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名院长、党委书记被查!一场全国性医疗反腐正在展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民数据 Author 谭琳





一场全国性的医疗反腐正在展开。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消息,7月28日,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反腐的重点突出三个“全”——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多位从业者认为:与过去的医疗反腐不同,这次反腐的部门联动,是非常罕见、非常高级别的动作,不仅连续出台文件,还实实在在地把院长们、董事长们带走了,这些真实的执法案例让行业震动。此次反腐的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也意味着反腐不仅仅局限于医院,众多医药企业也是整治重点。





多名医院院长、董事长落马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9日,全国已有至少168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数量已超上年全年的两倍。其中,既有省市级大医院的“一把手”,也有基层医院、基层岗位的“小官巨贪”。


8月5日,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发布消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党委书记唐荣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一天,广东省阳江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韩重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阳江市阳东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8月4日,广东省多地也曝出多家医院相关负责人被查: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负责人林铁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揭阳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汕头市潮南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宗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潮南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黄锦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7月29日,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湖北省中医院原院长何绍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滑动查看↓↓↓



反腐行动不仅涉及医院,医疗企业也成整治重点。刚刚过去的7月,医药领域有两位企业董事长被查,包括卫宁健康董事长周炜,和赛伦生物董事长范志和。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密集出台的医药反腐政策,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变。
在医疗企业整治中,行贿问题受到特别关注。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发文,揭露医疗设备采购中的“定制式招标”等医疗腐败问题。在新一轮医疗反腐中,设备采购非法利益链也将被从严查处。


8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深度关注 | 精准惩治单位行贿》,剑指医疗卫生领域行贿受贿问题。文章提到一个案例:2021年初,上海菲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股东、实控人徐凯华通过堂姐徐云芬向时任浙江省乐清市卫健局局长王贤明推荐其代理的某品牌医疗设备,希望得到关照,并约定回报部分利润。菲茨公司及其合作公司因而中标该市41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2021年间,在王贤明支持协调下,徐凯华等人合作的公司中标26个项目,共计8400余万元。2022年12月,乐清市人民法院以单位行贿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决定对徐云芬执行有期徒刑六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0万元。判决书显示,徐凯华通过徐云芬向王贤明行贿共计715万元(其中382万元为单位行贿)
菲茨公司、徐凯华涉嫌单位行贿罪、行贿罪一案正在审理中。


“医疗设备采购涉及几亿元的资金,徐凯华等人正是看中了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据乐清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他们为规避监管,直接采取现金行贿,归案后还辩称“利润分成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单位行贿行为多见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三集”领域,医疗卫生便是其中之一。


同在8月7日,一则大型医疗设备回扣的消息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于今年5月的一篇文章显示,医疗器械经销商陈某虎向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销售的直线加速器进口价是1500万元,但医院进价却是3520万元,远远高于同期市场价格。专案组最终查清了普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杨某俊以借为名索贿1600余万元的事实。


“常规情况下,行业基本都是54321的返点模式”,一名业内人士透露:“一款产品进医院,5分给职务较高的负责人,4是业务院长分,3是药剂科或者设备科分,2是科室主任,1是部分科室医生分。”也就是说,如果产品的利润为200万元,职务较高的负责人可以拿到200×0.05=10万元。






多个医药领域学术会

相继延期






学术会议是除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之外的另一大调查重点。“原定8月10日举行的会议,今天突然通知延期,具体原因没有说明。”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自己近期受邀参加的医药领域学术会议,突然延期。


据报道,近日包括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陕西医学会、广西医学会等8家举办方确实发出过相关学术会议延期的公告。另据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至少有10场即将举办的医药行业学术会议、论坛等宣布延期。此外,还有部分学习班、培训班也在近日宣布延期举办。


部分医药领域学术会议相继通告延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学术会议延期,有专家向媒体表示,在当前反腐高压之下,压力传导到了行业的方方面面,且由于“红线”和“越界”的行为判定标准还不明确,相关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和拟参与者都不能保证没有任何风险,自然就想着不要在这段时间“抛头露面”了。赞助会议的企业或基金会也会开始退缩,所以就出现了以上情况。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学术会议因顾忌反腐而普遍延期”的说法提出异议。有专家指出“更多学术活动都在如期开展。合规的学术活动从来都不是反腐纠风行动的治理对象,希望行业内朋友独立思考,不要被以偏概全的信息混淆视听。”






医药代表:

“现在不敢进医院”






在医药领域持续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有医院向知名药企发函,要求开除其医药代表引发热议。据网传图片显示,两份处理建议函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上海长征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


上海长征医院在处理建议函中表示,根据《关于回复在执纪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关情况处理意见函》,要求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对涉案医药代表共计4人予以开除或调离岗位处理,并且向该院反馈处理意见。


诺华公司声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此,诺华中国证实,近日诺华中国确实收到了来自某医院的一份函件,其中涉及所称的两位诺华医药代表。诺华表示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经查证,函中提及的一位人员已于2018 年从诺华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对于传闻中的两份函件为何只回应了一份,诺华称,目前确认只收到一份函件,关于所涉及的人员,还在公司的系统里核查。


公开资料显示,诺华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产品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上海长征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其实年年都在查,今年查得特别严。”一名医药代表透露:“目前医药领域重点被查的是医疗器械。春节过后,我们这边就有好几位院长、副院长被抓,一些医院开始了自纠自查,要求医生清退讲课费、回扣费等,现在医药代表都不敢进医院。”多名医药代表坦言,近期医院内均警告“少来、别来”。一名南方地区某三甲医院乳腺科医生坦言:“有一些省医院已经开始查监控、拉数据,看看哪些药代出入比较频繁,哪些药物日常医生开得比较多。”






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在行动




反腐,在过去20年尤其过去5年,一直是医药领域的工作重点,每年都有文件和典型。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尤其不一样。在很多方面,大家都肉眼可见地看到了医疗界实实在在的变化。


5月,国家卫健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要求健全完善行风治理体系,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7月24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医疗行业反腐列为下半年医改重点任务。


7月25日,初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在行贿罪规定中增加了新条款,提出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将从重处罚。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央及地方众多纪委、监委高级别官员列席或视频参会,将这次医药反腐的战略地位推向更高处。


地方也逐步开展医药领域的反腐工作。


8月2日,广东、浙江、海南、湖北多省陆续发布通知,要求集中整治全省医药领域腐败乱象。


8月8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街接工作实施细则》,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实施细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分别是关注药品领域行刑衔接工作实际情况,及时解决衔接难题;关注药品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流程,完善配套文件指引;关注药品领域行刑衔接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行刑失信联合惩戒的效应。






医药行业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反腐不容拖延





对于医药反腐,多家媒体也积极报道,并发表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在官方微博上评论指出,医药领域反腐深入推进,多个医院领导应声落马。每一次吃回扣都让患者饱尝看病贵之苦,每一种利益输送都败坏行业形象。清除药品“含腐量”,遏制医药领域“癌变”;紧盯“关键少数”,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还治病救人初心,还该领域应有的纯净。


《新京报》对此评论,民众苦于医疗腐败久矣。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医药购销领域灰色交易、腐败行为屡禁不绝;一些医护人员收受红包,与医药代表勾肩搭背牟取利益;一些药企也通过举办会议,以赞助费、讲课费、培训费等方式大肆行贿。所有这些,均转嫁为医药“成本”,推高了民众的就医费用。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直接危害国民生命健康,若不及时遏止腐败之风,不仅会败坏医药行业的风气,加剧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也会部分抵消经济社会发展带给民众的红利。对此,必须重拳出击,严肃整治,还民众一片净土。


《北京晚报》评论称,腐败行为严重败坏医药行业的口碑与形象,严重损伤医患信任关系。不乏有医生朋友感慨,这些年行业内不正之风潜滋暗长,自己本身合理的医疗建议也常常被误解误伤,遭到患者质疑,“不送红包,是不是不给好好治”“医生是不是拿了回扣,让做这个检查”……如此这般,不仅令人无奈,也势必在医患之间平添许多不必要的摩擦。


许多民众也呼吁,希望这次反腐行动,不止于一场“风暴”,而着重建立健全监管体系。通过预防和惩处并举等手段,不断铲除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引导相关主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与此同时,由于医学的专业门槛,腐败行为的隐蔽性更高,更当在源头治理上多下功夫,及早划出“红线”“高压线”,让专业的人看好专业的人。“治病救人”的行业,本不该沾染太多的污垢。无论“沉疴顽疾”,还是“疑难杂症”,医疗腐败的病症该治就得治,容不得拖延。一个健康的就医环境,守护的是大众身心健康,也是在守护可贵的医者仁心。


人民数据研究院认为,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每一位国民的民生福祉,也牵涉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期待这一轮反腐行动能够真正铲除行业内多年累积的沉疴痼疾,交出一份让公众满意的答卷。





推荐 · 阅读


考试高科技作弊,成绩断崖式领先,惩治事业单位招考作弊不能靠“露馅儿”

知识公路宣布停运,网易的短视频之路一波三折

多地烟草局招聘新规引发热议,“近亲繁殖”需整治

“高铁施工偷工减料”事件后,中建八局再陷“工程质量”风波

银行人沉重的KPI:网购开户业绩,潜藏用户信息泄露隐患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谭琳


编辑:李昭彤 | 责编:  王晓彤 陈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