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最喜欢做的事,避开熟人开小号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1-10-28



作者 | 久南

编辑 | 阿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下面这些经历:


刷微博刷得正尽兴,突然发现粉丝列表里有一个在现实中认识的人,那一刻,仿佛五雷轰顶,一边猜测TA都发现了什么,一边担心自己平时优雅端庄的形象被毁,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都坐立难安。


有N个小号,每个都有不同的用途,有的用来追星,有的用来抽奖,有的用来记录心情……但这些账号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关注者都没有熟人。


表面上说不喜欢看短视频,背地里却偷偷下载抖音,天天刷到凌晨。当然,必须要“拒绝自动匹配手机通讯录”,千万不能让那些认识我的人知道我的爱好。


说真的,我感觉我得了“社交账号被熟人发现恐惧症”。


“其实我是个精分”


无论逛知乎还是豆瓣,经常能看到“这里没有熟人,发泄一下”;“怕被人认出来,匿了” 之类的话。微博更不用说,不问微博ID已是当代青年社交的基本礼仪之一。



在手机比人更亲的年代,千不怕万不怕,就怕其他账号被发现的尴尬。


这年头,千万不要试图了解熟人在朋友圈以外的样子,反差大到你可能受不了。


朝夕相处的室友平时总是笑脸相迎,看似相处得非常融洽,却没想到她在知乎上“有个可怕的大学室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题目下一一细数对室友的各种不满,收获了高赞;


旁边沉默寡言、一脸正经的同事开个玩笑都会不好意思,然而在微博上土味视频和沙雕段子转到飞起,满屏的卧槽和哈哈哈。


朋友圈里总是感恩生活的阳光少女也会去豆瓣小组发帖,数落男朋友的种种不是,让陌生的姐妹们替她出谋划策。


人前和人后反差巨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仅普通人是这样,明星也是如此“精分”。


明星的大号基本都是自拍、广告和宣传,宛若一个冰冷的营业机器,小号则会有趣和真实得多。“欢乐颂五美之一”乔欣的小号都是甜甜的情话,毫不掩饰对男朋友的爱,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恋爱少女的痴心和钟情。



(乔欣微博)


(乔欣小号)


你认识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人设


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小号,是因为我的人设不能崩。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过“自我呈现”理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呈现自我,当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现时,他会以一种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管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



戈夫曼将生活比作一个大型舞台,有前台和后台之分。人们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表演着符合他人期望的自己。


在以熟人为主的微信中,谁都不想给别人留下负面印象。每一条精致朋友圈的背后,都是一场严格的印象管理。


《群体性孤独》一书认为,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中,我们貌似以真实身份出现,而实际上却往往在简介上把自己美化成另外的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朋友圈也是如此。


就像微商喜欢用豪宅豪车、高档酒店和奢侈品展示雄厚财力,来证明自己“看过世界”,普通人的朋友圈也会抱有一定的目的。“这条会收到几个赞?”“一定会有人夸我的吧”,在这样的期待中能够获取关注、认可和归属感。


只不过,生活并不是美颜相机,可以替你抹掉一切不美好。工作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这些赤裸裸的负面情绪并不会在你的伪装下烟消云散。


我们需要一个角落来隐藏自己狼狈的一面。没有公开的私密号接纳了那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在那里,你有忧愁烦恼,生活可以一地鸡毛。



如今,微信使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领导、同事、客户反而代替了朋友,成为列表里的主流。当被人数众多、身份复杂的看客注视时,在朋友圈这个舞台上表演就越发小心翼翼和力不从心。


广州一公司强制员工转发公司内容。“私人号微信朋友圈每天要求至少发一篇,每周二例会检查。”


杭州两名员工和几名已离职的同事吃饭小聚一下,被老板在朋友圈看到后,要求二人递交辞呈。



冷冰冰的企业文化粗暴地将人们的生活和职场挂钩。结果,我们在发朋友圈之前会有越来越多的考量,不仅会想着“会不会有人赞”,还会担心“发这条朋友圈合不合适”。


然而,表达欲是一个人基本的心理需求。东方不亮西方亮,朋友圈不容我,那就换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自由自在地网上冲浪。




加班到深夜的小李,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工位的图,并配以“强壮”的表情,处处彰显着一个社畜的辛劳和敬业。看着同事们一个接一个的点赞,小李冷笑一声,打开微博,大骂这份工作毫无意义,骂领导和同事全是一群脑残,让自己忙活到现在。


你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不想让你看到我的阴暗面罢了。


熟人不能知道我的秘密,但陌生人可以


熟人社交体系涉及各方面情感和关系,这些复杂且真实的关系链会给人带来压力。


你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朋友心中的乐天派。现在,你遇到了烦恼,但你不想让父母知道,因为怕他们失望和徒增担心;也不想说给朋友听,不仅仅害怕形象幻灭,更是担心这段关系会变质。


因为,向认识的人倾诉衷肠是有风险的。对方对你的心里话可能并不感兴趣,也不一定真心想帮你,没准还会把你的秘密当成八卦的谈资,泄露出去;甚至被对方利用,成为日后要挟你的把柄。



而面对陌生人,就可以卸下所有的面具和伪装。陌生人社交的匿名性可以让人摆脱自身社会角色的束缚,表达出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有哪些你只能匿名说出来的秘密?”近七万条回答里,有在现实生活中会被嘲笑的梦想和信念,有常人无法感同身受的人生挫折,有令人自卑的生理缺陷,有无法释怀的心理阴影……


七万人直面内心深处的柔软,同时感受着陌生人的善意。




无论是和陌生网友开一场心事茶话会,还是自己在树洞里默默更新心情,不对熟人公开的账号可以让人真正做自己。在这里,没有被人审视的压力,存在自我保护和防御的安全感,一个人就是整个世界。


如今,科技日益发达,隐私空间越来越逼仄,我们更需要一个私人角落来安放灵魂。


日常生活已经很累了,真心希望所有人都克制一下对别人社交账号的探索欲,给彼此一个把自己“藏起来”的机会。



1.两员工与离职同事聚餐,公司老板看到朋友圈要求两人立即辞职. 都市快报.2018-07

2.强制员工朋友圈为公司营销?广州一公司创始人:想他们善表达. 澎湃新闻.2019-10

3.不要被朋友圈“完美人设”彻底绑架. 中国青年报.2019-09

4.十几块一个的微博小号里,有千万个成人世界的秘密. Epoch故事小馆.2019-10

5.为什么我们更喜欢向陌生人倾诉?.时尚健康.2016-9

6.韩彤彤.熟人社交媒体下的表达欲抑制现象[J].科技传播,2019,(10).

7.方杏.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8.雪莉·特克尔(SherryTurkle)著;周逵,刘菁荆译. 群体性孤独 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03.




你可能会喜欢:

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