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里大文娱CTO郑勇:“妙鸭”会继续加大投入,未来将聚焦“影视工业化”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23


在妙鸭上线一个月之际,阿里大文娱CTO郑勇首度对外谈到了这款诞生在阿里大文娱的AIGC爆款。


事实上,前有海外曾出现的Lensa AI先例,业内对妙鸭这样一款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崛起有其预期,但出自阿里大文娱,还是多少让人有点意外。郑勇将妙鸭出现在阿里大文娱,归于“用户思维、极致产品、敏捷组织”。


妙鸭之于阿里大文娱,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一次新变革后组织架构的自证,与此同时,阿里大文娱科技板块也借此完成登台。阿里大文娱于6月成立了神力视界(深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注资1亿元。


接下来,妙鸭将被归入神力视界,这是阿里大文娱旗下科技业务的公司主体。郑勇接受访谈时证实,妙鸭相机就是依托神力视界的技术能力孵化出来的,接下来为了便于管理,妙鸭相机的公司主体也将并入神力视界。

妙鸭早期孵化阶段,还只是一个只有五六人的兴趣小组。郑勇表示,“阿里大文娱相对还是鼓励创新,那时候我们立项觉得它应该会成为一块新的业务,所以我们就决定做了,而不是今天我们做大文娱就只能做长视频。”


而从事后的结果来看,郑勇认为,“确实是很大地提振了士气。”接下来,阿里大文娱也将继续加大投入。


从去年12月开始研究如何将AIGC应用到影视的工作流程中,再到3月准备、4月开始立项,最终7月正式对外发布,妙鸭的诞生可谓迅速。郑勇表示,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何时上线、为什么要9.9元的定价、是不是能覆盖成本”,以及如何与阿里云协调解决算力分配与高并发量等阶段性问题,都需要去一道道解决。


比如,妙鸭的生成过程,需要庞大的GPU算力为其支撑,新增的算力需求暴涨了近百倍,通过阿里云的紧急扩容,排队的情况大幅缓解。另外,妙鸭也与达摩院“通义千问”大模型团队进行业务上的交流。


而刚刚满月的妙鸭,眼下也遭受了众多来自外部的诸多压力,包括长期排队等待、是否会冲击线下摄影市场、以及用户热情的退潮等。郑勇表示,重要的是“回到客户”,在C端“回到用户实际使用”、在B端“回到业务实际痛点”,保持敏捷的持续性创新。


当被问及妙鸭业务与侧重于大麦、优酷与阿里影业的阿里大文娱来说如何协同时,郑勇表示,“我们现在尽量能让它独立发展,我们担心一旦协同有时候是反作用力。如果用得上,对别的一些业务有帮助,我们会用。如果用不上也不强用。”


郑勇还表示未来阿里大文娱将会更聚焦在“围绕影视工业化去做投入”,而阿里大文娱未来的主要方向也将集中在“AIGC+影视”的赛道上,让阿里大文娱成为“为好内容全力以赴的科技公司”。

 

下为阿里大文娱CTO郑勇近期接受访谈的问答(节选)。


  Q  阿里大文娱在妙鸭上线的前后,做了哪些事情,组织了哪些资源,你觉得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郑勇:坦白讲我们也没有想到它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个事,现在想一下,基本上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


一是我们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整个团队研究AIGC这个事情,图片大模型,文字大模型我们都在做研究。


第二个时间点是“1+6+N”,这个变化对妙鸭这个事情,帮助还是非常大,以前的组织结构我们拓展新的业务,整个流程还是挺复杂的,之后做妙鸭,我们从3月份开始研究这个事,4月份开始立项,再到7月份真正对外发布,中间发展很快,团队人也很少,这是之前。


妙鸭上线后我们受到了很多关注,一开始被打击也很多,包括有一些合规上的问题,导致我们有些功能用不了,小程序也面临下架的风险,我们花了4天时间上线了IOS,这种敏捷度在普通公司里面以前具备不了,组织黏性到底怎么提升,其中都是有关联的,我们现在有一个目标可以很快达成。


  Q  妙鸭和大文娱核心的业务协同性似乎不是很大,相机市面上也不缺,都在做AIGC,当初你们立项是什么打动了你。这后续会给你有一些什么样的启发吗?


郑勇:我们决定立项很简单,决策怎么思考,我们会发现这个效果长这样的时候,我们调研了内部一些员工,长这样的图片出来你满意吗,就是这么简单。大家基本上所有女同学,小伙伴都很满意,就决定去做了。


阿里大文娱我们相对还是鼓励创新,那时候我们立项觉得它应该会成为一块新的业务,所以我们就决定做了,而不是今天我们做文娱做长视频就只能做长视频。


后续还是回到用户,如果是C端就回到用户实际使用,回到B端是业务实际痛点,这个是关键,其他都还好。你说反对声音什么的,我只能当作信息输入,最终决策还是在我们这边。


  Q  妙鸭现在主要聚焦人像赛道,和咱们大文娱主营业务它的协同性是怎样的?内部是怎么思考的。


郑勇:我们现在尽量能让它独立发展,我们担心一旦协同有时候是反作用力,如果用得上,对别的一些业务有帮助,我们会用。如果用不上也不强用,确实这个赛道和一些视频类不是同一个事情,我们会担心别的事情让你干嘛的时候,会影响这个团队整个工作的专注度。


  Q  目前国内影视工业化处于什么水平?距离国外差距如何?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郑勇:客观来讲,今天中国整个影视工业化和好莱坞差距还是挺大的,我们都不是按几年比,是按十年二十年去比,内容质量问题,生产成本,周期这些都是在体系之内的。


差距的根本原因,我觉得挺多的,一个是今天整个生产模式中国和国外不一样,国外是制片人中心制,国内到底谁是中心制,每个剧组不一样,有些导演,有些是制片人,有些是片方,挺不一样的。里面实际制作的人员,人才对这方面接受度也不一样,底层机制不一样,今天我们只能说去看哪些点能够再通过技术,通过别的方式去影响。

我们现阶段先围绕自己的一些内容,后面做完了一定会是整个行业能够起来,行业起来代表整个文娱就会起来,我们也会受益,这是我们大的方向。


  Q  AIGC在影视文娱的渗透和融入程度好像比别的行业更好,为什么在内容创作行业用得很好?


郑勇:今天AIGC大家能看到的,归功到底一个是文字突破,一个是图片的突破。文娱行业最终就是艺术表达,虽然最终很多是视觉呈现,视觉呈现前面的基础都是从文字和图片来的,所以为什么文娱这个行业第一步先使用了。


影视工业化的整个链条,比如说我今天做个剧本,或者写个小说,今天ChatGPT就能帮助你做很多创意或者是效率上的提升。图片上它的审美也都会帮你大大加速生产效率。这是根本原因。


我们在剧本的创作会做一些AI辅助上的投入,图片这一块会有,在虚拟拍摄相关的会有一些帮助,AIGC能够渗透的目前主要这几个环节。其他我们之前一直积累的包括制片流程化的技术上的投入,和AIGC可能关联度不大。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