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念您!景仰您!


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

为中国石油行业的振兴发展作出毕生贡献

他风餐露宿、言传身教

把教学育人实践写在祖国壮丽山川之间

他严于律己、克勤克俭

在一言一行中践行廉洁本色

近日

北京卫视《清风北京》栏目走进中石大

摄制专题片

《呕心沥血育英才 兴油报国终无悔》

讲述原石油大学校长张一伟教授的感人故事


张一伟为第三排左一

后排左一为张一伟,其左前方为张治中

1933年,张一伟出生于安徽安庆,他的伯父是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由于自幼深得伯父的培养和教育,张一伟便将张治中所倡导的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

1949年,16岁的张一伟随伯父张治中将军在北京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送了他列宁装和一些书,如《半夜鸡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同年,他又认识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何思源先生,何先生送了他中译本的《人和山》,里面有许许多多奇异的图案和文章,深深地吸引他不停地探寻其中的究竟。

1951年张一伟中学时期照片

1950年12月,张一伟再次见到了周恩来总理,谈了自己的理想,他说初中时看了《人和山》等一些书,想学地质、探索大自然、寻找矿藏,建设祖国、建设国防。于是周恩来总理欣然为他题字——“为加强国防力量而努力”,这句话为张一伟锚定了奋斗目标。

1952年,19岁的张一伟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学习。1956年,他留校任教。这一时期,国家建设对油气资源需求量极大,亟待地质工作者为国家探查各种大矿、富矿,这让张一伟更加坚定了地质报国的初心。

1961年张一伟在苏联学习时期照片

此后,他前往莫斯科留学,获得了地质学、矿物学的副博士学位。1962年,他来到北京石油学院任教。1965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石油勘探与生产工作,北京石油学院和北京地质学院派出大批师生加入其中,张一伟深入华北油田。张一伟的妻子熊琦华带领实习生到了玉门油田,在他们的书信往来和日记中,大都是关于石油勘探的理论探讨和思想交流。这也是张一伟地壳波状运动思想的积累和熊琦华油藏理论研究的初期形成。

张一伟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总结并确立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他在课堂推行启发式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石油地质野外及油田综合勘探研究

张一伟校长与妻子熊琦华教授在塔里木和学生合影(张一伟为第一排左四、熊琦华为第一排左三)

他将课堂搬到户外,带领师生穿梭于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复杂地区,共同参与国家重点项和基础科研实践。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产学研”结合锻造了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为石油工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张一伟为右四

作为教育家,张一伟先生多次强调,唯有人的素质是不能引进的。他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人才培养,提出“不断完善人类”应是教育的本质和基本问题,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培育了一批能攻坚、能吃苦的高层次人才。

张一伟是教育家,也是科学家。早在1983年,他就以渤海湾油气盆地为例,论述了地壳波状运动。这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发表在石油大学的专刊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说:“40年前先生就阐述了这种学术思想,这种观点非常了不起、很超前。对于这种学术思想,实际上在那个时候没有太多的科学家关注。但是时隔40年以后,在今天,这个学术思想的学术价值才得以被认识被实现。在他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做了渤海湾的这个波状运动的定量分析,后来在他的带领下,又进军塔里木盆地开展研究。”

2001年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张一伟为第一排左八)

张一伟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油藏描述攻关,并提出“以地质为主体,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新思路。他还推动和组织了油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99年张一伟获得了中国地质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2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张一伟一生对名利看得很淡。都说科研是“冷板凳”,可是他甘愿把“板凳”焐热后,将机会留给年轻人。金之钧说:“在1995年,我们争取到了石油大学第一个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是大中型油气成藏定量研究。前前后后的论证,一伟校长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当成果做成了,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也指导了北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取得了比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成果申报奖励时,张一伟却退到幕后,把荣誉让给了年轻人。

作为校领导,张一伟尽职履责、严格管理,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科发展,平时不管来校交流或调研的是什么人,他都是用日常便饭招待。生活里,他始终是朴实无华的模样。

张一伟与家人合照

建校初期,他和家人住在学院路的平房里,两张床、一张书桌就是全部家具。张一伟的儿子张征说道:“我父亲是一个生活极其简单的人。有辣椒就是一顿饭,一条毛巾又洗脸又洗澡。买东西都是买打折的,我母亲说要给他买件新衣服,他总是说我的衣服不旧,还能穿。凡是拿着礼物找他办事的人,他都会拒之门外。我们家有个祖训‘咬口生姜喝口醋’,生姜代表辛辣,而醋是酸的,也就是让我们记住辛和酸在生活上要俭朴在事业上要有奋斗精神。”

正是靠着这种奋斗精神,张一伟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以严谨勤奋的科学态度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默默传递着知识的薪火。

2009年5月24日,张一伟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弥留之际,他仍关心着石油大学的发展,关心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张一伟一生德高望重、为人师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他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2023年10月2日,在庆祝建校70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隆重举行我国著名教育家、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张一伟先生塑像揭幕仪式。他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着这片他为之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美丽校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广大师生始终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

张一伟先生1962年获得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到北京石油学院任教。1986年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1989年担任石油大学(北京)首任校长、党委书记,并在此后一直担任石油大学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石油大学理事会理事长,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和学校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著名教育家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让人景仰!

他是办学治校改革创新的杰出领导者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让人崇敬!

他是笃行科研初心不渝的卓越地质学家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让人爱戴!

来源:北京卫视 清风北京官方微信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闻网

编辑:罗子怡

责任编辑:华南

审核:李丽平 刘志庆



这么优秀,是张东啊!

青春,光芒!表彰的名单很长!

今天,发点不一样的!

@全体中石大校友,诚邀!

双创双百,中石大+7,太赞了!

 呕心沥血育英才,兴油报国终无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