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立国 | 走出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的认识局限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4-02-05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李立国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走出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的认识局限

西部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扎实推进共富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安全稳定、民族团结等核心利益。没有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就没有全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实现。西部高等教育与发达地区一直存在较大差距,这既有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因素的累积。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存在突出的不均衡特征,高校布局密度自东向西呈阶梯式下降,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偏小,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支持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的政策与举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生均受教育机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每十万人口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看,低于2000人的省份有浙江(1975)、内蒙古(1925)、云南(1991)、青海、新疆、西藏等,高于3000人的省份有天津、陕西,经济大省广东(2086)、山东(2286)的十万人口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刚超过2000,低于重庆(2952)、贵州(2322)等。从每十万人口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看,东西部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是,从质量等方面看,仍然有较大差距,如2022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校,东部入选98所,西部入选26所,“双一流”建设学科主要集中于东部。从科技创新资源指标看,东部高校的校均R&D经费支出,约为西部的2.49倍;西部高校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数量不足且比例低,2020年东部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博士化率为34.65%,而中部为21.35%,西部为21.73%。东部与西部普通高校之间存在显著的经费投入差距,且差距并无随时间缩小的趋势。2019年,东部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为49817元,西部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为33877元。
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要从追求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维度转变,跳出就教育论教育的理论局限,跳出行政区划为本的视野局限,跳出单纯要求中央政策和发达地区支持的思想局限,跳出单纯借鉴学习和模仿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思维局限。而要把西部高等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建立起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建构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向而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愿望,实现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跳出就教育论教育的理论局限,就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审视高等教育布局,尤其是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布局,建立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布局和发展必须要和区域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要和未来潜力相一致。不能为发展高等教育而发展,为布局而布局一些学校,为上层次和追求热点而布局某些学科与专业。各省的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要及时提出本省较为明确的人才需求结构,没有具体的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使得高校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缺乏根本依据。由于缺乏依据和规划,导致部分地区对省内高等教育发展导向不明确,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导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不清晰,专业布点多,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少。政府和高校应统筹规划,解决高校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增量结构调整为辅,力求避免专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以建设布局机制为核心,促进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社会发展部门密切结合,推动市场调节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构建主动适应、动态调整的有效机制。注重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强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以传统优势学科及特色名牌学科专业为龙头,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带动新增专业发展,构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内在联系更为紧密、整体特色更为突出的专业链群,推进办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跳出行政区划为本的视野局限,就是要从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视野审视高等教育,构建起与国家发展相向而行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统一的大市场,这是国家战略全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打破传统国际大循环的弊端和受制于人的尴尬地位,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打造强大国内市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西部高等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使命责任,需要从国家发展全局,从新的形势与任务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管理为主的体制,我国高等学校95%属于省属高校,省委和省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的人为分割和行政区划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一哄而上”导致发展雷同。要把握和处理好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主动作为、政府引导地区布局与区域协同等关系,发挥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防止出现“小而全”和“同质恶性竞争”。各个省份,包括西部区域,应该从国家战略全局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在布局上不搞“小而全”,不盲目追求所谓热门学科专业,不盲目布局新学校和追求学校升格。重点支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自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专业。着力推动建立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社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新需要的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建立集聚社会资源,有效实施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发展机制。将自身的高等教育置于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将紧盯自身发展小逻辑转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着力增强当地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度和驱动力。着力建构与国家战略相一致、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相协调、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体现优势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跳出单纯要求中央政策和发达地区支持的思想局限,就是要从强调输血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转变,客服等靠要的思想,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因素,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确需要中央政策和东部发达地区和高校的支持与帮扶。但是,长期的单纯依靠政策扶植和帮扶容易造成西部高等教育的“自我矮化”,好像发展就要依靠更多的西部专项,通过特殊的形式来解决,这些专项容易造成西部与东部发展标准的产局,从长远看,不利于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发展。东部地区和高校的帮扶,更多是“补短板”和解决当前急迫的问题,不可能长远发展要依靠其他高校来实现。有些政策扶植,比如支持西部高校增加免试推荐研究生名额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在西部的招生计划,加大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力度,支持西部高校增加学位授权点,都是应该继续支持的政策。同时,西部高等教育要在外部政策帮扶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发展。聚焦发展难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破除制约性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提高政策举措的精准性、有效性,激发高等教育办学活力。不断加大省级预算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确保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只增不减,拓展经费来源,支持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深化科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推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西部学科高峰,加大生态屏障、能源、战略通道等学科群建设力度,集聚人财物优质资源,形成一批西部特色高峰学科。

跳出单纯借鉴学习和模仿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思维局限,就是要走出一条西部高等教育自主发展道路,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当然要积极借鉴吸收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但是绝不是照搬外部发展模式。学习借鉴很重要,但关键要内化吸收,而不是照搬照做,要重视自身比较优势的意识与自生能力的生成,而不要追求达到与东部同等发展的绝对水平与战略地位的替代。区域高等教育评价也需要实现从统一化向特色化的转变,将高等教育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适应性作为评价标准,而不应仅仅关注规模和条件。通过找准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的缺口并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探索适应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探索西部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的本土化路线,摆脱趋同化、模仿型的发展路线。西部地区高校切实将发展路径从“外输依赖、向外向上”转变为“内部造血、向内向下”,形成中西部高校内生型发展模式。立足西部发展的现实,对接一带一路、边疆建设、东南亚开放、各个主体功能区建设,来设计和谋划高等教育发展。打造高水平向西开放平台,支持“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建设。将西部高校建成向西开放和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省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留学的重要目标省份。建立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西部区域内高校合作联动、集群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强特色、补短板,布局建设成都、重庆、西安、兰州、昆明、南宁、贵阳、乌鲁木齐等区域发展高等教育战略支点。


文字编排:张海生
审核确认: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立国 | 走出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的认识局限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