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焦虑

曹将 曹将 2023-03-17
作者:曹将
编辑:泽涛

01


我们总是在寻找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永恒的问题,有的关于原生家庭,有的关于金钱,还有的关于信任与背叛。


这些问题成了我们的底色,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跳出来,让你在新场景下给出回答。


我有个习惯,定期更新手机里的 App 。更新时,会顺道看看它们的介绍。


3月9日,我看到 flomo 的更新介绍里写的是: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via 读库老六


那一刻,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焦虑」又一次被点亮。


02


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从测评结果就能看出一二。



一场演讲,我会在家试讲四五遍,开场前还会去一趟厕所,把自己关在马桶旁,再在大脑里过一遍整体内容。


即使是部门会议,我也要在本子上写好关键词句,再无声地排练一遍。


因为我讨厌任何情况下的失误。


而如果最后还是发生,我会对自己失望。


我也思考过什么是失望。那种感觉就像是,大脑里出现一个小人,告诉你,你看,还是不行。


唯一庆幸的是,还没有走向极端。


高一时班里有个女生,手臂上都是刀片的划痕。


我问,是有别人欺负你吗?


她说,不是,就是每次考试不好,就划自己一刀。


怎么定义好呢?毕竟,她是班里第二名。


嗯,就是没有第一名好。


我是那个第一名。


我没有割自己,但我会咬手指。


18 年后的今天,食指背后还有茧,就是当时咬出来的。



03


大一时候我报名了学院辩论队。


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能赚取一点综合加分,为评奖金做准备。


面试就是 3 分钟即兴演讲。


我还记得当时自己说话有一句没一句,一卡壳大脑就一片空白。


最后辩论队要了我,我很震惊。学姐说,我仔细听了你的内容,其实质量不错,只是缺乏锻炼。


受挫的心情得到了慰藉。


但后来得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是男的。因为学校整体女生太多,学院辩论队男生也少,总需要一两个干体力的。


心情又撕开了裂痕。


不过,我收获了学姐后面的两句话:


1.每次表达之前都写好稿子,背下来,我们都做不到随机应变,那至少要做到死记硬背。


2.我之前跟你一样,也会紧张,但相信我,打了 20 场辩论,做了40-50场公开表达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就按照她说的去做,只要有机会,就去争取上台。内心中有个数字「50」 ,像小时候存钱一样去积累经验。


另外,每次分享之前,一定要写逐字稿。写完以后,就背。背到什么程度,就是睡前,也要在大脑里过一遍整体内容。如果有遗漏,就起来重背。


室友何江经常被我吵醒,有时候会吐槽:至于吗?


到了大三,在校报记者团做招新分享时,面对三百多人的会场,自己还是会紧张,但是内容可以流畅地说出来,同学提问时自己也能够回答自如。


这时候,数字已经到了「45」。


——我想,这是对「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最好的解释:当我焦虑时,我知道,我要做的事去写稿、去背诵。当我第一次没做好时,我要做的是再练习 49 次。


一旦知道了如何行动,情绪就会触发行动。


04


因为做培训管理的缘故,听了很多领导力的课程。


有一次老师开篇就讲如何做计划。他说道:


你们肯定会好奇:这么基础的内容,跟领导力有什么关系?但是,我想说,你能不能做好计划,决定了你的下属能不能开心工作。


接下来,他说了一个常见的案例:布置给员工一份工作,员工做好后领导不满意,又返工,再不满意,再返工……最后领导心烦,员工心累。


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领导能不能告诉员工具体要做什么。


当时我对这个案例还没有太深的理解,直到最近泽涛分享我一张图片:


那天在学而思听到一个挺有趣的案例。

清华附小有个老师,在全国最顶尖的小学,带出了最顶尖的一批孩子。

她有一套很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有个点是她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认真听讲。
怎么做到呢?

她从来不会和孩子说“你们要认真听讲”这句话,而是会说要他们做到以 下3 件事:

  1. 1、上课眼睛要盯着我;


  2. 2、手必须放在课桌上,不能放下面;


  3. 3、听到我敲黑板了,才能拿笔记笔记。



虽然对象(老师对学生、领导对下属)不同,但目标都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指示行动。


如果对方只是得到「要认真」「要努力」「要细心」的指示,他就只能自己在迷雾中摸索。很可能踩坑,这时候又收到责骂,焦虑的情绪自然会出现,最后很容易事半功倍,对自己失望。


我理解了。


——什么是领导力,就是带领团队产出更多业绩的能力。那要让团队有更多业绩,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计划时,把路径说清楚,这样,大家便能少些情绪内耗,多些精力在达成目标上。


05


但具体,真的太难了。


一方面因为模糊不容易出错。


对于管理者来说,说「这个方案这么做」,那如果事实证明错了,反而权威受到挑战。


模糊,也是一种自保。


另一方面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具体。


演讲前写逐字稿很具体,但第一次准备一场活动,虽然有其他人的清单,但这场总有特殊性,还是需要考虑更多可能。


上课眼睛盯着我很具体,但大领导布置的工作,自己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做,谈何具体。


能力有限,焦虑无限。


06


写到这里,好像又进入到了死胡同。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而很多时候,又难以具体。


前两天,有个朋友让我帮忙给个建议。


合作方拍了张合照,她总觉得不对劲,跟我说:你有没有觉得画面有点黄?


我说,是的,色温调冷一点应该就好了。


她问:你怎么知道这个名词?


我说:因为自己经常修图。


当说完这句话,我突然有了答案。


她说的黄是模糊,我说的色温是具体;我为什么能说出来,因为我经常修图。


修图是什么?是经历。


就像我第一次去国外旅行前,只知道要办签证;但当自己办过后,才知道怎么预约、准备什么资料。


就像我第一次写书前,只知道要花很多时间码字;但当自己写过后,才知道要写提纲、写样章、再根据提纲完成文稿、再三审三校。


这些过程,都只有去经历,才能到具体。


就像教我辩论的前辈,自己也是通过写逐字稿、多次演练,才能给到我解决方案。


是的,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具体的近义词是经历。


具体,终究是经历出来的。




这是曹将公众号第「 1140 」篇原创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 ▽

《高效学习:曹将的公开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