greene. 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M], 2015.


●  

1

 你可能会喜欢:

苏北为什么总受歧视?
听的歌太普通了,我不敢晒

“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的招聘都鄙视了谁?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