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九):IPCC剩余碳预算估计

白俊、叶素锦 中外能源经济观察 2022-05-14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九)

IPCC剩余碳预算估计

 

文 | 白 俊  叶素锦


IPCC现在是全球气候知识的主导性供给机构,对全球气候治理和政策决策起主导性影响作用。按照IPCC的逻辑推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气温上升,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引发损失和灾难风险,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控制或减少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如果认定1.5度就是气温上升的安全极限,那么可以据此确定不超过这个安全极限对应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极限;如果能够确定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极限,同时也能确定大气中已经存在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那么就可以确定剩余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允许量,即剩余碳预算。确保上述关联关系的科学可靠性并量化为碳排放量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对未来人为排放允许量的估算上,偏差或误差幅度大小的不同就可能足以涵盖或排除一个或多个行业(或者一个或多个国家)在多年范围内的生存发展空间,如果被全球决策者采信将带来实实在在的重大影响。

IPCC在2014年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称,1750年至2011年间,大气中累积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为20400±3100亿吨,其中大约一半都是过去40年里排放的。这些排放量里有大约40%(8800±350亿吨)仍然停留在大气中,海洋吸收了大约30%,导致了海洋酸化,其余部分储存在陆地上的植物和土壤里。多个模型结果显示,如果按照大于66%的概率要将人为引起的温升控制在不超过2度(和1861-1880年相比),那么需要将所有人为碳排放累计总量控制在29000亿吨(范围为25500亿吨至31500亿吨之间,取决于非二氧化碳影响因素);如果按照大于50%的概率将温升控制在不超过2度,那么排放量可以达到30000亿吨(范围在29000亿吨至32000亿吨);如果按照大于33%的概率将温升控制在不超过2度,那么排放量可以达到33000亿吨(范围在29500亿吨至38000亿吨)。按照66%的概率控制温升不超过2度,扣除已经排放的大约19000亿吨,这意味着剩余碳排放预算空间还有10000亿吨左右。2010年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估计为490±45亿吨。

在2018年的《全球升温1.5度》报告中,IPCC指出到2017年底,自工业化前时期以来的累计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已达22000±3200亿吨(中等信度),而目前正以每年420±30亿吨的排放量继续消耗剩余碳排放预算(高信度)。剩余碳排放预算的估算与全球温度计量方法的选择有一定关系,使用全球平均地表气温(GAST)可估算出50%概率将升温限制在1.5度的情况下有5800亿吨剩余碳预算,而66%概率下为4200亿吨(中等信度);利用全球平均地表温度(GMST)得出在50%和66%概率下分别为7700亿吨和5700亿吨的估值(中等信度)。IPCC报告称,这些估算的剩余碳预算的规模存在显著不确定性,而且取决于多种因素。对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排放的气候响应不确定性贡献±4000亿吨,而历史升温水平贡献±2500亿吨。在本世纪及之后,未来多年冻土融化带来的潜在额外碳释放以及湿地的甲烷释放会减1000亿吨二氧化碳的碳预算(中等信度)。此外,未来非二氧化碳的减缓水平可增加或减少2500亿吨的剩余碳预算(中等信度)。

2021年8月发布的第6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也对全球碳排放量和剩余碳预算做出了最新的估算,认为从1850-2019年全球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3900±2400亿吨(可能的范围),已经造成的升温是1.07度(可能的范围是0.8-1.3度)。报告再次以高可信度确认了2014年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累计人为碳排放量和其造成的全球温升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估计每10000亿吨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可能造成全球地表气温上升0.45度,估计上升范围为0.27-0.63度,这个温升范围估计比第五次评估报告和《全球升温1.5度》估计的范围更窄。第一工作组报告称,如果要有67%的可能性把全球温升控制在不超过2度(和1850-1900年相比),那么估计从2020年开始还有11500亿吨的剩余碳预算,如果要有83%的可能性把全球温升控制在不超过2度,那么剩余碳预算将只有9000亿吨;如果要有67%的可能性把全球温升控制在不超过1.5度,那么剩余碳预算将只有4000亿吨,如果要有83%的可能性把全球温升控制在不超过1.5度,那么剩余碳预算将只有3000亿吨。非二氧化碳减排的高低程度可以将上述碳预算提高或减少2200亿吨或更多。

如果以限制温升至多1.5度为目标,最新这个报告对剩余碳预算的估计在规模等级上和《全球升温1.5度》是一致的。如果按每年360亿-400亿吨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简单估算,如果要有67%的可能性把全球温升控制在不超过1.5度,剩余碳排放量也就够10年左右,何况人口还在增加,排放还在增长。即便非二氧化碳大力减排能腾出一部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也不会延长多少时间,但是人类不可能在10年后就不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按照上述逻辑推理来看,温升控制在1.5度不会实现,人为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风险概率和强度可能有增无减。

如果IPCC的评估科学可靠,剩余碳预算概念可以提醒人们关于减排形势的严峻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缔约方需要加大减排努力,COP26大会需要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不存在剩余碳预算的全球强制分配制度,这涉及到各国需要让渡更多国家主权的问题,也涉及到永远都达不成完全一致的分配的公平公正性问题。这究竟是人类之幸,还是不幸?

 

【相关阅读】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八):2030年减排45%不可能实现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目标差距的根源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六):适应目标的差距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五):资金目标的差距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四):减缓目标的差距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三):COP26主办方的四个目标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二):通往COP26之路

联合国气候大会观察(一):气候变化认识和行动历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