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仲淹:仅写五首词,就开创了新一派的先河?

小研 外研人文 2022-09-13

/ FLTRP Humanities /点击上方“外研人文”  一键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宋



范仲淹,在宋词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仅有五首传世的词作似乎不足以令他被称为词人,但他又确实公认开创了豪放一派的先河,在两宋词坛占有一席之地。


【五首传世词:《御街行·秋日怀旧》《苏幕遮·怀旧》《渔家傲·秋思》《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范仲淹(989年—1052年 ),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其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想读懂范仲淹的词,还要先认识他的为人。朝堂之上,他刚正不阿:


刘太后去世,范仲淹升迁为右司谏,成了名副其实的谏官,结果不到一年,又因为谏阻仁宗皇帝废后,被贬睦州,后知苏州。他一年后回京,先是任判国子监,后晋升为权知开封府,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代理市长。


有说法认为,这次晋升是时任宰相吕夷简的花招。吕夷简是一个很有能力、但权力欲望也很强的人,干过不少拉帮结派、暗箱操作的事。这样一位宰相当然不放心把范仲淹这样一个大杀器放在身边,于是给他找了一个事务特别繁杂的职位。本以为他会忙于本职而消停一点,结果范仲淹在把开封府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一样没放过吕夷简。他按现在的调查统计方法,画了一幅《百官图》上呈皇帝,将朝中官员与吕夷简的关系、交集及其升迁贬谪路径一一列示,以证明吕夷简党同伐异、公器私用。


…………


这下动静大了,范、吕两派针锋相对,矛盾激化,史称景祐党争。可惜仁宗皇帝还是更依赖“屈伸舒卷,动有操术”的吕夷简,于是将范仲淹和他的朋友们基本全部贬斥出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今江西鄱阳),贬官期间妻子也不幸亡故。他后悔了吗?完全没有!范仲淹在饶州时,一位朋友写信安慰他,顺便也劝他明哲保身,不要学乌鸦,警告凶讯反“招唾骂于邑闾”。范仲淹回复了一篇《灵乌赋》:


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西北戍边,他有勇有谋:


到任西北后,范仲淹经过深入调查,认清了西夏与宋朝的对峙态势。与当时朝野普遍认为西夏只是“疥癣之患”的盲目乐观情绪不同,范仲淹清醒地认识到了西夏对宋朝西北乃至整个北方防御体系的威胁。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他调整了对策,放弃速胜的想法,构筑堡、寨巩固防线,压缩西夏的战略空间,同时大力练兵,改变军事管理体制,培养了一大批知兵的将领,狄青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与西夏的局部军事冲突中,范仲淹沉稳果敢,部署得当,使得西北防线日渐稳固。西夏人尊称范仲淹为“小范老子”,对其又敬又惧,传言“今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因此一时间不敢犯边。当时,西北民谣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句子,颇有盛唐时期西北边民传唱“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的风采。



只是朝堂小人容不下他:


终于,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朋党”风波又起。导火索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时任监进奏院的苏舜钦,用卖废纸的钱设了一次酒宴。用公款请客虽有不妥,但也是依惯例而行。进奏院是地方官员进京汇报工作的接待和安置之所,往来人等复杂,加之仁宗朝风气较为宽松,酒宴之上大家难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在“庆历新政”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作为支持新政的中青年官员聚会,就被“有心人”抓住了把柄。先是有人弹劾苏舜钦监守自盗,然后又有人找出了参加宴会的集贤校理王益柔的一篇诗作《傲歌》,其中有两句:“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御史言官一拥而上,罪名越加越重,借此掀起了一波大狱,先后处分十余人。


明眼人都知道,这次风波是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苏舜钦、王益柔本身确有不检点之外,但他们实质上最大的罪过就是支持新政。更重要的是,他们俩都曾得到过范仲淹的推荐。按当时的惯例,官员犯事,举荐之人也脱不了干系。于是范仲淹自请出外,出知邠州(今陕西彬州),兼领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


边境形势由不得他:


宋军整顿好了防务之后,西夏见占不到便宜,于是就想议和。这个节骨眼上,另一位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不听范仲淹的劝阻,派兵伐夏,在好水川中伏大败。韩琦在回军途中还被战死将士的家属拦着马头撒纸钱羞辱。此战之后,刚有好转的对夏局面全面崩坏。


李元昊占够便宜,终于肯谈判了。他挟大胜之威,在国书里对北宋极尽狂妄羞辱之能事。范仲淹为顾全朝廷颜面烧掉了国书,结果却因违背“人臣无外交”的原则而被贬为耀州知州。




尽管如此,他还是始终秉持君子之风和高洁情操:


庆历六年(公元1046 年),邓州。


退居闲职休养的范仲淹接到了好友滕宗谅(字子京)的来信。“庆历新政”时期,滕子京被人弹劾贪污公使钱,贬谪到了巴陵(今湖南岳阳)。滕子京贬谪之后虽然痛苦,但仍尽心尽力,积极治理地方,还重修了当地名胜岳阳楼。


滕子京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近况,并附上一幅《洞庭秋晚图》,请范仲淹为岳阳楼写一篇记。在从没有到过岳阳楼的情况下,范仲淹将自己辗转半生的经历、忧国忧民的思想、家国天下的情怀融为一体,遂成千古雄文《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如此一来,我们才更能读懂这首写于西北边塞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北宋词坛仍然充满婉约之声的时候,范词开豪放之先的贡献不可谓不大。正因为如此,《我的大宋我的词》才会用整篇“山高水长的古君子之风”来写范仲淹。毕竟只有完整地了解其为人,才能更好地品味那些弥足珍贵的词。


南北两宋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著称,可文人士子无论在朝在野,都依然要历经无数坎坷。他们或科场失意,或颠沛流离,或壮志难酬,或布衣终老,种种喜怒哀乐从笔端倾泻而出,便是一篇篇流传千古的名作。


在两宋词坛的璀璨群星中,作者精心选取了柳永、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等八位代表人物,以独到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剖析诗词文章,梳理纷繁史料,时而发前人所未见,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八个有血有肉的词人如何面对人生的起落浮沉,而且带我们从北宋初年的生机勃勃一路见证到南宋末年的大厦将倾。


可以说,在作者感性与理性交织的笔下,《我的大宋我的词》既是两宋词坛的一幅画卷,也是两宋历史的一面镜子。阅读本书,我们会了解的是八个鲜活而有趣的灵魂,更是一个繁华与苍凉并存的时代。


《我的大宋我的词》

定价:52.00元

ISBN:978-7-5213-2806-6

物料号:328060001



“走进八位词人的别样人生”

系列文章


第1期

柳永

第2期

范仲淹

第3期

欧阳修

第4期

苏轼

第5期

李清照

第6期

陆游

第7期

辛弃疾

第8期

姜夔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