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周年系庆系列讲座预告 |约翰·哈特利: “可悲的地球人”: 当代科幻小说与创意经济

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教授讲座



华东师范大学第49场70周年校庆·百场校级学术讲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七十周年系庆系列讲座之二十一


讲座主题:“可悲的地球人”: 当代科幻小说与创意经济

主讲人: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教授

对谈嘉宾:徐新建,李士林

主持人:金雯

时间:9月24日 7pm-9pm

地点:腾讯会议(线上),会议 ID:419 329 447



主讲人简介

John Hartley(约翰·哈特利):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荣休“约翰·科廷杰出教授”(得名自澳大利亚前总理科廷)。2020年被选聘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教授。获颁“澳大利亚员佐勋章”,任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威尔士学会会员、(英国)皇家文艺学会会员、(美国)国际传播协会会员。曾荣获“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贡献奖”(第四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度高峰会,北京,2009)等多项中国奖项。出版了三十余部学术著作,包括多部翻译成许多其它文字的畅销作品,近作包括Digital Futures for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媒体与文化研究的数字化未来,2012), Cultural Science(文化科学, 2014),How We Use Stories and Why That Matters(我们为何讲故事及其为何重要,2020)等。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AHCI and SSCI)的创始主编,2017年又创办了开放性网络期刊Cultural Science.



对谈嘉宾简介

 左   徐新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会长及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右   李士林,博士,  2021年加入腾讯,任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专家研究员。曾任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国际事务校长助理兼大中华区国际事务院长,科廷大学中澳写作中心(与复旦大学合作)副主任 。2011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国家创意产业与创新卓越中心,2012获博士学位,2013年入职科廷大学。此前曾长期在中国高校和政府工作。


讲座内容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科幻小说。科幻作为一种产业形态、文本体裁和粉丝文化,是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可以视科幻为一架专门的思考机器,是人们建立和探索全球范围内集体行动模式的文化媒介。正如航空技术和火箭技术在被莱特兄弟和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发明之前已经被儒勒·凡尔纳所想象,我们目前正处于对新的全球通讯科学的“想象”或者“建构”阶段,在这一阶段,科幻小说在自动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远远领先于科学现实。 

在当前的历史转折点上,即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性实力和影响力正在改变现有“世界秩序”(Lee, 2010)的时刻,科幻小说可以帮助我们勾勒中国及其它国家全球化想象的特殊构造及其传播路径。对于全球化方案和想象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紧迫性,在许多人看来,全球范围内的集体行动是地球未来的唯一希望。“拯救世界”的需求已经从科幻小说跨越到科学,从娱乐跨越到行动主义,从思想实验跨域到迫在眉睫的危险。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面临着自身造成的挑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流行病、物种灭绝、排斥和核毁灭。创意经济能激发全人类的集体行动吗? 科幻小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吗? 中国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提供《真实人类》(Humans, 2015-2018)等当代科幻作品的解读之余,哈特利教授也会借讲座机会介绍“创意经济”、“文化科学”等文化研究的核心术语,思考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转向。


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


排版|管竟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