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刘韡携“看不见的城市”横跨美国两大美术馆

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 2021-09-26

-看不见的城市对于一年最多可以做8个展览的刘韡而言,2019年是一个“淡季”。除了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作品同时呈现于威尼斯绿园花园中心展区和军械库两个场馆之外,他于近日在美国克利夫兰两家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也被《纽约时报》推荐为“秋季不可错过的展览之一”。


9月13日,刘韡在美国美术馆的首次个展已在美国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 Cleveland)开幕;当地时间10月11日下午,其个展的第二部分也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刘韡在美国所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涵盖了刘韡艺术实践中的代表作及近期新作。以下为“凤凰艺术”从美国克利夫兰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艺术家刘韡在美国美术馆的首次个展于9月13日在美国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 Cleveland)开幕;当地时间10月11日下午,个展第二部分的VIP预展也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开幕。本次个展作品规模庞大,涵盖了刘韡艺术实践中的代表作及近期新作。


▲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馆外,2019

 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当代馆外景,2019


此次展览与意大利作家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中篇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同名,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和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这两家机构联合呈现,并特别回应了这两家机构各自空间的建筑风格。在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柯特妮·芬恩(Courtenay Finn)的策划下,展览聚集一批刘韡运用到抽象与碎片化手法创作的作品并生产出新的叙事。《纽约时报》推荐本次个展为“秋季不可错过的展览之一”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嘉宾剪彩,从左至右: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的策展人艾米丽·利伯特(Emily Liebert)、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的馆长吉尔·斯奈德(Jill Synder)、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以及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董事、法孚集团(中国)总裁,艺术赞助人单晓阳(Michelle Jeschelnig),艺术家刘韡,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馆长威廉. 格雷斯伍德(William M.Griswold)、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的首席策展人考特奈·芬恩(Courtenay Finn),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以及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董事、法孚集团(中国)总裁,艺术赞助人单晓阳(Michelle Jeschelnig),艺术家刘韡,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馆长威廉. 格雷斯伍德(William M.Griswold),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从左至右:长征空间创始人卢杰,艺术家刘韡,收藏家乔志兵,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白立方画廊亚洲总监周晓雯,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看不见的城市”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馆长威廉. 格雷斯伍德(William M.Griswold)致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当地时间10月11日下午,“刘韡:看不见的城市”的第二部分展览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开幕。开幕式上,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威廉. 格雷斯伍德(William M.Griswold)馆长首先致辞表示,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横跨2个美术馆,提供2个互补的视觉文本,它们共同为观众提供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实践的广阔视野。在CMA的展览中,展览以两个作品作为切入。2014年的《 爱它、咬它 No.3》呈现了与西方建筑历史有关的宏伟古迹,这些古迹是用狗咬胶制成的,这种媒介与建筑物本身的半废墟状态相辅相成,给作品带来短暂的品质并具有结构性的巨大意义。 而《全景 No.2》是创作于2015年至2016年的双幅画,让人联想到北京这样迅速发展的现代城市的天际线。这项工作结合了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像素以及艺术家出色的色彩使用模式,产生了超越了表现与抽象的图像。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以及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董事、法孚集团(中国)总裁,艺术赞助人单晓阳(Michelle Jeschelnig)正在致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2016年单晓阳陪同策展人雷托·图林(Reto Thüring)参观了艺术家刘韡的北京工作室,并与艺术家建立了联系。2017年,《全景 No.2》是由理查德·杰斯切尼格(Richard Jeschelnig)和他的妻子单晓阳(Michelle Jeschelnig)赠予给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这件作品也代表了他们个人的文化背景以及对这个世界一流机构的热情。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董事以及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董事,法孚集团(中国)总裁,艺术赞助人单晓阳(Michelle Jeschelnig)在开幕上致辞也表示,

“2016年,我陪同CMA前当代艺术策展人雷托·图林(Reto Thüring)参观了刘韡在北京的工作室。我们都被他那复杂而庞大的抽象性的城市画迷住了。他错综复杂的几何图案和色彩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普遍的都市感,立即激发出了我对过去40年中国快速变化的感受的共鸣。”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的馆长吉尔·斯奈德(Jill Synder)发言,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之后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的馆长吉尔·斯奈德(Jill Synder)在开幕式致辞回忆道:

“我还记得2016年的夏天,刘韡来到moCa进行了一场非常重要的访问。而在本次展览中,那些装置作品与马可·波罗所描述的城市相互呼应——奇幻、迷人,事物从未像现在看起来那样。刘韡的作品令人回想起我们在如何看待和协商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时所面临的情况。”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酒会现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刘韡是中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但他的作品并未被西方观众全面了解。作为在迅速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探讨了当代中国中的社会和政治矛盾。 艺术家使用现成品、摄影、绘画、雕塑和装置等多种媒介,来呈现中国变革下的视觉表现。 他经常在工作中使用几何和建筑形式来指向自己的城市环境。


而如今,moCa与CMA两家美术馆通过与艺术家工作室及长征空间的合作,与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白立方画廊(White Cube)以及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一起,筹备近三年时间使得展览得以实现——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可见与不可见的呈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全景图示。

可被观察的全景



正如卡尔维诺在小说中想象了十三世纪时的游历者马可波罗与蒙古帝国皇帝忽必烈之间的一组对话,刘韡同样考察了物体是如何在有形和无形之间,作为物理痕迹和无形的关联而存在的。在同时举行的两场展览中,从以书籍刻成的雕塑、到经过切割改造的家用电器——冰箱、洗衣机和华夫饼机——再到用狗咬胶制成的建筑纪念碑等一系列作品,刘韡引领了观众一同探索材料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以及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董事、法孚集团(中国)总裁,艺术赞助人单晓阳(Michelle Jeschelnig)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她捐赠的作品《全景 No.2》前


本次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展览重点呈现了艺术家的标志性作品《全景 No.2》(2015 - 2016年)和《爱它、咬它 No.3》(2014年)。展览以《全景 No.2》(2015-16年)为核心,巨大的双连画体现了艺术家在2010年对其作品所进行的技术性转变——他开始使用计算机软件生成像素图案,这些像素图案被转换为画布并随后由艺术家填充颜色。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CMA策展人艾米丽·利伯特(Emily Liebert)在导览

《全景 No.2》的半抽象图像让人联想到北京等特大城市的广阔天际线。同时,软件生成的灰色、橙色、紫色和黄色的共振使作品并不以某种社会评论或政治评论的面貌呈现。取而代之的是,这幅画的抽象质感是如此之强,以至于观众无法分辨是在观看风景还是纯粹的抽象图案。同时,它复杂的建筑图像通过一系列由狗咬胶制成的建筑纪念碑,从墙壁上延展到真实空间中进行呈现。

▲ 刘韡,《全景 No.2》, 2015-2016年,布面油画,350 x 400 厘米,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正如艺术家在青年时期亲身经历的那样,作品内核源于城市化进程与自然对抗引发的情感冲突,根深蒂固的传统和新的“现代”现实碰撞所导致的不适、伤痛和迷惘。刘韡的装置及绘画创作持续回应着快速变化的城市肌理,并以抽象的方式让观众注意这些材质本身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开幕式现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于1913年成立,艺术作品超过43000件,其永久性画廊是1916年建设的。它以其广泛收集前哥伦布艺术,中世纪欧洲、亚洲和印度的艺术而出名,其收藏的亚洲艺术品也是美国目前最好的收藏。而此次弘大的展览叙事不仅仅展示着刘韡在不同阶段的艺术成就,也指涉着社会图景的变迁。


微观的宏观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


展览的第一部分则在美国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举办。此次展览也是迄今为止刘韡在美国所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大型装置作品《微观世界 · 引力》(2019)——来自“微观世界”系列的全新作品,也于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展出。“微观世界”检视了公共生活中言说主体和被注视的客体之间的定义与转化;在观看者与其超越了各自孤立的状态时,这种深刻的质疑令人时刻保持在反观当代社会和自我的警戒之中。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的首席策展人考特奈·芬恩(Courtenay Finn)在导览,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的馆长吉尔·斯奈德(Jill Synder)在讲话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2019,图片由刘韡工作室提供


“看不见的城市”共构的现场恰恰回应了书中马可波罗所描述的城市——那些奇异和令人陶醉的地方,事物从未如其所是地显现出来——并且强调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远比我们所能看到的要大得多。刘韡的作品像是一个暗示,提醒人类要如何感知和协商与地点的关系,并察觉其构建的条件。



▲ 刘韡,《微观世界· 引力》,2019,铝板,尺寸可变,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提供,摄影:Field Studio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


而作为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的一份子,刘韡在考察城市作为一种充满生机的力量的同时,质疑这种发展速度对人与世界的接触的影响和塑造。从他绘画的线性构图到解剖旧电视机的光带,充满活力的几何形式和线条贯穿了展览空间。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提供,摄影:Field Studio


刘韡的创作发生于中国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他近期创作持续回应着快速变化的城市肌理,并以抽象的方式让观众注意这些媒介的本身,从而提炼城市的感性触角。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提供,摄影:Field Studio


在刘韡的艺术工作和思考中,他试图将这些表现形式脱离现实的参照,从物质材料以及它们所在的城市里的生存中直观的抽取出一系列物理关系,如“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等。刘韡的这种抽象的艺术实践揭开了物质的层理,突显了中国城市中的物质流动和累积过程,以及在高度的象征秩序和后规划的无序之间所堆砌出的景观。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提供,摄影:Field Studio


刘韡的装置及绘画创作持续回应着快速变化的城市肌理,并以抽象的方式让观众注意这些材质本身,从而提炼这个城市的感性谵妄。近年来,在全球化和政治语境转折的影响下,刘韡在创作中赋予了更多对世界的描述,对知识的认知以及人类对不同社会景观的观看方式的关注。“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一个连续体。他指出,“我一直都在继续之前的主题,但只是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它们,艺术创作是我理解并结合现实与认知的方式。

▲ 刘韡 Untitled 9, 2019年布面油画 300 x 450 厘米,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提供,摄影:Field Studio

▲ 刘韡 2019年新作布面油画 300 x 300 厘米,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提供,摄影:Field Studio

▲ 刘韡 2019年新作布面油画 220 x 260 厘米,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提供,摄影:Field Studio


不同的经历与生存背景,让我们所看到的“现实”千差万别。刘韡所倾向的,是从种种可视的现实中抽离“真实”。或许就是因为抽离“真实”才存在着与主题相关的这种“看不见的城市”。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展览现场,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


展览信息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


展览地点、时间: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oCa)2019.9.13–2020.1.5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2019.10.13–2020.2.16


关于艺术家




▲ 艺术家刘韡

 

刘韡,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创作成熟于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刘韡以众多不同媒介,诸如绘画、影像、装置及雕塑等来进行创作,并逐渐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刘韡的作品表现出了受后杜尚主义启发、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他的创作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


近期个展包括“看不见的城市”(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2019);“幻影”(长征空间,北京,2018);“全景”(三星美术馆,首尔,2016);“颜色”(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Sensory Spaces 4”(Boijmans Van Beuningen美术馆,鹿特丹,2014)。


近期群展包括“愿你生活在有趣的世界”(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19);“熵”(林冠艺术基金会,北京,2018,威尼斯,2019);“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8);“L’emozione dei COLORI nell’arte”(Castle of Rivoli,都灵,2017);“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阿尔里瓦克展览馆,多哈,2016);“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路易威登基金会,巴黎,2016);“黑色方块的冒险:抽象艺术与社会1915–2015”(白教堂美术馆,伦敦,2015)。
 
除新系列作品《吞噬》(2019)和《微观世界》(2018)正在同时呈现于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的绿城花园中心展区和军械库两个场馆之外,刘韡还曾参加第三届爱知三年展(2016);第九届及第十三届里昂双年展(2007,2015);第十一届沙迦双年展(2013);广州三年展(2002,2005,2008,2011);第六届釜山双年展(2008);第五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上海双年展(2004,2010,2016);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艺术无限”项目(2013,2015)。他曾获得AAC艺术中国大奖(2016);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奖(2012);CCAA中国当代艺术最佳艺术家奖(2008);并曾获得瑞信·今日艺术奖提名(2011)。


(凤凰艺术 克利夫兰报道 摄影:Sophie 责编/瑶瑶、yyc、dbk、Sophie)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 “超越时空的对话——吴为山雕塑作品展”




▲ 云自在 高云作品展

▲ 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


▲ 《观看之道》


▲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 DE JA VU 

▲ “摄影180年在中国”

▲ 倪有鱼:∞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