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铁形式主义之殇

牛弹琴 地铁的真相 2022-04-25

经常听身边的人谈起:在地铁公司,形式主义是最令基层深恶痛绝的恶魔。的确,形式主义早已是困扰地铁多年的烦恼。诸如领一个口罩要做四张表格、签三个名字、漏了一个都要被考核;迎接检查之前全员加班整理材料,打印机的墨、A4纸都要耗光。



原本只需要单纯完成的工作,却还须别有用心加上痕迹、存档、证明做过了、做好了、做完了……可以省时省心偏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从宏观大局到仪表着装,种种形式主义让基层不堪重负,许多员工深受其害却又无可奈何。


如何正确正确看待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有何特点?今天我来和大家好好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全方位化、泛滥化

是地铁形式主义最普遍的特征


许多人认为只有基层饱受形式主义危害,这是一个误区。地铁各个部门、各个层级都承受着形式主义之殇,形式主义在地铁的泛滥是渗透到方方面面的。


不要以为居庙堂之高的领导很轻松,他们面临的压力一点都不比基层小,只不过形式主义在领导那里的表现形式和基层不一样罢了。


很多人都会吐槽领导下发的很多通知要求太沙雕了,还嚷嚷着如果自己是领导才不会搞得那么复杂,其实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般简单。在形式主义面前,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地铁形式主义

越来越变得内卷化


许多地铁人常常陷入“内卷化”忙碌中,过多地滞留在机械、重复的工作状态中,导致自我消耗和重复循环,阻碍工作向更高新的形式跃进。


比如:领导看到某一个车站的防洪沙袋堆放的像豆腐块一样非常整齐,就马上要求全线效仿,导致全线车站忙于应对而无暇他顾。做防汛演练时,整理沙袋花费的时间都要远远大于演练本身花费的时间,而且每做一次演练需要重新整理一次沙袋,明知道这种做法毫无意义,但领导就是热衷于此。这种形式主义面子工程越来越内卷化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以形式主义

应对形式主义

在地铁变得越来越明显


在地铁公司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各种要求全员转发的链接、每日的投票、观看的视频、下载的APP、完成的习题多如牛毛。


领导为了摸排基层形式主义问题采取的方法依然是要求员工打开手机链接做调查问卷,左一份右一份,没完没了。问题是即使基层员工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各种形式主义的情况,但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很多人填记调查问卷只是瞎填,害怕被人查水表,最后调查结果根本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明知道形式主义严重而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形式主义,然后再用新的形式主义继续覆盖,形成恶性循环。



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

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国家大力打击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开始改头换面后继续粉墨登场。


比如:以前做演练材料或者准备迎检资料都是纸质版,为了节约成本,就改为电子版;还有过去完全可以废弃的纸质台账报表多如牛毛,后来全部改为录入系统,甚至录入系统时还要上传纸质的台账照片,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其实并没有减轻基层负担,只是形式主义换了一种形式罢了。


类似的做法还有线下会议改为线上举行、民主评议改为无记名投票、用监控检查工班是否巡查改为用门禁记录查询等等。



落后的管理模式是病因

为什么地铁公司形式主义深入骨髓?或与公司落后管理模式有直接关系。


在地铁公司,员工收入每月基本持平,不会有伤筋动骨的情况出现。大家忙里忙外都一样拿钱,遇到一些猪队友、不负责的人,难免就需要有人去填坑、补救。这里问题就出现了,即使他人多付出了努力,也无法多拿钱,但如果没完成任务,大家都会被扣钱。


于是乎,多付出的人,就会利用留痕迹、避责的思维去做事。在尽可能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证明自己的作为,不求涨工资,但求不考核。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老油条会更油,老实人会变精,工作进度像扶老人一样推着走,磨洋工的实质是公共资源的浪费。



弱者有理,穷是原罪

穷单位无法吸引精英人才,培养人才更是无从谈起。由于管理模式落后,地铁公司很难招揽到真正有本事、有智慧的人来从事工作。


所以经常能看到原本想一展抱负的青年才俊们,在地铁干了没多久便会主动辞职。尽管一开始都是初入社会的嫩头青,但发现自己每天所做的事不过是在挣表现、磨洋工就难免心生去意。工资微薄是小,前途尽毁是大。


对某些人而言,地铁公司的形式主义是在虚度生活。但也有部分员工对此持赞成态度,他们以为在单位里混吃混喝,做做台账就能相安无事,按时下班,何乐而不为。尽管他们也深受形式主义之苦,但已学会苦中作乐,逆来顺受。



笔者观点


地铁人苦形式主义久矣,如何破解这样的魔咒,让员工真正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以结果为导向,用制度的力量来终结各种简单重复、机械性的枯燥劳动。


所谓以结果为导向,就是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实际效果为准绳,而不用纠结执拗于其中过程,这就要求地铁领导需要拥有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来打破以往“台账写得好等于工作做得好,材料准备全等于工作做得全”的思维定势。


要以非凡的远见卓识来改革现有的工作模式,取消一切不适合基层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落后做法,彻底颠覆以往的体制机制,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才能走出限制地铁发展的内卷怪圈。


推荐阅读

大专可报!成都、东莞、厦门、武汉地铁招聘通知


这是地铁公司最吃香的岗位,不接受反驳!


哪家地铁公司工装最好看?其中一家吴亦凡都穿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