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游:镇江导游现场考试导游词(7—12)

文化旅游院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2024-09-26


7、宝华山

8、米芾书法公园

9、镇江博物馆

10、赛珍珠文化园

11、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12、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宝华山导游词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西北部,与南京接壤,在312国道南侧、沪宁高速公路以北,距句容、南京、镇江各30公里。距离句容市下蜀镇10公里路程。宝华山原名花山,因春天黄花漫山而得名,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来此结庵讲经,遂易名宝华山。宝华山森林公园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198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
宝华山静卧于长江之滨,西与南京钟山、栖霞山绵延相连,是宁镇山脉的第二高峰,“东临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气势雄伟,挺拔而壮丽。宝华山原名花山,盛夏季节黄色野花漫山遍野。开山之祖南朝梁代高僧宝志登山结庵讲经传教,此山遂名声大震。宝志圆寂后,遂改花山为宝华山。宝华山历史悠久。山脚下的“丁沙地遗址”距今近7000年,曾出土过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实物,是一处“宁镇地区早期的新文化遗存”。 
“水流石不动,山静云自飞”。以佛教传世的宝华山更有“二龙四池七台九洞十二泉”之胜景,集“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于一体,人在山中走,如在仙境行。
宝华山的“雾海”比之黄山云海毫不逊色。那乳白色的岚气时浓时淡,变幻莫测;浓时如絮,淡时如烟,峰峦寺庙,时隐时现;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纱,似九天仙女飘临凡间;溪水潺潺,松涛和鸣,莺声燕语,一切尽沉醉在浓淡相宜的晓岚霭气之中。乾隆皇帝曾六上宝华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康熙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古木参天,叶稠荫翠,根株蟠结,绿草茸茸,落英缤纷。山上珍稀树木繁多,椴树、银杏、紫兰等树种成长良好。其中,“宝华玉兰”更是宝华山所独有。其花大如莲、白如雪,每至传戒期则竞相争艳,那浓郁的花香和婀娜的姿态给教徒们送来了一片温馨、几多亲切。
宝华山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山中隆昌寺已历尽1500余年沧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是故,宝华山被称为“律宗第一名山”。

站在宝华山顶峰的拜经台极目北眺,但见长江如带,苏北平原烟树苍茫;西望栖霞山、汤山,山青如洗,枫叶如画;东顾镇江,金、焦二山如浮现在扬子江中的两块碧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这是对宝华山的真实写照。

隆昌寺
隆昌寺又称千华寺、千华社,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2008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放戒是佛教仪式之一,大概相当于现代大学授予学位一般。隆昌寺戒坛为汉白玉所制,原为木结构,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改为石制坛。据《宝华山志》载,见月造石戒坛时,开基的夜晚,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云霄,众山群楼,亮如白昼。隆昌寺律院先后放戒七十余期,戒僧遍及天下,东南亚、日本等地许多信徒也慕名前来受戒。凡取得隆昌寺工时牒的和尚,走遍全国大山名刹,都会得到热忱接待。
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风格独特,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坛。与众不同的是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至于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严格,将山门造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也可避去尘俗烦扰。寺前还有一龙池,水位终年不变,可供数千人用水,僧人认为池水与长江相连。寺内所供佛像是贴金的香港天坛大佛的石膏小样,高5.24米,面含微笑,莲眼低垂,慈祥庄严,眉如新月,螺发复顶,神韵非凡,堪称东方艺术珍品。
风格独特的隆昌寺,属典型的明清建筑。周围还有10多处庙庵和一批人文景点。隆昌寺是国内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传戒道场,享誉海内外。该寺始建于梁朝,扩建于明代,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建筑宏伟,曾有“999间半”之称。由于寺庙建在山坳之中,史称“山为莲花瓣,寺在莲花中”。古寺被青山环抱,古木掩映,常年云锁雾罩,清静绝尘,盛夏无暑,真乃佛门名刹。历代达官贵人、名流雅士纷纷登山浏览,留下千古佳句,诗文百余篇。梁武帝、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曾驾临,史载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六进隆昌寺,留下千古传说。明清时期,不仅全国70%的僧尼来此受戒,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也慕名专程赶来受戒。寺内至今珍藏着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家教徒赠送的玉佛、石佛、铜磬、法器,钦定镇山玉印,皇帝用过的万寿枕头、九龙杯和光绪年间铸造的可煮千斤大米的5口铁锅及铜殿、无梁殿等。宝华山名扬海内外,隆昌寺在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隆昌寺的山门面北而开,据说是为了方便水路而来的香客。隆昌寺的布局比较少见,不像通常寺庙那样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这样一路上去,它的山门却在一侧,里面分为东西寮房,一字排开的方丈室、藏经楼、大雄宝殿与左右厢楼以及正面的大悲楼组成一个大四合院,并与戒堂、铜殿、无梁殿等七个小院又组成了一个既独立又相连的方形庙宇,回廊相随,院院相通,非常巧妙。据说这种组合布局,主要是与律宗道场传戒所设十四个堂口有关,气势宏伟庄严而又井然有序,既表现了佛教传统的理性精神,又在高低错落、虚实对比中显示出极高的建筑艺术。
出了大四合院,由院内回廊就进入另一个四合院内,在这里有一个戒台堂,也就是学徒受戒的地方,这也是在其他寺庙很少见到的。宝华山隆昌寺是目前(2008年)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在历代律师的弘扬之下,宝华山律法得以深入人心。据说开始建的是一个木戒坛,康熙年间,又将木戒坛易以为石,分为上下两层,四周以层栏护之,并承以莲座,镂刻精美花纹,显得十分庄严沉稳。据宝华山志记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从此,数以十万计的求戒僧众从戒台上走下,取得“戒牒”而传佛法于天下。宝华山戒坛是至今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之一。
铜殿:铜殿的梁、栋、桶、窗、瓦、屏、楹悉范铜为之,殿后壁嵌铜一方,故名铜殿。其形式为楼阁式,高2.3丈,结构精巧,雕刻细腻,供观音大士像于殿中,四壁刻画如来诸菩萨及帝、释、天、人像,殿前丹墀石栏围炉,有石阶进出,殿左右对称,是明代万历33年(公元1605年)释妙峰禅师奏请创建,禅宗生母慈圣皇太后赐金二千两,以助其成。铜殿是寺内重要古迹,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了,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梁殿:分布在铜殿左右两侧,左边是文殊无梁殿,右边是普贤无梁殿,均系明代建筑物,高3.2丈,三间两层楼阁式,无梁无柱,门窗不用一木,外形仿木结构,内用砖瓦代替,纯系砖瓦建造而成。门窗头上并刻着云纹、二龙戏珠等图案。现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拜经台:位于西部山峰,上有巨石,形似台,一名晒经台,又名会君台,相传是南梁的梁武帝与宝志相会处。《宝华山志》云:“坐此俯瞰长江似带,六合、仪征、丹阳诸邑烟树缥缈,两点青螺浮沉水面则为金焦,回顾栖霞、牛首、钟阜佛头抹眉,若隐若现于岚光云翠间,诚东南一伟观也。”可见,华山之气势雄伟,景色之秀丽壮观!九洞:山中有九洞,即潮音洞、乌龙洞、白虎洞、志公洞、黄花洞、品洞、东华洞、西华洞、古僧洞。其中乌龙洞深不可测。洞多为石灰岩溶洞。
四池:即戒公池、莲花池、龙池、龙王池。寺前的戒池,池中有缩而出没。又说,池水终年不竭,雨年不溢,旱年不涸,传为奇观。
钓鱼矶:在山之西北,滨临大江,相传是王安石钓鱼之处。
将台:在蟠龙山下,为当年韩蕲王(韩世忠)屯军之处。
行宫:寺内原有行宫一座,康熙、乾隆都住过此处,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中。
御碑亭:位于武圣庵前,康熙皇帝南巡至宝华山时;豁免了康熙42年以前句容县的丁钱粮,当地人民遂建此亭。
宝华山寺院还珍藏着一批文物,如皇帝用过的枕头、拐杖,王羲之的“鹅”字,唐伯虎的画,岳飞亲书的“满江红”词,还有一次煮出的米饭可供一千多位僧人食用的“千人锅”,等等。
宝华山不仅因寺出名,而且景色奇特秀丽,寺藏于山中,如花之含萼,莲之有房,寺周苍松翠柏,山中还有九洞四池,深邃神奇。古人称之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号称四十奇秀。据史志记载:“其形安而逸,其势荣而严”,山势崛起,群峰环绕,古树蔽日参天,溪流纵横,绿柳成荫,常年云雾缥缈,盛夏季节,气候凉爽,乃避暑胜境。
宝华山历史上曾是北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植被保存较好。据调查有植物五百多种,其中宝华玉兰已是全国罕见的古老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山中自然生长多种药材和珍贵树林。江苏省政府已将宝华山辟为山林自然资源保护区。
宝华山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维管束植物有124科、352属、529种。其中宝华玉兰为特有树种,是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种,称之“竹海”。这里动物资源丰富,有豺、狼、獐、狐等20多种哺乳动物,画眉、八哥、白鹭等近百种鸟类,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1984年,江苏省在这里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后又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栽下了六棵“御道松”最为有名。

动植物

宝华玉兰:学名:Magnolia zenii Cheng 英文名:Baohua Magnolia,Zen Magnolia 亚热带性植物。其祖先诞生于300万年前的新生代,历经气候骤变,冰川浩劫而不灭,被人们称为研究自然历史的“活标本”。宝华玉兰是江苏省“生物名片”,落叶小乔木,花期3月,花朵多而大,形状如莲。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花香浓郁。叶为悬胆形,树皮灰白色。花谢结籽,其籽艳红,被紧裹于长条形灰色外皮花房室内。宝华玉兰木材大都通直细致,为良好用材;其花可制香精和作药用、食用。
中华虎凤蝶:中华虎凤蝶翅展45~55mm,在黄色衬底的前翅上,自前缘向后翅延射着8根如虎斑的粗黑条纹,后翅外缘呈锯齿状,有一小尾突。外缘黑带内缀着黄、红色新月斑和蓝色圆斑。中华虎凤蝶是英国昆虫学家Leech于1893-1894年间在中国的湖北省长江南岸采集命名的蝴蝶,分布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北向河南、陕西,南向浙江方向稍有延伸。中华虎凤蝶分布广,但个体稀少,是我国的珍稀蝶类。由于它出现在惊蛰前后,所以也称为惊蛰蝶。每年四五月份会在宝华山南片出现。
八哥: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属雀形目椋鸟科鸟类,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八哥易于饲养,又善于模仿人语或其它声音,深为人们喜爱。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栖居平原的村落、田园和山林边缘,性喜结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结于大树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或乌鸦混群栖息。


米芾书法公园

欢迎来到中国米芾书法公园。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位于镇江丹徒,座落于长山脚下,由中共丹徒区委、区政府于2009年7月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规划,2010年2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占地面积50公顷,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座以书法家姓名命名的文化主题公园。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背倚丹徒悠久的历史,延续了丹徒的文风,传承着丹徒的文脉。丹徒,是镇江最古老的地名之一,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开始设县,至今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前的丹徒就已经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江南富庶地,秦始皇东巡至丹徒这一方灵秀之地时,感叹于山水之美的同时,也纠结于丹徒东郊京岘山上的紫气升腾,随行的方士一句“此处隐约有龙脉之相”,竟然让回到都城咸阳的秦始皇坐卧不安,念念不忘,终于决定派三千赭衣囚徒千里迢迢赶赴丹徒,掘断京岘山,斩断龙脉,才最终放下心结。而因“三千赭衣囚徒”曾经领皇命而来,所以此地终以“丹徒”而名扬天下。只是这一座让秦始皇辗转反侧的古城丹徒,并没有因为秦始皇匪夷所思的决定而让人淡忘,倒是后来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只是诞生了宋武帝刘裕,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帝王之乡,还因为山之秀水之美,让诸多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或者徜徉,或者流连,如李白、苏东坡等,用自己的诗词对这里的山水之美穷尽了自己的赞誉;或者卜居,或者终老,如沈括,和我们今天会更加了解熟悉起来的米芾,用自己的书和画,表达了自己对这一方山水的不舍与眷恋。这一路从历史走来的丹徒,就因为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山水与人文相得益彰,而横空出世的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就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在这里,在丹徒,聚焦山水,品味文化。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座拥十里长山的神奇,传说着它的传说,也传奇着它的传奇。我们眼前这座连绵起伏的就是全长十二华里的十里长山,主峰海拔351米,是镇江市的最高点。身处其中或者没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和黄山之秀,但这里春有百花齐放,夏有浓萌蔽日,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裏。最美的是一阵轻雨过后,水气氤氲,山林间云山雾罩,宛若仙境。还真的有仙人曾经住过!长山脚下的人们世代传说着神仙们在长山深处衣袂飘飘,琴棋书画诗酒茶,让一座长山云蒸霞蔚。砍柴归来的樵夫于山中观棋,一局棋的功夫,洞中一日,人间千年,是传说,还是传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长山最深处真的留下了仙人们挥毫时留下的“泼墨仙崖”,这样的神奇终于引来了一代大家米芾的侧目,卜老丹徒,魂归长山,于白云缭绕处留下自己一生的传奇,是长山成就了米芾,还是米芾成就了长山,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泼墨仙崖”是根,米芾归来是脉,而今天的中国米芾书法公园依然延续着十里长山文风的根脉,值得我们流连,去解读,去思索。
中国米芾书法公园怀抱米芾一生的执著,展示了他的作品,呵护着他的灵魂。米芾,米元章,生于1051年,自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因为曾经担任过礼部员外郞,所以后人又称之为“米南宫”。6岁熟读诗书,7岁学习书法,10岁能为人书写碑文,21岁就被召为书画学博士的米芾,俨然一个少年才俊,他的刻苦与勤奋,和在书画、文学上过人的禀赋和才华,成就了他中华文化史上无人可以比肩的成就,除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之外,还以“米氏云山”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文人写意画的先河,而《山林集》、《画史》和《砚史》等著作,文风清雅,见解独到,凡此种种,终于让其成为一代宗师。就是这样的一代宗师,祖籍太原,世居襄阳,五十七年的人生之路,却有四十年留在了丹徒,而且“以大观三年六月某日,葬丹徒长山脚下”,最终完成了自己“卜老丹徒”的夙愿。这是一种怎样的眷恋?生生世世,生生死死。或者真的是因为米芾与十里长山的生死相依吧,这种你不离,我不弃的惦念,让丹徒人在十里长山用心打造了一座中国米芾书法公园。长山深处,米芾到底魂归何方,经年累月,我们或者终不得知;但长山深处,用典藏了248方米芾书法作品的公园,表达我们的纪念,这个我们可以有。
所以,走进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的一廊九馆,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与黄叔中语学书》感知米芾的刻苦与勤奋,还能够在《三吴帖》、《砂步帖》中认识他年轻时的坚实,在《茹溪帖》、《参赋》中触摸他中年时的含蓄,在《虹县诗帖》和《研山铭》里品味他的敦厚。还不止这些,已经与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等高端学术部门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的中国米芾书法公园,不久的将来还将与“海岳天地文化休闲区”、“米芾艺术馆”书法展示区、“西山书院”书法教研区、世界奇石展示区、道宣律院宗教区等,共同支撑起长山科技文化产业园区的新形象,十里长山将会成为千年丹徒的新标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共同走近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穿越历史,对话丹徒先贤米芾;共同期待,长山更加美丽的明天。


镇江博物馆导游词

镇江市博物馆位于西津渡古街1号,原是一组由五幢房子组成的建筑群,为英国领事馆旧址。整个建筑墙壁大量采用青砖夹红砖叠砌,勾白色灯草缝,特别是门窗上的弧形红砖拱券,使整个建筑色彩和造型显得典雅美观,端庄大方。这种建筑风格是欧洲古典建筑的变形,是19世纪后半期典型的“东印度式”建筑,也称“殖民地风格”建筑。于1996年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根据不平等的《天津条约》于长江沿岸被迫对外开辟了五个通商商埠,镇江是其中之一。在1865年镇江云台山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后,在1864年修建了英国领事馆。由于1889年英国人殴打中国小贩,激起了镇江民众的强烈愤怒,数千人放火焚烧领事馆,现在的主楼是清政府于1890年赔款重建的。在主楼屋顶端中央的白石横额上刻的“1890”字样,就是英国领事馆的重建年代。一直到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民众纷纷要求收回英租界,于1929年签订了交还手续,才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镇江享有的特权历史。

镇江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综合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馆址为原英国领事馆旧址,占地11700平方米,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库房,馆舍面积达到5456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座艺术殿堂中,珍藏着3万余件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和10万册古籍书。其中国宝级文物一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西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这些珍宝,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历史发展的足迹。
有两层楼的展示厅 ,展厅内展出《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展》、《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五个基本展览,分别展出了该馆的精品文物。还有一些民俗文化也有一个单独的展示厅。
大家先看看这个青铜鸳鸯尊。
江苏省镇江市的大港一带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分布着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贵族墓葬。1982年9月镇江博物馆在这里发掘了母子墩一座西周墓葬,出土文物900件左右,有几何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和青铜器。此墓为研究吴国早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青铜鸳鸯形尊是该墓出土文物中的精品。
鸳鸯形尊是一件实用的'盛酒器。通高22.2厘米,口径18.3厘米。腹深17厘米。整体作鸳鸯形,昂颈平视,头顶一冠,背有侈口,与常见圆尊同,身体丰腴,双脚并立与后面一螺旋状支柱共同支撑全器,保持稳定。全身素面。造型写实逼真,反映出极强的地方特色。这类仿鸟兽的像生器在商周青铜酒器中是一种特殊的形制,《梁书.刘杳传》中说:“按古者樽彝皆刻木为鸟兽,凿顶及脊,以出内酒。”认为这种仿鸟兽像生器是受木质立体雕刻的影响。西周早期器。
然后我们看看旁边的青铜双耳簋。
青铜双耳簋为直口,深腹,卷沿,圈足,双兽首下垂小珥。口沿下饰几何形勾联纹,中间并附饰蝶形浮雕牺首,腹部饕餮纹,圈足几何形勾联纹。高14厘米,口径22.2厘米,腹深11.5厘米,重3.15公斤。簋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在商周奴隶社会,簋跟鼎一样,也曾作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据礼书记载跟考古发现,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四簋跟五鼎相配,六簋跟七鼎相配,八簋跟九鼎相配。青铜双耳簋出土在江苏丹徒大港乔本山脊的母子墩,时代为西周早期。这件器物保存完好,纹饰铸造精良、优美。具有地方性、时代性特色。现藏镇江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接着大家看对面那个是青铜凤纹尊。
该器1976年12月出土于江苏丹阳司徒公社窖藏,通高34厘米,口径41.1厘米、腹围107厘米。器侈口、倾垂腹、圈足,通体饰纹华丽。口沿下为四组由相向的长尾鸟组成的瓣形饰,鸟长尾上卷呈∽形,作鸣叫起舞状;颈部以两道弦纹作栏,以乳钉、牺首为界,饰以两对大型凤鸟纹,凤鸟相向、顾首、展翅挺立,目光炯然有神,喙上举,长冠逶迤,甩向颈部,两侧分尾上下卷曲作C形,鸟爪等均用曲线勾出。两鸟中各有一小形动物纹,其形式圆首、凸睛、四足有长爪,前足前扑,后足屈伸,一为长形体躯,一为圆形体躯,似为雌雄相异。其有尾似龟,然四足似蛙,龟纹多见于中原青铜器,常用作族徽标志,如1955年郑州白家庄所出商代中期兽面纹罍,蛙纹多见于南方青铜器,如广西恭城蛇蛙纹尊及铜鼓等。
该器在形制和纹饰上与陕西扶风庄白出土之丰尊极为相似,但器体更阔,所有留心纹身躯左右不对称,两鸟之爪亦不完全相同,作为地纹的云雷纹亦显系随意勾填而成,其龟纹似蛙,或其蛙纹似龟,亦就不足为怪了。丰尊年代为西周早期偏晚,此尊当为西周中期吴国的仿铸之器。
再往下看到的是釉陶虎子。
釉陶是指表面施釉的陶器,以陶土作胎,器青施釉,温度较低,一般在900℃以下烧成,属于低温釉陶,釉色有绿色、黄色或黄褐色。
1972年金坛县香草河出土的东汉釉陶虎子,身长24.5厘米,高21厘米,腹径14.5厘米,黄褐色釉,通体作一虎伏状。虎首左转,四肢屈曲,张口露齿,以右耳为流,左耳与上翘的尾巴相连,形成把手,纹饰刻以羽毛,全器施釉。此器釉色匀净,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刻划线条流畅,想象力丰富,达到了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最后这个是青瓷虎子。
1984年宜兴出土,时代南朝。口径7.4厘米,通长30厘米,通高20.4厘米。虎头上仰,虎子前身大而耸峙,腰部收小,前后腿部微鼓,四足呈俯伏状,显得娇健有力,北有绹索形提梁。
此件青瓷虎子为浙江瓯窑产品,瓯窑位于温州一带,汉代的时候开始生产原始瓷器,东汉末年烧制青瓷。瓯窑青瓷胎呈色较白,釉色淡青,透明度高。南朝时期,釉色泛黄,开冰裂纹,容易脱落。瓯窑青瓷的品种和造型与越窑基本相同,但在造型上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这件青瓷虎子,器型奇特,手法简易,有别于其它窑的青瓷虎子。
南朝时期盛行圆形虎子,虎形虎子少见,在墓葬中虽然出土有虎形虎子,但器形很少,不是实用器,而是明器。像这样外形美观,而又较大的青瓷虎子,实属罕见。

赛珍珠文化园

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基督教传教士家庭,五个月大随父母到中国,1896年春天来到镇江定居,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年时代,1914年从美国大学毕业后,又回到镇江,在润州中学和崇实女中担任英文教师,后来迁居安徽宿县和南京等地,前后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近40年,其中在镇江近18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她在镇江及中国其他地方的生活积累,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作的《大地》三部曲以及《东风·西风》、《母亲》、《异邦客》、《战斗的天使》,由于“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使她荣膺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

本次参观的地方分成三大块:赛珍珠文化公园、赛珍珠故居和赛珍珠纪念馆。

赛珍珠文化公园是近年因附近拆迁改造整治而成,主要布置有赛珍珠雕像,石雕像大地之书,思乡碑,珍珠书屋、广场、绿地等。

赛珍珠故居位于镇江城西登云山顶部(润州山路6号),建于二十世纪初,青砖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共计423平方米,1990年镇江市政府与美国坦佩市共同出资进行了修缮,1992年在此建立镇江市友好交流馆,后更名为赛珍珠故居),为镇江市独特的人文景观,现已成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保存完好,有民国风格, 很有历史底蕴。砖木结构别墅以及室内陈列家具,无不体现出名流气质。故居楼下是起居室、餐厅和保姆房,楼上是赛珍珠及父母卧室、书房、餐厅,里面的布置基本还原了当时的原貌,还有一些与作家有关的文物照片。据介绍,展示物品除台灯和吊钩、书是原件,其他均为仿制品。古色古香,造型错落有致的木质楼梯,充分展示了这里的文化底蕴。

赛珍珠纪念馆通过五个展区,再现赛珍珠在镇江的生活工作经历、毕生的文学成就,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慈善博爱的人文情怀以及我市开展赛珍珠研究的丰硕成果,多媒体循环播放。



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是第二代核心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作为丹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自98年开馆以来,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已累计接待参观者20多万人次,尤其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接待人数达6万人之多。目前,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对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修缮改建。

纪念馆简介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坐落于丹阳市内城河路宝塔弄5号(原戴家花园)。

包括旧址和纪念馆两个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为二层楼房。现旧址按当年的原貌布置陈列。纪念馆为一幢三层楼房,内设《光辉的总前委》展览,运用图、文、声、光、像等现代化手段,将总前委的光辉历程完整地呈现给观众。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来到丹阳,胜利指挥了上海解放战役和接管工作。是年5月6日至26日,邓、陈一直住在这里主持全面工作。丹阳会聚了中共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会聚了党政军等各界精英3万多人。现总前委驻丹阳旧址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的品位并改善陈列内容和手段,使之成为我市红色旅游的重要场所,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进行重新修缮改建,以扩大其社会教育功能。经过此次修建改造后,纪念馆新增了300余平方米的房屋面积和100余平方米的绿化面积。经过修缮后的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三层大楼外墙体已经由原先的现代化装饰全部改建为与旧址风格完全一致的青砖墙体,显得古朴而典雅。

展厅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光辉的征程”,采用实物模型融合油画等虚实相间的手法生动再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宏伟场面;

第二部分“群英会丹阳”,采用油画场景展现邓小平、陈毅等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领导汇聚丹阳城的画面。

第三部分“运筹丹阳城”,将采用三维动漫、硅胶人像等手段重点展现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丹阳城、决胜大上海的恢弘历史画面,全面再现丹阳人民为解放接管上海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第四部分“决胜大上海”,将采用声光电、玻钢塑像等表现上海战役惊心动魄的战斗情形和解放军露宿街头的动人场景;

第五部分“不朽的丰碑”,将采用数码正投展示上海战役牺牲的丹阳籍烈士的光辉形象。

近年来,该馆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红色舞台,成功地举办了《邓小平图片展》、《许杏虎、朱颖烈士事迹展览》、《党和国家领导人、百位将帅、名人墨宝展》、《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光辉的历程》大型图片展等三十余次大型展览,并成功地和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档案局联合举办了《上海解放图片史料展》、《为了永恒的纪念——纪念上海解放55周年图片展》,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原南京军区政委刘安元中将,原济南、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銍秀少将,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刘伦贤中将,北京武警部队赵锡忠少将等许多高级领导同志纷纷到该馆参观并题词留念。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及其它省台分别来该馆拍摄专题片、新闻片;中央文献摄制组来该馆拍摄了《毛泽东与上海》、《邓小平与上海》文献片,江苏电视台来该馆摄制了《龙入大江头》等专题片,八一电影制片厂来该馆拍摄了《大战京沪杭》中有关总前委的片段,《解放日报》、《上海劳动报》等众多报纸对当年运筹帷幄丹阳城的历史画面作了浓墨重彩的报告。88年为出《上海战役》一书,江总书记亲自写下了千字长序。作为指挥上海战役的前线总指挥部,其历史地位不可替代,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也是镇江市第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普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展馆。博物馆分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三大主体展馆,以及一个体验馆。全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形式,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读醋文化、品味醋文化。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是由恒顺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是江苏省“十一五”百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被列入“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项目已被列入《江苏省“十一五”百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和《镇江市“十一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及行动纲要》,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近期热播的30集电视连续剧《血色沉香》就选择本馆作为主要拍摄基地,2010年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又入选“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1

镇江香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精湛的酿造工艺。镇江香醋用料极其考究,选用江南地区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良的酸醋菌种,经过固体分层发酵及酿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40多道工序,历时70多天精制而成,再经6-12个月的储存期,然后才能包装出厂。镇江广为流传的“杜康造酒儿造醋”的民间传说,为镇江香醋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十一五期间恒顺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镇江市312国道旁,分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三大主体展馆,以及一个体验馆。全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表现形式,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读醋文化、品味醋文化。曲折的回廊,典雅的马头墙,精致的木格花窗,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醋坛、醋罐、醋缸、醋作坊;醋史、醋艺、醋知识……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座精致的江南小园已卓然面世,在现代高超的“做旧”工艺下,整个博物馆又处处透露出古典气息。
走进博物馆大门,一组从恒顺中山西路老厂区搬迁过来的食醋主题雕塑矗立在广场东部,似乎在静静述说着镇江制醋人为镇江醋业繁荣而默默探索、追求的奋斗历程。在醋史馆,一座仿上世纪70年代镇江恒顺酱醋厂的老厂门建筑,唤起人们亲切的记忆。在老作坊,游人既可领略到民国时期镇江醋厂的造醋场景,又可探寻到电视剧《血色沉香》里的众多元素。陈列馆里布展了包括恒顺、山西、山东等地,以及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数百个醋产品。在体验馆内,游客可以动手制作一款有自己肖像的商标,张贴在香醋瓶上带回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