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欢锋:拔地气,尽地力,发文化之潜德幽光——未有后学之接踵,岂能慧命相续!

道中书院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05-22

第一期牟学班第一周周记

          创发笃实恢弘的学风——做读经教育志业的中流砥柱     

                                     王欢锋

转眼间,为期一个多月的牟学冲刺班结束了,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牟学班”。我们为什么要学牟学,我想首先是为了立住自己。在这样一个时代立住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人只有立住自己,才能有所成就,也才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冯院长开设牟学班的深心大愿,就是希望我们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读经志业中的中流砥柱。关于道中书院大牟学班的使命,以及我个人的人生理想,我想借用第三代新儒家蔡仁厚先生的几段话,与诸位师友共勉,同时借以表达我们对以蔡仁厚先生、王财贵教授为代表的新儒家知识分子的敬意: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条生命之流,所以它必然前有所继,后有所开。而中国文化,更是背负着这个伟大的传统向前奔进。今天,我们的文化正遭遇着强有力的冲击,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知识分子,为自己的文化做中流砥柱,不但是无所逃于天地的义务,也是不可让度的权利。中国文化的衰落,是十八世纪以后的事。在此之前,我们曾长期引领世界。二千多年来文化交流中,中国常是输出过于输入。当然祖先的功绩并不能抵消我们近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堕落。如果我们忘掉自己的文化而自卑自贱,那就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当代新儒家就是这样一群为中国文化复兴而奋斗终身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其中王财贵先生倡导“读经教育”,经二十多年的努力,为新儒家思想在今天的传播打下了半壁江山。

 读经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浸润着季谦先生和读经界师友的心血,都蕴蓄着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潜力。因此凡我读经界同仁,都应该来拔地气,尽地力,发文化之潜德幽光。未有后学之接踵,岂能慧命相续。

 道中书院的成立正是秉持着这种新儒家“守先待后,共学适道”的精神。来道中的师友都要有文化的理想和进德修业的心愿,要把“进德修业”当作实功夫。我们要有开放的心灵,同时也要有“凝聚”的心灵。我们要有跃起的心灵,不跃起,就不能够抗拒狂潮,拔乎流俗。我们不能像癫狂的柳絮,也不可以学轻薄的桃花。我们要有以自立,有以自处,牟学班尤其要有这种跃起之精神。

以下再借蔡先生数言表达我们道中人需具备之求学精神:

 “一、但求沉潜,不凑热闹——人生不可无热闹,但热闹只是一团空气,一吹即散。沉潜则是一份志趣,有了志趣便能生发力量。二、须是立骨干,不慕花样——人家不可无花样;但花样只是几番变化,朝云暮雨。骨干则是一根支柱,既挺拔自己,亦撑天撑地。三、应求平正,不尚精彩——生命不可无奇彩,但光奇彩乃是耗散,一泻无途。平正则是一种态度;能平正,然后乃能通达。”

以上是蔡先生带给我的求学启示。蔡先生所言,其实也就是季谦先生“老实大量”精神的精髓,亦是道中书院办学之精神所在。

道中书院是以新儒家的精神为方向,以读经教育为志业的儒家道场。我们希望凡有缘来道中的师友,都能有一种恕道之精神与文化之担当。人是一个生命,文化同样是一个生命。人的死活,要看他的血脉呼吸;文化的死活,则要看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有没有真性情,真生命,真向往。期待来道中的师友都能有此真性情,真生命,都能有“文化复兴舍我其谁”的信念,以此存心。信念正定,存心纯洁,再配上道中书院理性之结构表现、严谨教学与严格的管理体系,用功沉潜,相信假以时日,我们的学问必会越来越充实,心性也会越来越沉稳端正,到那时我们也将会立定自己,而能够成为读经界之中流砥柱,成为时代之中流砥柱。

人生是有限的,但心愿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之价值,正视文化的责任,担负读经推广和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使命,创发笃实恢弘的道中学风,做读经界的中流砥柱,这就是我们牟学班的大志,也是所有道中人念兹在兹的大志。

编辑:(助教)兰海东

审核:(教务长)葛巧芳

相关图文

   1.王欢锋:误以情识为良知指导下的读经实践之路上的自我反省与生命成长

   2.为道尊陆王,为学法朱子:人间第一等学问就是学做人,学以志圣贤而已矣! 

   3.长期的用脑不入心,纵使读经也宣讲,也是增长习气,最终导致生命闭塞郁结而不得感通畅达   

   4.直面本心,觌体承当,本心一发,光明遍照;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5.遵守道场规矩,重建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生活清明有条理,也是对心灵非常好的提振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牟学研习班往期信息汇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