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达州曾建明:遇见经典,遇见最美的风景

宣导中心 道中书院 2022-05-22

遇见经典,遇见最美的风景

                ——我与南坝小学的读经之路

 

尊敬的冯文举院长、道中书院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2020年3月11日,道中书院“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分享线上推广第36讲

非常感谢道中书院的培养,感谢冯文举院长的抬爱,在这样的时间和这样的场合与各位读经届的贤达、教育界的同仁相遇,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今天,我把我和我所在的学校的读经历程做一个分享,希望能得到各位的帮助和指导。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重庆交界,是“中国气都,巴人故里”,天然气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巴人文化、賨人文化源远流长,是红四方面军长期战斗和壮大的根据地,是神剑将军张爱萍的家乡。

达川区南坝小学位于达州市主城区,成立于1950年,今年建校70周年。学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袖珍学校,占地2500平米,18个教学班,学生1100人,教师91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80%,留守学生占总数的30%左右。因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原因,学校一直无法拓展,办学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


    一、一次遇见,就是新的开端

我是2016年8月份调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和校长。来之前我在教育装备所任所长,因为任职时间太长需要岗位交流,在领导的多次工作下,有些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地走马上任。“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既然不能改变现实,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吧。而我骨子里也是一个干事的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吧。6年教师、6年教务主任、6年乡村中心校校长、10年所长,刚到这个不起眼、甚至有些没落的学校来重操旧业,也不想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任何事情当你心态调整好了之后,你就会体会到它自有的乐趣和成就感。生活如此、工作如此、读经典也是如此。到校不久,我就发现,南坝小学还是有与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经典诵读,学校每年还有诵读节。这让我非常兴奋,眼中充满了光芒就如同初次听到王献岭校长振聋发聩的讲座、初次闻到王莹莹老师悠悠绵长的书香一样。


我们学校的经典诵读开始较早,时任教务主任和现任党建办主任是主要发起者。教务主任在听过孟丹梅老师的一场讲座后,以一人之力,说服校长、激励老师、发动学生于2012年的秋季启动学生读经典。而秦莉主任则把经典诵读实践落实到班、实践到学生,她的学生诗词的积累、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孩子们体现出来的状态确实与众不同。过去教理科的我,很快就加入进来,也是这之后最有力最坚定的推动者。


二、在迷惘中坚持,在彷徨中期待

之前学校的经典诵读,与很多学校读经之路一样,从蒙学开始《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然后《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然后到高段读点《论语》《大学》,当然《唐诗三百首》《小古文选》等等,有些班还把四大名著以及一些外国名篇也纳入其中,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慢慢我发现学校的经典诵读步入了瓶颈,缺乏方向、找不到突破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


现在看来,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目标不明确。我们仅仅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增加知识积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种手段。而对经典中蕴含的“立德立人”丰富内涵认识不够。二是内容不确定。蒙学读物、古诗词、四大名著包括四书五经,缺乏系统的认识,该重点读哪些,哪些是必须读,哪些是选读,心里并不明晰。因此各班、各个老师落实起来比比较困难,有时候也比较随意,学生诵读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三是对象不全面。之前要求学生,仅仅个别语文老师在陪着学生读。在学校层面,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把领导、老师纳入其中。因此效果千差万别。结果就是学校轰轰烈烈开展了八年经典诵读,老师的成长有限,学校的收获有限,甚至出现形式大于内容。四是方法不对路。我们太拘泥老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传统的方法对老师要求高、压力大,甚至有时候是一种折磨,老师缺乏积极性。怎么教完全取决于老师的个人素养,没有明确怎么教、怎么读,无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广路径。五是评估不及时。由于理论认识的不到位,对孩子诵读成果缺乏整理意识,更没有评估手段。不能激励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其中。


问题清楚了,出路在哪里?

为此我们还是想过很多办法。邀请从事业务的进修校、教研室的领导和同志们来现场指导,也曾邀请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的教授到校来予以指导和专门教师培训。说实话,效果不理想。有些老师开玩笑地说,还不如我们曾校长会吹?作为校长,非常苦恼。


三、偶然的遇见,打开了心灵的一扇窗

去年端午节假期,高考。学校的大部分老师被抽调参加监考。原来这时候我应该是副主考,不知什么原因我这次请假了,没去。前一天晚上,名师工作室秦莉主任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区华英学校邀请永城二小王献岭校长做经典诵读方面的讲座,她在重庆赶不回来,但很想去听听。因为她是我校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压力也很大。放下电话,我没有理她。我知道她是想我去听听,因为工作室其他老师都在监考。“这明明是在给校长安排活路嘛,胆子不小,懒得理她”。虽然嘴上没有答应,但我第二天还是去了。


这次没有约定、甚至有些阴差阳错的遇见,也可以说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让我们找到了需要的东西,找到解决我们面临困惑的钥匙。究竟是我在寻道中,还是道中在寻我呀,真是“道不远人”呀。

人需要一种精神。而王校长最打动我的就是他给我们展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和生命状态,这也是道中人独特的气质。听过王献岭校长讲课的老师都知道,那是一种激情四溢的飞扬,那是一种念兹在兹的疯狂,那里有舍我其谁的气场,也更有乐于此道的狂放。你听听他怎么对女儿说的,王校长说:“孩子,我们家已经是全国书香之家了,我希望我们还能成为书香世家”,是不是有些骄傲、有些自豪!


他说:“要求老师读,我必须读”、“要求老师读,我必须先读”、“要求老师读,我必须读好”,子帅以读,孰敢不读。


——从这里,我找到了推动经典诵读的总开关:校长读经典。

他要求教师包本背诵,这在《河西十年》和王校长的讲座里都有大量的篇幅讲述,也是永城二小的最大特色。


——从这里,我找到了推动经典诵读的油门:教师读经典。

我非常兴奋,回校后的教师大会上,我学着王校长的样子,用无比激动激昂、充满激情甚至有些激越的声音,做了一场宣讲。老师们说:这下遭了。校长都疯了,不把我们整疯才怪。


四、遇见的心动,努力的行动

“上士闻道,勤以行之”。说动就动,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的同志立即拟定出三条措施:一是全体教师暑假诵读《大学》。马上为老师购买《学庸论语》,人手一册。校长《大学》以外还要读《论语》,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大学》以外,还要读《诗经》。二是与王校长联系,介绍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先派校长和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参加,然后根据情况再跟进。三是秋季开学前检查《大学》读和背的情况,争取能够背诵《大学》。


王校长绘声绘色地给我介绍了道中书院和道中书院的三个馒头,究竟是什么样的馒头呢?说起到郝堂道中本部参加培训,还有一个小插曲。本来学校开始的安排是:先派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参加7月15日的教师班,然后我参加7月22日的校长。结果时间临近了,几个被派的老师来到我办公室,说,“校长我们在网上搜索了,这个什么书院是不是搞传销的哟”,“你看还要交手机,从没有听说过也,成人培训还交手机?”,“上课交手机还好,几天都不还,那有什么事情,我们几个女孩子怎么办嘛”,你一句,我一句,我头都大了,几个热情很高的姑娘有些忐忑了,有些担心了,有些退缩了。看到我脸色不好,有人轻轻地说了一句:“我们能不能下回再去呀”。我说:“好,那我先去,你们改在下一期7月29日去”。几个家伙你看我我看你,那小得意劲。阴谋得逞了,成功地把校长逼上了前线,去当她们的侦察兵、敢死队。

我想“只要能够把工作推动,只要能够让经典走进老师和学生的心里,这样的侦察兵敢死队我当”。后来返校的教师大会上,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了全体老师,我说,“这几个没良心的家伙,她们怕危险,让校长去,难道校长就不怕危险?”“幸好没事,不然我跟你们没完”。老师们哄堂大笑!——这当然是调侃。校长班、教师班,校长论坛,后来相继又有20多位老师参加了六小篇培训,每一个老师都撰写了2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有8位老师在学校教师大会上做了分享,他们也成为学校推动经典诵读的骨干力量和坚定支持者。


秦莉老师说:“我在经典诵读的路上摸索前进了八年,精神抖擞,却收效甚微。我虽然已到知天命之年,但是提升个人、学生、家长的文化和品德修养,我还大有可为;提升语文和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的影响,我还大有可为;建设书香家庭,促进家族兴盛发展,我还大有可为。如是者,不恨晚矣!”


有个年轻老师放下几个月大的孩子,前往道中学习,在回来时深情地写到:“我在回家的火车上,把学习的所思所想,简单地发给亲人和朋友,他们都说我被洗脑成功。包括孩子他爸都说我中毒太深,我竟然很开心。如果能够去掉头脑中的污浊,乐意之至。如果中的是读书之毒,我也甘之如饴。”


老师们在激动,在消化。而我却从回来的第一天,就在积极筹划暑假公益读书会。等学习的老师一回来,学校的暑假公益读书会就盛大开场。从8月13日到8月29日,在学校对面新建的社区公园里,附近的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从100多,200多,300多,到600多人。没有书,学校一边通过网上预订,一边复印《学而第一》发给孩子们,前前后后买了七八次书,因为实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来的有大学生、刚毕业的高中生,初中和小学生,也有临近区县的学生,有的专门开车来晨读。每天早上6:30分,诵读论语的声音准时想起,那气势、那阵仗、那场面振奋了孩子,感动了家长,也激励着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师。社区和街道办的领导有时也来维持秩序,跳舞的大爷大妈主动给孩子腾地方。没想到,第四天早上,达州电视台的记者就来到了现场采访,在拍摄完镜头后找到我。我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达州。在开展好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同时,把读经诵读向家庭、向社区延伸。我们一定把这个活动组织好、坚持好、发展好,让州河南岸读经诵典的声音成为达州清晨最美的声音”。

公益读书会,引起了教育系统内和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有老师说,学校开展了这么多年的经典诵读,还没有这十几天被报道、被采访、被关注的多,经典诵读成为了学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是呀,每天早上在公园门口,看到爷爷奶奶牵着孙子、爸爸妈妈领着孩子、哥哥姐姐拖着弟弟妹妹向着公园而来,听到附近的居民互相问候“今天你们去读书了没?”,我的心里充满欣慰,也充满了感动,从没有的充实和满足充盈于心。我想,其实我们只要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为家长、为社会做些事情,少一些功利,少一些浮躁,社会就会记得我们,家长就会感念我们,孩子就会一生以我们为榜样。


五、恒炼成钢,方能“静待花开”

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有了目标和方向,有了路径和方法,关键就在于坚持。读经教育更是如此。


去年秋季开学,我们在全校范围内推行读经教育。彻底的道中理念,一至六年级学生全部从《论语》一百开始,教师也同步进行。校长带头,副校长专门分管,教务处牵头,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具体负责。名师工作室负责规划内容、进度和指导,教务处负责公示、考核。这些我们都是学习借鉴春华学校、雨花小学的做法。由于刚开始,因此校内学生的读经时间学校层面主要是两个时间段:早上8:00_8:50晨诵,中午12:40——13:00午读。课堂内的时间由老师自主决定安排,展示没有做统一要求。然后就是晚上8:00_8:30家长亲子诵读,在班级群打卡,由班级落实考核。学校还坚持做好周六亲子读书会、寒暑假公益读书会,公益读书会都有将近40个老师报名参加,学校将老师进行分成4个组,每天有10多位老师参加,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一般都安排公园进行,以扩大影响,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


 老师除了带着学生读以外,我们主要是将教师分成几个小组(教研组),实行组内打卡,教研组统计,教务处公示。每学期的开学会议、政治学习、学期总结、每周教研会之前都要组织教师读经。同时还成立了教师读书班,进行教师读经分享。


目前的诵读情况:18个教学班有15个教学班在一学期内完成了《论语》1—10篇100遍诵读,有一个年级因为抽考的原因只读到“子罕第九”,他们利用寒假的时间在补课。参加假期和周末亲子读书会的孩子还完成了《大学》《中庸》100遍的诵读。


教师基本都完成了《论语》1—10篇100遍的诵读,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和部分行政接近完成整部《论语》100遍的诵读。

包本背诵情况:学生《大学》、《中庸》以及《论语》1-5篇、 6-10篇 、11—15篇包本背诵,目前已经有300多人次,寒假期间还有100多人次等待开学包本。教师《大学》、《中庸》、《论语》部分、《诗经》前80首等包本背诵有30多人次,还有10余次等待开学包本。有两位老师已经完成了《学庸论语》背诵,这其中也包括我。特别是有4位家长完成了《大学》包本背诵,这是周末坚持陪孩子参加亲子读书会的优秀家长代表。学校还评选了54名书香少年和54个书香家庭。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总结起来主要有一下八个方面:

1.一个目标:立德树人,为孩子一生固本、铸魂和打好人生底色。

2.两个愿景:坚持经典诵读,形成受用一生好品德;坚持经典诵读,培养终身学习好习惯。

3.三个维度:学校为主,家长参与,社会支持。

4.四方共进:教师、学生、家长、学校临聘人员,全员参与。


5.五项保障:

领导保障(成立专门的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做好规划顶层设计)。

机构保障(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和具体实施。教务处牵头,成立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具体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

经费保障(学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经典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为教师购买书籍,为包本背诵的老师准备礼品和奖品)。

制度保障(学校有专门的经典诵读管理制度,对教师、学生读书的时间、要求、方法、考核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办法,定期公布、定期检查、定期表扬)。

人员保障(学校有一批热心经典诵读,有家国情怀和教育信念的老师,他们构成了学校经典诵读和诵读志愿活动的主力军和带头人)。


6.六年规划:

一年级:《论语》。上下学期各10篇。上期穿插《弟子规》。

二年级:《大学》《中庸》《孟子》(1-3篇)

三年级:《孟子》(4-7篇)《道德经》    四年级:《诗经》《唐诗宋词选》    五年级:《易经》《庄子选》《小古文一百篇》

六年级:《孝悌三百千》《古文观止》

其中《弟子规》《孝悌三百千》《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为穿插内容。现在我们全校都在读《论语》,要求一年能够读完《论语》,三年读完四书,六年能够完成四书、《老子、庄子选》和《易经》、《诗经》以及《唐诗三百首》、古文选等等读完。那么当孩子小学毕业时,中华最优秀的经典就有将近20万字藏于胸中,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做人做好铺垫、打好底色。

7.七大步骤:

   晨读:进校就是读书时。早上8:00——8:50,五十分钟的晨读全部用来读诵经典。

   午读:午餐后,集体诵读20分钟(12:40—13:00)

   晚温:回家也是读书时。晚上回家后与家长亲子共读。班级打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内容就是班级诵读内容。

课前吟诵:每堂课前,学生起立后集体诵读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
教师读书会:教师读书会每周一个下午集体读书,教师读书分享。每周教研会前20分钟分教研组集体诵读。
周末亲子读书会:每周六上午两个小时举行亲子读书会,要求家长必须陪伴,并且一起读书。
寒暑假公益读书会:放假更是读书时。暑假读书会一般在学校旁边的公园举行,由附近的孩子和孩子的家长参加。在公益读书的同时,希望能够带动一个地方读书风气的形成。

8.八大成效:

一是孩子学科素养和成绩的提升。孩子识字量大幅度增加、阅读速度提升、古文经典的积累,直接带动语文学科成绩的提升,也使语文学科教学变得简单高效。同时语文是学科之母,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发现,读经读得好的班基本上教学成绩也比较好,这主要是老师的执行力强。而且我们经典读得好的年级在全区质量检测中成绩排位也更靠前。去年年终四年级全区抽考中,总成绩列全区第四名,优生率列全区第二。是近几学期质量检测最好的一次。这也得益于这个年级读经开展的比较老实、大量。


二是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首先是孩子能静下来了。“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才能生慧,春花学校开发的静心课程非常好。其次是孩子专注力提升。孩子在读书过程中培养的五到读书法,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很有好处。孩子专注习惯的养成,其一生都会受益。再次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坚持阅读古文经典,逐渐养成亲近书本、亲近文字、亲近圣贤,会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是孩子品格人格的形成。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消化、吸收经典里丰富的德育内涵,圣贤的教诲会对孩子的品格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大学》中浓浓的家国情怀,《论语》中君子人格、孝亲伦理、仁爱之心,《中庸》里的至诚之道、中庸之道,《孟子》里的本善人性、浩然正气,通过诵读会逐渐渗入到孩子的血液里、生命里,成为孩子一生成长的养分。


四是唤醒教师的传统文化意识。社会的功利思想已经对学校、对教师以及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相信、不诚信,已经使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师德提出了挑战。通过诵读经典,增加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认知,增加教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唤醒更加浓厚的家国情怀、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只有教师相信了,被触动了,教育才会有效、高效。


五是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志愿带着孩子读经典、指导家长读经典,在家长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教师的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家长对教师支持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大大增强。


六是增加教师的自我学习动力。学然后知不足、困而学之,是老师们的普遍反应。能够读通是喜悦,能够包本背诵是喜悦,能够有新的理解更是喜悦。教师自我学习、主动学习逐渐成为风气、成为习惯。只要老师专注于学习了,学校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七是家庭关系的和睦融洽。大学里“修齐治平”的思想,论语中孝老爱亲的论述,既是孩子成长的养料,也是成人行为反思的镜子。一家人共读一本书,就有了联系的纽带,共同的话语,代沟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存在了。一个人坚持读书对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会带动和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关系的改善,家庭氛围的和睦融洽,会让孩子更加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八是社区或者当地风气的改善。目前区内已经有十所学校到我校进行了观摩学习,有两所学校已经在慢慢行动,学校读经的影响在慢慢扩大。学校公益读书会,受到了社区居民、干部以及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社区为孩子们提供场地,晨练的大爷大妈们为孩子们读书挪地方等等。大家自愿为读书人让地、为读书人服务、为读书人点赞。

这里我分享几个小故事:

一个志愿者老师的4岁的女儿叫妞妞,每天跟着妈妈一起来参加暑假读书会,她不认识字,很多时候也不读。但是几天之后,她爸爸发现妞妞居然会背了。一家人觉得很神奇,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她妈妈读到那里,她能够背到哪里。他妈说,我怎么都不会背,她却不怎么,听都听会了。小孩子的记忆力确实很惊人。现在《大学》整篇、《论语》的前10篇都会背了。过年的时候,全家读经典过大年活动,妞妞成了领读,那劲头和号召力比她爸妈强多了。可见读书是最好的家风,而读经典就是最好的家教。 

        

还有一个男孩张云侨,假期公益读书会的时候还没上学,刚开始不是渴了就是饿了,不是上厕所就是不舒服,不是乱翻书就是抠脚丫子,他妈妈挺着急,又怕影响其他孩子,就让他坐在最边上,不管他。没过多久,这孩子慢慢就跟着读了,有时妈妈有事,当律师的爸爸就陪他来,听他爸爸说没办法呀,孩子必须要来,不来就在家叫唤,还说有几天晚上说梦话都在读《学而第一》。这孩子现在我们学校一年级,《大学》《中庸》全篇,《论语》前10篇都会背了,而且人呢也变得文静了、知书达理了,也很绅士的样子了。现在一家人读经的热情可高了。可见读经典是能改变人的气质的,书香气才是最美的气质。


还有一个老爷爷,70多岁了,白发苍苍的。每个周末和假期,都陪着孙女来读《大学》、《中庸》。自己读自己的,孙女在旁边有时候做小动作他也不管,那认真的劲头专注的样子让人很感动。有时候孙女有其他事情不能来,他都要来参加。当真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呢!有朋友看到我发的读书视频后发现了老人家,在群微信里说“曾校长呀,你不仅是在教孩子读经典,还在教孩子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经典,功德无量呀”,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可见读经典不仅仅是学生需要、老师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因为它能安静躁动的灵魂,它能净化每个人的心灵。因为圣人是最好的老师,经典是最好的教材


有为妈妈砸书香家庭的申请书上写道:“但愿她象风筝愈飞愈高,书即是我拽在手中的线,又是冥冥之中再次将我们连在一起的脐带。在她人生的旅途中,在有误我们陪伴的情况下,都能沐浴阳光。”在辞旧迎新时,她在微信朋友圈这样深情地对女儿说“这人啦一到中年,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告别2019年的不易,最大的收获就是陪着孩子读书。暑假陪着孩子读《大学》,秋季入学陪着孩子读《论语》,渐渐明白最初的坚持终需变成习惯,人在学习中获得。我在《大学》《论语》中找到了人生信仰,更坚定了我从业的信心.....孩子,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我会一直陪着你,陪着你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而读经典就是传承优秀文化最好的方式。


六、心向光明,无惧风雨

经典诵读的开展,有这样几方面的感悟:

首先校长要有坚定的信念,必须以上率下、亲力亲为——带头读

“我给老师们开会宣讲的时说,不要低估我在推广经典诵读的决心和意志”,在教师读书会上说:“只要有一个老师在读,校长就会陪着你读”。我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从这之后后,我的诵读经典没有中断一天,天天打卡。暑假和朋友一起去泸沽湖旅游,我把《论语》的诵读带到了泸沽湖胖。跟领导一起到西昌去看望援彝的老师,大凉山的清晨有我读经典的声音。同行的领导和朋友由最初的质疑到慢慢相信交流、最后到由衷地佩服。我就是要让每一个身边的人都感受经典的魅力,就是要让每一个同行的人都沐浴经典的阳光。


学校的公益读书会、周末亲子读书我只要在达州,没有缺过一天。我是学校参加志愿服务天数最多的一个。目前我已经读到《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包本背诵我也带头,我是学校第一个背下《学庸论语》的,大学用了5分10秒,中庸用了14分32秒,论语用了1小时14分32秒。不仅如此,我还时时写下一些读书心得,达州日报副刊还发表了我读完《论语》的文章。


读完《论语》100遍时,我这样写到:当你投入到经典的怀抱,相伴着尼山的月光,聆听着圣贤的教诲,“不舍昼夜”的感慨定会在心中激荡。我痴迷是因为我相信,我坚持是因为愿意,我倡导是因为我欢喜。读完一百遍,仅仅是个开始,还要争取包本背诵。”


包本背诵论语后我记下了自己的体会:1小时14分,一万五千多字的《论语》包本背诵下来了。作为知天命的人来说,确实不易。七个月的诵读,七个月的晨诵、午读、暮吟,相伴于经典,相伴于圣贤,一路风尘,一路阳光,一路坎坷,一路坚持。在质疑里,在钦羡里,目不斜视,无暇旁骛,用一个最男人的方式从夏走到冬。在冰霜盛开的寒冬,或是万籁俱寂的雪夜,或是湖东山冰的清晨,朗朗地,在先贤的絮语里,在心灵的渐悟中,一书在握,再次出发”。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深知,校长示范引领在学校、学生和社会上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给学校带来的正面效应也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校长的坚持就是最好的宣导。


其次,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引领读。我们学校虽然前些年读经典走了弯路,但是也为学校储备了人才。我们的名师工作室是为经典诵读专门成立,中青年的行政干部、名师工作室成员、骨干教师形成了学校开展经典诵读的骨干力量。他们不计报酬,因为他们认为一起读经典就是最大的收获;他们不为名利,因为他们认为与圣贤为伍,丰盈了内心就是最大的利益;他们不辞辛苦,牺牲寒暑假、周末的时间,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读经典没有辛苦,只有欢喜。


第三,必须有专门的培训措施和管理办法——激励读。我校专门制定了关于经典诵读的实施办法以及激励措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训。要通过加强教师和家长培训,要鼓励教师走出去培训。特别是参加道中书院本部的培训,效果最好。道中书院有名师的引导、严格的管理、强大的气场、有序的组织、精心的安排、全面的轰炸、点滴的渗透,会让人感觉场无处不在,道无处不在,圣人无处不在,是在其他地方没法相比的。还经常利用一切大型活动和集会的场合,让读得好的老师、学生、家长、班级进行展示,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老师、书香教职工等等(只是没评书香社区了。没这个权限哈),发放证书、奖品、出喜报、出微信公众号,激励师生读经典,鼓励师生包本背诵。


第四,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检查评估手段——督促读。学校制定了统计公示和考核措施,每周公布班级诵读进度,每月检查班级诵读效果,每学期评估考核班级诵读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检查,一是包本背诵的人数,二是班级整体诵读的效果,三是学生随机检测的结果,并把结果作为班级量化考核指标,作为书香班级评选的主要依据。


第五,必须要有显著的成果意识和宣传推广——推着读。学校经典几乎每个月都有专门的宣传和报道。达州市电视台、达州日报、四川民生报道、走进达川、达州教育、达川区教科都有宣传,学校也定期出简讯、推送微信公众号。大家都有这样两个共识:学校的经典诵读确实搞得好,孩子们读经典确实好;老师持之以恒公益读经典的精神确实可嘉。有些领导也悄悄问我,怎么给老师们补助、奖励的。当我告诉他们纯公益的时候,每个人都竖起大拇指。是呀,在一切以利为目的面前,这确实犹如一股清流。而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夺人眼球,而是要让这涓涓细流聚成滔滔之势、汇成江河湖海。


也因为这个经典的诵读,学校的朗读社团正在申报四川省优秀艺术团,有望批复。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在其中,是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我们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最重要的是领导。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参与,一个地方的风气形成确实会比较缓慢。最近市委的领导、市教育局的领导都已经关注到我们学校的读经教育了,也要了我们学校的情况介绍了,达州日报也已经再次约我们,开学要来做一个专题报道。现在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点火器。如果领导能够强力推进,那达州的读经教育将会日新月异。领导的重视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李永成主任、徐英权股长这样的领导才显得弥足珍贵。


最大的困难在教师。人都有惰性,而且也都有功利之心。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将直接影响孩子读经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语文老师是培训的重点。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总体还不错,但其他学科老师有些阳奉阴违,有些不是很认同。我想体制内学校这是一个难题。因为长期以来的老师不读书,教什么读什么,已经形成习惯和风气。需要一个过程来改变和适应,而且手段有限。怎么办呢?我想作为校长:一是校长不能松。只要一松劲,就啥都没有了。慢慢地一个一个地帮助,先易后难,从量变到质变。“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读经就成功。”二是逐步将弹性考核向刚性管理推进,坚定学校的方向。让观望的、犹豫的没有退路。当然得有个风险评估,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嘛。


最需要的是家长。特别是高年级家长始终有一个担心,就是毕业考试成绩决定孩子上什么样的初中。不只一个家长找我,说考试考不考论语。其实我知道现行语文教材已经有很多论语等经典的句子。但是我不想这样回答,我说“能够将论语读好的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差,你相信她肯定能考上一个好中学,而且会在她今后的成长中有更大的帮助。你学习没耽误,而且又多背了这么多的的经典,何乐而不为呢。”即使如此,仍然是低段比高段好。现在已经有市内一所非常好的公办高完中听说了这个情况来学校联系,有意将我们能够背下论语的孩子直接录取,而且承诺录取后整体编班,让这些孩子的经典诵读到了初中后不至于中断。我还没有同意,体制内的校长都明白风险所在。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遇见了经典,就遇见了最好的自己,遇见了最美的风景。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我想以我之善言,感染每一颗灵动之心,以我之力行,带动每一个求贤之人,以我之坚持,影响这一地向善之民,念兹在兹,孜孜以求,经典的光辉终会光照环宇,引领复兴。

编辑:宣导中心

相关文章链接

    1.一般学校转型读经,该如何推进?步骤如何?

    2.各地承办教育局下文件的校长论坛资料汇编

    3.2020年春季“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分享线上推广课程(3.5-3.13)

    4.道中书院·中小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校长教师培训往期信息汇总

    5.星光大道·群英会“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分享嘉宾简历(3.5-3.13)

    6.【星光大道·简报7】子帅以读,谁敢不读?老大带头,开头不难

    7.固本培根方能枝繁叶茂:以极简的古老诵读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找抓手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简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