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观点||生态批评再认识

张建国 语言科学 2021-09-2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态批评是当代工业社会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社会状况催生的一种文学文化批评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经济已走出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转入迅速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它的一些地区的环境却急剧恶化,其中的典型例子包括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3 年,洛杉矶市已拥有 250 万辆汽车,每天燃烧的汽油高达 1100 吨;此外,炼油厂等企业也在向空中排放大量废气。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导致该市大多数市民患了红眼病并出现头痛症状。此后,人们把这类污染称作光化学烟雾。在 1952年 12 月发生的另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该市 65 岁以上的老人中有 400 多人丧命。1955 年 9 月,由于光化学烟雾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又有 400 多位 65 岁以上的老人丧命。1970 年,类似事件再次出现,致使该市 3/4 的市民患病。而且,光化学烟雾还使距洛杉矶市100公里以外、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的大片松林枯死,柑橘减产。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烟雾城”①。

      多诺拉是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位于匹兹堡市的南面,距该市 30 公里,居民有 1.4 万多人。它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1948 年 10 月 26 日至 31 日,该镇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使人恶心欲吐;空气能见度相当低,除了烟囱之外,厂房等建筑物均消失在烟雾中。当时,小镇上有 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包括头痛、眼睛痛、流鼻涕、咽喉痛、咳嗽、四肢无力、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 20 人迅速死亡①。

      1958 年 1 月,蕾切尔·卡森的一位朋友—马萨诸塞州鸟类保护区的一位管理员写信说,前一年夏天,州政府为了消灭蚊子,租用了一架飞机,喷洒了“滴滴涕”②,该飞机返回时,飞过位于达克斯伯里的鸟类保护区的上空,次日,保护区里的许多禽鸟都死了。她感到十分震惊,就给《波士顿先驱报》(The Boston Herald)写了一封长信,同时又给卡森写了这封短信,并附上长信的复印件,请卡森这位在当时已颇有名气的作家在首都华盛顿找相关负责人解决这个问题,希望不要再发生此类喷洒“滴滴涕”的事件。由此,卡森不顾自己的病体,多方调查,耗时 4 年,于 1962 年写成并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包含许多相关的科学知识,语言平易,抒情色彩浓厚,且不时援引一些文学名著的名句,颇能扣动广大读者的心弦,出版后连续 31 周入围《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和讨论,触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思潮和环保运动。1970 年 4 月 22日,美国发起了首个“地球日”活动。1972 年 6 月 5 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当代人和未来世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同年 10 月,第27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提议,并把每年的 6 月 5 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

      几乎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与文化批评学者也开始以自己的方式为生态思潮和环保事业增砖添瓦。1964 年,美国文学批评家利奥·马克斯(Leo Marx,1919—)出版了专著《花园里的机器:美国的技术与田园理想》(The Machine in the Garden: Technology and the Pastoral Ideal in America),审视从赫尔曼·麦尔威尔、霍桑、梭罗、马克·吐温到 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等一系列作家的作品中所描写的文化和技术的关系,揭露机械技术的运用对理想田园景观的破坏。1967 年,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 Jr.,1907—1987)发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强调指出,《圣经》的“创世纪”篇中描述道,上帝把人类置于非人类自然万物之上,这是人类征服自然进而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

      1973 年,英国批评家雷蒙·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出版了专著《乡村与城市》(The Country and the City),分析了 16 世纪以来英国文学中描写的乡村和城市意象,强调指出: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显示出,昔日的英国农村充满苦难,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是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的,但城市并非必然代表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问题;总之,城市与乡村的这种矛盾与张力,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遇到了全面而深重的危机,要化解这场不断加深的危机,人类必须抵抗资本主义。可以说,这是社会生态学的先声。1974 年,美国学者约瑟夫·W. 米克(Joseph W. Meeker)出版了《生存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 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一书,研究了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1978 年,另一美国学者威廉·鲁克尔(William Rueckerr)在《艾奥瓦评论》(The Iowa Review)第 9 期上发表《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 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一文,首次使用 ecocriticism 一词,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1983 年,保罗·布鲁克斯(Paul Brooks)出版了专著《为自然代言:从亨利·梭罗到蕾切尔·卡森的文学博物学家如何影响美国》。

      1990 年,美国学者罗伯特·芬奇(Robert Finch)和约翰·埃尔德(John Elder)出版了厚厚的《诺顿自然散文集》(The Norton Book of Nature Writing),其中收录的全是非虚构性的自然散文。1991 年,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乔纳森·贝特(Jonathan Bate)出版了专著《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与环境传统》。1992 年,美国西部文学协会(Western Literature Association)的年会在内华达大学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任第一任会长,该协会后来成为生态批评的国际性组织,在英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设有分会。1993 年,ASLE 的学术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出版发行,首任主编是帕特里克·墨菲(Patrick Murphy),不久以后,斯科特·斯洛维克接任,首任主编是帕特里克·墨菲(Patrick Murphy),不久以后,斯科特·斯洛维克接任,并一直担任至今。1995 年 6 月,科罗拉多大学主办了 ASLE 的首次学术研讨会,此后,ASLE 的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1995年,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的专著《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散文与美国文化的建构》(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出版。1996 年,第一部生态批评论文集《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由美国学者格洛特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和哈罗德·弗罗姆(Harold Fromm)编辑出版;格洛特费尔蒂在该论文集前言中给“生态批评”所下的定义被广泛引用:“简单地说,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的关系……生态批评从地球中心的视野研究文学。”①显然,截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英美两国已正式走上文学理论舞台。有论者指出:“由于贝特、布伊尔等学者的努力,生态批评在大学成了受人尊重的文学分析方法。”②截至当时,生态批评的主要特征是:主要研究对象是非虚构类自然散文(non-fiction nature writing),关注的重点是非人类自然生态或荒野,研究者主要来自美国和英国,出现了“话语”生态女性主义流派③。

      2001 年,布伊尔出版了第二部生态批评专著《为濒危的世界写作:文学、文化与美国等国的环境》,该书荣获美国文化研究领域的最佳图书奖—流行文化与美国文化协会的“卡威尔迪图书奖”(Cawelti Award)。在这部专著中,布伊尔把环境文学的研究范围从描写荒野的自然散文,拓展到描写包括城市环境、被污染破坏的环境在内的所有环境的作品。2005 年,他又出版一部专著《环境批评的未来》(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在其中区分了环境批评的两次浪潮;他把自己的《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散文与美国文化的建构》归入第一次浪潮,把自己的《为濒危的世界写作:文学、文化与美国等国的环境》归为第二次浪潮。这一划分得到了许多生态批评学者的认同。如果说第一次浪潮主要关注的是偏远的荒野环境或浪漫的田园环境,其主要理念是回归大自然,回归前工业时代,第二次浪潮则主要关注人们周边受到威胁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环境权益方面的矛盾。按此划分,罗伯特·D. 布拉德(Robert D. Bullard)2000 年出版的专著《废物倾倒于美国南部各州:种族、阶级与环境质量》(Dumping in Dixie: Race, Clas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应归入第二次浪潮。布拉德在该书中指出,在贫困社区,尤其是在美国南部黑人居住的贫困社区,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都更为严重。可以归入此次浪潮的著述还有劳伦斯·库普(Laurence Coupe)2000 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绿色研究读物: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 Green Studies Reader: 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卡尔拉·安布鲁斯特(Karla Armbruster)和凯瑟琳·华莱士(Kathleen Wallace)2001 年编辑出版的《超越自然散文:拓展生态批评的疆域》(Beyond Nature Writing: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Ecocriticism)、乔尼·亚当森(Joni Adamson)等学者 2002 年编辑出版的《环境正义读物:政治、诗学及教学法》(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Reader: Politics, Poetics, and Pedagogy)。生态批评第二次浪潮的主要特征包括研究对象从自然散文拓展到多种文学体裁,且研究世界各地域不同文化群体的环境体验的艺术表达(如墨西哥裔美国作家的自然散文、日本的环境文学等);关注包括城市、城郊、乡村在内的所有有形环境的状况,探讨的核心是环境正义问题①;研究者的国籍范围超出英美两国;兴起了超越文学界限的“绿色文化研究”。

      此后,除了欧美主要国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生态批评学者也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拓展生态批评的疆域。2009 年,乔尼·亚当森和斯科特· 斯洛维克(Scott Slovic)作为《多民族美国文学》(Multi-Ethinc Literature of the U.S.)夏季特刊的特约编辑,在为该学术期刊合写的序言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的第三次浪潮”这一表述,并指出,这次浪潮“在认同民族和国家差异的同时,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从环境视域探索人类经验的各个方面”②。后来,斯洛维克教授 2010 年在发表于《欧洲文学、文化与环境学刊》(Ecozon@)上的文章《生态批评的第三次浪潮:北美学者的思考》(“The third wave of ecocriticism: North American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phase of the discipline”)中,先用非常简略的语言归纳了生态批评第一、二次浪潮的主要特征,然后通过引用21 世纪出版的一些生态批评著述中的独特论断,简要阐述了提出“生态批评第三次浪潮”的缘由,以及该次浪潮所包含的 6 种主要动向。斯洛维克认为,至少在美国,生态批评的第一次浪潮兴起于 1980 年左右;第二次浪潮于 1995 年左右出现;第三次浪潮在 2000 年出现,其标志是帕特里克·墨菲教授在这一年出版的专著《自然文学更为广阔的视域》(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中的“重新定义我们的情感:作为国际和多元文化运动的自然文学”一章,倡导跨越种族、民族文化的界限,把生态批评置于全球化比较研究的框架中。斯洛维克同时指出:生态批评的三次浪潮之间是共现关系—下一次浪潮绽现、汹涌之际,原有浪潮仍在澎湃;时至今日,生态批评的第三次浪潮已在汹涌,然而,不必说第二次浪潮,即使第一次浪潮也尚未消退;而且,这三次浪潮只是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而无优劣之分。斯洛维克把第三次浪潮归纳为 6 个方面:全球视野的生态批评,比较式生态批评(comparatist ecocriticism),在生态性属研究领域物质生态女权主义、生态男性研究、绿色同性恋理论等新动向的出现,对动物性(animality)的深入探讨,来自生态批评阵营内部的理论反思,以及多态行动主义(polymorphously activism)①。这 6 个方面的代表性著述分别是:厄休拉·海斯(Ursula Heise)的专著《地方意识与地球意识》(Sense of Place and Sense of Planet,2008)、伊丽莎白·M. 德劳雷等学者(Elizabeth M. Deloughrey et al.)合编的《加勒比海文学与环境》Caribbea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2005)、斯泰西·阿莱莫(Stacy Alaimo)与苏珊·赫克曼(Susan Hekman)合编的《物质女性主义》(Material Feminism, 2008)、凯里·沃尔夫(Cary Wolfe)的专著《动物仪式:美国文化、物种话语、后人文主义理论》(Animal Rites: American Culture, the Discourse of Species, and Posthumanist Theory,2003)、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的《没有自然的生态学:重新思考环境审美》(Ecology without Nature: 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2007)、约翰·费斯蒂纳(John Festiner)的《诗歌能拯救地球吗?》(Can Poetry Save the Earth? A Field Guide to Nature Poems,2009)。

       21 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后,在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方面,生态批评的物质研究得到迅速发展。2012 年,斯洛维克首次把“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这一动向称为生态批评的第四次浪潮;2015 年,他在为《生态批评的国际新声》(New International Voices in Ecocriticism)作的序言中指出,最近涌现的生态批评第四次浪潮特点鲜明,“将新物质主义的术语和思维用于环境美学,并在人类挑战全球变暖力求生存的背景下,致力于推动环境人文学的发展”②。在致力于生态批评物质转向的学者中,意大利都灵大学的教授塞瑞纳拉·伊奥凡诺(Serenella Iovino)和土耳其哈希坦普大学的教授瑟皮尔·奥伯曼(Serpil Oppermann)做出了较大贡献。2010 年以来,他们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从包括物质女权主义在内的新物质主义和生态后现代主义两处汲取灵感,进行物质生态批评(material ecocriticism)的理论建构。伊奥凡诺的相关论文是 2012 年发表的《走向物质生态批评:有关“新物质主义”的近期文献及其对生态批评理论的启示》(“Steps to a material ecocriticism: The recent literature about the‘New Materialism’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cocritical theory”),他和奥伯曼合作发表的论文包括《物质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一幅双帖画》(“Theorizing material ecocriticism: A diptych”,2012)、《物质生态批评:物质性、能动性和叙述模式》(“Material ecocriticism: Materiality, agency, and models of narrativity”,2012)。2015 年,二人又合作编辑出版了论文集《物质生态批评》(Material Ecocriticism)。物质生态批评的核心概念包括物质(matter)、能动性(agency)、现实、意义、文本、叙事能力(narrative agency/power)。其主要观点是:包括人类和非人类自然万物在内的所有物质都具有能动性;所有语言都有物质现实基础,物质现实是物质和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the process of becoming);所有物质都具有叙事能力,物质即是文本,文本即是物质。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物质都具有能动性,能产生意义且有叙事能力,这三个属性密不可分,是三位一体的。 

      总而言之,兴起于英美两国的生态批评,从研究对象来看,范围不断拓宽,从自然散文扩大到各种文学文本,乃至电影、绘画等各种文化现象;从地域上来看,蔓延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同时,生态批评也开始了对自身的反思和理论建构,尤其是强调该批评要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并更加注重批评自身的实践意义。 

       1999 年,斯洛维克教授曾给生态批评下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生态批评“或是用任何学术方法研究具有明显环境意识的文本,或审视任何文学文本中的生态蕴含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使这些文本乍一看似乎与非人类世界无关”①。这就是说,生态批评既可用任何学术视角研究生态文学作品,又可研究任何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蕴含或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使这些作品乍一看似乎与大自然无关。2007 年,“当今生态批评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②蒂莫西·莫顿在其专著《没有自然的生态学:重新思考环境审美》的第一章“环境语言的艺术:‘我不相信这不是自然!’”(The art of environmental language: “I can’t believe it isn’t nature!”)中,审视了自然散文、浪漫主义诗歌等艺术作品如何表征环境这一艺术形式问题。莫顿指出,“传统的生态批评主要涉及作品主题”,“要搞生态批判,我们必须考虑审美维度”,在这本书中,“我不是探讨作品内容—软件和湿件,而是探讨作品形式方面的问题”③。我们认为,斯洛维克给生态批评下的宽泛的定义,以及莫顿倡导的从作品的审美或艺术形式维度进行生态批评,对生态批评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本书采用宽泛意义上(广义)的生态批评方法,从生态内涵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研究美国当代科学散文。

      在我们看来,生态批评主要是从生态的世界观出发所进行的文学、艺术、文化批评。生态世界观主要包括生态整体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生态存在观(诗意栖居观)、生态正义观、生态社会观、生态科技观、生态审美观等。具体地说,大自然(即地球生物圈)是一个生态共同体,其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所有因素都休戚相关,彼此不可或缺;人类不是高高在上的大自然的主宰,而是大自然整体的一部分和普通一员,应顺应自然规律,与其他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善待大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的稳定和完整。所有物种都拥有生存权,人类不应肆意消灭任何一物种;同时,人类拥有发展权,但人类应该限制自己的物质欲望,适度发展,合理消费,其发展和改造自然的行为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不能超过自然自我调节所能承受的限度,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人的精神生态密切相关。人的存在应有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雅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精神生态—没有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很难有健康的精神生态,同时,人类精神生态的健康与否,对自然生态乃至社会生态都有重大影响;生态存在即是安贫乐道(物质生活简单、精神生活丰富)地生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国或地区的人民的健康生存和长远发展为代价,当代人的发展也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健康生存和长远发展为代价。自然生态危机与社会生态危机(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有共同的思想文化根源,又有社会制度的原因,因而应努力转变观念,改变或完善社会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人类应恰当地运用科技,使其既能确保自然生态共同体的健康,又能增进人与人(包括国与国)的和谐。生态文学作品既是生态的—具有生态意蕴,又是文学的—具有文学性;生态主义强调多元、平等原则,生态批评不应排斥其他批评方法,尤其不应排斥对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的探讨①;对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不应成为单一的生态思想内涵研究;一般来说,具体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其美学特色或艺术风格有着有机联系。生态文学批评的重点应放在推动精神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以及推动公众生态的人生观和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发展观、生产观、分配观、消费观等的建设上面。

    

作者简介

张建国,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外语学院副教授,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散文、生态批评及中英散文比较研究。

本文摘编自张建国著《美国当代科学散文的生态批评》一书。




长按二维码可购买本书





本书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科学散文及美国科学散文概观 1
第二节 生态批评再认识 12
第三节 美国当代科学散文的生态批评:现状与展望 19
第二章 海洋生物学家对自然万物的关爱 24
第一节 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蕾切尔·卡森科学散文 27
一、文本中的物质:所有物质均具有能动性 28
二、物质作为文本:所有物质都有叙事能力 32
第二节 卡森科学散文的生态审美特色 42
小结 47
第三章 人类学家不仅仅关爱人类 49
第一节 洛伦·艾斯利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52
一、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52
二、人类应如何对待大自然?55
三、怎样看待科技文明?58
第二节 艾斯利科学散文的生态审美特色 61
小结 66
第四章 医学科学家力倡共生共荣 68
第一节 刘易斯·托马斯科学散文的生态意蕴 71
一、强调协作共生,倡导生态整体观 71
二、力促环境保护行动 73
三、倡导国与国、人与人协同共荣 75
四、提倡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以及与人文的结合 77
第二节 托马斯随笔艺术风格之巴赫金生态文艺学解读 80
小结 87
第五章 博物学家的博大胸怀 89
第一节 爱德华·O. 威尔逊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91
一、倡导生态整体观与尊重非人类自然万物 91
二、提出生态心理学命题—“关注生命天性” 95
三、揭批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97
四、构建生物多样性理论,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02
五、提倡生态科技观与生态社会观 108
第二节 威尔逊科学散文的艺术风格 111
小结 116
第六章 宇宙学家的无疆大爱 118
第一节 卡尔·萨根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120
一、提倡宇宙整体观与生态实践观 120
二、力倡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平等协作、共存共荣 124
三、力主既弘扬科学,又使技术有利于人和自然 126
第二节 萨根科学散文精湛的艺术造诣 128
小结 136
第七章 古生物学家不单单关爱生物 137
第一节 斯蒂芬·杰·古尔德科学散文代表作的生态意蕴 139
一、消解人类中心论,倡导生态整体观 139
二、揭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提倡生态环境保护 145
三、反对伪科学和滥用科学,力倡生态社会观及生态科技观 149
第二节 古尔德科学随笔的艺术风格 156
小结 161
第八章 科学新闻记者展演进化生态学的重大意义 162
第一节 乔纳森·韦纳《雀鸟之喙》的生态意蕴 163
一、展演进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消解人类中心主义 163
二、揭批人类对进化知识的滥用 166
三、引导大众呵护生态环境及其他生物 169
第二节 韦纳《雀鸟之喙》的艺术成就 170
小结 176
第九章 环境科学记者笔下的环境灾难和科学救赎 178
第一节 丹·费金《汤姆斯河》的生态意蕴 179
一、揭示人类与环境的通体性及环境非正义问题 179
二、昭示环境问题的根由是社会问题和观念问题 184
三、显示科学的益处和技术的双刃性,倡导生态科技观 190
四、彰显生态恢复的途径:改变观念并诉诸行动 196
第二节 费金《汤姆斯河》的艺术特色 200
小结 206
结语 208
参考文献 212

长按二维码可购买本书





延伸阅读
生物语言学核心问题及其过程哲学基础

关于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重要问题

英汉虚拟位移构成式翻译技巧研究



语言科学公号


语科Y编


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