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议程 | “古文字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

出土文献 2023-12-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古文字微刊 Author 古文字微刊




“古文字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
















会议时间

2023年12月16日—12月17日


会议地点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会议议程













12月16日(星期六)上午

8:30—11:30


集合出发

8:30

酒店大堂集合,坐车前往美国研究中心


开幕式

9:00—9:45

主持人:刘钊


9:00—9:15   

教育部语信司刘宏副司长致辞


9:15—9:30   

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振武教授致辞


9:30—9:45   

复旦大学陈志敏副校长致辞


合影、茶歇

9:45—10:15


圆桌讨论

10:15—11:30

主持人:刘钊


与谈人:朱凤瀚、黄天树、曹锦炎、王素、陈松长、李运富、吴振武、陈伟武、冯胜君


讨论主题:

1.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的经验教训

2.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的未来愿景


集合用餐

11:30

会场门口集合,坐车返回酒店用餐

12月16日(星期六)下午

13:40—17:40


集合出发

13:40

酒店大堂集合,坐车前往美国研究中心


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第一场

14:00—15:40

主持人:李运富、刘钊


(1)白军鹏:据出土文献试校传世文献一例

(2)边田钢:试论声符替换的创新音变推力——以东汉谐声构形演变中的字形、语音互动为例

(3)陈英杰:谈一种特殊的构字法——义训构字法

(4)高中正:论“同义替换”

(5)刘思亮:利用出土文献校订《山海经》举隅

(6)马晓稳:《说文》“漢”字古文的文字学解释及经学史意义

(7)莫伯峰:古文字考释原理浅议

(8)王森:关于古文字学电子化的一些思考

(9)杨建忠:由战国楚简看《说文解字》形义分合的类型


交流讨论

每位学者宣读10分钟,交流讨论10分钟


茶歇

15:40—16:00



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第二场

16:00—17:40

主持人:吴振武、陈剑


(1)孔品屏:再释“咸陵园相”——兼谈抑陶用印

(2)何有祖:说秦汉简所见“聶”字

(3)梁静:禹迹在天——关于出土禹类数术文献的一点思考

(4)鲁家亮:里耶秦简牍9-2287所见文书再读

(5)苗利娟:雍梁故城新出土的陶量

(6)王辉:帛书《要》篇“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试诂

(7)王伟:《秦封泥集存》释文补正(三十则)

(8)禤健聪:上博简《慎子曰恭俭》“恭以为体,容莫偏焉”疏释及题旨补论

(9)赵岩:面向秦简词典编纂的秦简词汇研究


交流讨论

每位学者宣读10分钟,交流讨论10分钟


集合用餐

17:40

会场门口集合,坐车前往餐厅用餐

12月17日(星期日)上午

8:10—11:30


集合出发

8:10

酒店大堂集合,坐车前往美国研究中心


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第三场

8:30—9:50

主持人:黄天树、王素


(1)方稚松:由甲骨文中“率伐”再谈甲骨金文中“率”之含义

(2)葛亮:古文字“史”与商代小铙

(3)何景成:介绍一方与临淄商王墓地M1墓主铭文相关的陶文

(4)李发:说甲骨文中的“奏”——附释“

(5)王子杨:甲骨文所谓的“燮”及相关诸字的释读

(6)张昂:说“辛”“新”“薪”

(7)张惟捷:谈谈两组师小字卜辞的释读问题


交流讨论

每位学者宣读10分钟,交流讨论10分钟


茶歇

9:50—10:10



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第四场

10:10—11:30

主持人:朱凤瀚、曹锦炎


(1)严志斌:说康宫

(2)程浩:伯有父剑与楚国封君

(3)胡嘉麟:上海博物馆藏亢鼎札记

(4)鞠焕文:也谈格姬簋铭

(5)田炜:“黃耇”新解

(6)熊长云:秦度量衡诏书考释

(7)徐渊:“对扬”新说


交流讨论

每位学者宣读10分钟,交流讨论10分钟


集合用餐

11:30

会场门口集合,坐车返回酒店用餐

12月17日(星期日)下午

13:10—17:00


集合出发

13:10

酒店大堂集合,坐车前往美国研究中心


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第五场

13:30—15:10

主持人:陈伟武、冯胜君


(1)蔡一峰:古国名“邾”“邹”考辨

(2)陈民镇:清华简《五音图》论略

(3)蒋鲁敬:纪南城周边新出战国楚简文字构形浅析

(4)刘洪涛:郭店楚简《缁衣》“民情不饰”及相关问题

(5)石小力:楚玺文字零释

(6)孙刚:齐“羽工”玺小考

(7)王凯博:清华简字词释读札记二则

(8)张新俊:简、帛《五行》对读一例

(9)周忠兵:说《大夫食礼记》“馈”字异体


交流讨论

每位学者宣读10分钟,交流讨论10分钟


茶歇

15:10—15:30



古文字青年学者论坛第六场

15:30—16:40

主持人:陈松长、邬可晶


(1)洪帅:悬泉汉简中的异体字研究

(2)李洪财:金关汉简《许常书信木牍》性质蠡测

(3)单育辰:张家山三三六号汉墓竹简字词札记

(4)孙闻博:《功令》与西汉早期官吏选任

(5)王挺斌:北大秦简释读小识

(6)袁开惠:谈谈《天回医简》中的药物“卒饴”及相关病方


交流讨论

每位学者宣读10分钟,交流讨论10分钟



闭幕式

16:40—17:00

主持人:刘钊


会议总结: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凤瀚教授


集合用餐

17:00

会场门口集合,坐车前往餐厅用餐

















参会人员名单




刘宏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王丹卉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白军鹏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边田钢  浙江大学文学院

蔡一峰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曹锦炎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陈民镇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陈松长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陈伟武  中山大学中文系

陈英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程浩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程少轩  南京大学文学院

方稚松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冯胜君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高中正  山东大学文学院

葛亮  上海博物馆

何景成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何有祖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洪帅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胡嘉麟  上海博物馆

黄天树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蒋鲁敬  荆州博物馆

鞠焕文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孔品屏  上海博物馆

李发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李洪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李运富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梁静  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所

刘洪涛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

刘思亮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鲁家亮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马晓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苗利娟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莫伯峰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

单育辰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石小力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孙刚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闻博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田炜  中山大学中文系

王辉  山东大学文学院

王凯博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文学院

王森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王素  故宫博物院

王挺斌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王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子杨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吴振武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熊长云  故宫博物院

徐渊  同济大学中文系

禤健聪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严志斌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杨建忠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袁开惠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

张昂  云南大学文学院

张惟捷  厦门大学中文系

张新俊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赵岩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忠兵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朱凤瀚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刘钊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陈剑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广濑薰雄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张富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蒋玉斌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周波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张传官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邬可晶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石继承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蒋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任攀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阿列霞(OLESIA VOLKOVA)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于淼  扬州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转载自“古文字微刊”公众号

编辑:张官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