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纪要 | 陶器产地研究——考古学问题or地质学问题?


4月4日下午,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主办的“‘悦·享’时光:文化遗产青年学者交叉论坛(第一期)”在西溪校区人文楼三楼研习空间举行,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郭明建以“陶器产地研究——考古学问题or地质学问题?”为题,带来精彩讲座。本次活动由学院考古与文博系教授陈虹主持,线上线下共有百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反响热烈。


郭明建老师首先介绍了陶器产地的概念。陶器产地包括原料产地与生产地,原料产地主要指陶土、羼和料以及其他原料(如彩陶颜料)的产地,狭义上的生产地则是炼泥、成型和烧制等陶器制作的地点。郭老师提出,在作为考古学问题的陶器产地问题研究中,生产地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存在两种模式:即远距离模式与近距离模式下的陶器生产,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详细讲解,指出当前陶器产地研究中最为关注的是特殊陶器的生产和流通,例如材质特殊、用途特殊、风格特殊的陶器。


郭老师从地质学角度解释了什么是陶土以及陶土的性质等与陶器产地相关的问题。在矿物学上,陶土基本等同于“粘土”,具有可塑性、颗粒细微、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等特征。他强调,“陶土”“瓷土”多为“混合物”和“次生堆积”,大多经历过复杂的搬运、沉积和混杂,因此,与其他人工制品的原料相比,它们是更加复杂的混合物。陶土的性质主要包括粒度、矿物成分和化学元素,并且三者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性质,理论上能够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在陶器中寻找产地信息。

但在现实中,作为地质学问题的陶器产地研究更为复杂。一方面,复杂的化学元素分布、复杂的粒度模式以及复杂的矿脉造成了陶土产地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制陶过程也增加了这一问题的复杂程度:在筛选与淘洗过程中,部分或大量的夹杂颗粒被选出,添加羼和料使得原本不属于陶土的矿物被加入,烧制过程中,低温矿物熔融,并生成部分新矿物。制陶过程造成了矿物结构的改变,也使得陶土的粒度结构和化学元素发生了变化。因此,无论是在陶器工艺上,还是在地质背景上,陶器产地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郭老师认为并无全能模式,但一定要将考古学与地质学相结合。作为传统研究方法,考古学文化的“风格”分析与制陶技术的具体分析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辨别陶器产地的方法,也为科技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假设。

郭老师着重介绍了自己在陶器产地研究上应用的若干科技手段和案例:一是地质背景的深入调查,他从小范围与大范围的两个案例出发,强调了地质背景调查的重要性。二是岩相分析与粒度分析的应用,通过岩相和粒度分析,有时能够解决陶土中的夹杂颗粒是原生还是添加的问题。三是微量元素的进一步解读,郭老师提出,对微量元素解读的理想境界是要了解这些元素在某个区域的分布规律。

郭老师总结道:“陶土资源的广泛性和成矿过程中的‘混合’使陶器产地的分析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陶器产地的分析应全面分析陶土的各种性质。此外,陶器产地分析还要与地质调查相结合,这样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式的推测,只有与地质学深入融合,才能得到较为可信的结论。从这一点而言,陶器产地问题一定是考古学研究与地质学研究深度结合的交叉问题。”

在交流讨论环节,学院考古与文博系教授张晖就陶土中的原始矿物烧造后的物质成分及粒度变化、取样的位置与方法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他参会师生围绕实地调查方法、玉器产地以及如何排除埋藏地环境和使用对陶器产地的影响等进行提问,郭明建老师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文|周思晴

图|许艺薰

版|林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