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食堂吃出“老鼠头”,学校:“只是鸭脖”

书单君 书单 2023-09-27


#01
“指鼠为鸭”
- 
真是开眼!
 
6月1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食堂吃出了一个很像“老鼠头”的东西,拍成视频发到了网上。
 
从视频里可以看到,这个异物有着两颗牙齿状的白刺,几根胡须状的毛发,的确形似老鼠头。
 
 
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恶心,但恶心之余,大家觉得这不过是学校厨房的卫生不达标,充其量是个食品安全问题,只要彻查就行了。
 
但是,6月3日来自校方的一则通报,让人大跌眼镜。
 
在通报中,校方表示这个很像老鼠头的异物,其实是鸭脖,而且,这个结论是从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结果得出的。
 
为了让人们相信,校方还让当事人和同学一起对“异物”进行了对比,最后确认“异物”为鸭脖,并表示:“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
 
 
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当众表示,他们经过了多番比对,最后确认就是鸭脖。
 
可能是通报和人们肉眼所见的结果差得太多,这一回应直接惹怒了全网。
 
 
大批感到智商被侮辱的网友,毫不留情向学校和市监局开炮,指责其“睁眼说瞎话”。
 
有人联想到秦国时期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发明了一个词叫“指鼠为鸭”。
 
 
“鸭脖说”一词成了新的顽梗,在网上引发了一系列段子、漫画的创作。
 
还有人猜测,校方、食堂承包企业及市监局肯定存在利益输送,合起伙来欺骗大众。
 
 
 
种种言论,让这件事在全网迅速传开。
 
自此,原本清晰的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变成了一起复杂的舆论事件。
 
一方面,是校方和市监局坚称调查结果就是鸭脖,另一方面,是大量网友坚持自己所看到的就是老鼠头。
 
整件事情,俨然成了“罗生门”。
 
就在真相扑朔迷离时,有人爆料,这已经不是该校第一次出现“老鼠事件”。
 
根据调查,早在2021年,南昌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对这所学校曝光过一次卫生事件。
 
 
当时的调查结果指出,是菁禾餐饮(食堂承包企业)公司清洁人员在做完清洁工作后,并未及时盖住食堂地面排污下水管道盖板,导致有室外老鼠窜入。
 
对应的处理措施是:严厉处罚,开展环境卫生大检查,责令整改。
 
 
但随后就有消息指出,近5年里,菁禾餐饮根本没有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运营中标公示记录。
 
换句话说,很有可能就是私下内定的。

我们回到鸭脖鼠头这事,学校还有更离谱的“骚操作”。
 
紧随这件事被曝光后,学校组织学生控评的截图也流出来了。
 
截图中,该学校新媒体中心主任号召学生积极点赞对学校有利的留言,还特意提醒同学们评论时加上自己的表情包,这样显得“更真实”。
 
 
这些爆料,让本来就备受质疑的校方,更无可信度可言。
 
按理说,事情本身并不复杂,尤其是后续央视和地方记者的介入,本可以有很多机会向公众澄清,谁料自学校通报到目前为止,几日内,不管是市监局还是校方,都没有任何回应。
 
这也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老鼠还是鸭脖?真相到底是什么?
 

#02
“鸭脖”罗生门
《后真相时代》一书中有句话——
 
“物体并不仅仅是物体——它拥有背景,这影响了我们对它的看法。”
 
 
其实,话语也是如此。
 
正如人们对于此次事件调查结果的态度,除了南昌市监局的调查结果没有说服力,更深层次的原因,无疑是当下公信力的缺失。
 
上一次普遍谈论“公信力”,还是胡鑫宇事件。
 
失踪106天,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教体、城管等多部门配合,多次“千人地毯式搜索”,还是搜寻无果,最终在学校旁边粮仓的树林里找到了尸体,距离学校只有数十米。
 
有关部门的解释是,遗体所在位置偏僻,荆棘丛生,很难被发现,当时搜寻忽略了。
 
 
再往前的2021年,成都49中坠亡事件发生后,学校对自己一系列不合逻辑行为的沉默,掀起了更大的社会影响。
 
“关键监控是否缺失?”“为何不让家长调取监控?”“救护车为何没有及时赶到?”“为何孩子死了2小时后才通知家长?”
 
这一系列公众关心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当然,客观来说,从调查到通报,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需要足够的时间。
 
正如“程序正义”一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罗翔就对“程序正义”有过这样的解释:
 
“法律强调程序正义,因为司法一定会有错误,但是司法的错误,如何能够被人所接受?就是强调程序,通过程序所推导的过程,即便错了,那这也是程序本身所推导的。所以我们法律在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追求程序。在程序中,我们才能达到一种可见的正义,这种人们可能接受的,有瑕疵的正义。”
 
 
在网上打字审判再简单不过,但只有经过专业的调查、取证最终得出的调查结果,才能从根本上或者说最大限度还原事实本身。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用道德审判,不能“微博断案”。
 
更何况,公安机关对案件的处理,往往有着相应的规定,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向公众公开。
 
比如,在成都49中坠楼事件中,警方之所以不公开死者跳楼自杀的过程,是因为国际上从来不提倡宣传自杀事件。自杀的手段可能引发更多人模仿,媒体的负面报道也可能会诱发更多自杀案例。
 
再比如,任凭公众再怎么要求,胡鑫宇的录音和尸检结果,也只能告知其家属,在征询家属同意后,才会有选择性地对外公开。
 
我们必须相信法律,相信程序正义的合理性。
 
只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忽视公众的诉求。
 
 
比如本次江西高校事件发生后,校方和市监局只是草草发了一则简短的通报了事,只有结论,没有过程。
 
人们关心的异物“牙齿”、“胡须”等最关键的信息,本应是调查重点,也是最需要向公众澄清的部分,却没有任何调查的细节和过程通报,更没有任何相关的影像公布,只有文字和口头的说明,只有一句“确认是鸭脖”的结论。
 
这些关键信息的缺失,非但无法服众,反而会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公信力的怀疑和不信任。
 
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就会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
 
成都49中坠楼事件中,当官方持续沉默,就有了各种猜测。
 
有人就猜测救护车来得晚,是因为学校想要掩盖罪证,还有人说当地官官相护,背后有许多说不清的秘密。
 
胡鑫宇案发生的106天里,没有官方结果,各种毫无证据的脑补和猜疑也频繁出现。
 
有人造谣“胡鑫宇被光头老师杀害”,给光头老师带来巨大的人身骚扰;
 
还有恐怖的“人体器官买卖”传言,说当地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专门进行器官买卖,胡鑫宇的器官就是被他们看中了······
 
舆论事件不就是这么发酵的吗?
 
公信力的缺失,滋生了人们想象的空间,我们当下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微博断案”、漫天的谣言和阴谋论,大抵都源于此。
 
 
 
#
结尾
70多年前,黑泽明拍了一部电影叫《罗生门》,影片讲述了一个有关“真相”的故事。
 
一个武士和他的女人,在竹林中遇到了一个强盗,妻子被强暴,自己被杀。
 
但在强盗、女人、武士亡魂的口中,这个案件成了3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强盗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说自己是为了追求女人,和武士公平决斗后杀了武士;
 
妻子为了守护自己的贞洁,说自己是被强奸后受到武士嫌弃,从而刺死了武士;
 
武士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说自己是遭到女人的背叛,不堪受辱而选择了自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之一,就是真相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性。
 
人性有优点也有弱点,人性中有光也有暗,但什么样的环境,会激发什么样的人性。
 
70年前是这样,70年后依然如此。
 
过去,人们总是谴责那些不明事件真相就随意发表评论的网友,并习惯性地给他们贴上“乌合之众”这样的标签,来显示这些人的盲目、从众和肤浅。
 
 
但事实上,这其中有多少人是被迫走向“乌合之众”的行列?
 
如果诉求可以被真实听到,如果真相可以被清楚揭开,如果公平和正义可以及时得到伸张,谁又愿躲在键盘背后,成为被人唾弃的“乌合之众”?
 
因此,比起一味地谴责,我们是否更应该反思,是什么造就了谣言、网暴、乌合之众不断滋生的环境。
 
 -END-
撰稿:笔下长青
主编:左页
图片来源:《酒鬼都市女人们》《绅士》
《罗生门》、部分来自网络

■ 精选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