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四史再出“今注本”,数字版上线阅文平台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6-11

导 读

9月25日,中华文化促进会和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就《今注本二十四史》(以下简称“今注本”)电子版出版及新媒体合作传播等签署合作备忘录。
 
“今注本”项目由国家批准,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纂,华侨城文化集团联合出品,旨在对二十四史进行校勘和注释,创造出一整套能够代表当代学术水准、能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供助益的权威版本。
 
据了解,自1994年起,在已故史学名家张政烺、何兹全等带领下,联合50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位历史学专家共同参与,历经27年注释和校勘完成,共有600册,并从2020年起陆续出版,拟于四年内序次出齐。它约有1.4亿字,而《二十四史》有4000万字左右,意味着增加了1亿字左右的注释。
 
“今注本”执行总编纂孙晓介绍,此前二十四史仅前四史有残缺古注。又因是文言文,阅读与研究都存在较大障碍。这次修史的最大贡献是吸取前人在史学、考古研究方面的成果,对二十四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融历史文本与历史研究为一体,完成了古代正史的现代化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此次签署备忘录,意味着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将拥有数字版版权。未来,中华文化促进会、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将就“今注本”项目在电子版开发、品牌传播、活动发布、新媒体互动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此次对《今注本二十四史》进行深度数字化重塑,有助于做好国史故事在当下的深度普及。”
 
目前,“今注本”已出版两批,先后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颁发的“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2020-2021年年度重大成果奖”;《今注本史记》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日前,东西文娱对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今注本二十四史》执行总编纂孙晓、《今注本二十四史》编委会秘书长、《今注本南史》主编、中国历史研究院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赵凯。
 
左为赵凯,右为孙晓
 
以下为问答实录,有删节。
 
EW:请介绍下项目的背景。
 
孙晓:1994年,我通过中国社科院的朋友,联系上了中华文化促进会,相关各方很支持做这个事,便定了下来。从 “十一五”到“十三五”,这个项目一直是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国家在早期进行了部分投入。
 
之后, 中间经过了很多坎坷,主要的问题是经费时有时无,项目推进断断续续。直到2017年,我们和深圳华侨城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项目才开始比较全面和顺利的展开。
 
在合作之前,这个工作已经进行了大概有三分之二。我们所有的作者,虽然没有经费的支持,有的经费很少,但是都在向前推进这个项目。大家都知道它的学术含量和价值,很多作者和主编,是把它作为一个理想去做的。
 
《今注本二十四史》计划2024年全部出齐。
 
EW:编纂《今注本二十四史》希望达到的学术、文化、商业目标是什么?
 
赵凯: 这个项目始终把学术放在第一位,希望为专业的历史研究者,比如大学讲师提供学案素材,他们会很容易掌握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当前学界最权威、最主流的观点。
 
文化的目标是希望把《今注本二十四史》作为一个沟通古今的桥梁。《二十四史》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献宝库,也是最大的思想宝库。怎么把它利用好,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很现实的任务。
 
至于企业效益是我们没有关注过的。
 
EW:《今注本二十四史》和以往各版本《二十四史》相比特点是什么? 
 
孙晓: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二十四史》有武英殿本、百衲本、点校本。
 
《二十四史》是清乾隆帝在编纂《四库全书》时确定的“正史”,标准是 “未经宸断,悉不滥登”,意思是非经过政府、皇帝批准的,不能够随便把它插入正史之中。
 
《二十四史》在编成以后,就有了武英殿本,武英殿是当时故宫里印书的地方。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主持的商务印书馆,认为武英殿本多用的是明朝的监本,也就是明朝太学用的书,他认为应该用宋本等更古的善本。所以他对二十四史进行了一个重新的整理,多用了宋元版,出版了《百衲本二十四史》,缝来缝去,所以叫百衲本。
 
1958年,当时国家倡导要重新整理《二十四史》,历史学家顾颉刚作为总负责人来牵头,一直持续到1974年才完成。这次整理对整个《二十四史》做了一个校勘和标点,由中华书局来负责,这个版本叫做“点校本”。
 
《今注本二十四史》与前面这三个版本比,有四个特点:
 
一是全面注释。过去整个《二十四史》,算上标点将近四千万字,今注本将近一亿四千万字,所以增加了将近一亿字的注释。
 
过去的《二十四史》只有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有古人的注释。前四史流传到唐代以后,唐代人也看不懂了,也做了一些注释。
 
如今这些古籍有很多东西现代人也看不懂,所以我们要加上今天的语汇给它做上注释。
 
二是“史家注史”。我们所选的主编和作者,大部分都是从事历史研究的,而不是从事文献学研究的。文献学关心的是字词、字音这部分,但历史学者关心的是史实的疏通和正误。
 
三是这是一个含有新辑佚本的二十四史。(注: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
 
比如现在大家看到的《旧五代史》已经不是原始文本了,是清朝的邵晋涵先生在整理殿本时,从很多书中给它重新辑录的,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后来,大家发现中间有很多错误。北师大校长,历史学家陈垣以及他的孙子陈智超先生,专门做了《旧五代史》的一个新辑本。我们一直很支持,也将这个新辑佚本纳入到今注本当中。
 
四是这是一个有附图的《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中有很多字,比如天文、律历,包括舆服,用文字去表达,大家很不容易弄明白,所以我们在《今注本二十四史》中用了很多图释。
 
EW:《今注本二十四史》编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除了经费外,还有没有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孙晓:编纂过程历时很长,这当中有二十个左右的主编、学者去世了。
 
比如,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赖长扬先生,在参与《北史》的工作中,一度因病三天没有吃饭,但仍然坚持出差做研究。后来一检查结肠癌晚期,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我自己有一次去徐州也是为了《今注本宋书》的事,我的心梗发作了,是赵凯先生他们把我救回来。
 
像《今注本隋书》、《今注本明史》的编撰注释,也经历了整整三代人。《隋书》最早由南开大学教授杨志玖先生整理,后来杨志玖先生去世以后,他的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的马俊民先生继续做。后来马俊民先生跟我一样心梗,不幸去世。后来他的学生,同校的历史学者张玉兴先生又把马俊民先生没有做完的修改项目再做完,这就历经了三代。
 
又比如著名历史学家韩国磐先生负责《新唐书》和《旧唐书》,他动了手术后,胃在体外,但他跟我们解说时,两小时坐姿一直板板正正。韩先生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郑学檬先生,杨际平先生,都八十、九十多岁了,接着做。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EW:如何看待《今注本二十四史》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
 
赵凯:二十几年前,你要查知识只有去查工具书。所以当时策划这个项目,它的学术含量、蕴含的价值是很高的。放在现在,实事求是讲,在查阅上已经降低了价值,但仍然有学术价值。因为检索平台并不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而我们是非常精益求精的, 代表了当代学术界主流的观点,
 
另外,我们在校勘注释的时候,融入了当今许多新的发现。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的一个考古项目—南昌海昏侯汉墓考古,海昏侯墓里出土了许多金子。过去很多史学大家认为汉代没有多少黄金。南昌海昏侯汉墓出来以后,出土了一百公斤以上的金饼、马蹄金、鳞子金还有金板,我们的注释者就把它利用上了,这个就是马蹄金,汉代是有黄金的,我们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了《今注本汉书》中。我们的《明史》的注释者也注意到了张献忠的江口沉银,这个也会注释到。
    
还有一例,汉武帝时,他在朝鲜半岛设了四个郡,汉代地理记录了这四个郡的名称是什么,每个郡有多少人口,下面是每个县的名字,总计二十五个县。前些年在朝鲜平壤发现了一个汉墓,推算是汉元帝时期的墓,离汉武帝时期就十几年。墓里面出土了《论语》,更重要的是出土了汉朝户口册子,清晰记录了当时的县级户口,这一下就丰富了我们的认识,我们也把这些最前沿的、最新的、最全的观点拿了过来。这也是我们保持我们的学术性一个比较重要的考古材料。
 
EW:这次数字版落户阅文集团,有什么样的契机,计划做哪些后续的开发与应用?
 
孙晓: 这当中经过了腾讯集团的努力,才促成这个事。编委会对电子版给予了很大的希望。
 
我们在不断的丰富电子版,希望通过数字阅读平台的优势,帮助《今注本》在互联网的层面进行传播。我们也会在线上推出符合年轻人阅读习惯的简要版本。同时也会有适合学者使用的版本。希望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帮让传统的历史文化为当下年轻人带去更多的受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