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衰年变法”:你有没有做过“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2-10-06

你有没有做过“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

有一个朋友,工作7年后,毅然辞职决定去欧洲重新读本科了,她一直喜欢建筑,大学却因为种种原因修读了其他专业。消息一出,整个朋友圈都炸开了锅,种种评价层出不穷,这么大年纪了真能折腾,一切从零开始,学得动吗,怎么安家,能拿到绿卡吗,找对象怎么办,以后回国工作得和年轻人竞争了,不担心家人吗?

总之就是一瞬间,所有人化身街坊四邻,殷切地给予她无限的关注与担忧。

每个中国人从小就开始耳熟能详这样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载的孔子语录,像这句话一样,“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的规训似乎无处不在:十五岁要好好做题,二十岁要努力充实简历,二十五岁最好已经找到伴侣,三十岁嘛是时候生养小孩了,什么,还没成家?请问你二十五到三十这五年间干什么去了。

年轻的时候,要争分夺秒冲刺积分榜;年纪大了,得休生养息,急流勇退,前浪最好自觉死在沙滩上。你说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叔叔快洗洗睡吧,多大年纪了,还折腾呐。

人生的旅程,好像从一开始就按照年龄节点被标定了路口,从出生起我们就被丢进跑道,没有弃权资格,没有变道岔口。然而,真的只能如此吗?

衰年变法,其实是生命力迸发的自然体现

一个学艺术史的朋友,有次一起看展,当我提出那位画家的不同年龄段的画风变化很大时,他忽然问我,这在艺术界其实很正常,你知道“衰年变法”吗?

齐白石二十多岁学画,五十多岁已有所成就,圈内圈外都有口皆碑,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最后立身的画法是五十五岁定居北京后才苦心孤诣钻研出来的,到六十多岁了,白石老人才创立红花绿叶的画法。

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家、科学家、文人,以及工匠当中之中,衰年变法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它是人类研究、创作生涯自然的发展轨迹。

因为这些人从事的职业性质大部分属于智力领域,而脑力劳动具备目的性、意志性、思维性、创造性这几项基本特征,以对于未知信息的探求为主,因此自我挑战就是一件每天都需要发生的事情。倘若因为年纪老迈就甘心条件不若旁人,自认只能守成,那有大量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思想精华、智能结晶都将被白白浪费。

衰亡是生命不可抗的必然。如果我们的一生中有任何一种方式能够对抗这种物理机体的衰亡,或许就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挑战与更新,由精神上达成生命活动的不朽。老当益壮,老来弥坚,皓首穷经。

电影《依然爱丽丝》中,主角爱丽丝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心理学、语言学权威学者,在五十岁时,她患上了阿兹海默氏症,大脑机能每天稳定而缓慢地衰退,曾经引以为傲的记忆力,过人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性,不竭的思路、灵感,这些都在渐渐离她远去。这种病改变了爱丽丝的大脑,也就等同于在抽走她的生命。但爱丽丝并没有万念俱灰,在家人的陪伴下她依旧奋力生活,保持尊严。

倘若屈从于患病的命运,无非就是渐渐衰老,但爱丽丝的主动、依然坚持自我训练的精神,这些都在说明一种“衰年变法”的力量——因为有所对抗,生命力以一种反作用力的形式呈现在疾病、衰老的压迫下,我们能够加倍地体会到一个人巨大的生命力。

衰年变法,并不是逆流而上的尴尬之选

“衰年变法”,顾名思义,重点是“衰”字。似乎在普罗大众的眼光中,“变法”是人青壮年的特权,垂垂老矣,行将就木之时,讲究一个量力而行,注意藏养,此时变法,不光充满了风险,也是对生命本身过大的消耗。

然而,不要上当了,这种观点本身是“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年龄该做的事”的一个翻版符合广义社会规律,提倡随大流,它的狡猾之处在于忽略了时代的飞速发展中,技术与环境一日千里的巨大变化,封锁了人生命的可能性。

生命本身到底是一个持续不断地上升的过程,还是如正态分布曲线一般遵守一个衰-盛-衰的规律,又或者,每个人的生命曲线是截然不同,并不存在固定标准的呢?有没有听过那段著名的TED演讲《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生命的节奏》:

“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岁才毕业,但马上就找到了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时不幸去世;

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了90岁;

有的人没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热爱的事;

有的人毕业就找到好工作,赚很多钱,却过得很开心;

有的人在16岁就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在26岁时改变了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10年才生孩子

……”

这段话已经足够破解我们关于上述问题的迷思,厘清我们对于生命活动的观察。每个年龄段,时间点,是否有着单一的解题思路?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是你承认了这种“标准答案”,那你不光会为别人做了、自己却没做到的事情而焦虑,也要为自己做了、别人没做的事情焦虑,这样束手束脚的双倍焦虑,背后是一个人对于生命的不自信。

衰年变法,并不是逆流而上的尴尬之选。要紧的不是社会规训,也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找到你自己独特的步调。

普通人的生活,也不必受困于年龄窠臼 

没有“什么年龄该做的事”,只有“什么年龄愿意做什么事的人”。

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无视外界目光的审视与规训,大胆地实践“衰年变法”。

王大爷85岁了,为了和在外地上大学的孙女实现微信视频通话,学会了使用微信,这算不算“衰年变法”?

刘大妈68岁了,一辈子手脚不协调的她为了退休后拥有更丰富的社交生活,加入了小区的广场舞队伍,开始从最简单广播体操样的舞步学起了华尔兹,这是不是“衰年变法”?

张叔叔53岁了,老婆住院化疗以后,从来只会煮方便面的他像模像样地学起了做菜,每天变着花样下厨房,从蚂蚁上树到东坡肉,样样拿手,为了给老婆保证一顿可口的饭菜,这算不算“衰年变法”?

李阿姨一辈子在开店-倒闭-再开店的循环中,俗称干一行倒一行,她入资过小卖部,美容院,服装店,民宿,奶茶店,48岁这年,结合之前开店倒闭的经验,拉人入伙喜气洋洋地开起了面包店,因为避开了租金、地段、配方等曾经栽过跟头的大坑,生意蒸蒸日上。这是不是“衰年变法”?

在看上述这些例子的时候,你真的会感到不合时宜、不成体统吗,你不会感到一种由衷的敬佩吗?

如果承认一个70的老人可以“衰年变法”,也就间接地承认了一个30岁的女性可以未婚但过得很精彩,一个40岁的男人可以忽然一拍脑袋跑去读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个学位,两个感情失意的人可以再在一起相拥获得幸福,一个八百米都上气不接下气的跑步废柴可以通过日以继夜的坚持跑完立下flag的马拉松。而这就是对于“生命”的自信。

不是因为是“普通人”,所以就“不可以”、“不可能”,正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所以更加努力地拓展自己生命的密度和宽度,不必囿于陈腔滥调的条条框框,不必战战兢兢地强迫自己去追随大流,不必跟着别人的目光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命节奏,愿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

结尾

衰年变法,并不是行将就木的难堪挣扎,而是生命的力量于人生长河的末尾如流星一般的华丽谢幕。

既然生命的乐章由自己谱就,谁说尾声必须怯乏庸朽?

你相信生命,就给自己机会和可能性。

我们变法,不仅衰年变法,还要盛年变法,青年变法。人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里,方得一遍遍地返回到自己的初心,生命才呈现出永恒的纯粹质地,而这从来不以年龄为转移。

作者:钟雨

编辑:宋居


你可能还喜欢:

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