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4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山本理显:走向公共,保卫生活

W* 卷宗Wallpaper 2024-03-25



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成为202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在获奖揭晓之时,各种评价纷至沓来,有人说他的作品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无法引领着成为下一个趋势。也有人认为他纯粹,尊重个体,建筑之于他更像是表达社会学与人类学思考的载体。他曾提出“改变居住方式,就是改变城市”,“地域社会圈”理念是他建筑实践与社会思想的融合。师承原广司的山本理显,积极参与与大众居住有关的立法与权益保护项目,以此回应着他的另一个身份——社会议题倡导者


今天,在一个公共性被大数据、媒介与科技不断削弱的时代里,大众逐渐沉浸在自己的分众文化茧房之中;在紧张且下行的社会形式中,临界于个人与大众的灰空间被不断剥夺和压缩,使得大众变得回归自我,公共意识变得模糊甚至逐渐瓦解。然而,山本理显的被认可,代表着我们渴求重新界定个人与公共的关系,代表着无数大众意识的觉醒,人们想要打破困境,走向公共,保卫生活,争取民主,表达着对自由、对交流、对融合的向往。


越是缺乏的,亦是越被倡导的,山本理显也许是普奖关照现实的选择。2024巴黎奥运会⾼歌“奥运更开放(Ouvrons grand les Jeux)”,表达着将体育带入⼤众与城市的决心;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提出“处处都是外⼈(Foreigners Everywhere)”强调跨种族与身份的联结。而普奖,作为建筑领域的最高奖项,似乎是让山本理显带领大家重新思考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关心处在两者过渡区域的“阈体系”。建筑作为方法和手段,能为介于人工与自然、个人与公众、历史与未来等种种“关系”做出什么贡献呢?


在此时此刻,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发给山本理显,像是在阴郁的时代之下给大家一束光亮。



202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

山本理显的“地域社会圈”的概念示意图。

在2013年的HOUSE VISION 2013东京展览上,山本理显展出了一个1:5的建筑模型,呈现了一个由六栋不同类型的房屋和一个露天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构成的共享社区,下图为展览现场。这是他关于公共生活可能性的一种构想,这个模型将其“地域社会圈”的理念具像化。他说:“社区关系需要通过空间与物体层面表达出来,所以我想要一点点的实践。”





山本理显于1968年完成日本大学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本科学业后,次年开始了东京艺术大学的硕士课程。彼时欧美国家正风靡左翼思潮,在“全世界共产运动”的感召下,日本大学生群体中也开展着各种形式的激进组织,社会参与的行动此起彼伏。山本理显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开始萌生,在随后的建筑师生涯中始终密切关注居住权利和城市公共生活,并获得了争取公正待遇的“建筑斗士”的评价。


1971年毕业后,山本理显加入大学的原广司研究室,参与进行中的“世界住宅集合调查”计划,和导师一起开车探访了许多种聚落空间形态,从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到南亚和中东地区,再从美国西海岸到秘鲁,还去了非洲撒哈拉沙漠,走进城市、村落,研究不同自然和文化条件下的居住形态,思考“社会制度与空间图式之间的关系”。在山本理显建筑师生涯的起步时期,这几次对于世界范围内的聚落考察让他提出了“阈”的概念:这是一种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山本理显认为这种在公共和私人空间之间设置的过渡区域,是从古至今全世界居住文化中都共同体现的一种具有普世性的关键空间。


1973年,建筑师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山本理显设计工厂”,并在最初的几个住宅项目中发展着这一空间类型。受到调研中收集到的日本传统町屋(machiya)和希腊式家庭住宅(oikos)的空间启发,山本理显通过1977年的山川山庄、1978年的艺术家住宅石井之家和1986年建筑师在横滨的自宅GAZEBO,在理论与设计实践方面不断深入。



山川山庄是山本理显的第一座客户委托项目,也在未来极大影响了他的设计生涯。建筑主要用作避暑,露台作为基座在树林中最大化地舒展开来,房间独立地分布其上。



在山本理显看来,住房单元的同质化导致了居住在其中的家庭的同质化,使住房变成了顺应潮流和社会规范的工具。山本理显在2019年名古屋造型大学的一次公开讲座中,向学生们提问:个人的自由只能存在于住宅里面,也就成为了“家庭的自由”,这种局限于家庭内部的自由能被称之为真正的自由吗?这些现实条件和批判思考,促使他在自己的住宅设计中重申公共功能的必要性,为住宅项目中引入广场、商铺,以及各种带有公共或商业性质的灵活的“阈”空间。而后期在学校、消防站、市政厅等类型的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上,山本理显也一直秉承着超越“设施=制度”的设计理念。


而这些项目对于城市空间中社会关系的探索,也伴随着山本理显对于日本战后建筑与城市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的持续关注和行动参与。山本理显认为,1954年的《土地调整法案》“将主干道从4m大幅拓宽至26m,从社会、情感和建筑层面彻底改变了环境。”山本理显在阐释自己的首个社会住宅设计“熊本保田洼第一住宅区”方案时提到,由于《公共住宅法》施加了职业限制,导致住宅单元面积较小,因此他为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面向广场的露台。直到不久前的去年,他还参与了日本一项关于“公寓所有权立法修订的未来”的研讨会。日本2011年发生地震和海啸灾难后,山本理显创办了一家机构 Local Area Republic Labo,积极地通过建筑设计开展社区活动。



1991年落成的保田洼第一住宅区 ,这是山本理显的首个集合住宅项目,小区由西、北、东侧三栋住宅和南侧的会所构成,共计可容纳110户,中央是仅供内部使用的庭院,只能通过住宅楼进入。外部的走廊或庭院成为私密空间与半公共空间的过渡,将每栋各个住户的卧室和起居部分隔。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在靠近道路的一侧形成封闭的界面,面向中庭的一侧使用玻璃围合,形成开放通透的空间效果。设计方案以结构尺寸为基准排布平面,分栋式设计手法再次出现。



如今的山本理显,在其建筑师身份之外,还担任日本名古屋造型大学的校长和新校区的设计师。一方面,他重新设置了该校的学科体系,将原有的九个专业学科整合成了五个学科领域,其中将“建筑学科与都市设计”划为他所提出的“地域社会圈领域”;另一方面,他担任该校学刊创刊主编,与日本当代活跃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家合作,著作《地域社会圈主义》中也收录了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经济学家金子胜的论文以及当代日本诸多探索居住-公共空间关系项目的建筑师作品。尽管上野千鹤子曾在2020年东京大学的一次讲座中批判了建筑师的“作家主义”,她在大学时曾前往山本理显在熊本县的“保田洼第一住宅区”进行空间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认为这个项目并未给居住者带来更好的交流。


本届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认为山本理显的“通过建筑创造条件,增加人们相聚和互动的机会”,这正是我们的建筑与城市在当下和未来所需要的。今年的奖项归属,即是对于建筑师社会责任的又一次有力呼吁。很显然,在建筑行业内外,山本理显都从未停止对现实社会的关怀思考和介入尝试。



福生市政厅的下层被称为“论坛(Forum)”,是向公众开放并供公民使用的地方,位于起伏的有机屋顶下,两座双塔从那里拔地而起。屋顶是市民日常生活的绿色公共空间,也是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





原广司在《空间——从功能到形态》中提出的“关于部分与整体逻辑的再建构”一直是山本理显思考和实践的核心议题,当然这里指的不仅是空间构成,也是社会关系和权利结构,甚至在一个公共项目当中,设计师处于团队的什么位置都是他曾经深入思考的问题。


山本理显多次参与有关“公寓所有权立法修订”的相关研讨会,制度自上而下的约束成为个体与建筑之间的鸿沟,他用设计来弥合。对于住宅,设计本体问题固然重要,然而住宅对于个体,对于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居住单元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将会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造成怎样的影响才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住宅究竟是保护隐私的堡垒,还是将人的权利局限在一隅之内的牢笼?居民究竟是主动、被动、还是由被动到主动地放弃了住宅以外空间的使用和控制权?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日本遭遇泡沫经济,欧美建筑进入后现代主义的纷乱当中。对于设计手法高度理性的山本理显而言,这样的整体环境令他感到焦虑,他思考的中心是“建筑形式能否表达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建筑师在子安小学中用网格系统构建空间,宽敞的走廊将教室室外相连,作为过渡空间,亦形成与操场可以产生交流的公共场所。

天津图书馆,2012年落成。建筑师利用交错的墙体和横梁划分出多样化的阅读空间和公共场域,让游客在图书馆漫步时可以有不同的体验。




水平方向上的分栋式设计、竖直方向上基座和上部空间的二分,以及由结构体系确立的网格系统等设计手法不断发展,贯穿山本理显的完整实践脉络。而通过玻璃、百叶、穿孔板和金属架构等材料创造表皮的透明性则是打破建筑内外之隔,加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联,甚至是人的权利边界的重要手法。


从小体量的住宅空间实践开始,到如建外SOHO和苏黎世The Circle介入城市尺度的超大型公共建筑,他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加强建筑与环境的交流,鼓励聚集,激发一切向外的关系。纵览山本理显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项目,无论是从建筑构架的逻辑,材料的应用,还是空间关系,都沿着一条线索,并且不断深入,将自己的社会学思想应用其中。



山川山庄

1977年



在1973年事务所成立之初,山本理显曾经与自己的老师原先生进行过三次聚落调查,当时加利福尼亚住宅已经在日本大量出现,其使用特点就是在室外进行午餐,举办招待会。当他开始设计独立住宅时,开敞式的布局自然出现在他的脑海当中。于是,平台作为起居活动的中心,厕所、卧室等不同功能体块分散在平台各处,最后通过完整的双坡屋顶将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并营造富有日本传统建筑意味的空间效果。通过屋顶和平台连接分离的体块,创造半室外空间的分栋式设计手法在该项目中初步显现。与该项目同年诞生的还有筱原一男设计的“上原大街上的住宅”长谷川逸子设计的“烧津的家”,以及安藤忠雄设计的“住吉的长屋”



Kubota之家

1978年

摄影:Shinkenchiku-sha



住宅正立面上的室外楼梯不仅赋予建筑强烈而极富标志性的视觉效果,还是连接该住宅四层的核心交通空间。建筑师将空间流线置于建筑外部,住宅的从一层至四层分别容纳家庭房、厨房、主入口和客房,每一层都可以从外部楼梯直接进入。住宅通过空间构成而非材料创造了另一种透明性。建筑立面底层的处理在一个完整的体量内创造出“基座”的形态,弧形的屋面带来与底部基座全然不同的动感。



藤井住宅

1982年

建筑关注了工作和起居空间的共存关系,一层为牙科诊所,二层为住宅。两种不同的功能空间,通过材料和开放程度做了区别。



山本理显摆脱了曾经在石井之家困扰他的屋顶问题,由平面控制立面和整体构成,简单明快。混凝土的基台上直接升起由玻璃围合的轻盈的木框架结构,分别容纳对外开放的诊所和办公室以及私密的住宅,中庭内的大台阶成为连接不同体块之间首层和二层的构成要素。住宅在使用中存在的漏水等问题体现出建筑师对于使用原始木材时的考虑不足。



Gazebo山本理显自宅

1986年

这是一座多层的小型综合体,下层为商业空间,其中三层与四层为山本理显的家。



该项目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如何处理建筑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成为设计的核心。建筑一层为商店和停车场,二层是办公室,三层是出租公寓,三层的一部分与四层是私人住宅。三层以下的公共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方为钢结构。山本理显将混凝土基台看作地形,也就是对于城市地形的延伸,设计内容从建筑单体转变成为下部的地形与上部的构筑物。轻盈的钢框架与厚重的基台形成鲜明的对比。屋顶悬挂的帆布颇具象征性。



HAMLET

1988年



Hamlet的意思是小聚落,该项目的业主是三世同堂的大家族,需要设计容纳十余人共同居住的四户集合住宅。建筑全体被白色的帆布覆盖,试图呈现出某个亚洲小村庄般的聚落形态。建筑围绕庭院呈L型布局,以最小的面积分隔各个房间,从而使几乎每个房间都能拥有带屋顶的半室外平台。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居住在平面布局中有所体现,从上到下依次住着长子家、二女儿家、二儿子家和父母家,各家孩子的卧房在四个独立的房间内,表示他们离开父母,正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埼玉县立大学

1999年



“作为一个体系,建筑设计到底意味着什么,使我不得不对于设计的手法,施工方法、监理的方法等所有这些问题都进行深刻的思考。”埼玉县立大学是由新成立的四年制大学和现有的短期大学合并而成的医疗保健福利大学,设有护理、康复等专业性很强的八个学科。为了增强各专业学科之间的互相关联和日常交流,设计方案将网络原封不动地空间化,形成一个整体型的校园。新旧两所学校分立两侧,连通二者的是中间的二层平台和四层通高,长度达200m的共享空间。预制混凝土柱廊、透明玻璃、水平百叶、开孔百叶、不锈钢板、穿孔板板等竖直方向上多种的“层”成为作为“埼玉县立大学” 的构成要素,依据场所的特性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的层,并通过这些层的不同组合打造丰富的空间界面。



公立函馆未来大学

2000年



公立函馆未来大学是新设立的,由 “ 复杂系科学科” 和“信息结构学科” 两个学科组成的信息类大学。在这里,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教育体系紧密相关。“信息网络就是人的网络”是事务所在方案阶段提出的设计理念,建筑主体结构为100.8x113.4mx20m的立方体,整体平面关系由正方形网格发展而来。建筑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形式,12.6m柱间距,同时还控制着教室和办公室的面积,房间的排布方式,被称为工作室的大空间所创造的教育氛围,它对于这些各种各样的关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教职员和学生来说,这里不仅是研究、演习、表演的场所,也是日常生活的地方。每一位到访者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各种活动 ,同时这里也可以接待参观。



广岛市西消防站

2000年



得益于通透的空间界面,从室外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内部消防队员进行索桥训练的情景,消防站本身成为在地区社会中起防灾启蒙教育作用的公共建筑。七层通高的共享空间位于建筑中央,其他各功能空间环绕中庭布置,由玻璃围合,视线可以穿透建筑,看到中庭,水平和垂直交通设置在各个房间的外围,最外侧是由玻璃百叶构成的外墙,可以遮挡正常小雨和直射阳光,声音、风和视线可以穿过。为了简化室内管线设备,送风管道同时也是照明灯具。该玻璃百叶是由中间夹有印花陶瓷的强化玻璃制成的,不仅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而且还是从外部观察内部活动情景时的外墙装饰。



建外SOHO

2004年

这个庞大的聚落包括九座住宅楼和四座小型家庭办公室建筑,在建造之时是将工作空间与住宅结合在一起的创新之作。



占地超过70万平米,紧邻如今的北京CBD,建外SOHO庞大的综合体建筑群被视为他的一种理想主义实践。底层商业,上层公寓,建筑之间的空间如同聚落与街道,地面层向城市大众开放,居民则享受顶部构建出的全新广场与公共空间。即便是如今商住混杂被不少人诟病,无数的小公司与工作室在上层栖居,在三环和通惠河环绕的北京中心腹地,山本理显不希望这里存在排他性,于是用一种抽象的建筑表达形式重新赋予空间全新的、流动的、开放的关系,为建筑赋予了个性。无法定义这种实践是成功与否,但在逐渐变得单一的城市空间中,显得特别而珍贵。



横须贺美术馆

2006年



项目场地面朝大海,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由于地处远离市中心的郊区,项目策划团队希望建筑成为来访者愿意驻足停留的空间,建筑形式需要优先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于是山本理显在设计阶段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可上人屋顶成为天然的室外景观平台,玻璃纤维石膏板与钢化双层玻璃组成通透的双层表皮系统,打破传统展览建筑封闭的外观,让自然环境可以最大程度与建筑发生关联,并且与内墙之间形成回廊,组织室内流线。平面呈现大小两个盒子的嵌套,展示与收藏位于中央,餐厅和共同研究等可开放的设施环绕其布置。 



韩国板桥住宅区

2010年



事务所在基地内设置了九个别墅群,每个别墅群分别由9-13户3-4层的别墅围合而成,创造聚落一般的空间形态。“阈”这一概念在项目说明中被明确提出,指在每个别墅群二层楼板上设置公共性的交流平台,与各住户连结,“阈”是像大门厅一样的空间,能作为客厅、居家办公、艺术家工房等各种用途使用,是与周边丰富的自然环境一体化的空间。



苏黎世The Circle

2020年



瑞士有着独特的精准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设计,也体现在民生与服务体系中。面对这个本身就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强大的创意城市,站在城市视角来看,The Circle与交通、地形、自然的关系都是紧密的。山本理显希望将瑞士的生活方式具像化,打造一个独属于瑞士的精致空间,塑造一种灵活的多样性,并将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弧形的建筑体量环绕着一块绿地,构建了一种向内的街道与聚落。



桃园艺术博物馆

2024年



被一座高架分割开的两个建筑共同构成桃园艺术博物馆。两者面对不同的环境都给出了应对策略,其中面向森林与湖泊的一面被设计成如同山体般倾斜,顶部的开孔营造出丰富的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建筑成为了地形景观的延伸。




撰文:YLAN、李里、杜涵茜

特别协助:杨睿涵

编辑:杜涵茜

图片来自山本理显官网与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