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个专业同窗共读,中石大这个班,绝!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中石大梦溪书院碳中和示范能源创新班

汇聚了5个专业的优秀学子

班级同学全员申报大创项目

围绕碳中和领域的学科交叉问题进行科研探索

孵化“互联网+”、挑战杯项目6项

获国家级奖励2项

省部级奖励4项


2022年9月,2022级碳中和能源创新班依托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及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

班级围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实现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五个优势专业学科交叉和碳中和升级,以“致力于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卓越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碳动-碳讨-碳索-碳研”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碳中和能源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油气专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高地。

班级学生实行全员书院制管理模式,入住中石大第一所书院——梦溪书院,通过交叉建班、交叉住宿打造学科交叉培养的物理基础,通过产学研协同、国际化培养、科研训练、综合实践等方面深化学科交叉的内涵,以碳中和为班级建设特色,形成了浓浓的“低碳”班级文化。

“梦溪”一词,灵感来源于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一书,书中首次记载了“石油”及其用途,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以“梦溪”一词命名书院,既体现追寻古圣先贤之义,又体现书中首次记录“石油”,开启石油发展新纪元,寓意书院师生继往开来,在继承发扬传统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为国家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能源领域领军人才,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2023年9月23日,梦溪书院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学校管理育人模式探索开启了新的篇章。

梦溪书院依托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成立,负责两个学院的学生管理,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有碳储科学与工程和储能科学与工程(未来班)两个本科专业,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考招生,储能科学与工程(未来班)从大一年级学生中选拔30人按照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依托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五个本科专业从全校大一学生中遴选30名学生组成碳中和能源创新班,按照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梦溪书院以校内学1楼宿舍作为书院社区主空间(其中1层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毗邻的学生活动中心部分功能房间作为辅助社区空间,建成了党建活动室、学术沙龙室、交流研讨室、谈心谈话室、学生自习室、学业辅导室、心灵解压室、导师导学室等空间,全方面满足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入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治理的建设要求,搭建书院育人的场域空间。

学生不改变原有院系与专业归属,按照学籍接受学院和书院管理,获得学院与书院双重身份。书院与学院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联结形成育人共同体,学院瞄准学生学业教育、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培养方案,构建新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书院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搭建学生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空间,建立学科交叉机制与全方位的学生成长服务机制。发挥双院协同育人优势,与班主任、学业导师、任课教师定期交流,在学院的帮助下,与国外教授面对面交流。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教师周天航

梦溪书院的学科交叉机制是一大特色,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我曾组织化学工程、石油工程、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共同进行一项关于人工智能辅助的高通量溶剂筛选的研究项目。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使学生们能够互补知识,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书院的功能空间设计方面,致力于创造出既能满足学术需求,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畅谈科研、探索前沿科技的空间。在育人特色方面,梦溪书院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和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热点问题,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服务。梦溪书院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

办公室主任范卓颖

梦溪书院的学科交叉机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大家可以结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心得。同时,梦溪书院还提出双创育人机制。通过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创新,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观点。这种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储能21级未来班赵思雨

书院揭牌成立的那天,我对着那块写着“梦溪书院”的牌匾久久伫立,“梦溪”二字来源于我最喜欢的《梦溪笔谈》,如今更是给予了我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赋予我面向未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梦溪书院的第一批成员,我见证了它的成长,参与了它的建设,也享受着她为我提供的优待。我会努力成为能源报国的新时代青年!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

能源创新班沈昊旸

作为首届能源创新班的班长,我深深感受到书院制度为班级带来的巨大优势,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到书院的文化氛围中。书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术资源和活动机会,帮助班级建设在学业和科研方面更上一层楼。对于我这样的油气储运专业的同学来说,书院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与能源相关的学科交叉机会以及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让我们对能源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也更能够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在书院的培养下,我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碳储22-1班佟维泽

作为前沿专业的首批本科生,书院与学院的双院协同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优渥的专业条件。独特的创新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了学科交叉优势,配备了“五位一体”导师团,定期开展院长沙龙与导师沙龙,举办专业讲座,拓宽了学科视野,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天地。书院充分利用一层社区空间,有书香致远、墨卷至恒,“读书不觉已春深”的自习室,也有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于一体的研讨室和沙龙室,让我们在交流互鉴中更有获得感。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我们相信,我们会交出一份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完美答卷。


梦溪书院

聚焦我国未来能源领域领军人才培养

依托上游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下游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

与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密切协同

构建横向跨学科

纵向跨学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贯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建立汇集学习、科研、文化、实践于一体的书院育人平台

打造学科交叉、高度协同的学生学习成长共同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编辑:杨文琰 罗子怡

责任编辑:胡桂宇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来自全国两会的“中石大声音”!学习传达!

新增6名国家级人才、4位正教授,拿下60多项省部级奖——这个班,牛!

金奖北京高校第一,7000+就业岗位又来了!

绿色赋能,点亮美好 | 来和春天“浇”个朋友!

春龙翘首,来中石大寻“龙”

 创新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