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色拉乌孜踏古

易文文 中国西藏网 2021-01-22

色拉寺后山秋景  摄影:陈卫国



色拉乌孜踏古


我对距离拉萨北郊3公里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好奇已久,那里自古就是藏传佛教高僧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无法一一丈量的山路如散布其中的故事传说般曲折而美妙,令人应接不暇的众多圣迹像悬挂在山腰的彩色经幡,如此夺目,又如此遥远……历史的深沉,总不容我们一眼探究到底,最精彩的内容无法用眼睛捕捉,也许就藏在那灵光一现的感受里,也许藏在欲辩忘言的心意间。



因缘际会起风云,色拉曲顶

藏族司机大叔娴熟地操着方向盘拉着我行驶在色拉乌孜山麓,车子在山体间旋转着往上攀升,来到一处被松柏包围的古朴建筑,这便是色拉曲顶。它的面积不大,有人却说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摇篮,它的历史比色拉寺还长,在这里酝酿诞生过几件格鲁派教法史上的大事。


1407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决定将传教重心从山南地区往拉萨河谷转移,当时拉萨柳乌宗的宗本柳乌•朗杰桑波在色拉乌孜为宗喀巴修建了色拉曲顶禅修房,供其夏日安居和授徒传法。宗喀巴在这里住了两年,先后收了600多名徒弟,并著书立说,注释了《中论广疏》,撰写了《龙树中观根本慧论广释之正理海》等书,奠定了格鲁派的显宗基础。


宗喀巴在色拉曲顶独处静坐,深思熟虑格鲁派的未来发展,他决定按照古印度法会的形式举行一次祈愿大法会。在当时西藏地方最高首领阐化王扎巴坚赞的支持下,1409年正月初一,宗喀巴主持了西藏历史上最隆重庄严的传召大法会,也即“莫朗钦波”,规模宏大,气势如潮,格鲁派的名声迅速传遍整个雪域高原。这次大法会也为同年建立格鲁派第一座寺院——甘丹寺筹集了资粮,该寺的建立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鲁派正式创立。此后,“莫朗钦波”作为藏传佛教界的传统,成为西藏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


1407年,克珠杰在22岁时带着宗喀巴根本上师仁达瓦的推荐信专程到色拉曲顶拜见宗喀巴,请求宗喀巴做自己的上师,宗喀巴欣然应允。克珠杰和另一名宗喀巴的重要弟子贾曹杰是宗喀巴大师的得力助手,在弘扬格鲁派教法、阐述格鲁派教义、建寺授徒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因此藏传佛教界将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珠杰三人合称为“师徒三尊”。宗喀巴圆寂后,担任第三任甘丹赤巴法台的克珠杰筹集资金,在奉安宗喀巴大师肉身银塔的藏式大殿屋顶上,建造了一座歇山式铜瓦鎏金的金顶,俗称大金瓦殿,这是格鲁派祖庭甘丹寺历史上第一座金瓦殿。清朝顺治年间,克珠杰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甘丹寺建立不久,明朝永乐皇帝便派使臣进藏诏请宗喀巴去京城出任国师,宗喀巴考虑到格鲁派刚建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便以教务繁忙,又在色拉后山闭关静修为由婉转拒绝。永乐皇帝于1414年再次遣派使臣进藏,四位使臣翻山越岭来到色拉乌孜,请求宗喀巴进京奉诏。宗喀巴在色拉曲顶接受了皇帝的诏书和礼品,恳切阐释了自己年事已高、教内事务繁忙、实在不宜远行的原因,并从众多弟子中选派释迦也失(亦译写为释迦益西)代表自己赴京朝见皇帝,弘扬佛法。永乐皇帝封释迦也失为大慈法王,赐予无数珍贵礼物,这是格鲁派第一次与明中央王朝建立关系。1416年,释迦也失返藏,仍是在色拉曲顶拜见上师宗喀巴,宗喀巴命他在色拉建立僧人学修的道场,这便是建立色拉寺的由来。


宗喀巴的另一名高足弟子、拉萨下密院的创建者喜饶僧格,于1410年在色拉曲顶拜见宗喀巴,在其足下学习密宗经论,并很快成为宗喀巴座下密宗首席弟子、精通密宗的学者。一次,宗喀巴在色拉曲顶问四众弟子:“我教导的密法,谁能承担弘扬的重任?”连问三次无人敢应,喜饶僧格便从众中起立回答:“我当负责弘扬!”宗喀巴高兴地把众多密宗信物赠予他。1433年,喜饶僧格创建下密院,1464年,喜饶僧格的弟子贡嘎顿珠在墨竹工卡县建上密院,1485年迁来拉萨小昭寺。上下两密院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培养了不少密法优秀的高僧。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扎什伦布寺和上下密院的建立使宗喀巴大师的显密教法得到广大发扬,此后各寺相继建立活佛制度并保持其传承系统。


在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人标榜实修,轻视教典,宗喀巴大师细致地学习和钻研了诸多教典,写下了指导次第修行的显密经典著作。这些著作至今仍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学习的必读科目。宗喀巴大师所处的时代,律学讲修衰败不堪,许多人有意无意地轻视戒律,胡作非为。为整饬风气,宗喀巴大师戴上黄色僧帽,严守戒律,努力修持,树立了威仪具足、持律严格的典范。最为可贵的是,宗喀巴大师身体力行,一生刻苦修习,建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高权威——甘丹赤巴。“只要孩儿有本事,甘丹法座没有主人”,意思就是只要有水平、持戒律,不问出身、不问地位,任何人都可以竞争甘丹赤巴的宝座,格鲁派学风扎实、唯学而上、戒律严格的宗风就此树立。


站在色拉曲顶遥想当年宗喀巴大师在此地居住,条件是很艰苦的,出行不便、生活简陋、取水困难……彼时,他已经名满全藏,仍然能独善其身、专心致学,其品格令人敬佩。


化外一方有静谧,色孜珠康

快到色拉乌孜山顶的时候,有一座醒目的黄色小寺庙,或者应该叫一处禅房,名为色孜珠康。色孜,藏语意为:色拉山顶,珠康,藏语意为:修行的地方。


此地地势狭窄,建筑高耸,很难用相机拍到全貌,只留下一个仰望的镜头。禅房墙体被刷成黄色,赭褐绿三色挑高窗户巍巍其上,绘制着吉祥图案的白色门帘飘在山风中,阳光从禅房经堂顶端倾泻而下,更显得周围林深草密,无比幽静。


这座禅房开始只是一个修行的静地,也是在1407年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们为方便大师修行密法而专门修建的。宗喀巴大师圆寂后,弟子们又相继来到此地闭关修行,传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也在此地闭关多日。18世纪,该地出现了一位高僧格勒嘉措,他以自身学修造诣使得这处禅房声名远扬,建立了珠康活佛转世系统,格勒嘉措即是第一世珠康活佛。到第四世珠康活佛丹巴坚赞时,在那曲地区建立了藏北高原上著名的格鲁派寺庙孝登寺。我们眼前的色孜珠康是由第七世活佛珠康•土登克珠主持重修的。七世珠康活佛现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多年来在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弘扬佛法利乐众生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藏北牧区信教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色孜珠康规模虽小,但是功能俱全,经堂、僧舍、活佛宅邸紧凑有序,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几百年前宗喀巴大师修炼密宗的密室:珠康日追。日追,藏语意为:山洞,特别是指适合修行的安静的山洞。无论是色孜珠康,还是珠康活佛转世系统,其名称都离不开宗喀巴大师闭关修行的这个山洞。珠康日追洞体狭窄,约2平方米,呈长方形,可容三个人紧挨着并排落座。进入洞内,身体无法直立,伸手便可触摸凹凸不平的洞壁及洞顶。洞内供奉着宗喀巴大师的金铜像,洞外燃着一盏巨大的长明酥油灯,明黄闪烁的灯光映照着前来虔诚朝拜的信众们的喃喃希冀。


我置身珠康日追洞内,也试图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思绪却无法停歇。我看到了宗喀巴大师像金色的脸颊,唇畔似乎有不动声色的莞尔;我闻到了酥油的气息,那是雪域高原独有的温暖的味道;我听见了洞顶往下滴水的声音,坠落在白驹过隙的时光里……总之,我无法停止思维。一切都无法停止,这是我在珠康日追最深的体悟。


阅读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

『藏℃』一个人和一座城

『藏℃』金瓶掣签制度在清朝的实行

『藏℃』九世班禅首次南京之行


责 编丨李丝雨

 点击阅读原文,看文中图片及更多内容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