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其他

征稿 | 第七届地域美术史研讨会征稿启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十八年来的编纂历程,对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古代绘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汇集和整理,建立起详备的高清数字化图像档案。为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系”工作的最新批示精神,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第七届地域美术史研讨会以“古代书画艺术资源当代转化利用研究”为主题,就与主题相关的转化路径、展示展览、文创设计、理论提炼等论题征集来稿,组织交流。本次研讨会将于2023年11月在浙江湖州举行。除择优邀请论文作者莅会现场研讨外,还将延续往届惯例,面向45周岁以下(19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青年学者开展地域美术史研究“青优奖”评选工作。会议论文将于会后以学术集刊(半年刊)形式择优选用,正式出版。欢迎有志于本次主题相关方向研究的专家学者拨冗赐稿,以襄盛举。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鉴藏研究所、湖州师范学院2、承办单位: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3、协办单位:浙江省历史学会地域美术史专委会会议主题1、主论题: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鉴微寻踪 | 浙江大学“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顺利举办

2023年7月1日至3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圆满举办。本次工作坊由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考古痕迹学(玉石器)实验室主办,得到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支持,吸引了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暨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浙江大学等二十多家单位的四十余位学员。本次工作坊以石器和玉器的微痕研究为主题,希望通过授课与报告的形式,让更多学员了解微痕分析的理论与基本方法,推动玉石器的科技分析与考古学研究。浙江大学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集体合照在石器微痕研究方面,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陈虹领衔,以“考古痕迹学历史、理论与方法”和“石器微痕分析案例解析”为题进行了两场讲授。考古痕迹学借鉴自刑侦痕迹学,是指通过分析古代器物上的微痕与残留物来揭示史前人类行为、资源环境、生业模式乃至社会状况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科技考古手段。陈老师详细介绍了微痕分析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强调了高、低倍法各有优劣,两者最好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并通过多个微痕分析案例进行了解读,包括:燧石、黑曜岩、石英岩等多种原料打制石器的微痕鉴别,石器装柄微痕的鉴别,海外细石器的微痕研究,多阶段模拟实验及微痕形成动态研究等,强调了注意微痕组合特征以及开展掌控性实验的重要性。同时以嘉兴西曹墩、良渚姜家山、溧阳秦堂山等多处遗址出土玉石器的微痕研究为例,介绍了浙江大学考古痕迹学(玉石器)实验室近年来在磨制石器方面的拓展与尝试。陈老师还提出了新兴技术以及多学科交叉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对量化分析和数据库建设进行了展望,让大家越来越理解,考古痕迹学不仅是科技考古手段,而且能为弄清文明轨迹、讲好文明故事提供更多证据、更多信息和更多素材,能够为探究文明起源、解读文化基因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陈虹讲授微痕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研究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刘吉颖发表了题为“石制品的后埋藏痕迹和破损模式研究”的报告,以后旧石器时代距今24000-11600年的近东黎凡特地区出土的小石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石器进行系统的使用、打制、火烧和踩踏实验,提出一套“破损模式分析”方法,建立起多元动因与破损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对投射使用产生的微痕、后埋藏作用产生的微痕的形态类别、识别特征与形成机理展开详细讨论,并结合以色列Ohalo
2023年7月7日
其他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报名通知

微痕分析主要对石器表面的物理痕迹进行研究,是在对石器形态与功能关系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实证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工具的使用情况与加工对象,进而将静态的考古记录和动态的文化现象连接起来,帮助了解古代人类行为、资源环境、生业模式和社会状况等问题,实现“透物见人”的目的。近年来,该方法在中国史前考古学中应用广泛,成为史前考古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新内容。为顺应我国考古学科发展的新形势,践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计划举办“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该活动旨在为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的师生提供一个在玉石器微痕研究领域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本期工作坊由浙江大学陈虹教授课题组主持,招收20名国内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研修。研修具体事宜如下:01研修形式本次研修主要采用线下授课的形式。02研修内容1.课堂教学:行业内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主要包括:玉石器微痕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打制石器微痕研究、磨制石器微痕研究、玉器微痕研究等。2.标本观察:指导学员运用显微镜,对考古标本及实验标本开展微痕观察和研究。3.研讨与分享。03时间地点1.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3日,学员需在7月1日上午8:00-9:00完成报到。2.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行政楼111室。04报名须知1.招生名额:本次研修活动拟计划招收校内学员10名,校外学员10名。2.报名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国内高校考古学及相关专业的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3)对史前考古及微痕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科研及学习能力。3.报名方式:有意向的同学,需在2023年6月25日中午12:00之前,将报名表以“浙江大学玉石器工作坊+姓名+学校”命名,并发送至邮箱12240011@zju.edu.cn。(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可查看原通知并下载报名表)4.学员录取:审核通过的学生,本工作坊将于2023年6月26日中午12:00之前通过电话或邮件通知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学生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5.研修费用:本次研修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交通食宿需自理。05其他1.学员须遵守浙江大学校园管理相关规定,注意自身安全,如因个人原因违反规定导致损失或不良后果,由学员自行承担责任。2.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属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3.详情请咨询:李同学
其他

讲座预告 | 艺术与科技专业专题活动——行业数字化公开课

3D亚太区技术顾问,为亚太地区游戏、影视、时尚、电商、汽车、建筑各行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工作流程及技术支持。曾获国家个人技术专利,技术专访收录于Lv80、Adobe
2023年6月3日
其他

第二届全国高校新时代考古学人才培养高端论坛顺利举行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进一步推进考古学科的建设发展,探讨新时代高校考古学人才培养路径,5月27日,“第二届全国高校新时代考古学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顺利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协办。来自国内各大高校、考古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考古学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中国考古行业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特色考古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路径”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陈虹主持。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为论坛致辞。方志伟强调了考古学科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考古学科的历史传统、发展成果和特色优势,希望与会专家为我校考古学科建设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与支持。图1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陆建松&毛若寒:对话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浙江省博物馆x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澜博物馆学论坛·青年工作坊”第八期博物馆日特别专场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2023年5月8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古建筑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前期研究教学与实践

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科馆212会议室学术主持:李志荣,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员主讲嘉宾:张晓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主办单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浙江大学考古学科暨文博专硕建设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宏伟目标。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强调要“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考古学科守正创新、开拓前进的根本遵循。在党和国家对文物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考古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22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学科建设的指示精神,夯实浙江大学考古学科基础,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要求,学校于2022年7月向教育部申报增设“考古学”本科专业。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考古学科和文博专硕的建设发展,2023年4月1日,浙江大学考古学科暨文博专硕建设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顺利举行,邀请了十余位来自国内外高校和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拨冗献策。会议由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主持,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副处长、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梁君英,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考古与文博系主任项隆元以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梁君英为会议致辞。她指出,浙江大学的考古学学科建设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可谓“恰逢其时”。随后,刘斌教授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考古学科和文博专硕建设情况。刘斌教授首先从学院总体情况、建设背景和发展历程等方面介绍了学科概况,紧接着介绍了学科的建设成效,内容涵盖学科特色、师资队伍、研究方向、科学研究、教学成果、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平台支撑等方面。最后,刘斌教授对考古学科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的建设规划进行了介绍。在讨论交流环节,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曹兵武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荆志淳教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陆建松教授、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炜林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余西云教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王立新教授、中国文物报文博编辑中心崔波主任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教授主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充教师队伍、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在考古学领域的应用、加强职业伦理教育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南方科技大学的高大伦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到:浙江大学建设考古学科具有生源质量好、学科交叉多、平台支撑强等优势,应抓好机遇、突出特色、创新发展。在发挥好传统优势的同时,人才培养上也要注重招收和培养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也要重视国际前沿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以扩充教师队伍。最后,根据专家们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对考古学科和文博专业学位建设的具体要求,学院班子成员、学科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围绕人才引进、课程建设、有组织科研、重大平台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文字/王博文图片/李雪排版/何可奕
2023年4月16日
其他

展览预告丨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阅读典籍与文脉密码”即将启幕

2023年4月10日至5月2日展览地点浙江展览馆一楼1、2、3号展厅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协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2023年4月9日
其他

讲座纪要 | 陶器产地研究——考古学问题or地质学问题?

4月4日下午,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主办的“‘悦·享’时光:文化遗产青年学者交叉论坛(第一期)”在西溪校区人文楼三楼研习空间举行,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郭明建以“陶器产地研究——考古学问题or地质学问题?”为题,带来精彩讲座。本次活动由学院考古与文博系教授陈虹主持,线上线下共有百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反响热烈。郭明建老师首先介绍了陶器产地的概念。陶器产地包括原料产地与生产地,原料产地主要指陶土、羼和料以及其他原料(如彩陶颜料)的产地,狭义上的生产地则是炼泥、成型和烧制等陶器制作的地点。郭老师提出,在作为考古学问题的陶器产地问题研究中,生产地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存在两种模式:即远距离模式与近距离模式下的陶器生产,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详细讲解,指出当前陶器产地研究中最为关注的是特殊陶器的生产和流通,例如材质特殊、用途特殊、风格特殊的陶器。郭老师从地质学角度解释了什么是陶土以及陶土的性质等与陶器产地相关的问题。在矿物学上,陶土基本等同于“粘土”,具有可塑性、颗粒细微、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等特征。他强调,“陶土”“瓷土”多为“混合物”和“次生堆积”,大多经历过复杂的搬运、沉积和混杂,因此,与其他人工制品的原料相比,它们是更加复杂的混合物。陶土的性质主要包括粒度、矿物成分和化学元素,并且三者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性质,理论上能够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在陶器中寻找产地信息。但在现实中,作为地质学问题的陶器产地研究更为复杂。一方面,复杂的化学元素分布、复杂的粒度模式以及复杂的矿脉造成了陶土产地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制陶过程也增加了这一问题的复杂程度:在筛选与淘洗过程中,部分或大量的夹杂颗粒被选出,添加羼和料使得原本不属于陶土的矿物被加入,烧制过程中,低温矿物熔融,并生成部分新矿物。制陶过程造成了矿物结构的改变,也使得陶土的粒度结构和化学元素发生了变化。因此,无论是在陶器工艺上,还是在地质背景上,陶器产地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郭老师认为并无全能模式,但一定要将考古学与地质学相结合。作为传统研究方法,考古学文化的“风格”分析与制陶技术的具体分析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辨别陶器产地的方法,也为科技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假设。郭老师着重介绍了自己在陶器产地研究上应用的若干科技手段和案例:一是地质背景的深入调查,他从小范围与大范围的两个案例出发,强调了地质背景调查的重要性。二是岩相分析与粒度分析的应用,通过岩相和粒度分析,有时能够解决陶土中的夹杂颗粒是原生还是添加的问题。三是微量元素的进一步解读,郭老师提出,对微量元素解读的理想境界是要了解这些元素在某个区域的分布规律。郭老师总结道:“陶土资源的广泛性和成矿过程中的‘混合’使陶器产地的分析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陶器产地的分析应全面分析陶土的各种性质。此外,陶器产地分析还要与地质调查相结合,这样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式的推测,只有与地质学深入融合,才能得到较为可信的结论。从这一点而言,陶器产地问题一定是考古学研究与地质学研究深度结合的交叉问题。”在交流讨论环节,学院考古与文博系教授张晖就陶土中的原始矿物烧造后的物质成分及粒度变化、取样的位置与方法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他参会师生围绕实地调查方法、玉器产地以及如何排除埋藏地环境和使用对陶器产地的影响等进行提问,郭明建老师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文|周思晴图|许艺薰版|林琛
2023年4月6日
其他

设计艺术系举行春学期学术沙龙活动

3月31日下午,设计艺术系在西溪校区人文楼研学空间举办春学期学术沙龙活动,陈健、陈晓皎、唐谈三位老师先后进行学术研究分享。活动由李承华老师主持,设计艺术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陈健老师分享了个人多年来关于中国园林的研究心路,从自身对小园林的看法,到对《中国对欧洲园林建筑的影响》《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西洋岸》等文献著作的解读,展现了陈老师对园林的独到研究方式。此外,陈老师还阐述了外销瓷对中国园林发展的作用,并对怪诞风格与太湖石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陈晓皎老师围绕“传统绘画色彩的可视化设计”进行分享,该研究围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开,为千年古画所设计的可视化网格,以点的色彩变化、动态变化为画作编码,使观者可以直观地了解认识到不同朝代、不同画作之间的异同。在这一基础上,对古画色彩分析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画作的色彩规律、画作中的色彩占比等。唐谈老师带来关于“人机智能协同的古画色彩修复”的研究分享,以“诗画本一律”这个崭新的视角,引入本次分享的主题。利用AI从古画库以及诗词库中寻找与需要修复褪色画作相匹配的画或者诗词,进行初步的色彩调整,再由修复专家来判断是否合格,研究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升古画修复的速度。活动最后,学院副院长王小松进行学术总结与点评。本次沙龙为设计艺术系师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参会者围绕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交流,为设计艺术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角度思考。编辑:施灵睿
2023年4月3日
其他

师长有约丨陈筱:科研在田野里,在山水间

3月17日,学院“师长有约”新生之友系列活动第二期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考古与文博系陈筱老师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古建筑数字化考古调查漫谈”为题,带领二十余位人文大类低年级本科生走进古建筑,感悟延续千年的建筑文化,探索其“数字化永生”之路。陈筱老师结合丰富的图像资料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和科研工作经历,一张张照片述说着调研实践背后所蕴藏的属于古建筑、古人以及当代学者的珍贵故事。从对天坛祈年殿、北海白塔、颐和园排云殿等古建筑的测绘;到吴哥古迹周萨神庙、茶胶寺测绘时工具与仪器的进步与变革;再到参与佛光寺项目时从如何做出数据到如何讲好故事的想法涌现……在陈老师的讲述中,同学们体会到了测绘在古建筑研究中的重要性,对古建筑数字化考古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介绍古村落调查项目时,陈老师强调,古建筑不仅仅只是房子,它们跟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着人类社会的文化习俗,开展古建筑调查研究工作,要注重挖掘与之相关的文化因素,包括情感、信仰、社会组织、传统习俗等。陈老师指出,在实际工程中,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利用常常会分由不同专业团队和机构承担,但在较为理想的高校科研环境中,这些工作有可能形成紧紧围绕“遗产价值”推进的一个闭环,同时也有机会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到行业的全过程。“科研不在论文里,在田野里,在山水间”,陈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她所指导的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以及目前正在推进的项目开展情况。陈老师表示,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无限可能的行业里找到自己的坐标,成为不可取代的人!活动最后,陈筱老师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围绕专业发展、实践活动和方向选择等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师长有约”新生之友系列活动面向低年级人文大类本科生每月定期举办,活动邀请学院新生之友和优秀学长学姐分享专业发展、科研方向和学习经验,围绕新生适应、专业学习、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答疑解惑,为师生交流搭建平台。师长有约话成长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分享!图片/李佳丽文字/潘翌宁编辑/施灵睿
2023年3月2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2023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浙江大学有着悠久的考古学科历史与艺术教育传统,解放前的老浙大就有艺术和考古相关学科。2019年5月,浙江大学在艺术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以及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等单位基础上组建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学院拥有考古学、艺术学理论(艺术学)、设计学(与计算机学院共建)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考古学、艺术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文物与博物馆、美术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美术(书法、中国画)、艺术与科技等本科生专业。学院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研究推广工作,拥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以及石窟寺文化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基地等平台。学院聚焦“人才强院”,围绕考古学、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方向,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汇聚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诚邀各界学术英才加盟,共创辉煌!招聘信息长期有效!一、招聘条件年龄不超过35周岁,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学术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在站期间需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二、岗位待遇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学博士后相关规定执行。人事关系进入学校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年及以上,可申请晋升副研究员资格;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者,可优先推荐申请学院教职岗位。按学校有关规定,可申请租住学校教师公寓或申请学校租房补助。支持依托团队平台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以及申报各类基金项目。三、合作导师信息(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可查看各导师的招聘要求及工作内容)考古学1.合作导师:刘斌
2023年3月3日
其他

祝贺 | 我院两名教师荣获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青年优秀成果奖

近日,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结果揭晓,我院教师贾维维的专著《榆林窟第三窟壁画与文本研究》、任赟娟的论文《藏地古乐“宣”的历史称谓和语义演进考》荣获青年优秀成果奖。“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是中国藏学研究领域国家级奖项,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该奖设立于2005年,每四年举办一次,旨在实施精品战略,提高研究水平,促进藏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繁荣。《榆林窟第三窟壁画与文本研究》作者:贾维维成果简介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榆林窟第三窟壁画的题材内容、文本依据和图像配置内涵,以逐铺解读榆林窟第三窟每一铺壁画内容为纲,运用佛教图像志和艺术史的方法分析图像构成与特点,并且深入挖掘汉、藏、梵及西夏文文献中记载的图像志信息,注重对该窟图像来源及传播路径的分析,并将其与河西走廊地区其他西夏石窟壁画、佛教版画、卷轴画、雕塑作品做细致比较,试图构架起从整体上审视西夏石窟造像体系的理论框架。本书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明确指出该窟密教壁画在图像志方面基本沿用了以巴哩《成就百法》为代表的东印度佛教造像传统,但其图像配置内涵主要反映了敦煌本地传统的图像传承和信仰模式。窟内壁画浓缩体现了汉地早期大乘佛教信仰、唐代密宗信仰、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引入的带有东印度波罗艺术风格的造像传统以及10世纪末11世纪初密续经典所记录的全新的图像体系,并受到回鹘、辽等少数民族政权宗教信仰的影响,是研究10-13世纪跨地区多民族文化交流史、研究整个河西地区石窟佛教艺术发展状况的重要切入点。西夏艺术作为汉、藏、多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绚烂一章,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正是各个历史时期多个地区、多个民族互通同融,才造就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作者简介贾维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汉藏佛教艺术、西夏艺术、丝绸之路艺术,擅长利用跨学科、多语言的研究方法来审视11-15世纪汉藏及多民族文化交流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结项优秀),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多项。目前围绕敦煌石窟艺术和汉藏佛教艺术研究领域已出版《榆林窟第三窟壁画与文本研究》(专著)、《元明清北京藏传佛教文物遗存研究》(合著)2部,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新美术》《敦煌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藏地古乐“宣”的历史称谓和语义演进考》作者:任赟娟成果简介藏族古舞“宣”(shon)历史悠久,发源于在我国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并流播至今,其文化蕴涵丰富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史载稀缺、地域高寒,学界对“宣”源流表述含混,甚至出现认同论争,故急需基于史料实考其历史图景以免该古老文化被以讹传讹,丧失本原。本文通过源考敦煌文献P.T.1285、藏文《大藏经》和后弘期藏文典籍所载“宣”之语源衍变,指出原初称谓含祭器、礼法刑政等多元层累的历史记忆,其表示礼乐歌舞的意义反倒为后起,对各种认同表述尚需谨慎辨析。从词源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敦煌文献P.T.1285是证明其原初词义的溯源参照。该词蕴藏了远古使用语境和仪式、祭祀有关,或为礼法器物,前后文语境不仅牵涉藏汉两地交流的历史记忆,而且关乎吐蕃礼制文化生发等源流图景。“宣”的最初表意功能与礼器和刑政等有关,暗含了古代歌舞生发萌芽及其特定的“祈、祭、禳”等诸多巫史文化原始语境,呈现出古宣具有的“巫”与“舞”之历史同源。文章基于历史称谓、语义演进及其背景探微可知我国雪域高原自古文野相就、文明礼义一脉相承。词义演进说明,其传统杂糅了早期藏汉各地巫、舞、礼、刑等文化相通与交锋以及礼乐观念的嬗变和受容等历史进程,凸显了藏地歌舞自古涓流汇集及其历史叙述的层累性和互文性。根据史料记载可推测宣舞发展之来龙去脉与汉地早期歌舞一样,发源于远古的巫史文化并萌芽脱胎于祭祀舞蹈。“宣”的溯源性推测为思考诸如乐舞之兴,本由巫觋的舞蹈缘起提供线索。“宣”的称谓考为观察藏族古老文化传统提供了一个朝向本体、超越本体的多维度视角。从藏文构意与演进线索可洞晓,“宣”在不同程度存留了吐蕃礼制、华夏礼乐以及象雄礼俗等多重文化基因。作为既可伺神又能娱人的藏地古乐,其文学缘起和词源流变折射出藏族先民以歌舞悦神或礼乐事人的历史况貌。古今礼乐始终以“满天星斗”的样式存在于雪域高原,这是它作为藏地古乐的历史蕴涵所在及其绵延至今的时代价值体现。作者简介任赟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跨文化比较,以及喜马拉雅区域和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在《中国藏学》《敦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艺术设计研究》《民俗曲艺》(台湾地区)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博士论文《西喜马拉雅高地的礼乐记忆——西藏阿里“宣”的民族志研究》获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主持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浙江省哲社项目,曾参与国家级项目若干。编辑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艺”路相伴,携手奋进的2022

素材整理:靳萌娇视频:苏芯玉
其他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荣膺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年度致敬人物称号

1月5日晚,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广电集团主办的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群体)获得年度致敬人物称号。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系”项目组,为他们点赞!年度致敬人物“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作为赓续千年文脉、传承家国情怀的践行者,项目组18年来奔波数十万公里,与海内外263家文博收藏单位数万次沟通对接,先后三次开展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历代绘画高精度图像收集工作,最终完成了“观古今于须臾”的传世重典。很多团队成员经历了从弱冠到不惑,从未间断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出版工作,使散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实现了高精度数字化方式“回归”。“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也从最初的汇编出版两岸故宫博物院宋画藏品,到现在涵盖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重要画作12405件(套),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绘画图像文献集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作出重要批示,2022年10月15日,项目即将结项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勉励项目组“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致敬榜样的力量!图文及视频资料整理自“浙江卫视”公众号、“浙江大学”公众号、“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其他

第四期浙江大学艺术史青年学者沙龙在线举行

12月24日,由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艺术史系主办的“跨视域的书法史研究”——第四期浙江大学艺术史青年学者沙龙在线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今、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王文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庄哲彦、暨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杨庆、青年独立学者张越祺以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研究生郭振宇、郑成航、畅晓敏、赵冲等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与会学者从“经典的产生与流传”“金石的接受与转化”两个专题展开,涉及到和书法相关的铭石砖瓦、经典碑帖、金石文字、篆刻印章以及砚台、紫砂壶等多种物质性载体的讨论。交流环节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艺术史系主任薛龙春、副主任赵晶、研究馆员张震,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蔡春旭等专家学者针对讨论交流的内容给予了与会青年学者诸多切实的意见和建议。活动持续了近十个小时,与会专家与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正如会前白谦慎教授所说:“会议规模虽然小,却保证了学者的论文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地讨论。”薛龙春教授在总结发言时同样提到“这次会议的规模是努力做到小而精,与会者没有了面对大众所呈现出的‘表演性’发言和身份上的顾忌,能够更加坦诚地进行学术讨论。”本期沙龙参会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所进行的提问与探讨,为中国书法史研究提供了多元的思考角度。文/赵冲
其他

云端相聚,师生共话——“师长有约”新生之友系列活动第1期顺利举行

12月2日下午,艺术与考古学院“师长有约”新生之友系列活动第1期如期在线上举行。考古与文博系新生之友郑霞老师与三十余名人文大类2022级新生同学齐聚线上,共话“数字时代的博物馆”。郑霞老师主要从事数字时代下文化遗产的跨学科实证研究。此次面向2022级大一同学,郑老师在“数字时代的博物馆”主题下选择了一些颇有意思的主题同新生们分享交流。从博物馆是什么、博物馆学研究什么,到博物馆的前沿发展,让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对于博物馆和博物馆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了回应同学们的兴趣和需求,郑老师还带领大家在线浏览了世界四大博物馆的网站、参观了数个优质的博物馆线上展览,让大家足不出户便可以体会到博物馆的魅力,以此鼓励大家关注博物馆、关注文化遗产。当数字技术遇到博物馆,在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视角与方法下,在收藏、研究、传播等方面有何新的研究问题产生?郑老师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出发,与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并一一解答了同学们就“如何开展跨学科研究”“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前景如何”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在交流环节,郑霞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方向设置和就业前景,鼓励同学们将博物馆作为了解大千世界的窗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同时围绕大一学年的学业规划、专业学习等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同学们把握好大学时光,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以兴趣为导向,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师长有约”新生之友系列活动为学院师生交流搭建了平台,特别是在当下“静下来、慢下来”的疫情防控期间,西溪校区的学院老师连线身处紫金港校区的大一新生,在为同学就专业学习进行答疑解惑的同时,送去了真切的关心与鼓励。瑞雪喜降,温暖常在!讲座录屏链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提取码:2021图文:罗诗贇排版:李心泉
2022年12月4日
其他

中国书画收藏与鉴定工作坊顺利举行

11月26日至27日,由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书画收藏与鉴定工作坊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本次工作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分为文人收藏、宫廷收藏、鉴定个案与鉴藏的延展4个场次,分别由《文艺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王伟、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林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谢继胜、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担任主持人,由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陆蓓容、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馆员张震、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史系主任薛龙春担任讨论人,来自海内外的16位从事书画鉴藏研究的学者应邀发表了论文并展开讨论,学院部分学生旁听了会议。鉴藏是艺术史研究中颇具综合性的话题,也是与其他人文学科产生较多对话的领域,20年间已经出现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这些成果也拓展了艺术史研究的空间与旨趣,与其相关的赞助、收藏、交换、交易等一系列社会化活动受到广泛的关注。2017,浙江大学曾举办“中国艺术的收藏与鉴定”工作坊,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22年,由学院薛龙春教授主编、收入了该工作坊论文和讨论的《历史脉络中的收藏与鉴定》出版,颇受外界好评。本次工作坊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书画收藏与鉴定”为主题展开分享讨论,力求深化该领域的研究。会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金宁分别致辞。白谦慎介绍了此次工作坊的特色,以及在中国书画收藏与鉴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文艺研究》杂志社与学院共同举办学术活动,推动相关学术问题的深化与发展表示感谢,他希望学者们能用更多元的视角、更丰富的手段,在前辈积累的高度上形成更丰富的学术成果。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致辞金宁表示,学术会议是联系高校学者和学术期刊的有效方式,希望能通过本次工作坊继续推动书画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前沿领域的深入与拓展,也希望能与艺术与考古学院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和艺术史学科的扎实发展。《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金宁致辞工作坊期间,独立学者刘鹏、山东艺术学院张义勇、浙江大学徐洁茜、布朗大学应非儿、浙江大学赵晶、浙江大学王瑞雷、故宫博物院余辉、杭州师范大学彭慧萍、中国国家博物馆姜鹏、南京中医药大学沈歆、台北故宫博物院何炎泉、山东大学陈硕、苏州大学蔡春旭、中国美术学院冯春术、浙江财经大学苏浩(与清华大学邱吉合作)、香港中文大学童宇等16位学者先后作报告,内容包括书画的物质性、图像、主题、序文、跋文、印章、著录等各个方面,聚焦古代书画鉴藏、递传、传播及其意义等多个话题,既涉及崔白、董其昌、倪瓒、王翚等众多名家作品以及大量宫廷画像、行乐图,也关注到谈志伊、吴其贞、周亮工、翁同龢、廉泉、颜世清等鉴藏家的收藏活动,对于书画传承、收藏与著述、摹本与原本、书画作伪、近现代书画市场等诸多方面,皆有深入的材料挖掘与议题的深化。在讨论环节,除了讨论人的点评之外,许多与会学者也贡献了自己的见解,对于书画鉴定和鉴藏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议讨论现场学者现场交流与探讨本次工作坊学术内涵丰富,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以书画收藏与鉴定为切入点,不仅为研究学者和艺术爱好者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大力推动了中国艺术收藏与鉴定的研究,在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与会人员合影撰稿:何可奕
其他

祝贺|我院陈筱老师专著荣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近日,在中国城市学会2022年会上,城市学领域最高学术奖项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举行颁奖仪式。我院教师陈筱的学术专著《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
其他

会议纪要 | 江南古代植物与社会——植物考古国际学术对话

11月26日,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主办、剑桥大学考古系协办的“江南古代植物与社会——植物考古国际学术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安婷和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贾鑫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剑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同学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首先,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肯定了植物考古对于考古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以及江南地区植物考古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代表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致辞。他提到本次大会是我国第一个区域性的植物考古学术会议,是我国植物考古高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他对未来的植物考古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进一步推动学术规范化,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植物考古的概念、术语和方法;进一步增强课题意识,明确植物考古的研究目的和内容是解决考古学问题;进一步加强合作研究,在交流中共同进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安婷老师对著名农史学家、植物考古学家、浙江大学教授游修龄先生的农业思想进行了回顾。她提到,游修龄先生主要从事传统农业起源问题和古代农业类书籍的解读,同时涉猎广泛。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游修龄先生考据的方式多元,包括考古学、古文字、语言学、民俗、古籍和历史地理等。特别是在稻作史的研究中,游修龄先生被视为中国稻作史的奠基者和领头人。最后,安婷老师表达了对游修龄先生的缅怀之情,也表达了浙江大学未来与各兄弟单位将南方植物考古推向新台阶的美好愿景。学术研讨会分为区域植物考古研究和植物考古研究新思想、新材料、新方法四个版块。区域植物考古研究版块共包括四场学术报告,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福建师范大学的四位专家学者分别对长江下游地区、川西高原和福建地区做了系统的工作梳理: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黎海明老师的报告题目为《长江下游稻作农业经济的忠实追随者——采集经济》。他以菱角、芡实、橡子、梨和南酸枣等野生采集类的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探究长江下游史前人类利用采集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历史与方式。通过研究,他发现在距今10000-2300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人类一直在利用采集类野生植物资源,即使距今6000年后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社会已经建立,人类也并未舍弃对采集植物资源的利用,其种类反而更加多样化。据此,黎海明老师推测自然气候环境的塑造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是影响人类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两个重要因素。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舒军武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长江下游沿江地区新石器早期稻作农业的探索》。他根据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发现现有遗址多位于两山之间的河谷盆地。由此,他推测在地形较为相似的宁镇地区可能也存在一些现在尚未发现的早期人类农业活动的考古遗址。他对明故宫附近9个钻孔进行了孢粉分析,证据表明南京地区可能在距今8200年前即存在稻作活动,这与先前研究中水稻植硅体在地层开始持续出现的时间相一致。这些线索说明南京地区可能存在距今8000年前的稻作证据,但很可能埋藏地表以下20-30m,导致考古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为我们未来考古工作指出了研究方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万娇副研究馆员的报告题目为《川西高原史前农业研究》。她指出,川西地区位于横断山脉藏彝羌迁徙走廊北段,该地区的农业研究不仅涉及川西地区史前社会的生业形态和生活方式,还折射出早期人群的迁徙流动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她就14个遗址的植物考古工作,结合地形分析认为川西地区的农业主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模式。总体而言,川西地区在距今4000年以前,水稻发现并不多。距今5300-4700年,川西地区以黍、粟为主,藜属可能作为重要补充,这与成都平原相一致;距今4700-4400年,川西地区同样以黍、粟为主,此时的成都平原有遗址发现了水稻,并有直接测年数据支持;距今4400-4000年,川西地区的下关子遗址和皈家堡遗址粟黍数量多,占据绝对优势,而莲塘遗址水稻比例较高但绝对数量少,尚无直接测年数据,而此时的成都平原已经进入了以水稻为主,黍、粟为补充的阶段。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左昕昕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福建地区农业起源与发展的微体化石证据》。他提到,以福建为代表的东南沿海是非传统起源驯化中心,现有研究较少,但却是研究史前农业从东亚大陆向台湾、东南亚传播和海岸带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地区。在稻作农业方面,他通过对陶片的显微观察,发现有明显的稻壳印痕,而植硅体分析更是揭示了本地种植水稻行为的可能。因而,他推测距今7500年前后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水稻种植。在旱作农业方面,根据福州盆地多个遗址的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粟黍最迟在5500年前已经传播至东南沿海地区。在海岛地区农业方面,根据海坛岛大量遗址的孢粉和植硅体证据,他认为距今3000年前后该地区是湿地或沼泽环境,存在水稻种植和史前农业的可能性。在植物考古研究新思想版块,来自剑桥大学考古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两位青年学者进行了研究分享:剑桥大学考古系刘洋博士的报告题目为《地理隔离、瓶颈效应和近亲繁殖引起青藏高原荞麦的分化》,讲述了剑桥大学植物考古团队对于荞麦种群分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他们根据遗传学测量所表明的古种群统计学差异,建立多个统计模型来计算拟合优良性,并与过去的气候事件相联系,得出苦荞麦种(Fagopyrum
其他

浙江大学和浙江美术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11月25日下午,浙江大学和浙江美术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浙江美术馆举行。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副院长王小松,党委副书记赵蕾蕾,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怡,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执行所长、美术系主任池长庆等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浙江美术馆副馆长钱骋主持。揭牌仪式上,应金飞、方志伟、郭怡分别致辞,学院研究生代表蔡丰丰发言。方志伟从拓宽领域、丰富内容、细化项目、突破学科等四个方面简要回顾了近两年来开展院馆合作取得的成果,感谢浙江美术馆对学院在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给予的引领性指导。未来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大“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总要求,加大院馆合作,组织浙江美术馆导师进校园交流讲课、指导创作,同时在浙江美术馆的平台上充分体现浙江大学学科优势,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应金飞表示,近年来浙江美术馆与浙江大学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多维度的合作中,共同目标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应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能够让理论和实践相互转化,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浙江美术馆作为一座综合性的美术馆场馆,艺术呈现形式是多元化的,可为艺术与考古学院提供重要平台,欢迎学院师生参与到美术馆展览和日常工作中。郭怡表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成立是浙江大学响应国家育人要求的重要举措,实践类培养更是高层次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相信以实践育人,文化浸润的方式对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蔡丰丰从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经历出发,分享了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认为浙江大学与浙江美术馆共创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上的一个完美阐释,对学院和美术馆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实践平台表示感谢。仪式上,钱骋、王小松共同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池长庆为浙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陈纬、展览部主任黄寿耀颁发校外导师聘书。此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成立与校外导师的聘任,为学院学生搭建了优质的实践桥梁,创造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为学院教学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将进一步推进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本文部分内容摘自“浙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编辑:苏芯玉
其他

新思考·新活力——“文澜博物馆学论坛·青年工作坊”第七期

为彰显青年学者、博物馆人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培育博物馆学研究新生力量,浙江省博物馆“文澜博物馆学论坛”特别推出“青年工作坊”,为有志于博物馆学研究的博物馆青年工作者、未来博物馆人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当前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博物馆带来更多可能,社会大众对博物馆的角色充满了新的期待,博物馆也在不断焕发新活力。基于此,“文澜博物馆学论坛·青年工作坊”第七期主题为“新思考·新活力”,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青年缪斯:博物馆的潜力”论坛,通过青年独特的视角和活跃的思维,挖掘博物馆的潜力,为博物馆发展提供灵感与活力。第二个部分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浙江方案2”课程,邀请浙江省内三位策展人结合令人耳目一新的策展案例,展现博物馆展览释放的新活力。新思考·新活力“文澜博物馆学论坛·青年工作坊”第七期主
其他

西溪艺术讲堂丨美术系邀请日本四国大学森上洋光教授作专题讲座

119月21日、22日下午,由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主办的“西溪艺术讲堂”在西溪艺术楼举行。日本四国大学文学部书道文化学科森上洋光教授以“汉字作品制作研究-我的致力”为题作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美术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执行所长池长庆教授主持。池长庆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拓展教学与研究的学术视野,自2006年以来浙江大学与四国大学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互动与交流,两校隔年互派教师进行访问讲学。今年受疫情影响,特别邀请了森上洋光教授以线上形式为学院美术系的研究生作专题讲座。11森上洋光教授从日本的“书道”出发,介绍了日本中小学和高校的书法教育现状和特点,并谈到了他的恩师青山杉雨先生对中国书法的研究,以及对自己在书法创作和研究方面产生的影响。森上洋光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研究成果,并以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四国大学书法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讲座最后,森上洋光教授逐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汪永江对森上洋光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日本学者的研究精神、系统的书法学习体系和同学们对书法的热爱与创造力。文/图
其他

成果推介∣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13世纪多民族佛教文化视域下的河西地区西夏石窟研究》”以高质量成果优秀结项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贾维维副研究员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13世纪多民族佛教文化视域下的河西地区西夏石窟研究》(项目批准号:17CZJ022),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核准予结项,获“优秀”等级。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课题组在在深入分析11-13世纪河西地区西夏艺术相关的文本与图像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以整窟为研究对象,对一些河西地区的精品洞窟展开综合论述,如榆林窟第3、4窟,东千佛洞第2、4、5、6、7窟,对各窟壁画的题材内容和配置内涵展开综合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以某一造像题材为研究对象,分节论述,从图像志、艺术史和佛教发展史等角度出发,分析西夏石窟具体的图像题材之衍变轨迹、其所反映的宗教内涵以及西夏社会不同群体的信仰倾向。此外,本课题还从西夏与多民族文明多元互动的视角出发,将一些艺术现象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深入考察,力图还原中国汉、藏、西夏、甚至印度、尼泊尔等区域文明关系发展、凝聚、创造、重构的关键历史时期。课题最终成果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点突出特征和成绩:第一是研究思路的拓展,不囿于地域或者时间的限制,从宏大的跨地域、多民族文化大交融背景出发去深入考察某一图像题材,并且重视多语种文本的识读、翻译、比对,力求找到图像的文本依据,或者指出经典与图像之间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等。第二是研究结论的实质性推进。在详实论证、缜密推理的基础上,梳理了某些石窟壁画图像的演变轨迹(如五护佛母、八塔变、七政宝、新样文殊五尊像二菩萨对坐像等)、对个别图像题材进行重新阐释(如玄奘取经图、一面十二臂真实名文殊、阿弥陀佛来迎图等)、对此前未得到正确释读的图像进行定名或者纠正(如东千佛洞第5窟之前没有识读出的十一面八臂观音、水月观音下方的取经图、双头佛下方供养人、金刚萨埵曼荼罗等、东千佛洞第4窟中心柱图像的全新解读),得出理解西夏藏传图像的新思路,解决学界此前并未解决的图像难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1)学术价值从图像与文本互证、多民族佛教文化互动视域之下深入剖析西夏石窟壁画内容。作为中国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流互融的重要时期,11-13世纪出现了很多全新的艺术特征,需要通过细致的文本研读和图像分析工作来尽力还原事实原本面貌,进而钩沉出佛教图像殿堂内各种创新、重构、交融现象。本课题以此为思想指导,挖掘大量图像资料和梵、藏、汉、西夏文文献记录的珍贵信息,深入剖析西夏石窟壁画相关题材内容及其配置内涵、西夏石窟壁画内容的多元性和宗教思想的复杂性,进而凸显西夏石窟艺术在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乃至整个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2)应用价值对西夏石窟进行深入研究,可增强河西佛教石窟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角度分析西夏石窟图像,探寻宋夏时期汉地与印度文化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蛛丝马迹,无疑会对这一时期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通过全面细致的解读敦煌西夏石窟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敦煌学、西夏学、藏学等学科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加强西夏文化遗产的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有重大意义,可以提升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地位。项目负责人简介
其他

“推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深化考古成果转化”座谈会暨《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新书发布会举行

活动现场7月10日上午,以“良渚古城发现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新著——《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为契机,“推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深化考古成果转化”座谈会暨本书新书发布会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严明潮,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利根,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楚蓓蓓,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方志伟,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等出席并参加新书揭幕和赠书活动。发布会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马景娣主持。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马景娣主持发布会今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周年,良渚古城遗址发现15周年。严明潮书记指出,作为我们出版集团的老朋友,刘斌老师的新作让我们认识到考古人在发现和认识良渚文化和良渚古城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近来又着重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宣传、出版、推广浙江优秀文化的优秀实践。出版集团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进一步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和考古成果转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严明潮发表讲话方志伟书记说,刘斌老师以感性的文学语言、严谨的学术规范,为我们讲述了良渚许多重要遗址的发现与认识过程,是我们认识良渚文化、认识中华五千年多年文明史的一部图文并茂的科普读本。陈虹副部长说,浙大一直重视文化文物工作,全力支持艺术考古学科,本次座谈会暨新书发布会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再现良渚考古的不凡历程,《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是浙大服务“国之大者”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方志伟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虹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中心、浙江古籍出版社,以及本书作者刘斌共同向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杭州城研中心等单位赠送新书。赠书现场会上,作者刘斌围绕新书的缘起和其中的内容、特色做了主题发言。作为“良渚古城发现者”,在良渚成功申遗之后,他本着为广大读者写一本通俗易懂而又具有专业性的良渚古城读本的愿望,数易其稿,在让读者全面认识良渚文明的同时,在书中记述了如“在冬至的落日里找到答案”“从一片石头的推理”等发现与认识良渚古城的心路历程
其他

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更好地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更加坚定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发展新局,6月10日下午,学院面向全体师生党员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浙江大学关工委顾问、求是宣讲团团长邹先定老师以《党的“一大”到“二十大”——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题作宣讲报告。本次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主持。邹先定老师结合党的“一大”到如今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历史轨迹,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邹先定老师指出,党的百年历史是用血水、汗水、泪水铸就的,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伟大史诗,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邹先定老师从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对党的百年奋斗主题主线的深刻认识,阐述了“百年奋斗历程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伟大、正确”。报告会上,邹先定老师展示了他珍藏了七十多年的物件——一块写有“为了祖国,愿流尽最后一滴血!自朝鲜”的布料,这块布料是他舅舅在参加抗美援朝战胜时从缴获的美军尼龙防弹衣上裁下的,殷红的字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筚路蓝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蕴含着丰厚的科学思想,凝聚着宝贵的历史经验,充满着无穷的历史智慧。邹先定老师强调,作为党员、作为浙大师生,要积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要以陈望道、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程开甲等众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浙大人”为榜样,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坚持“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方志伟书记对邹先定老师带来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对师生党员提出了四点希望与要求:一要立大志,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勇担时代重任;二要明大德,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要成大才,不断传承浙大求是创新精神,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国家需要为奋斗目标;四要担大任,充分发挥艺术与考古的专业优势,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部分学生感言邹先定老师的精彩报告使我深受触动,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年轻一辈手中,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始终牢记求是创新的浙大校训,要充分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不负青春、不负时代。——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生励妤佳邹先定老师带着我们回望了党的百年历程,斩钉截铁地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当这位耄耋老者饱含深情地说,“解放军给的那颗糖,是我吃过的最甜的糖,这颗糖的滋味甜了一辈子,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糖都不及它”,我的内心仿佛也充盈着这种甜味。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有了党,才有了我们今天甜上心头的幸福日子。——2019级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生许捷伦邹先定老师舅舅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当时学院组织我们去看《长津湖》电影,“这一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辈就要打”,这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恰逢正好的年纪,更应该好好努力,莫负光阴,要树立远大志向,真正做出一些贡献,不负先辈和老师们的殷切希望。——2021级美术专业硕士生李雪婷非常荣幸能在毕业离校前,听到一场让我内心振奋的党史讲座,八十岁高龄的邹先定老师,在讲台上的昂扬激情让我受到了强烈的鼓舞。邹老师从党的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二十大”的光辉历史。作为一个预备党员,我将继续在党的光辉旗帜带领下,听党话,跟党走,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征途中尽己所能,贡献青春力量。——文物与博物馆2019级硕士生班翟云倩图/文:靳萌娇排版:林琛
其他

展览预告|庆祝浙江大学建校125周年 & 国际博物馆日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巍巍学府,历久弥新。2022年5月21日,浙江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25周年华诞,在更高使命愿景的引领下,开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征程;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The
其他

浙江大学第一期博士后学术沙龙及博览讲坛在艺术与考古学院顺利举行

2022年5月6日,由浙江大学博士后联谊会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联谊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博会协办的首期博士后学术沙龙及博览讲坛在艺术与考古学院顺利举行,活动在线上同步直播。活动合影本次活动以“博观古今——考古艺术与文明”为主题,邀请到了艺术与考古学院特聘研究员王姝婧、李强及学科博士后任赟娟、张孙哲作为主讲人,分别讲述关于考古、文物保护、艺术人类学及艺术创作方面的研究经历和独到见解。与会学者们分别从各自研究视角及具体案例出发,探讨跨学科融合在考古、艺术等人文社科类研究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活动由艺术与考古学院学科博士后王颖红主持。王姝婧老师王姝婧老师以“在中亚沙漠里识骨寻踪”为题,通过分享在中亚沙漠地区的考古发掘经历,向大家普及了考古学中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真实生动地为大家展示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墓葬考古全过程。李强老师李强老师以“前沿科技跨界助力文物保护“为题,分享了在石质文物及壁画中的微生物病害防治与保护研究,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生物学、材料学、化学等学科在文物微生物防治与保护中的应用,体现了文物保护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任赟娟老师任赟娟老师的报告主题为“从千江到共月: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艺术“。分享了在喜马拉雅地区与藏族人民同吃同住的田野调查经历,以人类学视角对民族艺术的发展及共通共融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张孙哲老师张孙哲老师以“我的创作之路”为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中国水墨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演变过程及特点。并分享了自己的水墨艺术创作之路,在不断打破水墨创作边界的过程中,突破旧传统,探寻更“前卫”的水墨艺术。会后,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积极互动,分享彼此的科研与生活。浙江大学博士后学术沙龙及博览讲坛旨在立足学科特色,搭建交流平台,推动青年学者成长。图文
其他

第三期艺术史青年学者沙龙在线举行

❖4月16日,由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艺术史系主办的“十七世纪后的区域艺术史研究”——第三期艺术史青年学者沙龙在线举行,活动邀请到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莫崇毅、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陈雪雪、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苏浩、独立学者杨晓海、苏州大学研究生吴瑶瑶等八位青年学者。与会学者围绕明内府书画流散、清初金陵绘画家族名望形成、徽州艺文活动与收藏、清代诗人与扬州地方“文化赞助人”的互动情况、扬州画派中的“吴派”风格、日本中国书法的收藏与影响、画学文献与思想等主题相继发言,并通过互评等方式展开讨论。
其他

放眼世界“名家方案”——青年工作坊(第四期)招募学员

取得中国早期艺术考古硕士、博士学位,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与鉴定,尤以先秦考古和商周青铜器为主。2008年出任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其他

我院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1月5日,我院与浙江自然博物院在安吉馆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书签订仪式。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书记严洪明,专职副书记兰国英,副院长夏靓,我院院长白谦慎,艺博馆馆长刘斌,党委副书记赵蕾蕾,文科领军人才谢继胜,考古与文博系系主任项隆元等出席了签约仪式。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颁发聘书
其他

祝贺|我院张晖老师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获奖项目由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愷院士共同牵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等多家单位参与完成。其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张晖老师作为参与完成人赴北京领奖,这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其他

我校参与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古书画鉴定与鉴藏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1年10月17-20日,“第一届中国古书画鉴定与鉴藏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故宫博物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鉴藏研究所名誉所长王连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总编辑范景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主持开幕式。与会代表合影书画鉴定与鉴藏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独特传统。1949年以来,老一辈专家学者在书画鉴定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书画鉴定与鉴藏之学奠定了优厚的学术根基。近年来,鉴藏史研究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大专院校艺术专业开始开设鉴藏史方向,各大博物馆的大型书画展览和研讨会也选取书画鉴藏为主题,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继承老一代专家的学术传统,秉承“学术故宫”的理念,不断推进古书画鉴定与鉴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力推动了书画鉴藏与艺术史研究的进程。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开幕式上致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聂崇正、单国强,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肖燕翼等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等高校、科研和文博机构和社会团体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并提交论文。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先生致辞会议为期两天,群贤毕至,精彩纷呈,从个案研究到宏观艺术史议题,横跨各个时代,涵盖文物藏品研究和鉴藏史研究各个领域,不仅包含了材料观点与理论的创新,同时体现出丰富的方法视角。专家学者分别从古书画鉴定理论与实例、鉴藏研究、书画史研究等方面争鸣论道,展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首日研讨共分为四场。第一场发言人及题目分别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单国强《古书画鉴定的特殊性——与古器物鉴定相比较》、
其他

我院设计艺术系沈华清老师作品入选第二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摄影展

10月12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我院沈华清老师摄影作品《不牛》入选第二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光影瞬间·影像两岸》摄影展。该摄影展共展出两岸50多位摄影人反映两岸山水、人文、风光、时代风貌等的经典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或寄情山水、或写意人文、或描绘风光、或聚焦社会,生动展现镜头定格下光影变幻、秀美多姿、意境深远的两岸映像,为两岸同胞呈上一道丰盛的视觉盛宴。《不牛》与沈老师以往的作品风格不同,全部采用黑白的方式,没有绚丽的色彩,拍摄对象也变成了田间劳作的耕牛。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中重要的生产力。鲁迅先生曾这样借牛喻人:“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牛身上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优良品质。而随着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牛逐渐失去了农耕文明时的生产力价值,“牛”一词本身,在很多时候也由定义生物的名词变成形容词。沈华清作品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6日,共设置7个展厅。主场活动有《景观·山悟》王达军摄影艺术展、《从“浙”里看美丽中国》摄影作品展、《光影瞬间·映像两岸》摄影作品展、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短视频大赛作品展、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摄影大赛作品展等。文字:冯卫强排版:魏义甫
其他

彩陶的世界:仰韶与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1年9月25日,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国外考古研究室和中国历史研究院李新伟学者工作室协办的“彩陶的世界:仰韶与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杭顺利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安婷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会议现场的嘉宾有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诸多兄弟单位的专家学者。同时,来自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基尔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乌克兰科学院考古所的嘉宾通过线上的形式参与本次大会。关注仰韶和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的双方学者分别介绍了两个文化的最新研究状况。研讨会现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教授致开幕辞。在致辞中,刘斌教授肯定了彩陶对于中国史前考古以及早期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缘起,也表达了对浙大未来与各兄弟单位携手开展境外考古、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等的期许。刘斌教授致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张弛、吴小红教授从房屋、墓地、陶器等多个角度介绍了邓州八里岗仰韶文化村落,尝试解答“八里岗这样一个小型的普通村落如何在周围有大聚落的时候存在”这一问题。他认为,作为仰韶中晚期社会中规模最小、最为普通的社群,八里岗族群实施的合葬墓葬仪所反映的应当是当时八里岗小型社群为了应对新型的大型社会的来临所采取的一种凝聚整个社群而反复实行的行动策略。张弛:《邓州八里岗仰韶文化村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从植物考古的证据出发,探讨了仰韶文化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他重点展示了鱼化寨遗址出土的植物考古学证据——粟粒的形态在仰韶四个时期间从小到大、从细长到球状,证明了栽培作物粟和黍的驯化确实是一个漫长的植物进化过程。他认为仰韶文化时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并推测中国北方地区农业社会的建立应该是发生在仰韶文化中期,这一时期建立起的农业经济社会为随后的华夏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础。赵志军《仰韶文化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植物考古证据》英国剑桥大学的Martin
其他

活动报名 | 文澜博物馆学论坛 · 青年工作坊(第三期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即可听课。申请正式学员者,主办方筛选通过后邮件通知。“青年工作坊”不收取任何费用,正式学员完成学习后将颁发结业证书。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10月6日-END-
其他

星教师,欢迎您 | 文科领军人才林留根加盟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

个人简介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镇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考古部、江苏省考古研究所。调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前,任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南京博物院二级研究员。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遗产保护、大运河考古与公众考古等。圆满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沪高铁、宁杭铁路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任总领队。主持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一一长江下游文明模式》以及国家文明探源工程江苏片区的考古科研项目,保持江苏考古的总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所主持的考古项目四次入选“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多个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三等奖。在长江下游史前考古、城市考古、吴越土墩墓考古和大运河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就。社会职务和主要荣誉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库成员、国家文物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城市考古与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省文物局长三角区域文物专家库成员、古遗址与彩绘保护江苏省重点文物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奖章获得者。2017年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排版:魏义甫
其他

活动预告 | 仰韶与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

上世纪二十年代,瑞典学者安特生基于仰韶彩陶与东欧库库特尼-特里波利等文化彩陶的相似纹饰,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从此引发了国内外学界持续不断的讨论。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深入,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再次进入国人的研究视野。安氏的假说虽已被抛弃,但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与仰韶文化在文化特征上的相似性仍引人深思。2019年,由中国学者牵头的中罗联合考古队在罗马尼亚雅西市境内开始为期五年的发掘和研究,标志着中国与东欧学者打破地域壁垒,开启了真正意义上学术对话与交流的新局面。今年恰逢仰韶遗址发掘一百周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协同社科院考古所国外考古研究室等多家单位决定于2021年9月24-25日在杭州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关注仰韶和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的双方学者参会,分别介绍两个文化的最新研究状况。本次会议不局限于彩陶研究,也着眼于对出土相似彩陶的考古学原境的比较研究,反思百年来围绕安特生猜想的考古学研究史,促进中欧学术交流与互动,致敬中国考古百年。欢迎学界同仁积极参会!会议日程联系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其他

我院刘国柱老师所授《Photoshop设计精讲精练》获评省级一流线上课程

刘国柱老师《Photoshop设计精讲精练》通过省级一流线上课程课程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JU-1206449833内容概述本课程面向零基础学生,全面、深入介绍如何使用Photoshop进行数字图像处理设计,以选区制作和混合模式作为两个基本点,涵盖所有主要工具、命令和设置面板,以及自动化等高级操作。本课程的特色在于: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全面讲授PS的功能与内涵;会操作,更会实践创作:深入练习PS与设计实务;万变不离其宗:从选区制作与混合模式出发,整体把握PS。虽然现在无论是电脑桌面端还是手机端,都有各式各样的图像处理和设计软件,但Adobe
其他

视界 | 薛龙春《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

札(11—3、11—10、11—11、11—15)的考释文字只能另置于本书的“补遗”,正文中只列出编号,并提示相应的页码。这
其他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浙江省卷》文物初审会议顺利举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践行《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纂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浙江省各民族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浙江省卷》(以下简称《图谱·浙江省卷》)的编纂出版工作,2021年6月25日,由浙江省民宗委和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承办的《图谱·浙江省卷》文物初审会议在杭州顺利举行。浙江省民宗委二级巡视员莫幸福、浙江省民宗委民族一处二级调研员蓝焰、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金萍、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鉴定站、丽水市博物馆、丽水学院、景宁畲族自治县民宗局、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等民族文物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精心讨论、遴选我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少数民族文物。会议由浙江省民宗委民族一处二级调研员蓝焰主持。莫幸福首先肯定了《图谱·浙江省卷》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之后从政治、文化和民族团结三个工程的角度解读了图谱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编纂图谱是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莫幸福指出图谱编纂会面临政治、科学、文字三大关挑战,需要政府和专家共同努力。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傅翼代表《图谱·浙江省卷》编纂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汇报了编纂工作的进度简况。经过对各单位报送的信息进行整理,编纂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共收到了1109件少数民族文物信息,包括可移动文物948件和不可移动文物161件(套)。其中,可移动文物主要收藏单位是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和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来源于丽水、杭州、绍兴和衢州等地。此后,傅翼强调了《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纂工作指南的文本撰写要求,并汇报了《图谱·浙江省卷》编纂工作的总体进度安排。会上,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代表依次介绍了本单位的少数民族文物收藏与报送情况。浙江省博物馆工艺部主任范佩玲指出目前文物申报材料还存在类型划分方面的小问题,并建议敏感文物入选与否需要由专家讨论决定。丽水市博物馆副馆长程永军指出在实际报送材料过程中存在的人员不足、经费来源不确定、各部门衔接不足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明确文物申报材料中定名、年代等要求,明确报送单位和审核程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等建议。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胡丽娟指出博物馆目前存在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此外对现代作品是否能纳入图谱提出了疑问。景宁畲族自治县民宗局党组成员雷依林指出具体工作实施中遇到专业知识不足、规范性欠缺等实际问题,建议在图谱文物选录过程中能考虑民间机构或个人收藏的少数民族文物,以及认为图谱不应收录带有侮辱性或未在少数民族内部达成共识的文物。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自由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就《图谱·浙江省卷》编纂体例、少数民族文物的界定、文物的收录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郑嘉励指出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浙江省少数民族文物入选标准未定,需考虑《图谱·浙江省卷》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应选择畲族四大姓氏中较有特色、典型的民居与宗祠等,同时要考虑图谱内容的丰富性,在民居、宗祠的范畴外增加生产、生活、军事类文物。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薛雁认为首先需要确定图谱反映的是浙江省内少数民族还是浙江省所藏少数民族文物,此外建议从民族学角度,列出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人物,从他们的吃穿住行入手寻找代表性文物。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研究馆员周刃认为图谱入选文物范围需要斟酌,浙江地区很多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很好,并没有很多民族特色文物保留下来;提出1966年以前的有关少数民族的物品可以归类到文物范畴;提出遴选文物时需考察实物,并综合考虑材质、艺术手法、年代、形象等各方面来选出具有典型性的文物,与汉族雷同的内容可考虑不要入选。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研究馆员周永良认为除了博物馆系统,还可以考虑省图书馆、省档案馆等机构收藏的文献资料或实物。浙江省文物鉴定站副所长、副研究馆员梁秀华指出文物认定标准需要更细化,比如满族人创作的艺术性书画内容与浙江或浙江某些事件相关,是否可以考虑入选。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金萍指出,入选图谱的不可移动文物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可移动文物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可移动文物为主,若有突出代表性的文物被遗漏可以酌情考虑增补。对于民办博物馆的文物,金萍指出该博物馆需要在文物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具有法人资质。在此基础上,其少数民族文物需经由专家鉴定后方可入选。>丽水学院民族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余厚洪对文物的文字撰写方式提出了看法,探讨了该如何规避文物交叉重复的问题。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教授李岩指出入选文物需要考虑区域平衡。丽水学院民族学院讲师王清认为应在查看实物后,撰写文物描述文字,提议《图谱·浙江省卷》出版后举办精品文物展览。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教授王闰吉、浙江大学艺术考古学院助理研究员岳晓峰都强调了文物的文字描述应更突出民族特色的问题。浙江大学艺术考古学院助理研究员陈筱提出将民族文物以村落或者特定区域作为单位进行编排,平衡各区域精彩文物数量。浙江大学艺术考古学院助理研究员陈晶鑫对佛教造像是藏式还是汉式,功德主的归属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进行了探讨。滑动查看更多最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刘斌指出,《图谱·浙江省卷》编辑出版工作启动至今不足三个月,编纂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已经完成了文物信息的初步汇编,为之后工作的具体展开打下了坚实的材料基础。《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是反映各民族特色,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图谱·浙江省卷》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最后入选《图谱·浙江省卷》的百余件文物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意义,加强文物局与民宗委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编纂完成一本具有浙江特色、浙江风采的《图谱·浙江省卷》。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与交流,本次《图谱·浙江省卷》文物初审会议圆满结束。与会的专家们就图谱编纂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下工作中仍存在的不足、图谱的编撰标准、少数民族文物的界定和入选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为下一步的工作的部署和开展指明了方向。排版:蔡旖雯
其他

视界 | 黄杰《两宋茶诗词与茶道》出版

作者辑录茶诗诗人简表参考文献图版后记来源:经纶图书编辑:席婧怡
其他

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6月20日,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下文简称“科研基地”)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调研员金萍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有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研究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黄华新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明教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石镇山教授,新疆文化和旅游厅文物管理处处长李军,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曹锦炎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教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铁付德研究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张颖岚教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詹长法研究员等。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黄华新教授主持,科研基地主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鲁东明教授致欢迎辞。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旭东院长在致辞中肯定了科研基地多年来的工作和成绩,表达了对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长远发展的殷切希望,同时提出了科研基地的发展要求。王院长指出,希望科研基地继续以行业问题与需求为导向,结合已有的学术研究力量,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为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鲁东明主任介绍了科研基地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从科研基地概况、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承担项目与取得的成果、研究环境与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及工作站设立等方面汇报了近年来的工作,并从多方面汇报了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科研基地副主任刁常宇与董亚波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分别做了题为“石窟寺文物数字化重建与大数据平台建设进展”和“不可移动文物监测预警数据分析模型研究与应用”的专题报告。学术委员在听取科研基地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科研基地近年来在学术研究与应用推广方面的工作成果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专家们强调文物数字化保护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在领域分工、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标准规范、数字未来等方面给予了建设性意见。希望基地未来能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更大的建树,创建文物创新共享平台,实现学科与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革命性的突破。>黄华新教授总结讲话,他从学生培养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指出科研基地需紧密结合学校学生培养方案,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加强原创性理论成果,积极推动多学科建设。同时,在数字人文领域,建立共享、开放机制,向校内外开放。此次会议的召开,为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在十四五期间的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明确了定位和发展方向,对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图片:公众号
其他

《中国早期数术、艺术与文化交流:李零先生七秩华诞庆寿论文集》出版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特辑二)中国早期数术、艺术与文化交流——李零先生七秩华诞庆寿论文集Occult
其他

讲座回顾 | 方严:妙合造化——宋元山水画简析

6月11日晚,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方严应邀来我院进行艺术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为“妙合造化——宋元山水画简析”,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吴强主持。讲座伊始,方严老师以数幅带有浓厚抽象意味的云龙纹图案作为一个楔子,为在场的师生们展现出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随着历史的推进,这一类画像砖、墓室墙壁、漆器上的云龙纹图案和山水图案越来越具象,但是用笔的流动性、书写性却愈发降低了。方老师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画面越具象用笔越应该笔断而意连,否则很可能落入俗套。由这一个话题引申出了方老师所认为中国画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流动性(或称运动感)和质感。流动性倘若以云纹为例,主要体现为它的呼吸感、运动感、速度感、变化以及自然的用笔方式等等。质感的基本方法论则是用每一笔不同的形质来表现具体物象间不同的质感。方严老师通过引用北宗美术史学者郭若虚的“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对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谈了谈自己的见解。强调了“气韵生动”中的“自然天授”和天赋的重要性,而“骨法用笔”中的骨法,是指“脱去皮毛”之意,因此“骨法用笔”的核心要求是指用笔应该直指本质,不受外物的干扰。本质和皮毛这一对立关系,在中国画画面的语境中可以用笔墨结构与形体结构来类比,形体结构是人在现实中所见的具体物象,而笔墨结构则是画家演绎到画面之上进行主观改造后的产物,这一产物虽每笔不同但浑然一体地牢牢契合,正所谓“笔断而意连”。为了能让在场的同学们更好地明理,方老师接着展示了数组历代山水画的局部笔墨对比,例如将董其昌的一件小品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作对比,黄公望的用笔更加具备流动性和运动感,且每一处用笔都不相同,但又浑然一体;将赵干《江行初雪图》中所画的枯树与现实生活中树的剪影进行对比,发现画面中的树实际上违反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树的常理,但从观感上又能够使观者十分信服这就是一棵树。方老师指出,感受的真实性往往比形象的真实性更重要。此外,方老师还对马和之与梵高画的树,以及芥子园中的夹叶树和现实中的树分别进行了对比说理。讲座临近尾声,方老师概括了他心目中宋元山水画的内核,即远离世俗的欲望,在尊重自然性的基础上不断地探寻接近笔墨的大道。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发言,从绘画写生实际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到时代背景下传统山水物象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疏远现象,同学们提问所涵盖的方向十分广泛,也都得到了方老师诚挚的解答。1END1文案:叶瀚斌图片:金晶排版:方佩佩
其他

讲座预告| 想入非非·何见平

主题:想入非非·何见平主讲人:何见平主持人:王小松时间:2021年4月7日18:30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艺术楼A409主讲人简介知名国际平面设计师何见平,1973年出生中国,现居柏林。1991-1994年曾就读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2001年就读柏林艺术大学自由艺术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柏林自由大学文化史博士学位。曾任教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等不同学府。设计作品曾获华沙海报双年展金奖、德意志国家设计奖金奖、德国红点奖全场大奖、奥地利Joseph
其他

讲座预告 | 浙江汉唐宋元考古

第五讲主题:浙江汉唐宋元考古主讲人:刘建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嘉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时间:2021年3月3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